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张彦远

作者&投稿:采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张彦远

字爱宾,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绘画理论家。著有《历代名画记》一书, 共十卷,是我国最早一部绘画史论著作。另有《法书要录》、 《闲居受用》、《彩笺诗集》,后两书已佚。

据《直斋书录解题》载: “彦远家世藏法书名画,收藏鉴识,自谓有一日之长。既作法书要录,又为此记。”这些构成他撰写《历代名画记》的有利条件。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就这部著作所包括的内容作了论叙。指出前三卷皆画论。一叙画之源流,二叙画之兴废,三、四叙古画人姓名,五论画六法,六论画山水树石,七论传授南北时代,八论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用笔,九论画体工用搨写,十论名价品第,十一鉴识收藏阅玩,十二叙自古跋尾押署,十三叙自古公私印记,十四论装背标轴,十五叙两京外州寺观画壁,十六论古今之秘画珍图。自第四卷以下,皆画家小传,共三百七十人。

张彦远在这部著作中开头就指出: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他认为绘画艺术,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同时使观众“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从而达到净化人们思想的目的。张彦远从形似与神似相结合的角度来论述“六法”论中的“气韵生动”。 他指出: “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在如何对待形与神的关系问题上,他指出: “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又说: “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这里所讲的“骨气”和“神韵”是指对事物的内在本质的揭示,即艺术家反映现实对象时,一定要揭示某种思想感情,并使其直接从形象构思中表达出来。他把只“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的作品,称为“死画”,而那种“守其神,专其一”的作品才是“真画”。他在评论画家的作品时标榜“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思想,主张艺术作品中的形似的骨气,在于“立意”,“意”又是下笔之前就确立了,它是艺术家主观认识与客观“造化”相互渗透、溶合,最后在画面的形象中体现出来的。他的“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笔不周而意周”等论点,更进一步阐明艺术创作的规律性问题。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列宁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列宁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Владимир И льич Ленин,1870—1924) 马克思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今称乌里扬诺夫斯克),他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革命实践,建立俄国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1917年领导俄国...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理德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理德 路易斯·阿诺·理德(Louis Arnaud Reid)当代英国美学家、哲学家、教授。其主要著作有:《美学研究》(1931)、《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方式》(1960)、《艺术的意义(米尔黑德哲学丛书)》(1969)。理德认为,美就是富于表现力,真正的审美形式乃是富有表现力的形式。他所强调的审美...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圣·埃弗蒙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圣·埃弗蒙 圣·埃弗蒙(Saint·Evremond,1610—1703)法国批评家、散文家,哲学家伽桑狄的弟子。写过《科学院院士们改革法语的喜剧》等讽刺作品。批评著作有《论古代和现代悲剧》、《论对古代作家的摹仿》等。十七世纪末,法国古典主义的流派内部出现了“古今之争”,争论的中心是...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休谟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休谟 大卫·休谟(DavidHume 1711—1776)英国哲学家、美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著有《人性论》、《美国史》、《我的一生》、 《关于自然宗教的对话》、《自杀》、 《灵魂不死》、 《论审美趣味的标准》、 《论怀疑派》等。休谟力图把哲学的精密性引进美学领域,他继承...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张彦远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张彦远 字爱宾,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绘画理论家。著有《历代名画记》一书, 共十卷,是我国最早一部绘画史论著作。另有《法书要录》、 《闲居受用》、《彩笺诗集》,后两书已佚。据《直斋书录解题》载: “彦远家世藏法书名画,收藏鉴识,自谓有一...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华兹华斯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华兹华斯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诗人。1798年与柯勒律治共同发表了《抒情歌谣集》,并为此书第二版和新版分别写了序言,提出了与古典主义不同的诗歌创作原则,奠定了“湖畔派”诗人的美学纲领。此外他还著有《论哀歌》。他的文艺美学主张主要表现...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费歇尔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费歇尔 弗里德里希·西奥德·费歇尔(Friedrich Theodor Vis-cher,1807—1887) 德国美学家。生于路德维希堡一牧师家庭。在土宾根读完大学后,留校任讲师、教授,讲授美学和德国文学。1885年去苏黎世大学任教授。1886年被邀回国在土宾根母校继任教授,同时在斯图嘉特综合技术学院兼任教职...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闵斯特堡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闵斯特堡 尤格·闵斯特堡(Hugo Munsterburg,1863—1916)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美学家。当代哲学中价值论的先驱者之一,美学上的主要功绩在于提出了“孤立说”。早年从师于著名心理学家冯特(W.Wundt),以后在弗莱堡任教,1892年去美国哈佛大学任教。主要著作有: 《心理学的任务...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列·托尔斯泰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列·托尔斯泰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很有影响文艺美学理论家。早期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青年》、《琉森》、《哥萨克》等,标志着他创作转折点的是《战争与和平》,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安娜·...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高尔基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高尔基 马克西姆·高尔基,(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1868—1836)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无产阶级文学和苏联文学奠基人。他的小说《母亲》被认为是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作品。高尔基一生著述甚丰,除了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外,还写了大量的文艺评论,用...

于洪区17729668191: 张彦远的评价 -
貂狮三黄: 张彦远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绘画理论上.他把绘画艺术的存在看作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认为绘画是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指出绘画具有极大的社会教育功用和特殊的艺术审美功能...

于洪区17729668191: 张彦远在绘画理论上的贡献 -
貂狮三黄: 唐代张彦远于公元9世纪中叶写作的《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绘画史学成熟的标志,也是世界上最 早的系统的美术史学著述,建立起博大的绘画史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画史理论和画学思想,记录了自轩辕至唐代会昌时期的画家和画作,并将画史叙述与画品与画 论研究相结合,创立了史、论、品(评)相统一的独特的中国美术史学的著述方法,对世界艺术史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于洪区17729668191: 中国画一般的鉴赏方法 -
貂狮三黄: 赏析的基本方法 中国画的鉴赏按科分,各有鉴赏重点 山水画:一看笔墨,二看大势,三看气韵. 人物画:一看笔墨,二看造型(形态),三看神韵. 花鸟画:一看笔墨,二看形神,三看赋彩. 中国画的鉴赏,如果按欣赏的距离说,要把握住近...

于洪区17729668191: 历代名画记的专家点评 -
貂狮三黄: 为什么要有绘画? 今人当然难以理解先民们津津乐道的“河图”、“洛书”究竟与绘画的起源有什么关系.古人无从根据科学的考察和论证来说明绘画究竟怎样出现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于是只好借助神话传说,将绘画的起源与它们联系起来....

于洪区17729668191: 我国第一部绘画史是什么?
貂狮三黄: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被称为中国第一部较完备的绘画史.

于洪区17729668191: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对早期中国山水画有和和评价 -
貂狮三黄: 在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的一部分中,概括了张氏对于古代绘画传统的形成与演变的正确的理解.在“叙画之源流”一节中,他指出了绘画艺术是一重要的文化现象,绘画是形象的教育工具.“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一节中,从师资 传授的关系...

于洪区17729668191: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包括什么美学思想 -
貂狮三黄: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备和系统的通史,以其创体例、开先河的历史价值闻名于世,影响深远.《历代名画记》中的许多观点都体现了一定的美学思想,尤其是文人画美学思想,它对文人画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重在探讨以下几个方面:《历代名画记》美学思想中的重自然、尚意、倡自我.

于洪区17729668191: 中国画 - 中国画画法,以及关于中国画的常识.
貂狮三黄: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于洪区17729668191: 画龙点睛出自哪里? -
貂狮三黄: 成语“画龙点睛”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张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