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发展史,要从民国开始,越详细越好

作者&投稿:温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民国电影发展史所发生的比较重大的事件?~

民国电影创作的自由度较高,既有通俗甚至低俗媚俗的商业片,也有精致认真的文艺剧情片,还有激进批判的左翼电影,形成了一个较好的产品链。另外,民国还出现了一些相对成熟、规模大、专业化的电影企业,从早期的明星、天一、联华,到后来的昆仑、文华等。从电影生产的角度看,成熟而专业的电影企业是保证国产片市场号召力的关键,影星、名导等资源只有在这样的企业机制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探索发现《北洋新军》

  1940年代,香港「大观影片公司」美国分厂出品的《华侨之光》11是香港第一部局部彩色(三原彩色)立体电影。在同年春「南洋影片公司」主事人邵村人发起了一个名为「粤语片革新运动」,他认为若要改善香港电影必先需把影片的质素提高,并主张先从剧本著手,才能产生好电影,更罗致了各方各面的技术人员,,网络名符其实的一级演员及一群文字与电影艺术均有专业修养的青年担任编剧,例如古龙耕、冯凤歌等人。「南洋」在这次革新运动下创作出《千金一笑》,《怪侠一枝梅》,《望夫山》,《何日君再来》等名作。其后,香港陷入战乱时期,“从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并炸毁了大观电影厂和其他电影设施,1946年年初,香港电影业处於完全停顿的状态。”12其实自1945年末已有「联艺」,「华声」,「联声」等电影公司复员,复业,但由於一些主要电影工作者如关文清,吴楚帆,白燕等还在外地,而且一些香港原有的电影制片场地如「南洋片场」,「大观片场」等受到破坏,已经变成废墟一片;加上一些制片器材亦缺乏,因此香港电影业直至1946年才开始正式复苏。
  “港土重光后,娱乐事业日趋蓬勃,尤以电影院,观众更形拥挤,每逢佳片放映,老早即造满座。”13也有言“1940年代末到1960年代中是粤语影片的盛产期。每年有200部粤语片问世,其中不少是粤剧片。”14但其实自1946年代后除了粤语片外,国语片也同时发展起来,这更是由於在内战期间上海时局动荡,国内的著名电影人如张善琨,李祖永,朱石麟等;演员则有周旋,严俊和白光等纷纷南下。在此时张善琨与李祖永在香港成立了「永华影业公司」(1947-1954)并於1948年拍摄《国魂》及《清宫秘史》两套轰动一时的著名电影。在1940年代末还有「大中华」,「长城」,「国泰」等国语电影厂出现,这些电影厂更出产了不少著名电影,如「长城」推出《一代妖姬》一片,哄动一时,成为一代名片。
  踏入50年代,被喻为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15由於战后香港社会还未完全复原,加上大量难民涌入,造成不少严重社会问题。而此时的粤语片为了迎合普罗大众,为市民提供廉价娱乐,故推出不少粗糙滥造的粤话片,这些作品被称为“七日鲜” ,因为这些影片一个星期使能拍完。但此时亦有不少严肃认真之作,例如「中联」的《家》(根据巴金的小说改编),「中联」创业於1952年,其创办人共有二十一位,他们全都是粤语片中的精英份子,如:吴楚帆,张活游,马师曾,吴回,白燕,黄曼梨等。他们创立「中联」有一个共同目标:“抛开脱离现实,内容空泛的粤剧片,生产既娱乐大众又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意识片。”16而在
  “七日鲜” 影片充斥下致使香港粤语片变得低俗,为了改善香港电影这种粗制滥糙之风气,一批有志向的电影人如:吴楚帆,吴回,秦剑,高鲁泉,红线女,李月清等一百六十四人发起了一个名为「粤语片清洁运动」(图右)去提高影片之质素,改善香港电影之发展。
  粤语片在50年代中到60年代初产量惊人,而且类型众多,有戏曲、武侠、喜剧、文艺、伦理等,可谓百花齐放。可是随著战后出生的一代逐渐成长,社会日趋繁荣和西化,年青一代有较高的教育水平,以往的传统粤语片己无法满足他们的口味,故出现了以经纪,白领及工厂女工为题材的都市喜剧、模仿西方间谍片的侦探动作片、全盘西化的歌舞片等,更出现了陈宝珠,萧芳芳等青春偶像片热潮。
  而同时“其实自1961年「邵氏」在清水湾的影城落成大展拳脚,开拓新院线,引进新科技……国语片的制作已非小本滥拍的粤语片所能及。”17而在60年代中最受市民欢迎的莫过於国语武侠片,1967年「邵氏」推出《龙门客栈》和《独臂刀》轰动影坛,国语片在60年代中开始大行其道,相反由於市场之转变,国语片之冲击,加上1967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启播,电视的普及吸引了一
  批观众,粤语片之产量开始下降。同时当时的导演因粤语片产量下降为了维持发展他拍了许多低成本的粤语色情电影,踏入七十年代李翰祥导演开始以风月题材作为出发点,拍制了不少情欲电影,色情电影之兴起亦成为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电影业的一个特色。
  1971年李小龙的《唐山大兄》再次把功夫片推上高峰,此时香港电影仍以国语片为主导,直至1973年才再次出现一部新的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翌年也有许冠文的《鬼马双星》到了1977年粤语片的产量才超过国语片,故到了1970年代中粤语片才重新兴起。
  10月25日,第十五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杭州拉开帷幕。《神话》、《千里走单骑》、《十面埋伏》、《天下无贼》、《张思德》、《功夫》、《新警察故事》、《霍元甲》等10部风格各异的影片入围本届百花奖。

