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宋诗歌风格比较

作者&投稿:独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导语:初唐文学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伊始,对于后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初唐时期的沈宋吧!

宋之问与沈佺期都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沈佺期,两《唐书》本传均称其为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宋之问,《旧唐书·宋之问传》称其为“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南虢略镇)人”,《新唐书·宋之问传》称其为“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之问自称“西河宋某”。据傅璇琮先生考证,实籍为虢州弘农,祖籍郡望为西河(今山西汾阳)。

他们主要活动在武周和中宗两朝。由于诗歌创作上相近的风格、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文学史上被并称为“沈宋”。二人不特年齿相当、阅历相仿,仕宦沉浮、人生遭际也有许多相近甚或相同之处。



首先是他俩生年相同,都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关于这个生年,史籍并无确载。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据二人弱冠(年二十)登进士第的有关记载逆推定为本年生。今人多从其说。

其次,二人于高宗上元二年(675)同登进士第。就二人登科年份问题,两《唐书》沈佺期本传都只言及沈佺期登进士第事,却未尝记其年份。而宋之问,两《唐书》本传压根儿就没提登第之事。然而,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沈佺期传》载:“上元二年郑益榜进士”。同书同卷《宋之问传》载:“上元二年进士”。徐松《登科记考》卷二即据《唐才子传》系沈佺期为上元二年进士。并称同科登第的还有宋之问、刘希夷、张鷟。

复次,二人同为珠英学士。《唐会要》卷三六《修撰》记武后朝修《三教珠英》事:“初,圣历中,上以《御览》及《文思博要》等书,聚事多未周备,遂令张昌宗召李峤……沈佺期……宋之问……等二十六人同撰。于旧书之外,更加佛道二教及亲属、姓名、方域等。”圣历中即公元699年。“上”即指武则天。“三教”指儒、道、释。编书客观上是件好事情。但武则天是别有所图的。修书的“领班”就是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武后为张氏兄弟特设供奉皇帝而没有实际职司的奉宸府。《资治通鉴》卷二0六久视元年(700)载:“六月,改控鹤为奉宸府,以张易之为奉宸令。太后每内殿曲宴,辄引诸武、易之及弟秘书监昌宗饮博嘲谑。太后欲掩其迹,乃命易之、昌宗与文学之士李峤等修《三教珠英》于殿内。”可见,编书也是为武后这些内宠遮挡门面的。而沈、宋二人自始至终与闻其事,直至大足元年十一月十二日一千三百《三教珠英》告成。(见《唐会要》卷六三)

其四,二人都谄附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且都为此受牵连被贬岭南。《新唐书·宋之问传》:“于时张易之等烝昵宠甚,之问与阎朝隐、沈佺期、刘允济倾心媚附……”《旧唐书》卷七八《张行成传》附《张易之昌宗传》:“神龙元年(705)正月,则天病甚。是月二十日,宰臣崔玄炜、张柬之等起羽林兵,迎太子至玄武门,斩关而入,诛易之、昌宗于迎仙院,并枭首于天津桥南,则天逊居上阳宫。------朝官房融、崔神庆、李峤、宋之问、杜审言、沈全期、阎朝隐等皆坐二张窜逐,凡数十人。”(同上)当年春,之问被逐出朝廷,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南)参军。沈佺期则被贬到遥远的驩州(今越南荣市)。

其五,然而,不久,又都遇赦北归,授予新职。《册府元龟》卷八四《帝王部·赦宥》三载:神龙元年(705)“十一月壬午,(中宗)亲谒太庙,告谢受尊号之意,礼毕,大赦天下:前后流人非反逆缘坐者并放还,缘张易之徒党本犯配流者,量轻重与远官。”(《旧唐书·中宗纪》亦有“大赦天下”的记载。)沈、宋显然属于“非反逆缘坐者”,不过,也并不都能就此返归长安、洛阳二京,只能做“远官”。所以,沈佺期有《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据佺期《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并序》有云:“神龙三年秋八月,佺期承恩北归。”《新唐书·沈佺期传》:“稍迁台州录事参军。入计,得召见,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可知佺期赦归当在神龙三年(707)秋。先后授台州司马,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关于宋之问,新、旧《唐书》都说宋之问贬泷州后“未几,逃还”。但之问有《初承恩旨言放归舟》诗云:“一朝承恩泽,万里别荒陬。去国云南滞,还乡水北流。泪迎今日喜,梦换昨宵愁。自向归魂说,炎荒不可留。”。可证之问亦为赦归。按之问后来再贬越州(今绍兴),复流钦州(今属广西),最后赐死桂州(今桂林)。当无“放归”之说。放归当是第一次贬泷州后的神龙二年(706)秋或稍前。而之问赦还后似乎并未作“远官”,两《唐书》都说之问做了京官鸿胪主薄。据《资治通鉴》卷二0八云:“之问、之逊、昙、悛、祖雍并除京官,加朝散大夫。”。

