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爆裂鼓手》,你有哪些感悟?

作者&投稿:乾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电影《爆裂鼓手》这部作品看完之后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观影《爆裂鼓手》的经历与初衷相悖太远。这部作品真的不适合放在励志电影的分类当中,耳边除了节奏感超强的鼓声还有一声声弗莱彻的咒骂,而沾染了汗水和血水的鼓槌更加令人毛骨悚然,对,真的可以用“毛骨悚然”这个词。
《爆裂鼓手》在电影院同期上映,我没有去看,而是从网上down下来。没去看的原因是我觉得这种题材的电影不值得我花钱去趟电影院,题材也不是很喜欢,还是down下来看的原因是这部片子在豆瓣的评分实在是高,所以我就慕名看了。

整部影片非常简洁,剧情简单,出场人物也不多,画面里没有多余的物体,快节奏的剪辑没有漏掉重要信息,但也绝无多余的镜头(比如几次演出都省去观众的反应等),恰到好处的讲完了一个故事。主要核心都放在Andrew身上,一边推进剧情一边巧妙地带出了很多信息(如让老师在Andrew急于去找他说明情况时接到前学生死去的电话)。

该片的剪辑无疑是最大亮点,恍若芬奇转世,干净凌厉高速却又行云流水,每一个点都踩在拍子上,镜头节奏与jazz浑然天成、融为一体。而在叙事上,一次又一次的反高潮设计却将观众推向最后长达9分钟的solo肾上腺素大爆炸。(一如去年的 极速风流,都是反类型片中的杰作)


男孩为了打鼓成疯成魔,如痴如醉,最后终于得到了变态老师的认可。梦想和荣誉都站在了他的身边,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不眠不休不吃不喝疯狂打鼓,间隙时间全部都在听节奏,就连被车撞了都要忍住疼痛跑回排练场拿起鼓槌继续训练。我若是男孩的父母看到男孩这样怕也是要心碎了。但后来的成功告诉他一切都是值得的。

所谓天才,不是一出生就天赋过人,动动手指就神魔附身。而是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流进尽了泪水、汗水,甚至鲜血,他付出了异于常人的努力。

《爆裂鼓手》讲了一个有着爵士鼓手梦想的少年,在一名严格到变态的老师指导下,突破极限,不断超越自我的热血故事。这部影片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更成为了许多电影打分网的公认的优质电影。

在电影最后,导师Fletcher认为男主Andrew向学校投诉他害他丢掉工作,并报复性的,邀请Andrew参加音乐演出,给Andrew错误的乐谱,让他当众出丑。而Andrew 不服输,重返现场,带领乐队演奏了他苦练已久的乐曲。在影片的最后,舞台的灯光暗下来,Andrew仍然在不停地打鼓,声音微弱到响亮,一遍又一遍。
这个结局,表面上是Fletcher跟Andrew两个的博弈,实际上是Andrew一个人的内心挣扎, 他渴望成为一个声名远扬的爵士鼓手,而作为老师的Fletcher严格、挑剔,渴望一个与他灵魂契合的鼓手,Fletcher代表一种权威认可,而Andrew需要他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这种追求无疑是病态的,让Andrew离开父亲的怀抱安慰背弃家人,切断七情六欲。他不停地打鼓,流了很多汗水,速度越来越快,整个人却麻木。最后他的独自打鼓,脱离了艺术,表明了他不是什么励志的成功青年,他就是一个悲剧。

Andrew最后的表情与电影刚开始他打鼓的表情完全不同,他最开始打鼓表情轻松带有一些坚韧,而最后完全是一种痛苦。结局让电影脱离了“追求梦想”这一单一主题,更深层次地挖掘了心理的问题,通过打鼓这一行为具体化,让观众得以窥探Andrew已经病态的内心。
影片最后的一分钟,两人相视而笑,Andrew继续打鼓,镜头先给到Fletcher,明显他最后抛开一切认可了Andrew,随后Andrew的笑,他获得了他内心所想。鼓上沾满了血,也呼应了影片的Andrew两次提到的,像查理帕克一样为自己爱的事业奉献生命。
影片的结局也是高潮,导演用开放式的结局,就是希望引发不一样的思考。电影不是传统的励志片,也值得每个在奋斗的年轻人细细品味。

大学时曾学过一段时间的架子鼓,也特别喜欢这部电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你所理解的学架子鼓的人是什么样的呢?

