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的刊登在明末清初有何积极作用

作者&投稿:厉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玩偶之家的刊登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女性解放 它讲述了一个叫挪拉的女性因为在家庭中得不到爱 依然出走的故事

《玩偶之家》曾被比做“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在这个宣言书里,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向丈夫严正地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以此作为对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

我觉得这点说得还不错。

  □ 现代文学研究
  易卜生戏剧在中国20世纪
  三四十年代的传播
  ———从“娜拉事件”谈起
  梅启波
  长期以来,研究者对易卜生戏剧在“五
  四”时期中国的接受和影响关注较多,但对
  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传播的研究略
  嫌薄弱。1935年,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大
  剧团多次公演了《娜拉》。在南京磨风艺社
  的演出中,扮演娜拉的女教师被学校当局以
  “抛头露面,有伤风化,不能为人师表”为由
  开除公职,酿成震动全国的“娜拉事件”,并
  由此引发了自“五四”以来又一轮关于女性
  话题的大讨论, 1935年则被称为“娜拉年”。
  众所周知,《娜拉》在“五四”时期引起中国思
  想界的大震动,推动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变革
  与进步。但到了30 年代,却发生“娜拉事
  件”,这是否意味着易卜生戏剧在中国传播
  的倒退或者说易卜生戏剧在中国发生了某些
  变异呢?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加以探讨。
  一“娜拉事件”与
  易卜生戏剧在中国的传播
  “娜拉事件”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最早可
  以追溯到“五四”时期。1918年《新青年》设
  《易卜生专号》,刊登胡适等翻译的《玩偶之
  家》,并由此在社会上产生一股“易卜生热”。
  这种影响今天的读者可能难以想象,茅盾在
  1925年曾这样回顾:“易卜生在我国近年来
  震动全国的新文化运动是有一种非同等闲的
  关系,六七年前,《新青年》出《易卜生专号》
  曾把这位北欧大文学家作为文学革命、妇女
  解放、反抗传统思想等新运动的象征,那时
  候,易卜生这个名儿萦绕于青年心胸中,传述
  于青年的口头,不亚于今日之下的马克思和
  列宁。”①从某种意义上说,“娜拉事件”早在
  “五四”时期已在中国轰轰烈烈地上演了。
  中国的“娜拉”在“五四”时期就出走了,
  而20世纪30年代的问题则是,娜拉是否该
  重新回家。1934 到1935 年,“娜拉走后怎
  样?”的问题再次被提出,并引起空前热烈的
  大讨论。讨论兴起与当时中国复古思潮的抬
  头有关, 1934 年初蒋介石推行新生活运动,
  提倡“中华民国固有之德性———礼义廉耻”。
  保守文人纷纷响应,如《国闻周报》发表署名
  “鋗冰”的文章,批评鲁迅当年在“娜拉走后
  怎样”中对经济权的鼓吹。作者宣扬新的贤
  妻良母主义, “仍要中国式的家庭的幸
  福”。②“鋗冰”诋毁妇女解放,却也不是无的
  放矢。当初毅然离家出走的女子,多数都应
  了鲁迅预言的三种结局: 不是堕落,就是回
  105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9年第1期
  来,再就是饿死或自杀。30年代初发生了多
  起与女性婚恋问题相关的社会事件,引起了
