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著名的古代农田水利工程?

作者&投稿:采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的农田水利工程是怎样的?~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历史十分悠久,从夏禹治水算起,至今已有4000年了。4000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大致和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运用和封建制度的形成,为我国水利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因而在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一批大型的灌溉工程。秦汉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黄河流域,特别以关中平原为最,因而这一时期的水利建设,主要都偏重于黄河流域,特别是关中平原。唐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点转向江南,水利建设也随着转向长江流域,特别是江南地区。明清时期人多地少的矛盾在我国相当尖锐,开发边疆成为解决这个矛盾的措施之一。为适应这一需要,水利建设也随着在边疆地区,特别是河套和新疆等地迅速发展起来。

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三国至?吴书?陆逊传】】
披泥抽沦玉,澄川掇沈珠。   【晋?葛洪《抱朴子?掇才》】
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   【宋?释文响《过苕溪》】

处世篇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
原浊者而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墨子?修身》】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
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
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大戴礼记?武王践祚》】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
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大人溺于民。   【《礼记?缁衣》】
药酒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史记?留侯世家》】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晋?陆机《猛虎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史少府之任蜀州》】
眼看人尽醉,何忍为独醒。   【唐?王绩《过酒家五首》】
治川者决之使导,治民者宜之使言。   【《吕氏春秋?达郁》】
为政犹沐也,虽有弃发,必为之。   【《韩非子?六反》】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划野。   【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旧唐书?魏徵传》】
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史?左企弓传》】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
人不可貌相,水不可斗量。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佚名《名贤集》】用兵篇
众若时雨,寡若飘风。   【《管子?兵法》】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孙子?虚实篇》】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孙子?地形篇》】
涉水半渡可击。   【《吴子?料敌》】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丘山积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庄子·则阳》
▲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 ——《荀子·君道》
▲远水不救近火。 ——《韩非子·说林上》
▲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 ——《礼记·乐记》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 ——《吕氏春秋·慎热》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史记·滑稽列传》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 ——《史记·外戚世家》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汉·刘向《新序·节士》
▲善游者溺,善骑者附。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循流而下易以至,顺风而驰易以远。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 ——汉·桓宽《盐铁论·复古》
▲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 ——汉·桓宽《盐铁论·贫富》
▲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 ——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反水不收,后悔何及。 ——《后汉书· 光武帝纪》
▲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后汉书·董卓传》
▲金以刚折,水以柔成。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尘羽之积,沈舟折轴。 ——晋·葛洪《抱朴子·嘉遁》
▲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 ——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
▲山无静树,川无停流。 ——《世说新语·文学》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过载者沈其舟,欲胜者杀其身。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宋·苏洵《辩奸论》
▲水激则悍,夭激则远。 ——宋·李昉《太平御览》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 ——《西游记》第七十五回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胜兵似水。   【《慰缭子?武议》】
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汉?黄石公《三略?上略》】
水来士掩,将至兵迎。   【《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

1、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芍 陂

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又名安丰塘。位于安徽省寿县南。春秋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前591)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芍陂始 见《汉书.地理志》,西汉设陂官专管灌溉维修。东汉建初八年(公元83),王景修芍陂稻田。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曾在安丰塘越水坝地方,发掘出一座汉代水利工程(草土堰)遗址,伴随出土的有汉代都水官铁锤等文物。

芍陂主要水源是淠河。芍陂灌区面积,在4-13世纪常见记载,有灌田万顷、灌田五千余顷等说法。《水经.肥水注》详述芍陂源流,工程规模,并指出陂有五门(水口),吐纳川流。发展到隋代,经整修增辟为36门 。延续到宋代。这36水口仍可起到按照水量出入增减、调节灌溉用水先后次序的作用。明嘉靖《寿州志》详记当时36门的具体名称及其经流地点,灌渠总长达783里。清代芍陂水门迭有兴废增减,乾隆至光绪间均为28门。