其六,二人又都做了中宗朝的修文馆学士。据《新唐书·李适传》载:“中宗景龙二年(708),始于修文馆置大学士四员,学士八员,直学士十二员。”沈佺期、宋之问都为学士。学士何为?“凡天子飨会游豫,惟宰相与学士得从……帝有所感即赋诗,学士皆属和。”可见都是中宗朝的文学侍臣、宫廷诗人。

其七,二人先后都曾以考工员外郎知贡举。长安元年(701)沈佺期即任考功员外郎。《旧唐书·沈佺期传》:“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再转考功员外郎。”。恐怕此处所记失实,任考功员外郎要早些。《全唐文》卷三四三载有颜真卿《朝议大夫赠梁州都督上柱国徐府君(秀)神道碑铭》,有云:“年十五,为崇文生应举,考功员外郎沈佺期再试《东堂壁画赋》。公援翰立成,沈公骇异之,遂擢高第。”同书卷四四0有徐浩《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九龄)神道碑》:“弱冠乡试进士,考功郎沈佺期尤所激扬,一举高第。”。《郡斋读书志》卷一七七:张九龄“长安二年进士。”。长安二年即公元702年,知本年春佺期已在考功员外郎任。又据《唐会要》卷三六《修撰》条:“大足元年十一月十二日,麟台阁张昌宗撰《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成,上之。”大足元年为公元701年。“据史传,修书(按即《三教珠英》)诸臣因而有迁官者……则佺期当于大足元年(701)冬(是年十月已改为长安元年)由通事舍人迁为考功员外郎。长安二年(702)春,佺期即由考功员外郎知贡举。”(见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沈佺期》)。

稍晚,在景龙二年(708)宋之问自户部员外郎迁考功员外郎。《新唐书·宋之问传》:“景龙中(708)迁考功员外郎,谄事太平公主,故见用。”之问似乎是因谄事太平公主,才擢为考功员外郎的。又,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云:“维大唐景龙二年岁次戊申月日,考功员外郎宋之问以清酌之奠,敬祭于故修文馆学士杜君之灵。”文中有云:“孟冬十月兮共归君。”知本年十月之问已在考功员外郎任。约景龙三年(709)知贡举。《旧唐书·宋之问传》:“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及典举,引拔后进,多知名者。”。据傅璇琮先生考证云:“则其授考功或在景龙二年秋冬,而典贡举当在景龙三年。”(《唐才子传校笺·宋之问》)。



由于大体相近的人生阅历,诉诸诗歌创作,也便形成一些在题材内容乃至艺术成就方面的相通之处。这主要表现在应制诗、迁谪诗的创作及其对近体诗的卓越贡献上。

唐初,武后末、中宗朝应制唱和活动十分盛行。沈、宋生逢其时,且都是受宠的文学侍臣。奉命作诗,弄点“遵命文学”势所难免。据统计,宋之问今存应制诗二十七首,约占全部诗作的七分之一。沈佺期有三十五首,约占全部诗作的五分之一。这些诗由于要附和皇帝旨意,自然难免有无关性灵、轻薄邀宠之作。《新唐书·李适传》有云:“帝有所感即赋诗,学士皆属和。当时人所歆慕,然皆狎猥佻佞,忘君臣礼法,惟以文华取幸。”不过,“当时属辞者,大抵虽浮靡,然所得皆有可观。”(《新唐书·上官婉儿传》)沈、宋更是技压群芳、迥出流辈。尤其在形式技巧、韵味格调方面造诣甚高。“他们的应制诗代表着初唐同类诗歌的最高成就,颇多可读之作。即使是歌功颂德,也歌颂的很高明,很技巧,有着流动的气势和较大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唐王朝的恢宏气象。”(陶敏易淑琼《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前言》)清人翁方纲曾说:“沈、宋应制诸作,精丽不待言,而尤在运以流宕之气,此元自六朝风度变来,所以非后来试帖能几及也。”(《石洲诗话》卷一)

