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生活小常识

作者&投稿:狐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有关蜻蜓的知识20字
蜻蜓,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蜻蜓目,差翅亚目昆虫的通称。

一般体型较惖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

解释 蜻 qīng〔蜻蜓〕昆虫,捕食小飞虫,是益虫。幼虫称“水虿”,生活在水中(有的地区称“蚂螂”),如“蜻蜻点水”(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笔画数:14; 部首:虫; 1、蜻蜓 造句:研究者将野生蜻蜓幼虫放进装有鱼类或昆虫类捕食者的容器中,具体的安放位置是在水下的笼子里,这里有绝对的安全保障,但同时幼虫们也能够看见并嗅到它们的天敌。 解释:昆虫,身体细长,胸部的背面有两对膜状的翅,生活在水边,捕食蚊子等小飞虫,能高飞。

雌的用尾点水而产卵于水中。幼虫叫水虿,生活在水中。

是益虫。 2、蜻蜓点水 造句:用手轻轻的摩挲她的面颊,用手指抚弄他的头发,来一个轻轻的拥抱,温柔的握紧他的手,或是一个蜻蜓点水的吻。

典故: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2.有关蜻蜓的知识
蜻蜓的习性: 在中国南方水稻的植株上,有时可以见到蜻蜓的稚虫脱壳,这一类蜻蜓至少年生2代。

稚虫老熟时,爬出水面,固着在石头或植物上,而后羽化为成虫。少数种类的蜻蜓稚虫为陆生。

初孵化的稚虫体外包着一层薄膜,这是第1龄稚虫,历时很短,有些种类几秒或几分钟后,薄膜即脱落,变成第2龄稚虫。稚虫靠吃水中小动物长大。

它们有的栖在水底,有的附着在水体上层的水草上,后者能以蚊虫的孑孓为食。成虫在飞行中捕捉大小适宜的昆虫为食。

蜻科昆虫多在开阔地的上空飞翔。蜓科的昆虫常在黄昏时出来捕食蚊类、小型蛾类、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
3.蜻蜓的知识有哪些
蜻蜓,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蜻蜓目,差翅亚目昆虫的通称。

一般体型较惖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

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

稚虫水虿,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

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

外形特征 蜻蜓目(Odonata)所有昆虫的通称。包括人们熟悉的蜻蜓、豆娘。

幼虫称为稚虫,完全水生,形态与习性与成虫完全不同。各种的稚虫形态差异极大。

成虫有两对等长的窄而透明的翅,脉序网状,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咀嚼式口器发达。

胸部斜列,前胸小,能活动。足接近头部(以便于捕食)。

腹部细长。复眼突出,触角小而不明显。

成虫的构造虽颇一致,但大小差别悬殊,翅展一般为5公分 从最小的1.8公分(0.7吋)到最大的19.3公分(7.5吋)。 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

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据着头的绝大部分,且每只眼睛又有数不清的“小眼”构成,这些“小眼”都与感光细胞和神经连着,可以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它们的视力极好,而且还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转头。此外,它们的复眼还能测速。

当物体在复眼前移动时,每一个“小眼”依次产生出反应,经过加工就能确定出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这使得它们成为昆虫界的捕虫高手。

常见的蜻蜓如蓝面蜓多分布于浙江、四川等省;长痣绿蜓分布在华北一带;黄蜻全国多省有分布;玉带蜻仅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和福建等省市。 蜻蜓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幼虫(稚虫)在水中发育。

捕食性,成虫在飞行中捕食飞虫。食蚊及其他对人有害的昆虫,但食性广,所以不能靠它专门防治某种虫害。

已知种不超过5,000种。 幼虫以鳃呼吸。

常静息不动,猎物靠近时方射出能缠卷的唇以捕捉之。发育过程中蜕皮8~15次,蜕皮次数在种内与种间均有所不同,无蛹期。

从卵孵出后数分钟,第一龄稚虫的鞘状表皮即裂开,释出蜘蛛状的第二龄稚虫,早龄稚虫取食小甲壳动物和原生动物等水生动物;后期稚虫食摇蚊幼虫、水生甲虫和螺类,甚至小鱼。翅芽在早期出现,随著蜕皮次数的增多而长大。