是这样,跟着音乐一起摇摆?

还是这样,要从娃娃身上抓起?

或者是这样,一边打一边让鼓棒飞起来?

每个人打鼓的样子都不同,外行看起来觉得很酷,内行看手握鼓棒的样子、以及听他的节奏、力度。

动次达次,动次达次,动动达次,和节奏一起摇摆、摇摆……

开外挂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许多学架子鼓的人刚看电影的时候都会感叹:如果我小时候好好练鼓,是不是长大后就能像他一样酷炫呢?

19岁少年安德鲁成长在单亲家庭,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

除了刻苦练习之外,他还遇见了自己的“伯乐”。某晚他在学校练习时被魔鬼导师弗莱彻相中,进入正规乐队训练,同时也开始为追求完美付出代价。

看看,这速度、这节奏,每天都要这样练习N遍,单调而枯燥,如果是你也会有想砸鼓的心吧!

安德鲁越是刻苦练习,与外部世界越是隔膜。唯一理解他的是弗莱彻,但后者的暴躁与喜怒无常扭曲了这段师生关系,更让安德鲁耳濡目染,连带自身的性格亦发生变化。最后当安德鲁终于登上纽约音乐厅的舞台,他才惊恐的发现原来弗莱彻一直等着将他打入尘埃......

不断练习、再练习,才有可能在音乐厅演奏时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原本他只是个凭着兴趣入行的新人,却意外遇见了魔鬼特训官导师,在层层重压下的精神崩溃。羞辱的眼泪,恶毒的诅咒,老师骂人的话挨个说了个遍。

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为了让你们更真实的感受到老师有多“魔鬼”,我特意截了几张老师的表情,你们随意感受下。

(看似微笑只是个表象)

(普通版)

(高级版)

(严肃版)

(暴力版,这个表情太到位了有木有?!)


严师出高徒,有人说讨厌这部电影里的老师,也有人说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训练出如此优秀的天才。

电影的最后,安德鲁在音乐厅里演奏。

表演一开始,老师把安德鲁骗到台上是纯心想毁了他的,只是没想到他会返回来继续打鼓。而最终让老师心意回转,也就是后来的眼神交流还有技术指导,外加帮忙扶正乐器,是因为安德鲁在强大愤怒和不甘之下打出了最牛的solo,让老师终于有了一个最牛的学生出现,算是满足了老师多年的一个心愿。

要是你没有办法准备打架子鼓打到满手是血,练歌练到嗓子发哑,那么还是安心读书、安心工作吧,艺术这条路不是那么容易,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走的。

我曾经学习过好几年的钢琴,懂得背后枯燥单调练习的时光有多难熬,也懂得背后的痛苦。

不过那些受过的伤、流过的泪,终究会化作路上前进的动力,陪伴着你走上艺术成就的巅峰。


走艺术这条路谋生,真的特别不容易。大家看到的只是表象,一场演出就能挣好多钱,或者教孩子弹钢琴只用坐在凳子上就能挣钱,殊不知他们背后付出多少倍的努力,流过多少的汗水和泪水!

你是独一无二的,做你自己就好。

喜欢的事情就应该坚持做,遇见困难不放弃,默默的坚持,直到开花结果。

电影的结尾实际是悲剧,媒体的影评也多少在这一点达到共识,大概正是如此,片中固然有励志的成分,但是成功的代价是少年纯真的丧失,如果本来尚有纯真的话。

但不管结局如何,他至少为他的梦想努力过、奋斗过。


生活从不会善待任何人,包括那些为了梦想一直默默耕耘的人,但即便如此,也还是要为了心中那永不磨灭的梦想之光孤独前行,星爷不都说了嘛,人要是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一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创造卓越。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叫安德烈的年轻人,努力练习想要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的故事。安德烈是一个自卑的年轻人,偏偏还遇到一个处女座偏执狂教授弗莱彻。这位教授出了名的严格,对于乐队成员的要求达到了极端,仅仅是出色还不够,必须要突破自我。