关于芍陂工程的人为破坏,三国、南北朝时曾多次受到战争波及,唐宋以来,则多为地主土豪占垦和盗决。以芍陂陂区为例,到明代,被占塘面约长50里, 变塘为田达56967亩多。芍陂设置减水闸,明成化十九年(1483)始见记载。系因地主土豪占陂为田,蓄水面积缩小,雨季汛涨时,地主为避免私田被淹,便盗决陂堤泄水,涸出塘底,续行占垦。为防止盗决和占垦,故设置 减水闸进行控制。清乾隆二年(1737)始在众兴集以南,建筑滚水石坝。到民国年间,芍陂灌溉效益越来越低,1949年实灌面积仅8万多亩。现为淠史杭灌区的一个反调节水库。

2、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邗 沟

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中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又名渠水、韩 江、中渎水、淮扬运河、里运河。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于公元前486年筑邗城(今扬州市),开通邗沟。最初南端自长江引水北流,向北绕经一系列湖泊,以较短的人工渠道相连接,航道弯曲,到末口入淮河。东晋南北朝时,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江水已不能引入运河,于上游开支河从今仪征引江水通航,并在运河口建堰埭、水门节水,河上亦建有多处堰埭。

隋代两次重开此河,成为南北大运河中的重要一段。唐代,长江中的沙洲扩大,并与北岸相边。开元二十二年(734),在扬子镇以南接开伊娄河,经瓜洲入江。从此,瓜洲运口与征运口并用。北宋,在邗沟上建有数十处闸、坝、涵、达等建筑物并且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船闸-复闸。元代开京杭运河,邗沟成为其中的一段,南口在瓜洲和仪征,北口仍在淮安北。

3、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引漳十二渠

中国战国初期以漳水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灌区在漳河以南(今河南 省安阳市北)。《史记》等古籍记为战国魏文候时邺(治今临西南四十里的邺镇)令西门豹创建(公元前422年)。第一渠首在邺西18里,相延12里内有拦河低溢流堰12道,各堰都在上游右岸开引水口,设引水闸,共成12条渠道。灌区不到10万亩。漳水浑浊多泥沙,可以落淤肥田,提高产量,邺地因富庶起来,东汉末年曹操以邺为根据地,按原形式整修,十二堰称为十二登,改名开井堰。

《吕氏春秋.乐成》记渠为魏襄王时邺令史起创建,在西门豹后约100多年,并批评西门豹不知引漳灌田。《汉书.沟洫志》采用这一说法,和《史 记》有矛盾。后人调和两说,说是西门豹先开渠,史起又开。东魏天平二年(535)改建为天平渠,并成单一渠首,灌区扩大,后变称万金渠。渠首在今安阳市北40余里,漳河南岸。隋唐以后这一带形成以漳水、洹水(今阳河)为源的灌区。唐代复修天平渠,并开分支,灌田十万亩以上。清代、民国还有时修复利用。1959年动工在漳河上修建岳城水库。两岸分引库水,灌田数百万亩,代替了古灌渠。

都江堰

成因: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上的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由秦蜀总督李冰和他的儿子领导建设,在防洪及灌溉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渠首工程通过鱼嘴分水堤、宝瓶引水口和飞沙堰泄洪排沙的有机配合,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

重大影响:都江堰的巧妙设计,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都江堰独步千古,历两千余年而不衰,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018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郑国渠

成因:郑国渠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地处陕西省泾阳县,由郑国设计和主持施工,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三百余里,灌溉面积四万余顷。当时韩国因惧秦,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

重大影响:郑国渠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了土质肥力,使得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地区农业迅速发展起来。本是疲秦之计,却适得其反,使八百里秦川得到充足的灌溉,再无荒年,秦从而有了征战天下的粮草保证。除此之外,郑国渠还首开引泾灌溉之先河,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2016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太湖溇港

成因:4000多年前太湖先民已经掌握并运用了“竹木围篱透水”技术,为水中筑堤围圩、进一步开发太湖提供了技术支撑。吴越争霸时期,伍子胥与范蠡争相开挖溇港,成为有组织开发溇港圩田系统的先声。北宋时形成了完善的太湖溇港圩田水利体系,“苏湖熟、天下足”因此闻名。

