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汽」跨国车企:2024如何“熬”过去?

作者&投稿:越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作者:宋家婷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龙行龘龘的2024年,想要前程朤朤还是要先过“价格战”这一关。

前有特斯拉,后有比亚迪,这两位算是把降价策略玩明白了。特别是龙年开年的这一战,比亚迪直言“电比油低”,要以7.98万元的起售价,彻底拉开与燃油车的大决战。

如王传福所言,比亚迪在10万-20万元市场有定价权。于是,从“油电同价”到“电比油低”,没有定价权的车企们只能被迫卷入战争。

7.98万元的价格还意味着什么?比亚迪不再只是特斯拉杀手,也被好事者打上了秦王扫六合(资)的标签——就在中国本土车企忙着降价接龙时,一个消息也在坊间悄然传开。昔日巨头上汽通用因开年销量腰斩,一二月份已经处于停产状态。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1月上汽通用销量仅为36000辆,同比下滑34.55%,环比更是暴跌超过六成。是的,你没看错,就是包括自主、合资在内多家车企实现“开门红”的1月份。

这绝不是一个好消息。实际上,

作为曾经的头部合资车企,上汽通用已经连续五年销量下滑。而在过去三年时间里,跨国品牌在中国市场日子都不好过,只有大众、丰田保持了微跌态势,多数合资车企多半情况下都是两位数跌幅。

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窘境,当然源自于对新能源汽车的后知后觉。无论是积极应变的德系车品牌,反复纠结的日系车品牌,还是陷入懵懂的美系车品牌,面对着中国3000万体量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只能望洋兴叹。

它们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自己在全球市场风风火火,在中国市场却越来越步履维艰。


冰火两重天

现在看来,除了大众和丰田,全球气势越盛的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越是一筹莫展。

上个月通用汽车发布2023年财报,全年净收入达1718亿美元,同比增长9.6%,达到了历史高点;调整后息税前利润124亿美元,其中净利润101亿美元,同比也增长了1.9%,且公司现金流高达80亿-100亿美元之间。

同年,通用汽车在北美区销量305万辆,同比增长14%。可以说,这样的成绩配得上“业绩强劲”四个字。

再对比其在中国市场开年就曝停工的消息,不能不说反差实在太大。要知道,上汽通用也曾是妥妥的优等生。就在六七年前,还是一通两众的时代,三者轮流坐庄旁人都插不进脚,鼎盛期的东风日产、北京现代也只能坐四望三,艳羡而已。

同样处境的是现代汽车。2023年现代汽车集团又拿到了全球第三的名次,从总营收、全年营业利润到销量规模均创下历史新高,但是在中国市场存在感却越来越低,“卖卖卖”已经快成为其代名词。

现在想想,2016年前后正是跨国车企与中国本土品牌交相辉映的时代分水岭。那时,跨国车企风头正盛,自主品牌也已见新王声势渐隆,你追我赶相互切磋甚是和谐。谁能想到短短数年时间,就变了境况。

这似乎并不能全部怪市场。同样的市场同样的政策,自主品牌遇到的难题一个不少,但却越挫越勇后来居上。

没记错的话,2020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只有38%,时年份额逆势上涨的是日系车品牌。而今,日系品牌也不复往日的韧性了。

跨国车企输在哪儿?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正是几年前的一再观望,导致了今天跨国品牌们在中国市场的节节败退。

跨国车企没有想明白的恐怕是,入乡随俗。正如北美市场可电可油看心情,日本市场资源紧俏赌氢能,中国市场笃定了纯电为主的新能源赛道,自然迎之者胜。


艰难的两年

从目前来看,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仍旧面临着艰难的转型。原因无它,虽然欧美多次反电动化,但至今电动化仍旧是汽车业的趋势。

这就表明,中国是全球车企绕不开的市场,也仍是最大的试金石。

在此大势之下,一如起亚等跨国品牌的想法:等中国本土品牌打疲了,跨国公司再大举杀入坐收渔利——表面上这个战术无可挑剔,但前提是,要有足够有力的技术和产品储备。

可惜的是,不少跨国车企并没有足够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产品。注意,我们说的是在中国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

现代起亚就吃亏在这一点。2023年,现代(含捷尼赛思、起亚)电动汽车销量为52万辆,同比增长38.9%。其中,韩国市场销量占比为21.7%,其他市场销量占比为78.3%。但是,在中国市场现代是没有丝毫声量的。

同样,上汽通用奥特能平台落地已经两年多,原本计划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累计有10款奥特能平台电动车型落地。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2023年新能源销量首次达到10万辆的上汽通用转年就跌爆了。