  舆论广泛关注,比如“新女性”阮玲玉自杀的
  悲剧。国民党在文化上复古的同时,在国统
  区施行文化控制。一方面,他们大肆捕杀进
  步作家,查禁进步书刊。另一方面,用各种媚
  俗文化粉饰太平和麻痹群众。20世纪30年
  代中期的上海,略带色情的电影海报充斥着
  各大媒体。1935 年,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剧联)决定采取行动扭转这种颓靡的风气。
  当时“剧联”领导,诸如赵铭彝、金山、赵丹等
  提出“为了冲破敌人的封锁,开展更有效的
  斗争”的建议,并提出了“面向社会、提高艺
  术、保存实力”的方针。避免国民党新闻管
  制最有效的办法是演出外国名剧,但又要体
  现战斗性和艺术性,“剧联”最后决定了《娜
  拉》在全国公演。1935年全国各大剧团纷纷
  公演了《娜拉》,当时有报刊在消息中称:“今
  年可以说是娜拉年,各地上演该剧的记录六
  千数十起。”③可见盛况空前。其中上海影响
  最大,在1935年6月下旬,上海业余剧人协
  会在金城大戏院举行了《娜拉》的首场公演。
  导演团由万籁天、金山组成,主要演员有赵
  丹、金山等,演出博得极大好评。但南京磨风
  艺社的情况就没这么幸运,南京的演出中,娜
  拉由一位小学教师王光珍女士扮演,另外三
  位学生也在其中扮演了角色。校方以“行为
  浪漫”为理由将她们解职开除了,此事在社
  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茅盾为此专门撰文分
  析,十多年前《玩偶之家》介绍到中国的时
  候,社会上没有妇女的地位。现在这种情况
  大为改观,职业女性随处可见了,但不能就此
  认为女性社会地位已然大大提高了。茅盾认
  为要真正提高女性地位,“还有比纯粹经济
  问题更中心的问题在那边呢”! ④茅盾虽然没
  有明确指出那个更突出的问题是什么,但《娜
  拉》的演出,以及“娜拉事件”引发的讨论又一
  次激发了人们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斗争。
  20世纪40 年代,娜拉在中国的影响有
  了新的发展。郭沫若在“五四”时期曾写过
  《三个叛逆的女性》,是典型的“娜拉剧”,其
  主旨是张扬个性。但他写于1941年的《娜拉
  的答案》却明显转向了阶级斗争和革命。此
  文原为纪念秋瑾革命生涯,郭沫若将参加革
  命前的秋瑾比作《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把出
  走后的娜拉比作参加革命的秋瑾。他把参加
  革命看成妇女解放的终极道路。由此可见易
  卜生的戏剧在中国文学和思想的革命中总是
  走在前沿,而且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二易卜生戏剧在中国的接纳
  易卜生戏剧引入中国时,正值中国戏剧
  界对传统戏剧进行反思的阶段。《新青年》
  继1918年6月出版《易卜生专号》引起轰动
  之后,在同年的第五卷第四号正式举起“戏
  剧改良”的旗帜,乘胜追击当时戏曲界封建
  复古潮流。胡适从文学进化论的观点出发,
  认为中国古典戏剧只是无用的“遗形物”。
  欧阳予倩则认为,宜多翻译外国剧本以为模
  范,然后试行仿制。
  随着中国文学发展进入20世纪第二个
  十年, 易卜生在中国的传播进一步深入。
  1928 年, 鲁迅在其主编的《奔流》杂志的
  “H·伊孛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增刊”上,高
  度评价了易卜生对中国戏剧的影响。在同年
  3月易卜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上,上海艺
  大和南国艺术学院的同仁都提倡要多演出易
  卜生的戏剧。田汉提议取消“新剧”这一名
  称,而代之以“话剧”,从此话剧一词不胫而
  走,沿用至今。此后不久,欧阳予倩到上海成
  立上海戏剧运动协会,提倡要群策群力排演
  易卜生的《群鬼》。这个名剧因种种原因没
  能演成,但这次剧团的会合对于中国戏剧界
  的团结和联合,以及1930年中国左翼戏剧家
  联盟(简称剧联)的成立都有巨大的意义。

