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文章《根和兰花》中的“根”和“兰花”的象征意义?

作者&投稿:永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从文章的内容来看,题目中提到的根和兰花分别,比喻什么?应该如何理解含义?
2作者表现爱国思想之情令人感动,请你爱按照下面的提示梳理表现作者爱国思乡的内容。 看花草——( )——讲故事——( )——引典故
3作者十几岁就在大江南北漂流,从未因想家而流泪,为什么到了美国感情就变了?
4文章第五段画线句子加点词语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加点字为(不爱看 不敢看)
5在文章第十段原因郑思肖画兰的故事。做结有什么作用?
答案:
1根比喻自己的祖国,兰花比喻漂泊的自己(游子)。一个人如果踏出国门就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到处均不可以为家,就同失根的兰花。
2忆经历 绘故土
3虽然作者十几岁就漂泊在外,但是他从未离开过祖国,到处都能找到家乡的相似之处、家的感觉。而到了美国之后,身在异国再也找不到家的感觉,所以到了美国之后情感就突然变了
4不能调换不爱看,写出作者对家乡不同的东西的排斥心理,体现浓浓的思乡之情,看到故乡的东西就会勾起。思乡之情,所以不敢看,调换之后意思则完全相反,所以不能调换。
5引用经典故事,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点题,升华文章主题,国土沦亡,根着何处?提问发人深思


如何理解文章《根和兰花》中的“根”和“兰花”的象征意义?
1根比喻自己的祖国,兰花比喻漂泊的自己(游子)。一个人如果踏出国门就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到处均不可以为家,就同失根的兰花。2忆经历 绘故土 3虽然作者十几岁就漂泊在外,但是他从未离开过祖国,到处都能找到家乡的相似之处、家的感觉。而到了美国之后,身在异国再也找不到家的感觉,所以到了...

语文阅读理解有什么技巧啊!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知不可乎骤得”是什么意思?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兰的含义是什么?
屈原在诗歌中将兰喻为君子,故后人又把兰理解为君子高洁、有德泽的象征。如兰桂齐芳(兰花、桂花)喻德泽长留,经久不衰,也就是把恩惠留给后辈子孙,亦用来称颂别人的子孙昌盛。兰后来又引申出多层含义,如美好的文章称“兰章”,对别人子弟的美称叫“兰玉”,对友情契合而结拜成兄弟称“金兰之好”等。 以自古以来人们...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什么意思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美景) 我给大家把翻译也放出来了,便于大家理解: 秋蝉的叫声凄凉而...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什么意思?
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我给大家把翻译也放出来了,便于大家理解: 茂陵...

渔舟唱晚什么意思?
鹤汀(tīng)凫(fú )渚(zhǔ),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其骇瞩。闾(lǘ)阎(yán) 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这是什么意思?我没看懂
我给大家把翻译也放出来了,便于大家理解: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是当时的我茫茫然不懂得珍惜。 这里有一些我觉得比较...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方法
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可培养语言感悟能力。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语言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言,和后来历代作家仿古语言而写成的作品,属古汉语体系,这类文章跟现代文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上的差异。因此文言文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也...

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②《落难的王子》寓言则是从一个王子的人生经历中得出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的结论,并由此引申,说明人世间没有不能忍受的苦难。9.《我的信念》选自《现代人的智慧》作者:玛丽居里,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著名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文章主旨:《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对自己的性格、为人和理想、信念...

融水苗族自治县13395188601: 从文章内容看,题目中的''根''和''兰花''分别比喻什么?三个比喻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
稻希盐酸: 1、从文章题目来看,“根”“兰花”分别比喻什么?整个题目如何理解? 2、作者“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为什么“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 3、“花搬到美国未,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

融水苗族自治县13395188601: 失根的兰花阅读及答案 -
稻希盐酸: 本人之愚见:1.“根”比喻的是自己的祖国;“兰花”比喻的是漂泊的自己.在祖国的任何地方都有家的相似之处,因为我们的根在华夏大地,走到哪里都有家的感觉;而如果踏出了国门,那里就不再是祖国,我们失了根,就到处均不可以为...

融水苗族自治县13395188601: 《失根的兰花》中“根”“兰花”分别指什么 -
稻希盐酸: 你问错地方了.应该分到中国文学里面去!这片文章我读过.根指故乡,蓝花指作者

融水苗族自治县13395188601: 《失根的兰花》的阅读 -
稻希盐酸: 1.国就是根 兰花指作者 没有回到祖国的作者2.因为异乡是作者向往的地方3.烘托主题4.文章最后一句话

融水苗族自治县13395188601: 失根的兰花 阅读答案 -
稻希盐酸: 1“根”比喻故土,“兰花”比喻人,“失根的兰花”比喻飘零异国的人及其悲凉处境.2因为在作者看来,只要未离开国土,“到处可以为家”,如同“蚕未离开那桑叶一样”,“等到离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3与“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一句相照应,它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强化了题旨.4解释题目含义,点明文章中心.5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

融水苗族自治县13395188601: 《失根的兰花》阅读答案 -
稻希盐酸: “根”比喻的是自己的祖国;“兰花”比喻的是漂泊的自己.在祖国的任何地方都有家的相似之处,因为我们的根在华夏大地,走到哪里都有家的感觉;而如果踏出了国门,那里就不再是祖国,我们失了根,就到处均不可以为家,就如同“失根...

融水苗族自治县13395188601: 失根的兰花的理解 -
稻希盐酸: 1.本文由到美国的一所大学看花写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怀念故乡.2.文章最后写到郑思肖画兰,并化用一句名言,其作用是?运用论据,更具体生动地表明了一个人不能失去他的根,不能忘怀他的家乡.3.品位下列语句,回答问题.(1)...

融水苗族自治县13395188601: 《失根的兰花》阅读及答案? -
稻希盐酸: 1过渡:为了他所献身的事业半生漂泊奔波于异域他乡,但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国的牵念,又怎能释怀!那种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跃然于纸上,感情如此强烈真挚,怎不令人感动! 2主要为了突出主题,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同时也能展示作者的读书功底与阅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融水苗族自治县13395188601: 失根的兰花的主要内容 -
稻希盐酸: 文章《失根的兰花》主要讲了:顾先生一家约作者去一所大学看花,作者通过来自祖国的话想到祖国想到自己游子心情,触景而生思国思乡情怀的一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深思恋.

融水苗族自治县13395188601: 失根的兰花 -
稻希盐酸: 你厉害,连语文题都一股脑儿上来了!1 根:祖国,兰花:漂泊在外的游子(含作者) 整个题目暗含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人生如絮便是失根兰花的最好写照.2 身在福中不知福,得到了不知珍惜,直到失去才后悔.虽然作者少年颠沛流离但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