应制诗之外,二人还都写了相当数量的迁谪诗。据统计,沈佺期入狱流放期间写有三十二首诗,占其现存全部诗作的五分之一强。宋之问贬谪岭南、越州期间的诗作多达七十二首。占其现存全部诗作的五分之二。这些诗由于诗人身世、境遇的突转,体悟、感受的深切。故能脱尽铅华,一改浮靡。书写大都真切动人而富于历史沧桑感。试想,一个曾是“三春给事省,五载尚书郎”(沈佺期),一个曾是“三入文史林,两拜神仙府。”(宋之问)。而在残酷的政治纷争中,遽然由“荣耀的顶峰跌入屈辱的深谷”,焉能不激起情感上的波澜。故尔,在这些作品中,旅途的艰危,内心的苦闷,旧雨故知的追思,异俗殊方的观感,写的在在动人。一如柳长白所云,真个是“曲尽迁客逐臣景况”。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在律体诗的诗艺探索方面苦心孤诣、孜孜矻矻,最终取得近乎完美的成果,其诗成为律体诗的龟鉴,其人成为近体诗的拓荒者,在中国文学乃至文化史上厥功至伟。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历千余岁,至沈詹事、宋考功,始裁成六律,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缘情绮靡之功,至是乃备。”。皎然《诗式》:“洎有唐以来,宋员外之问,沈给事佺期,盖有律诗之龟鉴也。”宋祁《新唐书·宋之问传》:“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会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沈宋体”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使唐律诗的体制定型,沈宋在南齐沈约、谢朓等创制的永明体上,从原来的讲求四声发展到只辨平仄,从消极的“八病”之说中参悟出积极平仄粘对,从而形成在平仄上有严密规则的完整的律诗。他们诗作属对精密,平仄谐调,使律诗各体制都达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明确划开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界限。使后辈人得以循辙运斤,佳作迭现。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功。

聂永华先生在《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中认为“沈宋”为“近体诗定型的标志”。并具体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大意)。其一,作为近体律诗成熟定型关键的'“粘”即“拈二”规则,可能就是由沈宋明确提出的。五言律诗的第二字是律式构成的关键。沈宋不仅在长期写作中有所体悟。而且,因为唐以诗赋取士,而沈宋都做过考功员外郎,他们在知贡举时,为了统一“评分标准”,不能不在格式、声韵方面制定一套严格的衡量尺度。“拈二”即粘对规则当是其中之一。其二、沈宋在诗坛地位的确立主要在于他们律诗创作上的出色表现。该文引用何伟棠先生的统计,沈宋五言诗共235首,有203首粘对合律,站87%。高于当时对律诗定型做出贡献的“文章四友”(崔融、苏味道、杜审言、李峤)。而且,沈宋长律尤为引人瞩目。在二人的203首粘对律诗中,有57首长律。占28%,远远高出“文章四友”。沈宋不仅在五言八句的短章中充分的运用了“换头”、“拈二”术,而且在四韵以上的长诗中亦“律法”严谨,表现了对律诗体式的完全性的掌握与运用。清人王夫之云:“沈宋之得名家者,大要又以五言长篇居胜。”(《唐诗评选》卷三)。其三、沈宋二人除七言排律一体外,品类齐全,兼备各体。沈宋二人不仅五言律诗成就卓著,还成功的将“换头”“拈二”规则引入七言之中,落实于创作实践,沈宋现存的23首七律(沈17首,宋6首。),篇篇合律。几乎是唐以来全部七言律诗的总和。沈宋的成功实践,标志着律诗已最终成熟定型。在沈宋知贡举铨选的神龙以前,未见“律诗”之称。宋人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苏、李而上,高洁古淡,谓之古;沈、宋而下,谓之律。”。其后律诗、古诗与今体、往体之别则屡见载籍。清人钱良择《唐音审体》云:“唐人自沈宋而后,应制皆律诗也。”。可以推知,“律诗”的名称就是由沈宋给定的。郑振铎先生说:“他们(按,即沈宋)的倡始号召之功,似较他们的创作为更重要。”(《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320页)



