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二人转吗?

作者&投稿:殳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提起二人转,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营销号套词……),有的人说了,不就是上台讲讲段子,唱几首歌,翻几个跟头,耍怪卖相洒狗血么。说真的,我也不知道玩这些东西的叫什么艺术形式,说这些是二人转的也不为过,因为这些东西确实是二人转演员在演,这些二人转演员在演出的时候自带二人转的标签,所以大多数人就认为这就是二人转。但是看看如今的相声,是不是也变成了这些?有些人美其名曰是创新,但是创新,也得有个基础,京剧怎么创新,都得唱西皮二黄,这就是底线,而且我认为创新的应该是内容,而不仅仅是形式。现在大部分的,基本上是形式变了,内容扔了。

传统的二人转,有四功一绝,四功就是唱扮舞说,一绝就绝活。

唱是最主要的,唱二人转唱二人转,必须得会唱,那么唱什么呢?是唱歌么,当然不是,二人转的唱,是指牌子。也就是二人转的调,其中有十大主调——胡牌文武报、红糜四翻靠。这些主调是最常用的,除了这十大主调还有上百个曲牌。除了二人转范围内的曲牌,有的还会融入京剧里的西皮二黄、黄梅戏、评剧、山东吕剧的曲牌,这都是根据需要使用的,并不是为了杂而杂,甚至有的还会加入歌曲,例如《杜十娘》里的烟花叹。

扮就是指扮相,二人转的两个人一般都是一丑一旦,旦角(上装)负责漂亮,丑角(下装)负责衬托。而且二人转中极少有特定人物的扮相,因为“千军万马,就看咱俩”,这也是二人转的特色,有人物的跳入跳出,所以少有固定人物扮相。旦角画妆很麻烦,也很精致,俗称“包头”。丑角就是怎么丑怎么化,红脸蛋,小花脸那种,毕竟是田间地头的艺术,现在看来,像鬼一样……后来有了专业院团之后,大部分的下装都是类似小生的扮相,很漂亮,不“低俗”。

舞就是指二人转的舞蹈动作,比如云手、卧鱼、圆场……反正我就知道这点,总之就是二人转表演过程中的一切舞蹈动作。

说是指说口,一般都是由下装来说,上装作陪衬,有点儿像相声里的捧逗。但是这个说,并不是开头提到的那种说,这种说是为唱服务的。有的时候是过渡,有的时候是为了调节气氛,有的时候是为了演员休息。过渡是为戏服务的,有些戏呢,由于一板三眼的词,很难唱明白,这时候就需要一段小说口来解释明白,有句话叫“唱戏不讲,等于胡嚷”;调节气氛的很常见,比如小帽《小拜年》中的一段:少给老拜年。一般下装都唱“老给少拜年”,然后上装拦住,说你唱错了,下装就说了:那年我去你家,我刚进门你爹就给我磕一个。上装解释道:那不是吃假药吃的么。还有一些在戏里的说口,有的时候真是为了休息,这也是江湖艺人的智慧,有的戏很长,很吃体力,这时候下装就会犯一个小错误,把戏停下来,说两句逗闷子的话,然后再接着唱。现在专业院团的戏把大部分的说口都取消了。

绝就是指绝活,什么是绝活呢?绝对不是翻跟头耍杂技,二人转中的绝,指的就是扇子和手绢,扇子有各种花,最常见的就是软腕子花、硬腕子花之类的;手绢大家都不陌生,就是所谓的“八角巾”,这种八角手绢,可以说是二人转独创的,有的人说王忠堂发明的,有的人说是马力发明的。总之,是二人转独创的。

这三种呢都是二人转演员在演,而且唱腔都是二人转的唱腔,单出头就是一个人唱,从头唱到尾,大部分都有人物的跳入跳出,也有少部分的从头到尾只去(饰演)一个人。
二人转是两个人唱,有人物的跳入和跳出。
拉场戏是两个人以上,也许有的人听过这种说法,一个人是单出头、两个人是二人转、三个人以上是拉场戏。这种说法不完全对,因为拉场戏也有两个人的,而且区分二人转和拉场戏并不能看人数,而是看形式,拉场戏每个演员都只去一个人,没有人物的跳入跳出,道具基本上都是实物道具,扇子手绢也要看需要,如果不需要,就肯定没有。