稚虫到最后一龄时,体内已形成成虫的器官。几天后稚虫爬出水面,蜕皮而露出成体(羽化)。

最大的蜻蜓通常在日落后离水,日出前起飞,所以很少见到其羽化。较小的种类在白天羽化。

刚羽化的成虫体软,生殖系统不成熟,色泽尚未完善。其最初的活动之一为飞离水域。

成虫的生活分两个阶段︰一为生殖前期,约2天~2周,随种类和气候而异;另一为生殖期,约1~6周。在第一阶段时积极取食,远离水域。

第二阶段开始于性成熟时期,此时蜻蜓飞到交配的场所(通常是可以产卵的池塘、河流)。雄体到达稍早,沿著河岸或水面占据一定位置,并如鸟类一样保卫其领域,驱逐其他侵入的雄体。

若有雌体飞近或飞入该领域,则雄体便试图与之交配。少数种类在交配前先有求偶炫耀。

交配的姿势独特。雄体用腹部末端的抱握器握住雌体的头或前胸,通过它的动作诱引雌体将其腹部前弯,接触到雄体腹部基部的交尾器。

交配时多降落地面,但亦可在空中进行。交配时间数秒至数小时。

交配后雌体立即产卵,或经数小时、数天后产卵。产卵方式有两种。

产卵器发达的种类把卵产在水中或水上的植物组织内或其上,有的爬到水面下去产卵,可浸在水中达1小时以上。无产卵器的种类把卵从腹部末端洗落在水面上。

有几种产卵在流水中,但有黏附或缠结装置,可防止被冲往下流。成虫需有温暖的气候、食物和适于产卵的水体才能生殖。

鱼、鸟会捕食蜻蜓幼虫,幼虫间也互相残食。羽化时可能被鸟和小型鳄类捕食。

但成虫在离开羽化场所后几无敌害,飞行迅速灵活,差不多能避开所有敌害。温带地区的种类多以幼虫越冬,幼虫期可达1~5年,成虫期寿命仅数周。

羽化的成虫颜色各异,色度从金属色到粉色不等。和其他昆虫相比,其体型庞大,有些翼展达到16公分(约6吋),甚至最小的种类翼展也有2公分(0.8吋)。

除了是极端敏捷的飞行动物以外,它们也是速度最快的昆虫之一。蜻蜓翅膀肌肉在温暖时才能发挥最佳功能,而若有凉意,这种昆虫常在真正起飞前鼓翅生热。

蜻蜓的速度和敏捷性使它成为最有效率的飞行捕食者。猎物通常是飞行的小虫,但有些蜻蜓经常吃掉本身体重60%的猎物。

年幼的蜻蜓——称为幼体,有时称为若虫——是水生动物,和成虫在空中的情形一样,是水中专门的捕食者。功能上无翼的幼体在颜色方面通常是斑驳或黯淡的,与生活环境中的沉淀物或水生植物颜色一样。

它们的突出双眼类似成虫,但拥有成虫所无的惊人解剖结构。这称为「面具」,是幼体第三对口器的融合体。

面具大得不成比例,不用时收在头部和喉部之下。面具尾端是一组牙状的夹子,用来抓住蠕虫、甲壳动物、蝌蚪、小鱼等猎物。

不同种类的蜻蜓幼体。
4.你知道关于蜻蜓的其他知识吗
1、生活习性:

蜻蜓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其幼虫(稚虫)也需要在水中发育。

蜻蜓除了捕食其他各种昆虫外,在种与种之间还具有成虫相互残食的习性。捕食的时候它们会猛抓住猎物,其脚上长有的大量粗毛,可以帮助它抓紧猎物,令其无法逃脱。口器也相当发达,可以撕咬猎物,方便进食,并能够在30分钟内吃光与自己体重相等的食物。

2、蜻蜓翅膀:

后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脉也稍有不同。休息时四翅展开,平放于两侧。稚虫短粗,具直肠鳃,无尾鳃。

3、分布:

主要包括农田附近的河流、水井等,其特点是水的流速相对平缓,流域面积较大,具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及浮游动物,可供蜻蜓的取食的食物也较多,其种类、数量也相对来说比较多。

扩展资料:

蜻蜓的价值:

1、首先其幼虫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水生生物,可以对水环境污染进行监测;

2、有些种类体内含有一些活性物质可作为药用材料;

3、又由于其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等,因此在食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4、其外形优美也可作为收藏或者观赏。
5.关于蜻蜓,你还了解那些知识
蜻蜓 (Dragonfly)多彩昆虫的一种,四个大翅膀是其最明显的特徵。出现在泥盆纪时期。到了石炭记时期,出现翅距超过七十公分长的种类。它们至今仍可见,而在交配时,通常一前一后地飞行。它们将卵产在水中,而幼虫有鳃状构造用以辅助呼吸。

蜻蜓(拼音:qingting,英文名:Dragonfly)可分为蜻蜓类的差翅亚目和豆娘类的束翅亚目,另有将日本大绿和在印度发现的一种蜻蜓等仅二种划为间翅亚目的。大型昆虫,也是有翅亚纲里的最原始的昆虫。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头部可灵活转动,触角短,复眼发达,有三个单眼,咀嚼式口器强大有力。雄虫交配器位于腹部二、三节腹板上。不完全变态,幼虫“水虿”生活在水中,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约有5000余种,在我国约300种,最常见的蜻蜓有3种:碧伟蜓、黄蜓和豆娘,这3种蜻蜓基本上代表了蜻蜓目的各个科,即代表了大型、中型和小型蜻蜓。

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休息时,双翅平展两侧,或直立于背上。前翅和后翅不相似,后翅常大于前翅。翅的前缘,近翅顶处,各有1个翅痣,呈长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动规律性,并可防止因震颤而折伤。头部能灵活转动,复眼1对,较大,约占头部的1/2,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动物。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飞行。雌雄交尾也在空中进行。多数雌虫在水面飞行时,分多次将卵“点”在水中,也有的将腹部插入浅水中将卵产于水底。稚虫水虿,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

常见的蜻蜓如蓝面蜓多分布于浙江、四川等省;长痣绿蜓分布在华北一带;黄蜻全国多省有分布;玉带蜻仅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和福建等省市。

蜻蜓飞得很快,有些飞行时速可达100公里,而它又能在空中短暂停身不动。它飞行前进时不能灵活改变方向,要定住身体然后转向。在休息时翅膀仍旧外伸,即不能折叠翅膀,所以停留的地方要有相当的空间,多半在枝头或叶顶。

蜻蜓的交配也在飞行中进行。雄蜻蜓用腹部末端的钩状物抓紧雌蜻蜓的颈部;雌蜻蜓腹部由下向前弯,把生殖孔接到雄蜻蜓腹部第二节下面的贮存 *** 器官,而后雄蜻蜓进行授精。蜻蜓为什么用尾巴点水?蜻蜓和其他许多昆虫都不一样,它的卵是在水里孵化的,幼虫也在水里生活,所以们它点水实际上是在产卵。雌蜻蜓产卵到水里面,多数是在飞翔时用尾部碰水面,把卵排出。我们常见的所谓“蜻蜓点水”,就是它产卵时的表演。
6.蜻蜓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蜻蜓的身体细长,胸部的背面有两对膜状的翅膀,每只翅膀都有独立的肌肉来控制,所以,蜻蜓在飞行中可以向前,向后,垂直飞行,也可以突然加速。

蜻蜓的眼睛是由成千上万个复眼构成的,并随头部而转动,因此视野很广。 蜻蜓点水是为了产卵,蜻蜓小宝宝刚出生后还不能飞行,要在水里捕食 水中的小虫为生,要经过几次蜕皮后,才能在空中飞行滑翔。

资料 蜻蜓(Odonata) 有翅亚纲的1目。本目成员多数为大、中型昆虫,头大且转动灵活,两对翅膜质透明,翅多横脉,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