  港片首度同内地影片同台争夺“金鸡”“百花”,这是否会成为下了多届“多黄蛋”的金鸡百花电影节评奖制度的有益促进,暂且难知。不过,这次金鸡百花电影节对香港电影敞开大门,或许意味着香港与内地电影已经实现了从形式上的合作,逐渐迈向真正的融合。

  上世纪80年代,在《少林寺》成功敲开内地电影大门之后,港产片如潮水般涌进内地。虽然不乏武打片,但枪战片很快成为主流,港产片的火爆场面给内地观众留下了太多新奇的印象。这段鼎盛时期,香港年产影片300余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虽非每部影片都取得了绝佳票房收入,但是绝大部分影片最终闯进内地,并受到内地观众的广泛热捧却是不争的事实,一批香港影星也由此脱颖而出。

  80年代香港电影在内地的走红,主要得益于内地的文化短缺。这种短缺并非一味指内地影视作品的数量,而是内地影视作品本身质量参差不齐,经不住港片的冲击。但是,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内地电影逐渐站稳了脚跟,一批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力的电影也慢慢收复了市场。而另一方面,香港电影人因为对内地经济腾飞带来的广阔电影商机“垂涎欲滴”,在影片中开始有意无意地添加些“内地元素”,以博取内地观众的好感。当内地观众对港产片那种打打杀杀开始感到腻烦的时候,香港电影人就不得不认真琢磨内地观众的口味。而这种兼顾内地观众“口感”的制作风格,必然导致香港本土观众的流失。但是,相对于内地数亿观众的广阔市场,谁还在乎过去的那种小打小闹呢?

