孙叔敖是怎样成为千古名相的?

作者&投稿:仲长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的孙叔敖是怎样的人~

  孙叔敖是古代为官清正廉洁的典范。孙叔敖在任令尹期间,三上三下,升迁和恢复职位时不沾沾自喜;失去权势时不悔恨不叹息。孙叔敖作为宰相,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轻车简从,吃穿简朴,妻儿不衣帛,连马都不食粟。成为《吕氏春秋》、《苟子·非相》中记载的圣人。楚庄王二十年前后(约公元前594年),孙叔敖患疽病去世。作为一位令尹,家里竟穷得徒有四壁,连棺木也未准备。他死后,儿子穷得穿粗布破衣,靠打柴度日。
  为官三怨,贤相可免
  孙叔敖是楚庄王时的令尹,被后世视作列国名相。《列子·说符》记载:一位名叫狐丘丈人的隐士曾对孙叔敖说:“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问他何谓“三怨”,这位隐士回答说:“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逮之。”孙叔敖告诉他:“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以是免于三怨,可乎?”爵位、权力和俸禄是一个人做官的三种伴生物,并且一般与官职的高低成正比,一个人希望获得更高的官职,也正因为伴随这种官职而来的,是更高的爵位、更大的权力和更厚的俸禄,他个人的尊严、价值和享受由是也会得到更大的满足或更充分的实现。然而,事情也有另外一个方面:首先,愈高的爵位位数愈少。一个人获得了更高的爵位,表明他占据了更多的人所觊觎获得的目标,堵塞了众人企图逐层晋升、获取尊荣的狭窄之路,必然招致众人的嫉妒。其次,一种政权机构能够施予社会的总权力具有一个客观的限度,其中的一个人拥有了更大的权力,必使主上的权力减少,而且更大的权力也构成了对主上地位的威胁,因而他很可能招致主上的憎恶。另外,丰厚的俸禄会使一个人拉大他与众人生活水平的差距,也极易促成他骄奢淫逸的生活习气,从而招致众人的怨恨:孙叔敖是当时楚王手下官职最高的人物,狐丘丈人告诉他高职位可能招致的嫉妒、憎恶和怨恨,这一诚恳的提醒包含着他对社会生活的全面观察和深沉的思考。
  孙叔敖并没有否认这三怨的存在,他也不愿蒙受三怨;作为一代名相,他向狐丘丈人告诉了自己居处高位而避免三怨的基本方法:首先,他的爵位越高,他的心气越是卑下。低爵位和无爵位是高爵位存在的基础,一个人占据了荣耀显贵的高爵之位,其显贵本质上是以不曾显贵的广大民众为存在基础的,因而他绝不能对居处下位的民众颐指气使,盛气凌人,而应当愈怀卑谦之心,常持尊崇之情,把生自于民众的荣耀最大程度地还给民众本身。孙叔敖正是保持了这种卑下心态,才在受妒的地位上免除了一些嫉妒。其次,他的权力越大,他处事就越是谨慎小心。在一定的权力位置上,他明白自己的权力界限,把自己的行为谨慎地控制于该界限之中,对于涉界的事情绝不擅权用事,留给上峰发挥意志的充分余地,彻底免除其受威胁之感;与此同时,他也明白自己权力的分量,慎重地按照_一定的礼仪规范和各种现实要求去处事,力求处政的平稳和妥善。孙叔敖以这种谨慎小心的处事风格,在最高的权力位置上避免了主上的憎恶。另外,他的俸禄越厚,他对民众的施予就越广博。丰厚的俸禄在他手中不是自己安逸享乐的本钱,而是他周济贫寒、施惠于民的资本,借此他显示了自己做官为民和厚施博爱的无私的高尚情操,民众已失去了怨恨于他的基本理由。?
  孙叔敖以自己的为相三方打破了狐丘丈人关于高位三怨的世态断言,表现了一位名相高超的处事方式。


孙叔敖,春秋时楚国江陵人。其父曾任楚国司马。楚庄王时,由前令尹虞丘推荐,任孙叔敖为令尹。

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孙叔敖为相第一人,称他:

三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孙叔敖任相期间,编修楚国刑书《仆区》,法制大振。楚庄王曾认为当时楚国的车子太小,遂命令全国一律改造高大的车子。

孙叔敖劝谏,若以命令行事,会招致百姓反感,不如把都市街巷两头的门限做高,低小的车过不去,人们就会自觉改造高车了。

当时的楚国通行贝壳形状的铜币,叫做“蚁鼻钱”。楚庄王却嫌它重量太轻,下令将小币铸成大币,老百姓却觉得不方便,特别是商人们更是蒙受了巨大损失,纷纷放弃商业经营,这使得市场非常萧条。