二人转的戏从结构上来看,一般分为梁子戏和谱子戏。梁子戏中的梁子,就是树干,一个故事的大致过程,比如《西厢》,这就是典型的梁子戏,有可能看了十副架唱的《西厢》,但是都不太一样,就拿里面的《观花》来说,那花园到底有什么花,没个准谱,有的还有养鱼塘,这和《小王打鸟》里的王美蓉观花可以串着来,反正也不影响剧情发展。谱子戏就是照谱唱,一般的拉场戏都属于谱子戏,还有改革后的《水漫蓝桥》,甚至连说口的词都规定好了。

相信真正喜欢二人转的人都听说过这句话,其实这也反应了江湖艺人的不易。以前唱的正戏都很长,因为太短了收不上来钱,而且长有长的好处,比如下午的时候赶到了一个村子,在老乡家里唱戏,唱到了晚上,自然就有住的地方了,那么故事就是那么短,怎么才能长呢?这就看艺人的智慧。
先说西厢,西厢的故事很简单,其中有一段小红娘拿着崔莺莺写好的信,给张君瑞送去,其实没有多长的路程,也就四五分钟就能走到,但是就这么一段,就能唱一两个小时,而且全用抱板唱,相当于京剧中的快板。那么唱什么呢?放心,有的唱,小红娘走过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贴着对联,每个对联交待一遍,就连厕所都有两副对联,进了屋子里,墙上全是画,挨个接待,现在的版本已经精简到了四十二幅画了,以前有多少,谁知道呢。
烂盘道也是,现在很少能听到《盘道》了,但是还有《李翠莲盘道》,怎么个故事呢,很简单,唐僧取经路过李翠莲的家,想化斋饭,李翠莲也信佛,看到唐僧来了,就跟他简单聊两句,就这么个故事,那么烂就烂到了这闲聊中,闲聊嘛,什么都能聊,和大纲鉴差不多。
蓝桥也是如此,现在把蓝桥拆成了《头本蓝桥》、《二本蓝桥》和《水漫蓝桥》。头本蓝桥里有婚丧嫁娶的习俗,这词基本上不算太多,水漫蓝桥主要讲故事,词也不多。最灵活的,就是二本蓝桥,二本蓝桥主要讲的是酒色财气,凡是关于酒色财气的事儿,都可以往里加。我们一般把故事的结局叫做“底”,那么这蓝桥就是,唱个没完,永远也唱不到底。

二人转由于扎根黑土地,有很多戏很露骨,比如《密建游宫》,古代有“扒灰”一说,就是指公公和儿媳有奸情,二人转就把这类戏叫做“掏灰耙子戏”,也叫“掏耙子戏”,也不限于是不是仅仅和儿媳了,反正有那事儿的,就叫掏耙子戏。这类戏还真不占少数,而且以前的跑场,还真就特别多的人喜欢听这类的。像《马寡妇开店》、《宫门挂玉带》、《西厢》等等。其实我还真觉得这些戏没什么,因为戏中的唱词是自动分级的,为什么呢,因为旧时期的艺人都跑过堂会,那么堂会肯定就是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听,如果有成年人点了开店,你说你唱不唱?唱,但是还有孩子呢?你怎么办?这种堂会叫做“祖孙窑”,所以这些写戏词的很聪明,有句话叫“似秀不秀、含而不露,有点勾当,全在里头”。他们把戏词写得很含蓄,小孩子听不懂。打个比方,《西厢》里有句唱词叫“棒槌花要会石榴花的蕊,石榴花蕊染上了棒槌花的浆”,怎么样,是不是秒懂了?但是小孩子是绝对不会懂的,听完之后最多就是问大人,啥意思,尴尬的是大人们。这么写也是为了能多唱几块戏,因为堂会不是那么好唱的。唱堂会得先了解这家人,比如有个寡妇,那你肯定就不能唱“开店”。有公公和媳妇的,就不能唱“游宫”。
虽说这种方式很好,但是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为了洒狗血,一般会加入大量的荤口,这种的就不太合适了,现在提倡的绿色二人转就是把那些本不该有的去除,但是二人转终究应该是二人转,不应该是别的。