腹部细长,雄 *** 合器生在腹部第2、3节腹面。全世界分布,尤以热带地区为多。

已知约5000种,中国记载约350种和亚种。 形态特征 体长 20~150毫米。

颜色多艳丽。触角短小,刚毛状,3~7节。

复眼发达,占头部的大部分,单眼3个。口器咀嚼式。

上颚发达。前胸较细如颈。

中、后胸合并,称合胸。合胸构造特殊,侧板扩大,中胸上前侧片尤甚。

左右两边的上前侧片在合胸背前方的背中线相遇。 从侧面看,中胸侧缝上端较长的一段向后方倾斜。

接连在翅突上的四翅向身体后方位移到最适于飞翔的重心,侧缝下端较短的一段与身体纵轴垂直。足接近头部,细长。

飞行时,中足和后足可伸向头部前方,便于捕捉空中飞虫。停息时,足常抱附于植物枝叶上。

跗节 3节。 腹部圆筒形或扁形,10节。

雄性在性成熟时,把 *** 藏入交合器中。交配时,雄虫用腹部末端的肛附器“捉住”雌虫头顶或前胸背板,雄前雌后,一起飞行。

有时雌虫把腹部弯向下前方,将腹部后方的生殖孔紧贴到雄虫的交合器上,进行受精。 生活习性 许多蜻蜓没有产卵器。

它们在池塘上方盘旋,或沿小溪往返飞行,在飞行中将卵撒落水中;有的种类贴近水面飞行,用尾“点水”,将卵产到水里。蜓科和均翅亚目都有产卵器,它们用产卵器切割水生植物的茎叶,把卵产进植物的组织内。

有的豆娘能顺着水草潜入水中产卵。 半变态。

绝大多数稚虫水生,稚虫龄期一般为10~15龄,因种而异。 许多蜻蜓年生1代,有的种类要经过3~5年才完成1代。

在中国南方水稻的植株上,有时可以见到蜻蜓的稚虫脱壳,这一类蜻蜓至少年生2代。稚虫老熟时,爬出水面,固着在石头或植物上,而后羽化为成虫。

少数种类的蜻蜓稚虫为陆生。初孵化的稚虫体外包着一层薄膜,这是第1龄稚虫,历时很短,有些种类几秒或几分钟后,薄膜即脱落,变成第2龄稚虫。

稚虫靠吃水中小动物长大。它们有的栖在水底,有的附着在水体上层的水草上,后者能以蚊虫的孑孓为食。

成虫在飞行中捕捉大小适宜的昆虫为食。蜻科昆虫多在开阔地的上空飞翔。

蜓科的昆虫常在黄昏时出来捕食蚊类、小型蛾类、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 。
7.蜻蜓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蜻蜓经常出现的地方就是世界各地的淡水生境附近。当然,它们还常出现在国画、油画、散文、电影、医药和动漫等领域,为我们熟知的昆虫。

外形特征

蜻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昆虫,成虫有两对等长的窄而透明的翅,脉序网状,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胸部斜列,前胸小,能活动。足接近头部(以便于捕食)。腹部细长。复眼突出,触角小而不明显。幼虫称为稚虫,完全水生,形态与习性与成虫完全不同。蜻蜓成虫与其幼虫的构造颇为一致,但大小差别却有悬殊,翅展从最小的1.8公分到最大的19.3公分。

分布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蜻蜓:如蓝面蜓多分布于浙江、四川等省;长痣绿蜓分布在华北一带;黄蜻全国多省有分布;玉带蜻仅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和福建等省市。

