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石灰吟清白的特征,暗寓自己什么志向

作者&投稿:谷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石灰吟作者借什么表达了自己的什么志向~

《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石灰吟】原文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 / 千鎚万击出深山
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 / 粉身碎骨浑不怕 / 粉骨碎身全不怕
【诗词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浑:全。
5.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于谦(1398-1457),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这一着七言绝句,作于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当时于谦只有十七岁。

全诗的大意是: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是能够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表面看来,这首七绝只是咏物之作,即诗人运用白描之手法,突现出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身碎骨而把白白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可是,细细推敲,却又不难见出诗人的别具匠心——咏物,实为言志。即运用拟人和借喻等手法,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自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永远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该作品因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而闻名遐迩

  译文是:石灰是经过千万次的撞击和敲打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的,它把烈火焚烧看成是平平常常的事。即使身体粉碎也不害怕,仅仅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简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全诗通过赞颂了石灰的坚强不屈,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对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久保存在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骨碎身”及其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清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 。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是的,于谦就是这样一位清官。为了纪念他,于谦寺在杭州建成。

暗寓反恶实力的志向

译文是:石灰是经过千万次的撞击和敲打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的,它把烈火焚烧看成是平平常常的事。即使身体粉碎也不害怕,仅仅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简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全诗通过赞颂了石灰的坚强不屈,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对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久保存在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暗寓反恶实力的志向

译文是:石灰是经过千万次的撞击和敲打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的,它把烈火焚烧看成是平平常常的事。即使身体粉碎也不害怕,仅仅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简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全诗通过赞颂了石灰的坚强不屈,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对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久保存在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骨碎身”及其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清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 。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是的,于谦就是这样一位清官。为了纪念他,于谦寺在杭州建成。

自己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

暗喻了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借石灰吟清白的特征,暗寓自己什么志向
此句中的清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

明代诗人于谦写的石灰吟的清白表面是指什么 实际是指什麽
明代诗人于谦写的石灰吟中,清白表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实际是比喻高尚的节操。《石灰吟》诗文如下: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诗人在吟咏石灰时,采用了拟人化...

石灰吟中清白是什么意思
纯洁无瑕疵的品质。根据高中文化馆资料显示,清白在石灰吟中的含义是纯洁无瑕疵的品质。它代表了一个人在道德、品格和行为方面的高质量。这种品质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标准,更是一种生坊式和做人原则。在古代社会中,清泊常常被视为一种立身之本,是每个人必须追求的品质。通过保持清白,一个人可以保持良...

石灰吟中的清白是什么意思
石灰吟中的清白是什么意思石灰吟里面的清白实际是指做人要做纯洁清白的人。石灰吟里面的清白是双关语,它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于谦用以自喻,指纯洁明净,为官清廉。《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高洁的理想,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敢于自我牺...

《石灰吟》古诗释文和赏析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若等闲:好像很平常。清白:指高尚节操。[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

石灰吟 古诗
全诗的大意是: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是能够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表面看来,这首七绝只是咏物之作,即诗人运用白描之手法,突现出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身碎骨而把白白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可是,细细推敲,却又不难...

石灰吟里面的清白实际是指什么什么
石灰吟里面的清白是双关语,它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

石灰吟中的清白在这里指什么?
你好,石灰岩中的清白在这里只是个人高贵的品质。

石灰吟中,若等闲的意思是什么,清白表面似的是什么,实际只的是什么?
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清白:品行高洁,不同流合污;或者说高尚的情操。

石灰吟清白是什么意思?
“石灰”意味着洁白、纯净,而“吟”则是一种悠扬的声音,因此,“石灰吟”可以解释为一种纯净的声音。 “清白”指的是纯洁无暇,没有污点。 因此,“石灰吟清白”可以理解为某个声音或行为,是洁白无瑕疵的。在中国古代,石灰被视为一种珍贵的建筑材料,这是因为石灰能够使建筑物更坚固和持久。

旌德县17777365340: 赏析于谦的《石灰吟》:(1)诗中的石灰有什么特点?(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志? -
舟茗再林:[答案] 石灰坚贞不屈 诗人清廉,不与世俗争论

旌德县17777365340: 石灰吟 突出了石灰什么的特点,表现了诗人什么的高尚情操 -
舟茗再林: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全诗通过赞颂了石灰的坚强不屈,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旌德县17777365340: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反映了于谦的什么性格特点 -
舟茗再林: 《石灰吟》是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表达了自己要像石灰一样,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旌德县17777365340: 《石灰吟》这首诗写出了石灰( )的特点. -
舟茗再林: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表现了石灰(不畏牺牲,坚守高洁)的特点

旌德县17777365340: 《咏竹》 该怎么讲 -
舟茗再林: 托物言志是通过对富有特征的物象的描写,将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人的品性,来寄托作者志向、情趣或理想的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往往能达到形象、委婉、深沉感人的艺术效果.《咏竹》通过描写竹子身居荒野、高耸向上、外直中空等特点...

旌德县17777365340: 《石灰吟》借对什么的赞美表现了诗人什么的精神和什么的气节? -
舟茗再林: 是一首托物言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旌德县17777365340: 石灰吟的写作特点 -
舟茗再林: 《石灰吟》是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此诗因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而脍炙人口.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表达自己要和石灰一样,不怕艰难、不惜牺牲、坚守清白,决心在艰苦中磨练,坚守清白,准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不平凡抱负.

旌德县17777365340: 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 石灰具有什么特点 -
舟茗再林: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通过对墨梅、竹石、石灰品性的描写,体现作者高尚的节操与不屈的品格.

旌德县17777365340: 《石灰吟》一诗中,诗人写的是石灰,石灰有什么特点呢?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舟茗再林: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表达了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旌德县17777365340: 石灰吟这首诗抓住石灰的什么特点,赞扬了它的什么精神,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
舟茗再林:[答案] 于谦(1398-1457),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这一着七言绝句,作于明成祖永乐十三年(... 只要是能够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表面看来,这首七绝只是咏物之作,即诗人运用白描之手法,突现出石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