再以大众汽车为例。大众在中国市场是最积极、最能放下身段,也是最大力出奇迹的跨国车企,2023年在华交付纯电动汽车19.2万辆,同比大涨23.2%。大众旗下热销车型ID.3,更是跻身中国市场最畅销的电动车之一。

尽管如此,大众汽车也坦承错判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形势。此前,大众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将在2027年、2028年迎来“真正的转折点”,这使得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有所延宕。

形势误判的后果是,虽然大众汽车2016年就开始在华布局新能源汽车版图,也最先成为拥有智能化、电动化完整产业链的跨国车企,然而从实际落地来看,其未来三个电动车平台落地都要再等一两年。

破釜沉舟的大众汽车尚且如此,更何况反复纠结的丰田汽车?即便放下丰田的纠结,其新一代全固态电池技术至少也要等到2027年-2028年才能大规模上车。

以这几个跨国车企的经历来看,要继续留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牌桌,只能熬着——没有更好的办法。同时,要做好进退失据的准备——一两年的时间里,再跑出一个特斯拉,一个比亚迪,一个理想,甚或一个华为天团都不无可能。


油电并进能否改写局面?

当然,这两年主流跨国车企推出的“油电并行”策略令其守住了一部分阵地,2023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华市场份额同比还增长了1.3个百分点,达到了21%。

燃油车的规模优势、品牌优势,也帮助北京现代这样的合资车企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下滑趋势,甚至有一部分能力去和电动车企掰手腕,比如比亚迪这次强力清场后,北京现代马上跟进,喊出“油比电强”的口号。

甚至我们能看到,上汽大众在“促油车”上成果显著。“国民家轿”朗逸家族、“B级车标杆”帕萨特等都成为了燃油车单品冠军。

但是,当比特们将一次性的策略降价演变成长期性的战略之后,这种局面能够支撑多久就变成了未知数。

以2023年为例,这一年中国市场燃油车零售销量净减92万辆,下降了6%。燃油车中只有豪华车零售微增,自主品牌与合资全面下滑。

同年,比亚迪、理想加上特斯拉三者销量之和达到了400万辆,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销量中占比超过两成,更占据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四成份额。

再来看今年的目标,比亚迪450万辆,理想80万辆,问界60万辆,仅仅这三者的目标之和就接近600万辆了,加上特斯拉的保守目标,四者加起来目标体量超过650万辆——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Stellantis集团2023年640万辆的全球销量。

慢了不止一拍的跨国车企,仅仅凭借燃油车优势想要打败对手确实绝无可能。


弃卒保车,换条路走得通吗?

对于大众、丰田这样引领全球车势的巨头来说,除了与大势同行可能别无他法,但是对于已经习惯了大起大落的通用汽车们可能会有些不一样。

比如通用汽车就考虑在中国市场调整战略,实行“高端化”——将关注重点从主流车型转向豪华车型。

不久前,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就坦言,中国市场现在的情况与五年前有了很大的区别。“我们希望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参与到这个市场中,我认为该市场更偏向于高档和高端车型”。

这从一定侧面表明了在主流市场跨国车企已经失去了优势。无独有偶的是,日系品牌马自达也有此打算,不过马自达当时的出发点是针对全球市场定位。

2019年马自达曾表示将重新调整品牌定位,未来计划成为一家成熟的豪华汽车制造商。彼时马自达英国地区的负责人Jeremy Thomson表示:“马自达的目标是成为一家真正的豪华品牌车企,因此并不打算模仿德国的高端品牌,而是将替代传统主流豪华汽车品牌”。

但是,在中国市场弃卒保车行得通吗?

第一,看看过去三年,大众汽车、保时捷等品牌放弃份额保利润的结果就知道了;第二,看看奥迪、奔驰和宝马如何苦守豪华车份额的,也大概就清楚了。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结论。


危中有机,事在人为

可以说,过去三年到未来两年将是跨国车企最难熬的五年。前三年没有看清形势,后两年只能一边熬一边等转机。

是的,市场从来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以过去几年为例,新能源汽车从纯电一家独大,到广义的混动上位,再到插混起势,最后增程式电动汽车成为中国车企的“增量密码”。

这不难理解。技术趋势从来不是建立在技术本身之上,它既需要满足当下的国情需求,也需要承接市场端的消费需求。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人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人汽」不惑之年大众汽车正青春
届时中国汽车市场所有车企都将面对非常严峻的挑战,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所有人都在争夺市场份额。但是,大众汽车设定的爆发节点则是2026年。 但是,这又何足为惧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人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抢首赞 已赞过 已踩过< ...