生活习性

蜻蜓通常生活在池塘或河边,幼虫在水中发育。成虫在飞行中捕食飞虫,食蚊及其他对人有害的昆虫,但食性广,所以不能靠它专门防治某种虫害。已知蜻蜓种类不超过5000种。

蜻蜓还处在幼虫时期是以鳃呼吸。常静息不动,猎物靠近时方射出能缠卷的唇以捕捉之。发育过程中蜕皮8~15次,蜕皮次数在种内与种间均有所不同,无蛹期。从卵孵出后数分钟,第一龄稚虫的鞘状表皮即裂开,释出蜘蛛状的第二龄稚虫,早龄稚虫取食小甲壳动物和原生动物等水生动物;后期稚虫食摇蚊幼虫、水生甲虫和螺类,甚至小鱼。翅芽在早期出现,随着蜕皮次数的增多而长大。蜻蜓幼虫成长到最后一龄时,体内的器官也已经发育成熟,几天后爬出水面,蜕皮而露出成体,由于蜻蜓“日落后离水,日出前起飞”,所以很少见到其羽化。
8.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蜻蜓的有关知识,挺有趣的
蜻蜓简介 英文名:dragonfly 。

亦作darner、devil's arrow或darning needle。 别名:猫猫丁、 *** 洋、丁丁猫(这是四川有些地方的方言叫法) 蜻蜓目(Odonata)差翅亚目(Anisoptera)飞行的捕食性昆虫,极常见于全世界各地的淡水生境附近。

豆娘亦是蜻蜓目的成员,但它属于均翅亚目(Zygoptera)。差翅亚目2,500种蜻蜓的特征是身体很长,有2对网脉交织的狭窄膜翅,翅膀常为透明状,可能有颜色标记。

不像豆娘,蜻蜓的成对前翅和后翅外形并不相同,栖息时双翅伸平,而非彼此呈垂直状(极小的蜓科〔Epiophlebiidae〕例外)。蜻蜓体格比较强健,通常是比豆娘有力得多的飞行生物。

蜻蜓拥有巨大而突出的双眼,占着头的大部分,有些蜻蜓的视界接近360度。 蜻蜓目(Odonata)所有昆虫的通称。

包括人们熟悉的蜻蜓、豆娘。成虫有两对等长的窄而透明的翅,脉序网状,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

胸部斜列,前胸小,能活动。足接近头部(以便于捕食)。

腹部细长。复眼突出,触角小而不明显。

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幼虫(稚虫)在水中发育。捕食性,成虫在飞行中捕食飞虫。

食蚊及其他对人有害的昆虫,但食性广,所以不能靠它专门防治某种虫害。已知种不超过5,000种。

世界性分布。成虫的构造虽颇一致,但大小差别悬殊,翅展从最小的1.8公分(0.7吋)到最大的19.3公分(7.5吋)。

若虫称为稚虫,完全水生,形态与习性与成虫完全不同。各种的稚虫形态差异极大。

以鳃呼吸。常静息不动,猎物靠近时方射出能缠卷的唇以捕捉之。

发育过程中蜕皮8∼15次,蜕皮次数在种内与种间均有所不同,无蛹期。从卵孵出后数分钟,第一龄稚虫的鞘状表皮即裂开,释出蜘蛛状的第二龄稚虫,早龄稚虫取食小甲壳动物和原生动物等水生动物;后期稚虫食摇蚊幼虫、水生甲虫和螺类,甚至小鱼。