更严重的是,市民们都不愿意在城市里居住谋生了,这就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孙叔敖知道后,就去见楚庄王,请求他恢复原来的币制。

楚庄王答应了,结果3天后,市场又恢复到原来繁荣的局面。孙叔敖十分热心水利事业,主张采取各种工程措施:

宣导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泽,堤防湖浦以为池沼,钟天地之爱,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家富人喜。

他带领人民大兴水利,修堤筑堰,开沟通渠,发展农业生产和航运事业,为楚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前605年左右,孙叔敖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

在史河东岸凿开石嘴头,引水向北,称为“清河”;又在史河下游东岸开渠,向东引水,称为“堪河”。利用这两条引水河渠,灌溉史河、泉河之间的土地。

因清河长15千米,堪河长20千米,灌溉有保障,后世又称“百里不求天灌区”。

经过后世不断续建、扩建,灌区内有渠有陂,引水入渠,由渠入陂,开陂灌田,形成了一个“长藤结瓜”式的灌溉体系。

这一灌区的兴建,大大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了楚庄王开拓疆土对军粮的需求。

公元前597年左右,孙叔敖又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芍陂因水流经过芍亭而得名。

工程在安丰城,即今安徽省寿县,古称寿春附近,位于大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

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发,形成涝灾。雨少时又常常出现旱灾。当时这里是楚国北疆的农业区,粮食生产的好坏,对当地的军需民用关系极大。

孙叔敖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工程,将东面的积石山、东南面龙池山和西面六安龙穴山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

修建5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不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涝成灾。后来又在西南开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淠河,扩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芍陂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

芍陂建成后,使安丰一带每年都生产出大量的粮食,并很快成为楚国的经济要地。楚国更加强大起来,打败了当时实力雄厚的晋国军队,楚庄王也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300多年后,公元前241年,楚国被秦国打败,考烈王便把都城迁到这里,并把寿春改名为“郢”。这固然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也是由于水利奠定了这里的重要经济地位。

芍陂经过历代的整治,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东晋时因灌区连年丰收,遂改名为“安丰塘”。

郦道元的《水经注》称:“陂有五门,吐纳川流。”东汉、三国、唐肃宗、元忽必烈均在此广为屯田,大获其利。

除上述工程外,孙叔敖还兴建安徽霍邱县的水门塘,治理湖北的沮水和云梦泽,促进了楚国的农业发展。

约公元前594年,孙叔敖患疽病去世。作为一位令尹,家里竟穷得徒有四壁,连棺木也未准备。他死后,儿子穷得穿粗布破衣,靠打柴度日。

后人为纪念他,在安丰塘北堤建有孙公祠,在湖北沙市公园建有孙叔敖衣冠冢,在期思集立碑并建有楚相孙公庙。

孙叔敖是古代为官清正廉洁的典范。孙叔敖在任令尹期间,三上三下,升迁和恢复职位时不沾沾自喜;失去权势时不悔恨不叹息。

孙叔敖作为宰相,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轻车简从,吃穿简朴,妻儿不衣帛,连马都不食粟。成为《吕氏春秋》、《荀子·非相》中记载的圣人。




程珌的诗词赏析
“算汨罗醒处,元来醒里;真敖假孟,毕竟谁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忠于楚国,直言极谏,先后遭到怀王、顷襄王的放逐。他披发行吟于洞庭湖畔,面容憔悴,形容枯槁,有渔父问其何故至此,他答道:“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又《滑稽列传》载春秋时楚国贤相孙叔敖为官廉洁,死后...

中外同龄人的优秀事迹(同龄人就是指高中生),一定要是三篇文章哦。
秦王对甘罗的表现大为赞赏,破例封他为大夫;不久又提拔他为上卿,把当年封给他祖父甘茂的土地全部赐给了他。 勇斩双头蛇的孙叔敖 孙叔敖是战国时的小英雄。 孙叔敖少年时家境贫寒,母子相依为命,苦度荒年。十三岁的孙叔敖,有一次上山砍柴,在茂密的草丛中。遇见一条大蛇,长着两个脑...

谁能帮忙搜索才女的资料,谢谢
后来又由于樊姬的推荐,重用贤人孙叔敖为令尹宰相,三年而称霸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王太后把班婕妤比作樊姬,使班婕妤的地位在后宫更加突出。班婕妤当时加强在妇德、妇容、妇才、妇工等各方面的修养,希望对汉成帝产生更大的影响,使他成为一个有道的明君。可惜汉成帝不是楚庄王,自赵飞燕姐妹入宫后,声色犬...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些个国家啊?
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楚国在北林打败晋国军队后,郑国开始听命于楚国。为了争当霸主,楚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双方互有胜负...