  在剧联的推动下, 30年代有更多易卜生的作
  品被译介绍到中国:如1931年潘家洵译《博
  克门》, 1938年孙熙译《社会栋梁》、《野鸭》,
  次年他又译《海妲》(《海达·高布乐》) 。这
  些译介扩大了易卜生戏剧在中国20世纪三、
  四十年代的传播。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易卜生戏剧给中国
  剧作家很多有益的启示。如在《玩偶之家》
  中,易卜生将“讨论”引入戏剧,一系列问题
  的提出,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促使他们
  去深入思考。这种尝试确实非常成功,英国
  著名剧作家萧伯纳将这种手法推崇为19世
  纪末20世纪初戏剧创作的新技巧。受易卜
  生的影响,不少中国剧作家也在作品中设置
  了“讨论”。在胡适、郭沫若、曹禺等人剧作
  中都可以看到对这种手法的借鉴。这种“讨
  论”的增多使得中国的新戏完全不同于传统
  戏剧,这也是田汉将中国的新戏正式命名为
  “话剧”的原因所在。可见,易卜生戏剧对中
  国话剧表现手法的影响是深远的且具开创性
  的意义。
  中国戏剧界从易卜生那里获得启示的同
  时,对其接受又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偏差。易
  卜生的作品包含着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到
  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手法的过渡和融
  合。而胡适说,“易卜生的文学,易卜生的人
  生观,只是一个写实主义”。⑤可见,中国话剧
  的先驱者往往将现实主义的批判性作为易卜
  生主义主要内涵,使关注焦点聚集在其批判
  性上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而“五四”时期的
  这种误读,与当时中国戏剧界对萧伯纳的推
  崇是紧密联系的。当时中国戏剧领袖们都将
  萧伯纳与易卜生划为同一派的社会问题作
  家,忽视了易卜生戏剧对人物内心的细致分
  析。正如美国戏剧理论家劳逊所言:“现代
  剧作家从易卜生那里学的许多东西都通过萧
  伯纳。现代戏剧家都钦佩易卜生紧凑的技
  巧,社会的分析和性格化的方法。但现代剧
  作家跟萧伯纳一样地把这些因素大大的变了
  质⋯⋯易卜生式的对自觉意志的分析不再出
  现,代替它的是某些品质的组合。”⑥所以我
  们比较容易理解中国戏剧界在艺术手法上选
  择了易卜生的现实主义方面,而对其注重个
  人内心体验,以及象征主义等现代主义手法
  关注较少。这种选择性偏差也影响到易卜生
  戏剧在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传播。
  三易卜生戏剧在中国的变异
  易卜生戏剧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可谓颇
  具戏剧性。从艺术手法层面看,易卜生戏剧
  在中国的传播可能只是选择性偏差,而其思想
  在中国却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曲解和误读。
  一般认为易卜生思想的核心就是易卜生
  主义。有学者认为,“易卜生主义充满人文
  精神,是一种易卜生式的人道主义”。⑦它执
  着于自由,以及人的本质追求。易卜生主义
  本是西方人创造的一个词汇,但在中国同样
  引起回响。胡适认为,“易卜生最可代表十
  九世纪欧洲的个人主义的精华”。⑧在思想
  上,胡适对易卜生主义的认识可以说是比较
  准确的,也接近易卜生本身思想。
  易卜生戏剧到中国后一直就与一个问题
  紧密联系,即妇女解放问题。这可以说是易
  卜生主义在中国发生变异的重要表现。胡适
  分析《玩偶之家》时认为,娜拉虽然是一个女
