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后,那些建文旧臣也不得不拥立朱棣为帝了

作者&投稿:银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历史长河中,朱棣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我为您讲解。

朱棣是百年难遇的英明皇帝,上马能征天下,下马能治国。每个”开国“皇帝的对手营中,总会有那么几个猪队友会送上神助攻。

朱允炆的阵营中这样的猪队友还不止一个。黄子澄就是头一个,先不说他鼓动朱允炆贸然削藩这事多不明智。他推荐了一个人,成了朱棣靖难成功的关键因素,那就是曹国公李景隆。

明军

1339年,朱棣起兵时,朱允炆任用长兴侯耿炳文为伐燕大将军,耿炳文的能力虽然不能与徐达、常遇春这些猛将相提并论,但也是经验丰富的将领之一,擅长防守。吃了一次败仗后,黄子澄就以耿炳文年老(当时已经60多岁了)不堪重用为由,推荐李景隆接任了伐燕主帅。

李景隆只是一个书生将领,平时就只练过兵,而实战经验为零。不过好在李景隆有一些能力还不错的手下,比如都督瞿能。

1339年,朱棣带兵夜袭大宁,李景隆知道后,便下令攻打朱棣老巢北平。都督瞿能带兵对着张掖门一顿猛攻,这时,李景隆便开始了他的神操作,为了不让瞿能抢去首功,就在差点要攻破北平的时候,李景隆居然下令退兵,这次是明军离击败朱棣最近的一次。

之后李景隆的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被朱棣一路追着打,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被朱棣的燕军击败,损失数10万兵马,将朱允炆的老本赔了个干净。李景隆凭借一己之力将整个战局扭转,朝中大臣一致都认为李景隆是明军失利的罪魁祸首,应该负主要责任,然后奇葩的是,朱允炆他不听!

1442年,朱棣跨过长江,直指应天府,而此时朱允炆竟然再次启用李景隆,派他和谷王朱橞率3000兵马镇守南京城北金川门。这个李景隆还真是敢辜负朱允炆的信任,直接打开了城门,让朱棣兵不血刃就进了南京城。

(看到这的小伙们可能想说一句了,大哥,你说你没有收朱棣的钱,谁信啊。)

朱允炆消失,皇位出现真空

当李景隆打开城门的时候,朱棣并没有马上攻入城内,他的目的是等朱允炆投降或者自杀,但朱允炆选择了第三种方式,消失。

当朱棣发现宫内着火时,立即派士兵进城救火,救火的目的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找一样东西,那就是建文帝,活着或者死了都行,但可惜,朱允炆消失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种结果对朱棣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是皇位出现了空缺,而他是唯一的”继位者“。坏的是,不知道朱允炆会从何处东山再起。而此时朱棣这个”唯一“的继承人,面对真空的皇位,岂有不坐之理。

反对登基都的下场

朱棣占领应天后,曹国公李景隆、谷王朱穗、兵部尚书茹瑺为代表的大部分朝臣,都选择了见风使舵,抛弃了朱允炆,拥立朱棣登上皇位,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选择拥立朱棣的,毕竟 *** 为官一直讲究气节、忠臣不事二主。

根据皇祖遗训:藩王必须要有皇帝的召唤才能带兵入京,朱棣清君侧,现在清到准备自己当皇帝了,这妥妥的乱臣贼子。所以一些建文旧臣自然不愿意拥立朱棣这个”逆贼“登基了,但自古皇权争斗,都是流血牺牲换来的屈服。

更何况他们遇上的是有着”不服就打,打到你服为止“的朱棣。根据记载,朱棣对建文50多位旧臣进行了清算,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有:

“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明史·方孝孺列传》载。

“主张削藩的太常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自然首当其冲,被朱棣下令凌迟处死,两家亲属亦牵连被害”。

朱允炆的启蒙老师方孝孺,因拒绝帮朱棣起草登基诏书,被朱棣处以车裂之刑,整个家族都受到的牵连”。

皇位之位,毕竟是朱家内部的权力斗争,大明王朝还是人家朱家的,大臣们也不敢再说什么反对的话,毕竟方孝孺这个血淋淋的教训还在眼前,自然也没有什么人敢再反对了。




靖难之役后,那些建文旧臣也不得不拥立朱棣为帝了
根据皇祖遗训:藩王必须要有皇帝的召唤才能带兵入京,朱棣清君侧,现在清到准备自己当皇帝了,这妥妥的乱臣贼子。所以一些建文旧臣自然不愿意拥立朱棣这个”逆贼“登基了,但自古皇权争斗,都是流血牺牲换来的屈服。更何况他们遇上的是有着”不服就打,打到你服为止“的朱棣。根据记载,朱棣对建文50多位...