斯人的诗
斯人 《诗三首>>> 二月,我们的私生活 你是大火熄灭之后在冰上长出的春天,隔着那行陌不相识的旧日子,面颊是一年当中最容易腐烂的修辞。那个时候我们还找不到家,还远远不懂 储存了光影和昼夜的经纬为何 在淋湿方向之后竟丢了露天的水源。陷入泥泞,从火中挣扎的动作渐渐成了职业。那些无可挑剔的...

有哪些著名的古代农田水利工程?
1、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芍 陂 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又名安丰塘。位于安徽省寿县南。春秋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前591)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芍陂始 见《汉书.地理志》,西汉设陂官专管灌溉维修。东汉建初八年(...

尺牍文言文范文短的
百里奚之举,孙叔敖之仕,皆自其不 辍于逆境之苦。而史迁之心,笃大志而不易,遭酷刑而不馁,于大辱之重折下毅然择生 ,终有绝唱之史、无韵之骚,令后世文客抚卷喟叹。 亦有武侯之志,承先帝之德,尽报 国之忠,剑指中原,不胜不休。虽夭大计于街亭,义不择退,再四出师,终塑尽瘁之名 ,而得千古慨叹。 由此...

帮我写作文!!!
百里奚之举,孙叔敖之仕,皆自其不辍于逆境之苦也。而史迁之心,笃大志而不易,遭酷刑而不馁,于大辱重挫之下毅然择生,终有绝唱之史,无韵之骚,令后世文客抚卷喟叹;亦有武侯之志,承先帝之德,尽报国之忠,剑指中原,不胜不休,虽失大计于街亭,义不择退,再回出师,终塑英豪之名而得千古慨叹。 人生之不如意者...

200分!!!帮忙找文言文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推举出来,胶鬲从卖鱼盐的商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被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上被(赎回)并登上相位。 因此,上天下达重要使命给这种人,必须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短文200字左右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这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生于忧患”是千古不变的名言,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它最好的注册。那...

安塞县17128331254: 孙叔敖是一个怎样的人 -
稻承威赛: 孙叔敖是古代为官清正廉洁的典范.孙叔敖在任令尹期间,三上三下,升迁和恢复职位时不沾沾自喜;失去权势时不悔恨不叹息.孙叔敖作为宰相,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轻车简从,吃穿简朴,妻儿不衣帛,连马都不食粟.成为《吕...

安塞县17128331254: 楚庄王如何成就孙叔敖 -
稻承威赛: 楚庄王十五年(公元前599年)孙叔敖拜为令尹(即国相),主张“施教于民”,“布政以道”.他极为重视民生经济,制定、实施有关政策法令,尽力使农、工、贾各得其便.

安塞县17128331254: 孙叔敖是个什么样的人 -
稻承威赛: 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张以民为本,止戈休武,休养生息,使农商并举,文化繁荣,翘楚中华.因出色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孙叔敖后官拜令尹(宰相),辅佐庄王独霸南方,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国家.

安塞县17128331254: 请问孙叔敖成就伟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稻承威赛: 孙叔敖以贤能闻名于世!他曾经带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灌溉农作物,这项水利工程,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期思陂”(《太平御览·地部》:“楚相作期思陂,灌云雩之野.”).还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

安塞县17128331254: 孙叔敖是个怎样的人呢?
稻承威赛: 楚庄王时期他担任楚国的宰相,引领百姓,推行教化,臣民之间甚是和睦,风气十...孙叔敖的故事孙叔敖是楚国隐士,为人处世高明,以贤而出名

安塞县17128331254: 综合文章内容,概括说说孙叔敖是怎样的一个人 -
稻承威赛: 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宰相,他辅佐楚庄王治理楚国,使楚国崛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他为政清廉,死后未给子孙留下财产,使得他死后,儿子只能靠砍柴为生,后有一位同朝为官名叫优孟,在楚王面前告知孙叔敖家人的贫寒境况,才使得楚王给其儿子一些钱财,使其子孙的生活有所好转,有关他的故事在<>少儿版中有所记载,如两头蛇,优孟说楚王等.

安塞县17128331254: 孙叔敖举于海的原因是什么 -
稻承威赛:[答案] 传说孙叔敖被楚王发现并授任为大夫之前和老母亲一起在海边住.

安塞县17128331254: 孙叔敖是怎样被命为令尹 -
稻承威赛: 不,是被前任宰相发现的,他少年时,曾遇双头蛇,时俗认为见此蛇者必死,他想:要死只我一人,不要再叫旁人看见.于是,他斩杀了这蛇,埋入山丘,其品德为族人赞佩,被当时执政的令尹所知,便推荐 给了楚王,在令尹退休后他继任

安塞县17128331254: 孙叔敖为楚相 -
稻承威赛: 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全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非是有什么要指教的?”老人说:“是有话说.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而大权独揽的人,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要越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下;官职越大,欲望越要更少;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