沈佺期、宋之问同岁同朝,他们不仅人生际遇,仕宦旅程相仿佛,而且诗歌取向,文学成就亦相匹敌。然而,当他们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一个得以寿终正寝,一个却死于非命,其结局大相径庭。何以至此呢?究其原因,就不能不说到他们的同中之异了。这“异”就主要体现在他们生命后期对现实的感悟程度和安身立命的态度上。在残酷的政治角逐中,开始他们都可谓热中人。然而,自岭南贬所北归后,沈佺期对现实政治斗争有所憬悟,从而接受教训,淡泊名利。远离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的政治漩涡。然而,宋之问却执迷不悟、依然故我。总希望在名利场的盛宴上分一杯羹。于是,他很快就卷入了一场更为激烈的政治斗争。在武韦集团与李唐宗室的斗争中,投靠武韦集团。结果,李唐宗室得势后,之问便大触霉头。“使他落了个首贬越州,再流钦州,终被赐死桂州的悲惨下场。”(《陶敏、易淑琼《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

此外,还应指出,就诗歌创作的体裁样式及其成就方面也并不尽一致。马茂元先生说:

‘沈、宋并称,其诗往往互相混淆,有不易辨识者,以二人身世略同,而风格又相近也。然其间亦未尝不可以区分。盖之问思致缜密,清丽居宗,五言是其擅场。其《昆明池》应制之作,固已压倒佺期。沈则气度较宏,七言独辟胜境。其《独不见》一章,“高振唐音,远包古调”(姚鼐《今体诗钞》卷一),亦非之问所能企及。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云“沈詹事七律,高华胜宋员外。”《旧书》(按即《旧唐书》)谓佺期“尤长七言之作”;而于之问,则称其“尤善五言诗,当时无出其右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文分举而义互见也。又沈、宋并工五言排律,之问所作犹不过百余言;而佺期《代魑魅答家人》,长达四十八韵。其排比铺陈,尽情刻划处,已开盛唐风气之渐矣。’(《晚照楼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4月版)

由此,不难见出沈、宋诗作的所长所短了。


苏轼和辛弃疾的诗词风格对比
在词这一领域中,苏轼对题材、风格、技巧都进行了大胆的开拓与创新,使他的词作与词的传统出现重大的差异,在当时引起了普遍的注意.不少人对苏词,特别对其“以诗为词”的特点提出了批评.如陈师道《后山诗话》说他“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李清照则称之为“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

唐诗唐宋之诗比较
宋代诗人进一步发展了这些趋势,并在议论和理性思考上超越了前人。杜甫和韩愈对宋诗的影响深远,宋诗通过吸收唐诗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宋人并未盲目模仿唐诗,而是有所创新,因此能与唐诗并驾齐驱。宋诗的成就证明了他们对唐诗既有继承又有变革,这是他们能创造出与唐诗相媲美的诗歌风格的关键。

两宋代文学的典型特征古代文学
两宋文学的典型特征:1、数量巨大:往往体现为一定的质量。作为一代诗歌,宋诗在继承唐诗的基础上,发生了显著的新变,形成了自己的特点。2、艺术风格:宋诗主要向思理、显露和精细方面发展。南宋以来诗歌史上发生过尊唐或尊宋的长期论争,这在客观上承认宋诗在唐诗高峰之后另辟蹊径,自立门户,具有某种...

唐宋边塞诗风格成因比较: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边塞诗 风格 成因 唐代边塞诗以其盛大的气象,豪迈的精神,积极的进取态度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其豪迈壮阔和慷慨悲凉的特征为唐代诗歌写下了豪壮的一笔。然而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中原混战不断,即使是宋朝建立中原再度得到统一却再也回不到之前的盛大气象,而宋代的边塞诗也...

沈宋诗歌风格比较
沈宋诗歌风格比较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国际油价为何突然跌破100美元大关?窝窝血殿dO 2022-06-08 · 超过6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导语:初唐文学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伊始,对于后代文学的发展具有...

李清照和苏轼的写作风格有何不同
豪放词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气磅礴,有气势,像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它不像婉约词那样重视音律的谐婉,豪放词不拘守音律,内容比较充实。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

宋代的诗歌流派有哪些
风格多样.而且其门下诗人如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等,也各具特色.宋诗发展至苏轼,完成了自晚唐、西昆以来的一次诗风转变,使宋诗于唐诗之外另辟天地.黄庭坚则在这新天地中对诗歌的表现形式、创作技巧进行了深入探索,在立意、句法、用韵、用典等方面自出机杼,开创了宋代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诗歌流派——...