在靖难之役后,那些忠于建文帝的武将最后是什么结局?
在靖难之役后,那些忠于建文帝的武将最后是什么结局?靖难之役是燕王朱棣起兵攻占南京之战,他在与建文帝朱允炆的交锋中获胜,并很快即位于明成祖。 我相信熟悉明史的人不知道靖难之战,但不少人知道朱棣夺取皇位后,南京市发生了空前悲惨的大屠杀。 历史上又称“壬午之难”,也称“壬午之难殉教”。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后代有没有留下血脉?
明初的“靖难之役”,时为燕王的明成祖朱棣以藩王身份发动叛乱,夺取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建文四年,燕军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的另外一位亲叔叔谷王朱橞和他表大爷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一起打开了金川门,把燕军放进了南京城!之后的事情众所周知,在一场大火中朱允炆与他的皇太子朱文奎神秘...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到底去哪了?
有人说,因为战乱的原因导致战争失败,建文帝死于了战争之中,尸骨无存。拘史料记载,因为发生战乱之后,通过这个经难之役之后,朱棣发现宫中起了大火,等到他想要去宫中救火的时候,发现火势已经蔓延的非常大,来不及抢救了,建文帝就葬身于火海之中。在1934年的时候,燕王朱棣率领大军向南发动起义,...

明代第一悬案: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到底去了哪?
这对阎王来说简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借口发动了“靖难之役”。虽然名义上是要帮建文帝清除身边的奸臣,其实际上起兵反叛。燕王起兵之后,建文帝马上慌了手脚,急忙征调各地方的军队入京勤王。但是,由于建文削藩以来,地方诸侯已被他得罪殆尽,所以,...

在靖难之役之后,建文的后代有没有留下血脉呢?
建文四年(1402年),一场靖难之役,让大明王朝最高统治集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明正统建文朱允兵败失踪,藩王朱棣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成功夺取允炆一脉的帝系传承,自立为帝,成为大明朝第三位皇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自古新的统治集团打败旧的统治集团,为了独享胜利的...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下落???
自焚说。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后代是否有留下血脉?
甚至连建文的年号,都被朱棣废除,朱棣下令,凡是提及建文执政四年之年号,均以朱元璋洪武年号,建文元年即洪武三十二年。感谢明史迷的好问题。建文帝的次子朱文圭幸免遇难,尽管过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囚禁生活,但留下了血脉,不过其子孙后代的事迹已经不可考了。那么之后,57岁的朱文圭有无生育后代呢?历...

靖难之役后续诛杀前臣
朱棣在靖难之役获胜后,向京城(今南京)军民发布公告:“固守封地的藩王因左班奸臣挑唆导致骨肉被其残害,所以不得不起兵诛杀他们,以此来扶持江山社稷和保安亲藩。今次拟定的京城奸臣,有罪者不敢赦免,无罪者不敢诛杀,如若误伤受到牵连又祸及到伤亡,绝非靖难本意。”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二十五日,...

朱棣靖难成功后,建文帝的子女去哪里了,被杀掉了还是跑掉了?
至今在湖南永州新田县石羊镇的史家村还有《史氏族谱》,认为朱文奎当年逃出南京后最终落户在此。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门失守,长吁,东西走,欲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曰:“不如出亡。”少监王钺跪进曰:“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qiè),曰:‘临大难,当发。’ 谨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

义马市19810953680: 靖难之役(关于靖难之役的基本详情介绍)
巢黎西咪: 1、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2、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3、建文帝继位后开始削藩,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4、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因不满削藩政策,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燕王军攻入金陵,最后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5、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6、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7、靖难之役结束后,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形成“淮以北鞠为茂草”的情况.8、不仅导致了明朝皇位归属的改变,也极大影响了此后二百多年明朝政治、思想的走向.