  子,但她更被视为一个有代表性的个体。
  1935年,“剧联”决定《玩偶之家》全国公演
  时,将剧名改为《娜拉》,矛头就直指“鋗冰”
  等人对妇女解放运动的诋毁,可见他们特别
  关注女性问题。从追求个人主义到追求女性
  独立和解放,可以说是易卜生戏剧在中国发
  生变异的第一步。
  20世纪30 年代,中国逐步陷入亡国灭
  种的境地,革命和救亡成为社会主潮。当时
  中国对《玩偶之家》的关注点由现实主义的
  批判性转向了革命斗争性。有外国学者曾指
  出,“对社会束缚的觉醒和从中解放出来,这
  二者的汇合似乎是《玩偶之家》在中国受欢
  迎的根源。”⑨实际上, 20 世纪30 年代大多
  数知识分子都认为,娜拉毫无疑问地应该觉
  醒,并且在觉醒中发现“出路”。争论的关键
  在于她觉醒的本质,即到底是什么束缚她,娜
  拉的出走代表个人还是某一共同体? 到了
  20世纪40年代,有关娜拉的讨论则明确开
  始将妇女命运与所有被压迫的社会阶级联系
  起来。如郭沫若等人就宣称,个人解放和妇
  女解放必须以无产阶级和民族解放为前提。
  在这种宽泛的解读中,如果中国的娜拉们希
  望获得自由,她们应当觉悟自己所受到的压
  迫的阶级本质,一出门就参加社会革命。所
  以我们可以理解“娜拉事件”的出现,不仅仅
  是个文学问题,背后有更多的中国社会政治
  因素。甚至可以说,关于娜拉的讨论已经完
  全中国化,成为中国自身的问题了。
  易卜生戏剧在中国发生变异,也与易卜
  生思想本身的复杂性相关:一方面,他追求个
  性自由,具有人道主义;另一方面他也强调民
  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
  易卜生虽然致力于挪威民族解放,但他始终
  认为,社会所需要的只是个人精神的反抗。
  从总体来看,易卜生对政治是冷淡的。如果
  说“五四”时期中国是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
  是易卜生主义适宜的生长土壤;而三、四十年
  代民族和革命的危机使得中国知识分子从对
  人的个人价值的思考转向对民族、国家自由
  的探求,这样易卜生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精
  神更吸引中国知识分子。
  当然,个人自由与国家、民族的自由都属
  于自由的范畴。但其差异在于,易卜生将个
  人自由始终放在首位;中国知识分子则多强
  调国家自由和个人自由具有内在一致性,而
  且只有完成了国家自由,个人自由才能成立。
  中国知识分子从社会、革命的角度对“自由”
  进行言说和表述,相信个人自由与国家、民族
  在历史和逻辑上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
  民族和社会解放后,妇女的解放是否就自然
  获得呢? 事实和实际情况证明并不一定,
  “昔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丁玲感慨,即
  便是在“比中国其它地方的妇女幸福”⑩的
  延安,做女人也不容易。所以中国的娜拉一
  直是在个人解放与社会解放、个人自由与国家
  独立的矛盾和冲突寻求出路,这也许就是有关
  娜拉的争论会在中国不断上演的原因所在。
  总之,易卜生戏剧在中国20世纪初的传
  播与中国社会的矛盾变化,以及易卜生本身
  的复杂性有关。在戏剧艺术上,中国选择性
  地吸取了他现实主义批判性的一面,而忽视
  了其他艺术手法;在思想方面,“五四”时期
  的中国知识分子吸取了他的个人主义,三、四
  十年代,易卜生戏剧现实主义的因素大大扩
  张,其戏剧被利用来宣传革命,以及民族独
  立。中国文学也正是在不同时代根据自身需
  要来利用易卜生戏剧,从而使之发生变异,成
  为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的一部分。□


