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的意思

作者&投稿:阮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眼力可以看清楚鸟兽在秋天新生的羽毛,但是却看不见整车的柴草。

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

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史记》说孟子有著述七篇传数世,《汉书·艺文志》说有十一篇。东汉末赵岐说孟子有《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四篇外书,则十一篇当是在七篇外又加外书四篇。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称为“亚圣”。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




人不能有所蔽,有所蔽则能见秋毫,不见舆薪
人不能被某些表象所蒙蔽,倘若为表象所蒙蔽,则即便为人精明,却只能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解释: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出处: 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

人不能有所蔽,有所蔽则能见秋毫,不见舆薪请问这句
不见舆薪。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作为一个人不能被某些表面现象所蒙蔽,如果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就只能看见秋毫一样细小的东西,却看不到一车柴草那样大的东西。这句话是从战国时代《孟子·梁惠王上》的一句话演化来的,孟子的原话是:“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明察秋毫是何意?出自于哪?
“明察秋毫”形容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此典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战国时,有一次齐宣王请求孟子讲述有关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只学仁、义、道、德,从来没听说过以武力称霸的事,所以我不会讲。不...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míngcháqiūháozhīmò,érbùjiànyúxīn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以下成语分开包含“之”字和“秋”字】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的介绍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míng chá qiū háo zhī mò,ér bù jiàn yú xīn 意思是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中隐藏的成语
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明辨是非,有时指视力很好。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示例】: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孟子 梁惠王上>翻译..急...!!!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

明于观人,暗于观己,此天下之公患也 是什么意思
”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盖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4、秋毫之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5、...

齐恒晋文之事原文翻译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翻译: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

成语“明察秋毫 中的“秋毫”指的是
成语明察秋毫中的秋毫指的是秋天里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或情况。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目光敏锐,能够洞察秋毫之末的细微之处,也比喻为人处事精细认真,能够察觉并处理细节问题。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原文是: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这句话...

灵石县15885875673: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搜狗百科
盍乔赫宁:[答案] 词目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发音 míng chá qiū háo zhī mò,ér bù jiàn yú xīn 释义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灵石县15885875673: 明察秋毫是什么意思 -
盍乔赫宁: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明辨是非,有时指视力很好.

灵石县15885875673: 明察秋毫的古意 -
盍乔赫宁: 词解【读音】míng chá qiū háo 【英语】 be perceptive of the slightest 【近义词】洞若观火、洞察秋毫 【反义词】不见舆薪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的意思[1] 【解释】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明辨是非.【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示例】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童趣》人教版7年级上册教材 【易错】明查秋毫 【灯谜】明察秋毫(打哲学词语一) 谜底:微观

灵石县15885875673: 明察秋毫的毫什么意思 -
盍乔赫宁: 一、“毫”在此处的意思是: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事物. 二、“明察秋毫”的意思是: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三、成语出处:先秦·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

灵石县15885875673: 人不能有所蔽,有所蔽则能见秋毫,不见舆薪请问这句 -
盍乔赫宁: 人不能有所蔽,有所蔽则能见秋毫,不见舆薪.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作为一个人不能被某些表面现象所蒙蔽,如果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就只能看见秋毫一样细小的东西,却看不到一车柴草那样大的东西. 这句话是从战国时代《孟子·梁惠王上》的一句话演化来的,孟子的原话是:“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灵石县15885875673: 明察秋毫什么意思 -
盍乔赫宁: 【解释】: 明:眼力,视力;察:看清,观察;明察:看清;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示例】: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灵石县15885875673: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的“与薪”是什么意思?
盍乔赫宁: 车上的木柴

灵石县15885875673: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中隐藏的成语 -
盍乔赫宁:[答案] 明察秋毫 【读音】míng chá qiū háo 【英语】 be perceptive of the slightest 【近义词】:洞若观火、洞察秋毫 【反义词】:不见舆薪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的意思[1]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

灵石县15885875673: 明察秋毫是什么意思?
盍乔赫宁: 成语 明察秋毫 英语 be perceptive of the slightest 发音 míng chá qiū háo 【解释】: 明:明晰;察:看清,观察;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示例】: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近义词】:洞若观火、明查暗访 【反义词】:不见薪新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