翅芽在早期出现,随著蜕皮次数的增多而长大。稚虫到最后一龄时,体内已形成成虫的器官。

几天后稚虫爬出水面,蜕皮而露出成体(羽化)。最大的蜻蜓通常在日落后离水,日出前起飞,所以很少见到其羽化。

较小的种类在白天羽化。 刚羽化的成虫体软,生殖系统不成熟,色泽尚未完善。

其最初的活动之一为飞离水域。成虫的生活分两个阶段∶一为生殖前期,约2天∼2周,随种类和气候而异;另一为生殖期,约1∼6周。

在第一阶段时积极取食,远离水域。第二阶段开始于性成熟时期,此时蜻蜓飞到交配的场所(通常是可以产卵的池塘、河流)。

雄体到达稍早,沿著河岸或水面占据一定位置,并如鸟类一样保卫其领域,驱逐其他侵入的雄体。若有雌体飞近或飞入该领域,则雄体便试图与之交配。

少数种类在交配前先有求偶炫耀。 交配的姿势独特。

雄体用腹部末端的抱握器握住雌体的头或前胸,通过它的动作诱引雌体将其腹部前弯,接触到雄体腹部基部的交尾器。交配时多降落地面,但亦可在空中进行。

交配时间数秒至数小时。交配后雌体立即产卵,或经数小时、数天后产卵。

产卵方式有两种。产卵器发达的种类把卵产在水中或水上的植物组织内或其上,有的爬到水面下去产卵,可浸在水中达1小时以上。

无产卵器的种类把卵从腹部末端洗落在水面上。有几种产卵在流水中,但有黏附或缠结装置,可防止被冲往下流。

成虫需有温暖的气候、食物和适于产卵的水体才能生殖。鱼、鸟会捕食蜻蜓幼虫,幼虫间也互相残食。

羽化时可能被鸟和小型鳄类捕食。但成虫在离开羽化场所后几无敌害,飞行迅速灵活,差不多能避开所有敌害。

温带地区的种类多以幼虫越冬,幼虫期可达1∼5年,成虫期寿命仅数周。 蜻蜓是少数在民间文学及艺术中占重要地位的昆虫之一。

俗语常称之为螫马虫,或「魔鬼补衣针」。在日本,蜻蜓受人尊重,有本杂志『蜻蜓』专门刊载有关蜻蜓的生物学文章。

蜻蜓目分3亚目∶1.束翅亚目((均翅亚目)Zygoptera,俗称豆娘)。二叠纪至今。

体小,飞行力弱。前后翅同形,翅基狭窄,形成翅柄。

两眼间距离大于一眼的直径。雄体有4尾突,雌体产卵管发达,稚虫有直形尾鳃。

现存17科。2.差翅亚目(Anisoptera,俗称蜻蜓)。

侏罗纪至今。体大,飞行力强,飞行动作灵活。

后翅基部宽于前翅,两眼间距离近或相接触。雄体有3尾突,雌体产卵器有或无,稚虫有直肠腮。

现存8科。3.间翅亚目(Anisozygoptera)。

主要繁盛于中生代。成体介于上述2亚目之间,稚虫似差翅亚目。

11科,但仅1科蜓科(Epiophlebiidae)现存。2种,甚相似,分布日本及尼泊尔高地溪流。

另4亚目已灭绝∶巨差翅亚目(Meganisoptera)、原差翅亚目(Protanisoptera)、原束翅亚目(Protozgoptera)及古束翅亚目(Archizygoptera)。 羽化的成虫颜色各异,色度从金属色到粉色不等。

和其他昆虫相比,其体型庞大,有些翼展达到16公分(约6吋),甚至最小的种类翼展也有2公分(0.8吋)。除了是极端敏捷的飞行动物以外,它们也是速度最快的昆虫之一。

蜻蜓翅膀肌肉在温暖时才能发挥最佳功能,而若有凉意,这种昆虫常在真正起飞前鼓翅生热。蜻蜓的速度和敏捷性使它成为最有效率的飞行捕食者。

猎物通常是飞行的小虫,但有些蜻蜓经常吃掉本身体重60%的猎物。


蜻蜓生活小常识
当物体在复眼前移动时,每一个“小眼”依次产生出反应,经过加工就能确定出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这使得它们成为昆虫界的捕虫高手。 常见的蜻蜓如蓝面蜓多分布于浙江、四川等省;长痣绿蜓分布在华北一带;黄蜻全国多省有分布;玉带蜻仅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和福建等省市。 蜻蜓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幼虫(稚...

蜻蜓的常识
稚虫靠吃水中小动物长大。 它们有的栖在水底,有的附着在水体上层的水草上,后者能以蚊虫的孑孓为食。成虫在飞行中捕捉大小适宜的昆虫为食。 蜻科昆虫多在开阔地的上空飞翔。蜓科的昆虫常在黄昏时出来捕食蚊类、小型蛾类、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 3.关于蜻蜓的知识 蜻蜓,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

科学小知识大全蜻蜓和蚂蚁都属于什么
蜻蜓,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蜻蜓目,差翅亚目,分蜻科和蜓科。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幼虫(...