为了成为主力鼓手,安德烈拼了命地练习,达到里疯狂的地步,还因此和女朋友分手,就这样疯狂地训练,终于迎来了学校的重要演出,偏偏他又忘记带鼓棍,赶回去拿了鼓棍往回赶的时候,又不幸被卡车撞了,当他带伤回到演出现场时候,按照一般电影的套路,此时的男主角应该小宇宙爆发,完成一次惊心动魄的演出,然而,并没有,安德烈因为手受伤严重,没能完成演出。

然而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因为此时的安德烈谈不上突破自我,还没有达到一个偏执狂的要求。

在电影最后的一场秀里,他看着弗莱彻,又看着自己面前的鼓,沉寂两秒,鼓声响起,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

 

安德烈一次次被弗莱彻否定,一次次被逼入绝境,最后,在被压倒最低点的时候,一跃而起,创造了奇迹,就连弗莱彻也最终认可了安德烈的作品。因为他从安德烈身上看到了属于偏执狂的倔强和疯狂,只有偏执狂才能创造出卓越。

 

很多人以为自己很努力,但事实上有人比你更努力,努力的人往往能创造成功,但偏执的人往往创造卓

越,因为他们专注,极致到了疯狂的地步,比如那令人扼腕的程蝶衣。




一部让人看了热血沸腾的电影,《爆裂鼓手》最后的结局有什么含义?_百度...
《爆裂鼓手》讲了一个有着爵士鼓手梦想的少年,在一名严格到变态的老师指导下,突破极限,不断超越自我的热血故事。这部影片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更成为了许多电影打分网的公认的优质电影。在电影最后,导师Fletcher认为男主Andrew向学校投诉他害他丢掉工作,并报复性的,邀请Andrew参加音乐演出,给Andrew错误...

看完电影《爆裂鼓手》,你有哪些感悟?
动次达次,动次达次,动动达次,和节奏一起摇摆、摇摆……开外挂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许多学架子鼓的人刚看电影的时候都会感叹:如果我小时候好好练鼓,是不是长大后就能像他一样酷炫呢?19岁少年安德鲁成长在单亲家庭,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除了刻苦练习之外,他还遇见了自己的“伯乐”。某晚他...

电影《爆裂鼓手》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意思?
电影《爆裂鼓手》最后的结局意思是:弗莱彻真的是想陷害自己的学生,他们作为彼此的敌人,因为安德烈是用一种不公开的手段举报弗莱彻,害得他最后被迫离开最好的音乐学院。这次弗莱彻也通过看似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阴狠手段来陷害,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同样都是反映了他们双方对于自己艺术生涯的结束。最后两人...

一部让人看了热血沸腾的电影,《爆裂鼓手》最后的结局有什么含义_百度知 ...
《爆裂鼓手》的结局,可以做两种完全相左的解释和寓意。但无论是哪一种,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答案:安德鲁的伟大和弗莱彻的伟大,一个是尚未历经人世,停留在执着和天赋的伟大,一个是看破世间万种,只剩下对音乐疯魔的伟大!(1)我毫不怀疑,弗莱彻是想毁掉安德鲁,最后在纽约音乐节的那场终极盛典,上台...

求电影《爆裂鼓手》完整版
私信

电影《爆裂鼓手》这部作品看完之后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观影《爆裂鼓手》的经历与初衷相悖太远。这部作品真的不适合放在励志电影的分类当中,耳边除了节奏感超强的鼓声还有一声声弗莱彻的咒骂,而沾染了汗水和血水的鼓槌更加令人毛骨悚然,对,真的可以用“毛骨悚然”这个词。《爆裂鼓手》在电影院同期上映,我没有去看,而是从网上down下来。没去看的原因是我...

为何大家会推荐2014年的影片《爆裂鼓手》?
1)我们先来看看本影片的主要内容介绍:19岁少年安德鲁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某晚他在学校练习时被魔鬼导师弗莱彻看中,进入了学校顶尖乐团,同时偏执的追求完美牺牲了友谊和爱情。安德鲁越是刻苦练习,越与其他任格格不入。安德鲁在弗莱彻偏执的训练下,扭曲了心理。但为了安德鲁为了比赛不顾一切时,却...