  还有,面对内地影视产业的迅速崛起,香港电影被迫越来越多地起用内地明星。《无间道》里我们看到了陈道明,《宝贝计划》里出现了陈宝国。另一方面,无论是张艺谋还是冯小刚,也努力试图在这两种文化之间找到某种平衡点,《十面埋伏》和《天下无贼》中就有刘德华、金城武以及刘若英。

  这么看来,香港票房收入的减少,应该是两地文化融合不可避免的结果。这同时说明,香港电影已进入“后港片时代”。在“后港片时代”,从表面看香港本土艺人数量断档现象相当突出,目前仍旧为成龙、刘德华等寥寥几棵常青树艰苦把持。但是我们似乎不必为此过分忧心,因为越来越多的香港艺人开始了他们的“北漂”生涯,投身于内地发展。梁家辉就曾出演过《太行山上》,英俊小生魏俊杰在最近的电视剧《红色记忆》中也出演了英雄何世昌,尽管起先观众质疑声不断,但魏俊杰的出色表演最终还是为观众所接受。
  “后港片时代”是香港电影发展史的一个标志,但绝对不是香港电影产业的末日,起码以国内这个广阔的电影大市场来看,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既然是融合,经过阵痛之后,总会回归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而这或许应是香港本土影片的最佳状态。再说,尽管表面看来香港本土电影似乎少了,但实则上更多的影人“北上”带动了整个内地电影产业的进步,内地电影的“香港元素”也得以增加。

  希望合用!


香港电影发展史,要从民国开始,越详细越好
在同年春「南洋影片公司」主事人邵村人发起了一个名为「粤语片革新运动」,他认为若要改善香港电影必先需把影片的质素提高,并主张先从剧本著手,才能产生好电影,更罗致了各方各面的技术人员,,网络名符其实的一级演员及一群文字与电影艺术均有专业修养的青年担任编剧,例如古龙耕、冯凤歌等人。「南洋」在这次革新运...

香港的电影是什么时候开始发展的?
综上所述,电影自一八九八年传入香港开始,香港电影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香港电影的历史发展
该片出品人布拉斯基后来结束了他在上海的电影事业,回美国路经香港时,和黎民伟合作制作了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并因而催生了香港电影事业,而黎民伟更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这部电影的出现,象征香港电影史启蒙期的终结,萌芽期正式开始。 据《中国电影发展史》记载,香港的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在...

香港电影的起源和历史
在 1922 年,黎民伟建立了中国香港首家中国人全资拥有的电影公司—「民新」,并于 1924 年生产了中国香港第一部故事长片《胭脂》,而在 1925 至 1926 年,省港大 *** 爆发,长达十六个月之久,并导致了民新电影厂在中国香港的制作结束,转移到上海发展,而且使中国香港一些刚冒起的电影公司倒闭,少数则转移至广州。

港产片香港电影(香港电影业的崛起与发展)
一、香港电影的起源 香港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期,当时香港还是英国殖民地,电影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直到20世纪30年代,香港才开始进口外国电影,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这些电影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反响。二、港产片的崛起 港产片的崛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当时香港电影开始走向本土化,...

香港无厘头电影发展史
周星驰1982年进入香港无线艺员训练班,1988年由于李修贤的提拔,开始拍摄电影。他早期接拍的电影几乎是警匪题材,而且影片最后下场几乎都很惨。直到刘镇伟的出现,才令周星驰这位喜剧巨匠有发挥自身所长的机会。1990年,《赌圣》公映,这部跟风《赌神》的喜剧片,在当年创下了香港票房历史最高的新纪录,周星驰...

关文清如何通过电影事业传播爱国救民的理念?
在港电影发展史上,关文清与黎氏兄弟并列,作为首位海外归来的电影专家,他对香港电影产业和美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电影理念以爱国救民为核心,1894年出生于广东开平的他,1915年远赴好莱坞学习,1920年回国后,致力于电影事业,创办公司并参与了《全国师范培训班》的拍摄。1923年,黎民伟成立民新制造影...

香港电影是什么时候传入内陆的
“后港片时代”是香港电影发展史的一个标志,但绝对不是香港电影产业的末日,起码以国内这个广阔的电影大市场来看,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既然是融合,经过阵痛之后,总会回归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而这或许应是香港本土影片的最佳状态。再说,尽管表面看来香港本土电影似乎少了,但实则上...