关于动物的常识
答案:鸡有角质的喙,适于啄食饲料,但鸡口腔内没有牙齿,饲料未经咀嚼即进入食道.鸡的胃分腺胃和肌胃两个部分,腺胃较小,消化腺特殊发达.饲料在腺胃中浸沾消化液以后,很快就进入肌胃,肌胃是鸡特有的消化器官,胃壁特殊发达,由坚厚的肌肉构成,胃内面覆有坚实的角质膜,肌胃内含有砂石,一切坚硬的食物均靠肌胃中的...

科学小知识大全蜻蜓和蚂蚁都属于什么
昆虫类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小常识
【篇一】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小常识1. 没有太阳的星球。流浪行星是指漂浮在宇宙中,不绕任何恒星公转的行星。2. 古时候曾经有巨大的蜻蜓。巨脉蜻蜓(Meganeura)约在3亿年前出现,差不多和海鸥一样大,双翅展开约有65公分长。昆虫通常不能长到这么大,科学家仍在寻找它能长到如此巨大的原因。3. 在百万年前,一天...

生活与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常识
衣服生活与健康小常识 1.衣服生活小常识 圆珠笔是油性笔的,先用溶剂汽油擦拭,然后丢进洗衣机加入强力去污高效洗衣份洗. 如果是水性笔,直接进洗衣机.香水消圆珠笔笔迹 衣服上不小心画上圆珠笔笔迹,用各种洗涤剂清洗都没有效果,但是有一个对付它的秘密武器——香水,将香水涂在圆珠笔笔迹上,片刻之后,圆珠笔迹便会...

身边的生活小知识
身边的生活小知识 1喝牛奶前应该先吃面包,牛奶是天然食物中营养最全面、比例最合适,且最容易被人消化吸收的一种饮品。但是喝牛奶却大有讲究,方法不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专家认为,喝牛最好不加糖。否则,不但不易被消化吸收,还会滞留在消化道中,影响肠胃功能。牛奶可加热,但不要煮沸。因为煮沸...

野外生存知识--野外生存小常识
野外生存知识 首先,野外宿营地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近水 营地要选择离水源近的地方,这样既能保证做饭饮用的用水,又能提供洗 漱用水。但在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会遇到野生动物,要格外小心注意。 二;背风 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风处,林间或林边空地、山洞、山脊的侧面和岩石下 面等等。 三;避险 营地上...

大自然十万个为什么小常识解答是什么?
大自然安全小常识1.节约用水和保护坏境的小知识节约用水小知识节约用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在此我们搜集了以下一些生活节水小知识,供大家参考:一、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残存农药;二、洗衣水洗拖把、拖地板、再冲厕所。第二道清洗衣物的洗衣水擦门窗及家具、洗鞋袜等;...

湖州市13736354342: 你知道关于蜻蜓的其他知识吗 -
弓股劳麦: 1、生活习性: 蜻蜓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其幼虫(稚虫)也需要在水中发育. 蜻蜓除了捕食其他各种昆虫外,在种与种之间还具有成虫相互残食的习性.捕食的时候它们会猛抓住猎物,其脚上长有的大量粗毛,可以帮...

湖州市13736354342: 关于蜻蜓的知识 -
弓股劳麦: 蜻蜓,一般体型较惖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据着头的绝大部分,且每只眼睛又有数不清的“小眼”构成,这些“小眼”都与感光细胞和神经连着,可以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它们的视力极好,而且还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转头.

湖州市13736354342: 蜻蜓的特点和生活特征 -
弓股劳麦: 1.碧伟蜓 体形较大,身体绿色,雄虫腹长5.4厘米,后翅长5.2厘米,下唇黄色,上唇赤黄,前缘黑色,前、后唇基和额为黄色,前额上缘有一较宽的横纹,上额前缘有淡蓝色横蚊. 其头部中央突起,顶端色淡,前方有一黑色横蚊,后头黄色,侧...