「人汽」产品出海之后,中国制造需要更多新花样
同时,国内供应链产能过剩,成本有效降低,叠加头部企业的围堵,击穿底线的售价频出,谁都想浮出水面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跨国车企背水一战 合作的另一面,是雷诺的紧迫。今年上半年,雷诺品牌夺回了欧洲销量第二品牌的名号,ARKANA、Austral分别贡献了超过4万辆的欧洲销量,前者混动的销量占比55%,后者混动...

「人汽」望山远而力行,丰田决心改变开发体制
在中国,包括纯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过去3个月内共推出60款,这让跨国车企异常吃惊,而更让他们不适应的是,汽车的内涵与价值,率先在中国发生了裂变——汽车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挂着四个轮子的大号手机,社交与娱乐工具。 从东京车展变身为移动出行展,改变的不仅是名字,背后折射出的是,向纯电动汽车(BEV...

跨国公司财报频创新高,中国车企是领先还是脱轨?
这不得不令人深思——面对跨国巨头纷纷直言“再创历史新高”的财报,中国车企普遍难以企及,究竟是在领先还是在脱轨?燃油车仍然高利润 尽管财务表现上有差异,但跨国公司有一个共同的成功秘诀——拥有丰富的产品矩阵和高利润车型。“强劲的财务业绩,得益于稳步提升的全球销量表现。”2月6日,捷豹路虎...

「人汽」500万辆会是中国汽车出口的天花板吗?
如果再往前一步,那就需要发展中市场国民收入上来,基础设施上来,这样中企新能源才有大规模的用武之地。这就要看“人类命运共同体”能走到哪一步了。卖车的前提是拯救全世界,这任务难度是不是高了点。【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人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

「人汽」中欧电动车,合作还是对抗?
所以,无论是欧系的大众、奔驰和宝马,还是美系的通用和福特,都已经放弃了过往激进的短期内全面转向电动车的战略。 但是从这些车企最新公布的财报和企业战略中,电动车仍然是企业未来优先发展方向之一。届时,盈利能力更强的混动车型搭配零排放的纯电动车型所组成的新能源汽车矩阵,会成为各大跨国车企征战全球市场的主要...

「人汽」莫陷入“看上去很美”,把脉中国汽车未来
付于武认为,主要应该聚焦四点:第一,在发展战略上要坚持协同创新,比如供应链、国产芯片、半导体等领域的协同发展,缩小与国际跨国公司的距离;第二,在海外出口上,要形成大家共同遵守、默契合作的机制;第三,要找到高效率、高质量、高利润的增长模式,改变“亏损”的现状,从现在开始,遵循精益生产、内...

世界汽车集团十大排名:宝马仅排第四,第二资历最老
吉利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和全球智慧相结合,已形成全球化的研发体系。10. 雷诺 成立时间:1898年 雷诺是法国最大的国营企业,也是法国第二大汽车公司,主要生产赛车、小中型车、休旅车等多种类型的车辆。该公司生产的车是出口德国最多的车种之一,以它一流的性能和质量被广泛认可。

「人汽」传统车企新出路:左手忙内卷,右手破内卷
“与环境和社会共生、共荣”——李书福所言的这个目标,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解读,也是中国车企破内卷的终极密匙。 吉利已经跨出了第一步,曾经为名次所扰的车企们还在等什么?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人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抢首赞 ...

「人汽」中国车会不会在全世界撵着对手跑?
到时热衷于玩中国品牌的二手车,也保不齐。 中企在全世界撵着对手跑,会不会发生,非常依赖全球地缘政治的变迁。很多人都说全球化已死。准确地说,去工业化的美国,组织起了全球化(全球分工体系、自由贸易);而中国的崛起,迫使美国把自己搭的架子拆了。 但为什么一定是美国来组织和破坏(全球化)呢?中国治下的全球化...

赤壁市13562759857: 什么是半窦性心律不齐? - 心血管内科 - 复禾健康
段瑾清热: 汽车行业,单纯从营销的角度是无法涵盖汽车企业的未来! 汽车从本质上属于一种移动工具. 把汽车当成一种移动工具,充分考虑人利用这种工具需要的诉求. 最后结合技术,只有占领技术的制高点! 才是企业企业未来的发展. 简单说 更好的操控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好的驾驶乐趣!

赤壁市13562759857: 怎么回奶快且不会胀痛 - 全科 - 复禾健康
段瑾清热: 过了商务英语中级,就比较好找工作了.如果你能过高级的,那估计就不是你去找工... 它更多地是向学员传授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

赤壁市13562759857: 商务英语培训行业前景分析
段瑾清热: 1.主要将专业学通,其次是英语本身,要将英语看成只是做外贸的工具.好些外贸... 就业前景:国际商务公司、外资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中...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