香港电影回顾基本信息
香港电影的历史与魅力在《香港电影回顾》这本书中得到了详细的呈现。这本书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于2000年1月1日首次发行,是台港电影研究丛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它以简体中文撰写,深入探讨了香港电影的丰富内涵和独特历程。全书共有293页,精心编排的内容涵盖了香港电影从早期到现代的发展脉络,让读者...

香港电影回顾商品描述
书中还专门关注了香港电影的重要制片机构,分析了这些机构在电影发展中的角色和贡献,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香港电影的独特风格。对于粤语片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作者们进行了详尽的回顾,展示了粤语电影在港片历史中的不可忽视的地位。香港电影的类型片丰富多样,从动作片到喜剧,再到文艺片,都有深入的研究...

梅州市13450067412: 简述香港武侠电影的发展历程(500字) -
毋废赖氨: 很多外国人知道中国电影都是从李小龙武打片开始的.其实第一部在美国1000家影院同时做商业放映的中国电影是中国香港的《天下第一拳》第一部在国际最高级别电影节获大奖的中国电影是《侠女》.40年代末,中国的武打片开始在香港...

梅州市13450067412: 香港电影的发展史?
毋废赖氨: 好看的香港无线大剧: 《天涯侠医》:由张家辉、林峰、唐宁、郭羡妮、连凯 《大唐双龙传》:由林峰、吴卓羲、李倩、唐宁、杨怡 主演 《冲上云霄》又名《壮志凌云》:由吴镇宇、吴卓羲、 马德钟、叶璇、 陈慧珊、胡杏儿主演 台湾电视剧: 《极速青春》:由陈柏霖、柯有伦主演, 吴宗宪(友情客串) 补充:这四部电视剧的剧情都很好,相当好看哦!

梅州市13450067412: 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影有哪些代表作?
毋废赖氨: 香港电影起步较早,初期发展却十分缓慢.早在1909年,香港就拍出了短 片《瓦盆伸冤》等.从1913年到1933年这20年间,仅摄制了 28部无声片. 1933年后开始拍有声...

梅州市13450067412: 香港拍摄的民国时期的电影 -
毋废赖氨: 色戒 滚滚红尘 倾城之恋 红玫瑰与白玫瑰 新唐山大兄 胭脂扣 霸王别姬 长恨歌 阮玲玉 天堂口 天与地 半生缘 画魂 中华英雄

梅州市13450067412: 为什么80 - 90年代是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候 -
毋废赖氨: 那时候的香港电影人很敬业,而且明星云集,各类影片百花齐放.但是当时香港影业就有一个隐患,那就是拍片一窝蜂的形式,什么类型的电影拍火了,大家都去排,导致这类电影最后完全被拍烂了,而观众也审美疲劳了,所以一个类型一个类...

梅州市13450067412: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
毋废赖氨: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摄制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该片采用的是蜡盘配音的技术. 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断《定军山》...

梅州市13450067412: 香港电影 -
毋废赖氨: 白金龙》导演:汤晓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粤语有声电影,邵氏的前身“天一”电影公司出品,由著名的粤剧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觉先演出(另一位是马师曾).没有《白金龙》,就没有今天的邵氏电影公司.当年《白金...

梅州市13450067412: 低保真lo - fi 和朋克是不是一个意思,一样的~ -
毋废赖氨:Lo-Fi(低保真) 在80年代初90年代末的时候,低保真已经不再只是对某张特定专辑录音质量的描述,它本身就成为了一种流派.贯穿整个摇滚史,唱片的录制往往都是在不...

梅州市13450067412: 香港的电影公司都有哪几个? -
毋废赖氨: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出口地之一,在亚洲,这个弹丸之地出品的电影是最具活力及影响力的.从70年代初起,香港影片逐渐打开国际市场.最初由邵氏带头,但影响最大的是由嘉禾制作,李小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