湖州市13736354342: 蜻蜓的生活习惯 急!!!!!!!!! -
弓股劳麦: 蜻蜓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幼虫(稚虫)在水中发育.捕食性,成虫在飞行中捕食飞虫.食蚊及其他对人 蜻蜓(苏志和编辑) [1]有害的昆虫,但食性广,所以不能靠它专门防治某种虫害.已知种不超过5,000种. 幼虫以鳃呼吸.常静息不动...

湖州市13736354342: 关于蜻蜓的哪些知识 -
弓股劳麦: 蜻蜓的习性: 在中国南方水稻的植株上,有时可以见到蜻蜓的稚虫脱壳,这一类蜻蜓至少年生2代.稚虫老熟时,爬出水面,固着在石头或植物上,而后羽化为成虫.少数种类的蜻蜓稚虫为陆生.初孵化的稚虫体外包着一层薄膜,这是第1龄稚虫,历时很短,有些种类几秒或几分钟后,薄膜即脱落,变成第2龄稚虫.稚虫靠吃水中小动物长大.它们有的栖在水底,有的附着在水体上层的水草上,后者能以蚊虫的孑孓为食.成虫在飞行中捕捉大小适宜的昆虫为食.蜻科昆虫多在开阔地的上空飞翔.蜓科的昆虫常在黄昏时出来捕食蚊类、小型蛾类、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

湖州市13736354342: 蜻蜓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急问,如题,谢谢
弓股劳麦: 蜻蜓的身体细长,胸部的背面有两对膜状的翅膀,每只翅膀都有独立的肌肉来控制,所以,蜻蜓在飞行中可以向前,向后,垂直飞行,也可以突然加速. 蜻蜓的眼睛是由成...

湖州市13736354342: 蜻蜓的生活环境 -
弓股劳麦: 1. 蜻蜓:池塘或河边等具有潮湿空气的环境. 2. 七星瓢虫:它的生活环境非常广,只要是不寒冷的地方都可以. 3. 毛毛虫:它需要附近有许多的绿色植物,周围环境温度不能太低. 4. 学校里的水池附近,树上等地方都可以.5. 蜻蜓 一般在池...

湖州市13736354342: 蜻蜓小时候生活在哪里? -
弓股劳麦: 1、蜻蜓小时候生活在水里. 2、蜻蜓是在空中直接交配的,而蜻蜓的幼虫是生活在水中的,因此当母蜻蜓与公蜻蜓鱼水之欢后,常见的蜻蜒点水(母蜻蜓尾部接触水面),就是雌蜒将卵产在水中的生殖行为. 等到幼虫成熟,他们会爬出水面,攀附岩石或植物上羽化变为成虫,其生活史跨越水陆两域,可说是良好的环境指标 .

湖州市13736354342: 蜻蜓的喜食是什么?有什么生活习义性?它的敌人是谁?好朋友呢? -
弓股劳麦: 它是属于肉食类昆虫,专门把蚊子、苍蝇和其他小昆虫.作为食物它吃蚊子,苍蝇,会飞会爬的小飞蛾、小昆虫. 蜻蜓一般都生活在比较潮湿的地区,比如水坝或沟渠比较多的地方.它的这种生活习性主要是因为它的繁殖方式所导致...

湖州市13736354342: 蜻蜓的生活习性150字,要用下面2个方法,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
弓股劳麦: 蜻蜓是一种夜伏昼出得昆虫,每当夜晚的时候蜻蜓就会变成瞎子,即便是天敌在前也看不到,任凭你去捉.蜻蜓交配后将卵产在水里,产卵时,轻盈的舞步在水面上自由飘动,像是水上芭蕾,因而人们说“蜻蜓点水”,蜻蜓的幼虫要在水里待上至少一年,有的甚至达8年,8年的时间里,又充实怎么生活的呢?他们在丑陋的幼虫时,积蓄着力量有一天能翱翔,他们的精神品质也足够可贵了.蜻蜓的幼虫又叫水趸,主要靠吃小鱼、蝌蚪为生,有时候也会以同类为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