如何理解电影《爆裂鼓手》的结局?
很多人在看到《爆裂鼓手》结尾后都误解了弗莱彻。弗莱彻是一个非常有追求的老师,所以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就已经展示了他对学生近乎变态的严格要求,当他因为被学校开除偶然间在酒吧与安德鲁见面沟通的时候,就已经暗示了他后面的行为,他告诉安德鲁找来康奈利只是为了激励他,而且在酒吧里面他再一次讲了查理...

如何评价电影《爆裂鼓手》的结局?
《爆裂鼓手》的结局其实更像是一句诘问:何为天才。在电影的最后两位主角终于在彼此眼神中走向和解,认可彼此,一场本该是相互毁灭的闹剧最终成为两人涅槃重生的契机。这个结局有着悲剧壮烈式的大和谐,不仅是这部电影的点睛之笔,更是整部电影思想内核的集中升华。《爆裂鼓手》讲述的19岁少年安德鲁一心想...

《爆裂鼓手》电影观后感
      本周看完了《爆裂鼓手》,坐在桌前写这篇影评,这部2014年上映的影片之前一直没看,这次看完之后感觉畅快淋漓,脑海里鼓声不绝于耳,真的体会了余音绕梁!   该片讲述了一个音乐系的学生安德鲁在追求成为顶级鼓手的梦想之路上,碰到了魔鬼教练弗莱彻,从此把喜欢...

浮梁县17747169771: 求爆裂鼓手的观后感,600字以上 -
厉坚红亭: 以勤开径,以苦作舟 ——《爆裂鼓手》观后感 昨晚散步完后看了这部电影,真的被它深深的震撼到了.这部电影是一部音乐为主题的励志电影 . 19岁少年安德鲁一心想成为顶尖的爵士乐鼓手,在一次大学乐队排练中,他被魔鬼导师弗莱彻相中...

浮梁县17747169771: 如何评价电影《爆裂鼓手》 -
厉坚红亭: 影片是一个短片的加长版,短片2013年拍摄完成.影片的序幕不是在图像,而是在声音中缓缓拉开.在一阵越来越激烈的鼓声之后,镜头才转至一个年轻人,他正激情澎湃地敲击着架子鼓.这一幕向我们展现了主角的音乐天分和演奏激情.音...

浮梁县17747169771: 关于爆裂鼓手的观后感? -
厉坚红亭: 有,免费,需要的话百度云加好友,浅喑阡陌,加上后说明需要的资源和提问的知道ID,非提问者加好友no care.其实不管提问者非提问者只要你说清楚需要的资源我都会给,我全都是免费给的又不是出来卖资源的,想要的也不过是一句谢谢.然而有个姑娘把我骂的好惨,虽然我也没反应过来为啥,分明是要麻烦别人的怎么还有脸去骂人.所以此后非提问者加好友也不给资源,要怪就去怪那个姑娘吧,尽情的~

浮梁县17747169771: 为什么电影《爆裂鼓手》的评价那么高 -
厉坚红亭: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带有文艺气质的音乐片多数都是让人如沐春风的,但《爆裂鼓手》却将电影拍出了一种特有的气质,剑走偏锋的暗黑系励志还带有着惊心动魄的剑拔弩张,甚会让人无法完全认同电影所传递的价值观念,但不得不承认《爆裂鼓手》从电影艺术角度去看,这是一部近乎完美的音乐电影,节奏明快,全程劲爆的观影体验,毫不夸张的说达米安·沙泽勒将电影节奏与鼓手音乐二者间契合已然登峰造极. ——梦里诗书

浮梁县17747169771: 有什么16 - 19年龄之间女孩成长/独立/追求独立/自我的电影? -
厉坚红亭: 我推荐一部电影《爆裂鼓手》,是一个男孩勤奋苦练架子鼓在导师的正确引导以及特殊的方法训练的情况下,最终突破了自己的极限,获得了自己的提升.这个电影的意义对我们成长非常大,所以推荐你看.

浮梁县17747169771: 爆裂鼓手好看吗? -
厉坚红亭: 当疯狂热爱的学生遇到偏执到极致的老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