现在的年轻人还喜欢二人转表演吗?
现在的年轻人还是比较喜欢二人转表演的,因为在观看二人转表演的时候,会有一种特别热闹的视觉感。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拥有属于自己时代的喜好。而且不同时代的人会拥有不同的喜好,比如说70后比较喜欢观看二人转表演,而80后却比较喜欢观看小品。一、现在的年轻人还喜欢二人转表演。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还是喜欢...

为什么人们都喜欢看二人转
这个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错误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绝对的事情,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看二人转的。二人转属于东北的一些特色文化,来源于生活,所以东北人是比较愿意看的,你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场地和人员的要求都不是特别高,却又能代表一个地方的特色。3.因为南北文化的差异,可能北方二人转所要表...

你看过二人转吗?
拉场戏是两个人以上,也许有的人听过这种说法,一个人是单出头、两个人是二人转、三个人以上是拉场戏。这种说法不完全对,因为拉场戏也有两个人的,而且区分二人转和拉场戏并不能看人数,而是看形式,拉场戏每个演员都只去一个人,没有人物的跳入跳出,道具基本上都是实物道具,扇子手绢也要看需要,如果不需要,就肯定没有。

二人转的观后感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属走唱类曲艺。以我目前的了解,也是停留在扭扭秧歌、逗逗乐的层面上。然而观看一场下来,在那样的环境下,感觉很震撼,跟在电视看二人转的感觉完全不同。我对此感慨良多:一、笑点多,语言诙谐、幽默...

为啥人都喜欢看二人转
好看,搞笑

看过东北《二个转》朋友问下?
二人转一般都是我们父母那一辈爱看,我们这一辈看的不多,在老一点的喜欢看皮影戏。二人转我也看过一点,个人感觉就是太黄了,脏话倒不太多。现在本山大叔提倡绿色二人转嘛,本山大叔的话,应该有办法改变。其实我们这一辈人戏剧都不喜欢看啊,甚至京剧我也不喜欢 ...

南方游客想在长春看二人转,当地朋友推荐这家戏院,你看正宗吗?
不过也有人觉得,现在东北大城市里的“二人转”演出都已经经过了一定的改良,没有以前的那种原汁原味了,想要看到原汁原味的东北“二人转”,最好到乡下去看。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真想再去看看原汁原味的东北“二人转”是什么样子的。那么,你有没有来过吉林长春 旅游 呢?对长春印象怎么样?你知不...

二人转和相声,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
所以在我个人的观点中对二人转还是有一些偏见的,毕竟在我小的时候二人转还没有变成绿色二人转,虽然现在的二人转已经变成了绿色二人转在台上也不会骂人,但我依然不喜欢。相声可以给我们带来欢笑。我接触相声是因为在电视上看过郭德纲和于谦老师讲的相声,在相声中他们两个人会说很多搞笑的故事,逗得观众...

聊一聊你看过哪些有趣的二人转曲目?
当然是"四梁"、"四柱"了,"四梁"指的是大四套曲目,有《钢鉴》、《清律》、《浔阳楼》和《铁冠图》。"四柱"指的是小四套曲目,有《西厢》、《兰桥》、《阴魂阵》和《李翠莲盘道》。

为什么感觉二人转不如之前火了?
早些年二人转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都是非常火热的,那个时候还没有太多的综艺节目,所以大家没事都爱看二人转作为娱乐。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就有很多二人转的DVD,当时的我看的津津有味。二人转其实是非常有观赏性也非常有趣的一种表演形式,并且它有很大很强的吸纳的能力,里面会结合很多不同的民俗和搞笑...