重大影响:水利界泰斗郑肇经教授曾在《太湖水利技术史》中称太湖溇港“是古代太湖劳动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奇特缔造,它在我国水利史上的地位可与四川都江堰、关中郑国渠媲美”。太湖溇港圩田系统中的智慧被后人深深推崇。其中“逼水归槽、束水冲淤”就被先后广泛运用到治理黄河、长江中去,嘉靖年间,潘季驯曾以该技术成功治理黄河,被授予“千古治黄第一人”的荣誉称号。历朝历代太湖先民的独特创举,使得太湖之水由此流向广袤的陆地,灌溉着太湖流域和整个杭嘉湖平原,沮洳泽国变为沃土良田,造就了江南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时至今日仍发挥着重要的灌溉作用。2016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历史十分悠久,从夏禹治水算起,至今已有4000年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由于我国的地势复杂,各地所要解决的水利问题有所不同,因而在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水利工程。

如渠系工程、陂塘工程、塘泊工程等。它们在农田灌溉上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

传说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期,我国黄河流域发生了一次大洪水。当时滔滔洪水,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吞没了田园,九州大地汪洋一片。

面对滔滔洪水,禹一面带头参加治河劳动,艰苦地劳动,一面进行调查和测量。在这个基础上,他总结了前人治水失败的教训,将治水的重点放在了疏导方面。

禹根据水流运动的规律,因势利导,开通河川,将洪水排入河川,引入大海。

在禹的领导下,经过13年左右的努力,人们终于战胜了洪水的为害,平息了水患。

这13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没有因为恋家而忘了治水,表现了他公而忘私,一心治水,为民除害的高大形象。

夏禹治水,是我国人民大规模进行水利建设的开端,它是古代人民与大自然顽强搏斗的象征。因此,后世的人们更加注重水资源的利用,建设了许多农田水利工程。诸如渠系工程、陂塘蓄水工程、陂渠串联、圩田工程、堤垸工程、淀泊工程、海塘工程等。

渠系工程主要应用于平原地区,水利多以蓄、灌为主。早在战国时期,这种工程已经出现,以后一直沿用,这是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运用最普遍的一种工程。

渠系工程最著名的有关中的郑国渠和白渠、临漳的漳水十二渠、四川都江堰、北京戾陵堰、宁夏艾山渠、河套引黄灌溉、内蒙古灌区、宁夏灌区等。相对来说,其中的郑国渠和白渠、四川都江堰灌溉工程的影响更为深远。

郑国渠兴建于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

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干渠全长约150千米,灌溉面积扩大到40000余顷。由于郑国渠引用的泾水挟带有大量淤泥,用它进行灌溉又起到淤灌压碱和培肥土壤的作用,使这一带的“泽卤之地”又得到了改良,关中因而成为沃野。

后来“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在秦统一六国中,郑国渠起了重要作用。

白渠为汉武帝时修建,位于郑国渠之南,走向与郑国渠大体平行。




古代管理农田的有哪些官?
司农,治粟内史,屯置司马,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户部

在中国有哪些经典的农业著作?
1.《齐民要术》:这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著作之一,由北魏时期的贾思勰所著。该书详细介绍了农业生产技术、农具使用、农作物种植和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2.《农政全书》:这是明代徐霞客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业著作。该书内容广泛,包括农田水利、农作物种植、...

中国古代著名工程师
2. 孙叔敖:楚国人,政治家、军事家及水利家,公元前605年主持修建了中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他还领导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的古陂塘灌溉工程,安丰塘,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3. 西门豹:河北人,战国时期魏国的政治家和水利家。在魏文侯时期任邺令,主持修建了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工程建筑?
★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1)战国: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2)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3)两汉:农田水利地区特色明显。①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②江淮、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③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

古代基本农田怎么算
铁农具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上的一个转折点,它能清除大片森林,使之变为耕地、牧场,也使大面积的田野耕作成为可能;甚至使农业生产关系、土地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技术等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中国古代的农具按功用可分为下列几类:1、高效的取水设备和机具引水灌溉,最重要的是设法把低处的水引向高处。在这方面,中国古代...

古代农田灌溉工具有哪些?
在中国古代,农民们凭借智慧创造了许多用于农田灌溉的工具,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古代灌溉工具:1. 戽斗:这种古老的农具由竹篾或藤条编制而成,形状类似斗,两侧有绳子。使用时,两人各站一边拉绳子,以此来汲取水。2. 桔槔:又称吊杆或称杆,它由一根竖立的架子支撑着一根细长的杠杆,杠杆中点为支点,末端...