义马市19810953680: 朱棣取胜原因 -
巢黎西咪: 燕王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1)燕王多年守边,又北征蒙古,故军中部将旧从众多.靖难兵...

义马市19810953680: 明朝建文帝的真实结局是怎么样的?现在的电视与历史小说是否偏离了事
巢黎西咪: 建文帝的结局到底怎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明史第一谜案.因为建文帝在太祖严苛统治之后,力行宽政,所以他的遭遇引起了无数人的同情,他的下落就格外引人...

义马市19810953680: 明成祖入主南京后杀建文朝大臣的细节,谁有???谢
巢黎西咪: 靖难之役 发生时间: 公元1399年--1402年 所属年代: 明代 事件介绍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起于建文元年...

义马市19810953680: 为什么于谦没有岳飞有名 -
巢黎西咪: 首先是因为明朝统治者对岳飞大加推崇,明朝的军神就是岳飞,就连像东厂机关摆的都是岳飞的像.于谦在北京保卫战前就向岳飞祷祝.而于谦在那之后,被还乡团(曹吉祥,石亨,徐有贞)迫害致死,...

义马市19810953680: 被建文帝削藩的王爷最终结局 -
巢黎西咪: 挨个讲很复杂,你不如直接百度百科,大体上的情况就是:在靖难之役成功之前被削藩的,都没啥好下场;在建文时代躲过一劫的,后来也被朱棣削藩了其实削藩是大势所趋,但是朱允炆操之过急,再加上外无良将、内无谋臣,以巨大的兵力优势败北……而且朱允炆对待他的叔叔们毫无仁慈之心,准确的说他并不是“削藩”而是“削王”,因为一般来说对待宗室王族,常用的办法是削其权势、保其富贵(事实上后来朱棣削藩就是这么干的,宗室诸王在地方上无权参政也不得掌兵,但是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可是朱允炆动不动就要把人弄死,藩王横竖是一死,不如搏一把

义马市19810953680: 朱允文是怎么死的
巢黎西咪: 6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嫡孙——建文皇帝朱允炆因在燕王朱棣谋夺帝位的“靖难之役”中不知所踪.从此,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众说纷纭,猜测不断,这一史实也被史学家称为“明史第一谜案公元1402年,一位登基仅四年的“建文皇帝”,已经走到了生命尽头.他那个一心想篡位的叔父燕王朱棣已经兵临城下.建文作为皇帝平静地发布了他最后一个撕心裂肺的决定:火烧王宫.对于他的死: 一、死于皇宫的大火之中; 二、传说在皇宫失陷前,扮成和尚,从宫中的地道中逃走,藏于民间,甚至有传说逃亡海外,在东南亚一带,后来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失踪的朱允汶.

义马市19810953680: 把人丢入鼎内煮熟分食的古代事例? -
巢黎西咪: .南朝梁时,侯景亡命东魏,后来又南奔,高澄命令部下抓到他的妻子,先剥下面皮,然后又用大镬盛油把他们煎死.明初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占领南京,大肆杀戮建文朝臣,其中将兵部尚书铁铉割鼻之后处死,仍不解恨,又命令把铁铉的尸体投入大锅中,让武士用铁叉翻转铁铉使他面朝朱棣,以示谢罪之意,但怎么也不能把他翻转过来,正在捣腾时,突然铁铉尸体爆裂,滚热的油四处飞溅,武士们慌忙散开,这才作罢.铁铉的尸体也在顷刻之间焦黑如炭了.

义马市19810953680: 朱棣死后谁继位 明成祖永乐大帝传位给谁? -
巢黎西咪: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是通过靖难之役之后推翻自己的侄子朱允炆之后成为了皇帝,朱棣死后将皇位传位给了自己和徐皇后的长子明仁宗朱高炽,虽然他只在位十个月,但是做出的贡献却是不可估量的.

义马市19810953680: 靖难之役朱棣与朱允炆两方的参战人员 -
巢黎西咪: 朱棣一方.文主要是姚广孝,武将很多.有张玉,朱能.丘福等 建文一方.文有齐泰、黄子澄、景清.方孝孺等武将是耿炳文.李景隆,还有铁弦. 朱棣一生不喜欢文臣,他只喜欢带兵打仗.所以武将很受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