华容县13368182397: 看完二人转的感受400字 -
镡绍注射: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又称玩艺、蹦蹦,还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唱腔高昂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

华容县13368182397: 你认为二人转好看好听吗?
镡绍注射: 二人转是东北的一种戏曲形式.曲调爽口流畅,很具方言特色,东北大人小孩都会哼几句,表演起来方便快捷,一般男女两人合拍就可上台了,服装导具简单,只要各持一把折扇就可以了,二人转表现形式欢乐喜庆,因此是东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的民间小曲形成的艺术曲调,原来只仅在东北流唱,现在经时现代艺术水平的提高,曲调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音符.现在在全国性的大型演出中经常出现.我觉得还是北方人爱听些,我是南方人就没有那么感兴趣了!

华容县13368182397: 东北二人转好看吗 ? -
镡绍注射: 好看比如:《蓝桥》、《西厢》、《包公赔情》、《杨八姐游春》等双玩艺儿;有《王二姐思夫》(又名《摔镜架》)、《红月娥作梦》、《丁郎寻父》等单出头;还有《回杯记》、《锯大缸》、《寒江》...

华容县13368182397: 你眼中的二人转是什么样子的? -
镡绍注射: 不知道什么时候,东北的二人转逐渐变味了.也许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时代变了,大家对传统的东西都不是很乐于接受,如果不靠一些低俗的内容吸引观众就不能生存.前些年,赵老师还带领弟子们到国外为华人演出,结果观众们普遍反映无法接受这种以辱骂、贬低别人,甚至拿残疾人缺陷开玩笑的“艺术形式”.我想,一定也有不少人同样会唾弃这样的“艺术”.我希望二人转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但绝不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但愿还有真正热爱二人转的人能站出来,能把它最真实、最纯朴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不要让这样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地方戏曲名存实亡!

华容县13368182397: 戏曲与曲艺的区别看二人转的类型? -
镡绍注射: 大概还是同一位吧,我这样跟你讲吧.二人转就我们现在看来,好像跟大鼓相声差不多,形式简单,没有太多的道具怎么样的.但其实就像有位朋友说的一样!戏曲是第一人物,曲艺更多是第三人称等,当然这位仁兄说二人转是曲艺,他的理...

华容县13368182397: 请问东北二人传是怎么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起源与发展又是怎样的?它有?
镡绍注射: 二人转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 历史:二人转起源并流行于东三省,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有记载,清道光二年(1822)年,吉林省...

华容县13368182397: 家乡的二人转作文300字 -
镡绍注射: 喜欢二人转,没什么特别的理由,也许是我在农村成长,也许它真的很有魅力. 从小就是听着二人转长大的,爸爸还能唱上一些名段,所以也算受了些熏陶,那会经常在二伯家的录音机里听着磁带,从小就总会学着马前泼水里崔氏女的唱词“我...

华容县13368182397: 宁舍 不舍二人转 -
镡绍注射: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这句不是名言的话,是因为二人转没有什么市场,不叫座也就是不挣钱,自己吹捧自己的话,自己给自己脸上贴标签,在中国的民间也从来没有这个提法,简单说就是抬屁股上房自抬自,二人转属低俗文艺也可以说是下九流的下九流,上不了什么样大场合,二人转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玩弄“性”知识什么样不要脸他就在大庭广众面前说什么,也就是不知何为羞耻,在也是在旧中国这些没饭吃的人一种谋生手段,现在为了赚钱,老赵他们也是如此而已呀!

华容县13368182397: 关于二人转 -
镡绍注射: 现在的二人转呢和以前过去传统的二人转不同,因为剧场需要更多的观众,因此会利用黄段子,脏口开表演,他是为了吸引观众,二人转传统段子是不可能有很多人喜欢的,因为现在的观众喜欢多元化,例如现在的说口,还有绝活,还有演唱的...

华容县13368182397: 大家认为东北二人转怎么样?
镡绍注射: 娱人娱己. 看你是什么心态来看~~我们不是专家学者,无法对这一百年历史的戏曲做褒贬评价,坦白讲,你我都没资格. 如果你是以娱乐的心态去看,那么这无疑是个正确的选择.二人转,娱乐而已,仅此而已.切勿赋予它太多的使命,否则看者累,演者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