南宋词与北宋词在艺术上有什么区别
《词坛丛话》直接用比喻说明问题:“北宋词,诗中之《风》也;南宋词,诗中之《雅》也,不可偏废。世人亦何必妄为轩轾。” 具体而言,北宋词处于歌词的兴起、发展、逐渐走向全盛的时代,在歌词之题材、体式、风格等多重角度做了诸多的尝试与开拓,为后代歌词之创作开启了无数法门。后起作者,可以根据各自喜好,沿着北宋...

比较辛弃疾与苏东坡词风的异同?
同样的运用口语,同样的新鲜活泼气息,同样的豪放主调,同样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把两位杰出的词人连在了一起,后人以“苏辛”并称,并推为豪放词风的代表,他们是当之无愧的。 我国宋代的苏东坡和辛弃疾,同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词的风格,既有同,又存异,都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跃上文坛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以苏轼、李清照代表作为例,说说宋词创作中豪放派和婉约派各自的风格
豪放婉约顾名思义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苏轼代表《赤壁怀古》李清照代表《...

城关区18367849640: 为什么说沈宋是格律诗时期的代表人物
氐欣胃康: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因为沈宋以前,律诗前后失粘的相当多,且多为五律. 沈宋使五律更趋精密,完全定型,而且还使七律体制开始规范化.

城关区18367849640: 苏李五言,潘陆张左、元嘉永明、沈宋律诗分别指什么
氐欣胃康: 苏李体(五言)解释: 苏李体,是指托名西汉 苏武、 李陵相互赠答的“ 苏李诗”的诗歌体裁.“ 苏李诗”在《文选》、《古文苑》中均有所载.由于这批诗大都是五言诗,所以有人认为他们是五言诗的创始之作. 潘陆张左(是指三张、二陆...

城关区18367849640: 唐宋十大诗人是哪几个 -
氐欣胃康: 王昌龄(约690-756?),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一生只做过中下级官吏,安史之乱时,于还江宁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诗以写宫怨、边塞、送别为佳,尤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

城关区18367849640: 沈佺期、宋之问对唐诗的最大贡献是什么?最后完成了诗体的定型工作
氐欣胃康: 当然,你可以这样理解·,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他们是·从初唐四杰唐诗之肇始,... 李维《诗史》对沈、宋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比较重视,该书卷中有三章都是论述“初...

城关区18367849640: 简述初唐近体诗的探索与完善 -
氐欣胃康: 初唐前期 初唐受南朝文风影响较大,隋唐之际的王绩善写陶然自乐的田园生活诗,风格清新朴素,为盛唐田园诗的先驱人物,代表作为《野望》.唐太宗及其大臣们的文学主张比较务实,反对浮华,但在创作中绮丽之风与通脱朴实并存. 宫廷...

城关区18367849640: 8、初唐时期唐诗发展的主要特点 -
氐欣胃康: 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有一代文学之称誉.诗歌的创作不仅古体、近体等各种形式及艺术技巧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作家和作品众多.《全唐诗》所收诗歌近5万首,作者2200余人,而且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其它时...

城关区18367849640: 沈宋的作品是我国诗歌中什么诗成熟的标志 -
氐欣胃康: 沈佺期与宋之问,是唐代五言律诗的奠基人. 沈宋总结了六朝以来新体诗创作的经验,对律诗的成熟与定型,贡献极大,他们的作品是我国诗歌中五言律诗成熟的标志.

城关区18367849640: 唐诗的体裁有何特点? -
氐欣胃康:[答案] 从体裁所产生的时代来分,即是古体和今体(律体)两类,但古体之中,又应该区分出乐府一类.这样即是律体、古体、乐府... 这是唐人的诗歌创作中客观地存在着的两大矛盾,如唐人存在着重古体与重近体的矛盾,如沈宋以大历十才等重视近体,《...

城关区18367849640: 为什么说唐诗格律是在沈宋手中完成的
氐欣胃康: 是说在这二人沈佺期和宋之问的努力下,形成了唐诗文质兼备,形式上长篇歌行扩展,律诗绝句规范化,古体诗也渐变的唐诗写作形式.

城关区18367849640: 急求!!沈佺期和宋之问对唐代律诗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 -
氐欣胃康: 初唐诗坛基本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宫体诗充斥诗坛,文风绮靡纤弱.沈佺期、宋之问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驰名一时,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