我国古代出现过哪些著名的水利专家呢?
八:王安石,变法期间制定了发展农业的各种信发,其中《农田水利约束》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农田水利法。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负担减轻,呈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繁荣景象。九:郭守敬,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著有《推步》《立...

元朝农业机械学家王祯简介,王祯发明了什么?
王祯在“农桑通诀”中专辟“灌溉篇”,把农田灌溉摆在重要地位。他通过追溯古代治水和修筑沟洫的情况,说明兴修农田水利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通过列举古代水利工程的遗迹,以及难以数计的中小型水利工程,说明“兴废修坏”是发展农田水利的重要途径;又介绍了多种引水方法,指出各种地势引水灌溉的方法;并总结了围田和...

中国古代的四大工程指的是什么?
2、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3、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中国古代水利发展的历史
唐代除了大力维护运河的畅通,保证粮食的北运外,还在北方和南方大兴农田水利,包括关中的三白渠、浙江的它山堰等较大的工程共250多处。唐末以后,北方屡遭战乱,人口大量南移,使南方的农田水利迅速发展。水利法规、技术规范已经出现,如唐《水部式》、宋《河防通议》等。元明 从元明到清中期,中国...

九里区18853653480: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有哪些 -
佴咸爱西: 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1)战国: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 (2)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3)两汉:农田水利地区特色明显. ①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 ②江淮、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

九里区18853653480: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建了水利工程有哪些 -
佴咸爱西:[答案] (1)战国: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 灵渠(2)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3)两汉:农田水利地区特色明显. ①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龙首 芍陂渠等. ②江淮、江...

九里区18853653480: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建了水利工程有哪些 -
佴咸爱西: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建了水利工程:鸿沟(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四川都江堰(战国·秦)、广西灵渠(秦)、漕渠(西汉·汉武帝)、京杭大运河(隋炀帝)、新疆坎儿井、浙江它山堰(唐).

九里区18853653480: 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除了都江堰还有哪些? -
佴咸爱西:[答案] 吴国江淮:邗沟(连接长江、淮水)航道和港口工程 魏国:鸿沟(连接颍水、睢水)航道和港口工程 秦国蜀郡:都江堰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 秦国关中:郑国渠 农田水利工程 秦朝岭南:灵渠(连接漓江、湘江)航道和港口工程 引漳十二渠 农田水利工程

九里区18853653480: 在线急求!!!中国古代著名水利措施!!! -
佴咸爱西: (1 )大禹治水(2)战国时,李冰修筑都江堰(3)秦朝灵渠(4)汉武帝兴修治理黄河,王景治理黄河(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6)唐代兴修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7)元世祖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朝代 名称 人...

九里区18853653480: 外国的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
佴咸爱西:[答案] 1、古巴比伦王国修建于幼发拉第河上的纳尔——汗谟拉比渠;前714建设的阿基拉大坝. 2、古代也门公元前7世纪修建的马里卜水坝 3、尼罗河流域的一系列古代水利工程,如公元前2650年建的“异教徒坝”;公元前3世纪建设的马拉(Mala)水库...

九里区18853653480: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有哪些? -
佴咸爱西: 战国时期 秦国在巴蜀地区修建的都江堰战国时期 秦国在关中地区修建的郑国渠战国时期 楚国在淮水流域修建的芍陂秦朝时期 秦朝为征伐岭南的南越,于湖南地区修建的灵渠西汉时期 汉...

九里区18853653480: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水利工程? -
佴咸爱西: 都江堰、邗沟、京杭大运河、灵渠.1. 邗沟.邗沟是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是中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又名渠水、韩江、中渎水、山阳渎、淮扬运河、里运河.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 2. 都江堰 .都江堰位...

九里区18853653480: 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著名的水利工程是___;秦朝统一后,在岭南地区修建的水利工程是___. -
佴咸爱西:[答案]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秦朝统一后,在岭南地区修建的水利工程是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九里区18853653480: 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水利设施有哪些? -
佴咸爱西: 水利事业 春秋时期:淮河流域,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连接淮水和长江流域的运河; 战国时期:郑国渠和都江堰; 秦朝: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 两汉时期:农田水利的地区特色明显,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为主,著名的工程如六辅渠、白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