玩偶之家的刊登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女性解放 它讲述了一个叫挪拉的女性因为在家庭中得不到爱 依然出走的故事

《玩偶之家》的刊登在明末清初有何积极作用
《易卜生专号》,刊登胡适等翻译的《玩偶之 家》,并由此在社会上产生一股“易卜生热”。 这种影响今天的读者可能难以想象,茅盾在 1925年曾这样回顾:“易卜生在我国近年来 震动全国的新文化运动是有一种非同等闲的 关系,六七年前,《新青年》出《易卜生专号》 曾把这位北欧大文学家作为文学革命、妇女 解放、反抗传统...

十二本名著摘抄 每个名著至少3个故事 每个故事200字左右 多多益善 好...
84.每当我追溯自己的青春年华时,那些日子就像是暴风雪之晨的白色雪花一样,被疾风吹得离我而去。(《洛莉塔》) 85.宽宏大量,是惟一能够照亮伟大灵魂的光芒。(《巴黎圣母院》) 86.很多年以前,那时我的钱包瘪瘪的,陆地上看来没什么好混的了,干脆下海吧,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占绝对面积的大海里逛逛吧! (《白鲸》)...

如何让自己有尊言的活着作文
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塑造了“娜拉”这一妇女解放的形象,秋瑾更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点燃了妇女追求自由尊严和解放的火炬。不管是娜拉,还是秋瑾,她们昭示的都是“人精神的反叛”,是对“一个人尊严的维护”,维护女性有尊严地活着。(议论处注意照应)有尊严地活着就是维护国家尊严的抗议。(分论点三...

初二历史与社会(浙教版作业本声有关《玩偶之家》的问题)(KKKKK一定感 ...
1.在当时的中国,妇女地位低下,没有婚姻自由,《玩偶之家》的剧情和中国社会的实际相符合,所以会引起强烈反应。2.能促进妇女地位的提高,唤起人们的觉醒,促进社会向前发展。标准答案!

联系文学思潮,论述文学类型在现代的多向演变。
第三、使五四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许多类似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那样的“叛逆”女性。有代表性的如田亚梅(胡适《终身大事》)、曾玉英(熊佛西《新人的生活》)、吴芷芳(侯曜《弃妇》)、卓文君(郭沫若《卓文君》)、素心(欧阳予倩《泼妇》)、郑少梅(白薇《打出幽灵塔》)、蘩漪(曹禺《雷雨》)、子君(鲁迅《...

教你如何成为富人?
态度之差:“仇视金钱”与“唯钱驱使”同样可怕 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卜生写过一部名剧《玩偶之家》,里面的女主人公娜拉一直活在传统的婚姻制度下,跟丈夫的关系非常不平等,最终她觉醒了,终于离家出走开始了新的人生。 图来自网络《玩偶之家》剧照 和大多数读完这部戏剧后都会赞扬娜拉追求自由平等之反叛精神的读者不同,...

东昌区13270246130: 有没有通俗唱法的毕业论文啊 急!(要质量)
旗郝乐脉: 欧美通俗演唱方法,主要是已富有激情和即兴的表演方式来体现.同时,承纪继了了严肃音乐一部分的发声状态.比如真假声转换,高音华彩部分、跳跃技巧,连续跨越八度音区的声音展现.如果不具备相当纯熟的演唱方法,根本无法完成有一...

东昌区13270246130: 《玩偶之家》的由来是怎样的?
旗郝乐脉: 《玩偶之家》是挪威大剧作家易卜生享誉世界的戏剧名著.剧 中女主人公娜拉的生活原型是挪威女作家劳拉.基勒. 1874年夏季,易卜生和劳拉在丹麦相见.在易卜生心...

东昌区13270246130: 玩偶之家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吗 -
旗郝乐脉: 不算是. 玩偶之家是挪威作家及戏剧家易卜生创作于1879年的作品,主要写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过程.作者通过对各个人...

东昌区13270246130: 《玩偶之家》叙述了怎样的故事?
旗郝乐脉: 三幕话剧《玩偶之家》是挪威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商人家庭出身的易卜生是世界近代社会问题剧的始祖.作品主要写主人公娜拉从深爱着丈夫到信赖丈夫,再到与丈夫决...

东昌区13270246130: 《玩偶之家》是哪位剧作家的作品?
旗郝乐脉: 挪威 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 著 《玩偶之家》(又译《娜拉》或《傀儡家庭》)是3幕话剧.女主人公娜拉美貌善 良,丈夫海尔茂原是个律师,新年以后就要当合...

东昌区13270246130: 易卜生对挪威戏剧的影响都有什么?
旗郝乐脉: 亨利奇•约翰•易卜生 ( Henrik Johan Ibsen ,1828_1906),他是一-位影响深远的... 《玩偶之家》 《群鬼》 《人民公敌》等剧本,其 中 的 《玩偶之家》的发表,更是使...

东昌区13270246130: 明清小说与同时代国外文学的对比?求明清时代小说与同时代国外文学的
旗郝乐脉: 明清小说概述 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学理念、文学... 代表作《玩偶之家》. 72、西方三部关于妇女问题的小说是: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的...

东昌区13270246130: 学语文有什么好方法啊??? -
旗郝乐脉: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所以学好语文是至关重要的. 要想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同学门都认为语文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灵活性差,知识太死.其实不然,语文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