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用诗句来概括

作者&投稿:点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现代短诗歌大全~

  1、《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2、《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3、《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过客
  4、《小巷》
  顾城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5、《重量》
  韩瀚
  她把带血的头颅,
  放在生命的天平上,
  让所有的苟活者,
  都失去了
  ——重量。
  6、《弧线》
  顾城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7、《感觉》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8、《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
  都在意料之中
  9、《那个冬天满是忧伤》
  雪后初晴
  冰河尚未解冻
  整理好行囊
  踏上这条熟悉的小巷
  音乐在耳边回响
  依旧是我喜爱的感伤
  冷风抚过脸庞
  享受着纯粹的凄凉
  走得累了
  停下来还是惆怅
  凝视着远处某个地方
  胡思乱想
  这不是命运的绝唱
  因为冬天里还有阳光
  10、《远方》
  三毛
  远方有多远?
  请你,请你告诉我,
  到天涯海角,
  算不算远?
  问一问你的心,
  只要它答应,
  没有地方,
  是到不了的那么远。

  短诗歌大全
  1、《大海睡了》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声。
  海上的风
  海上的风是花神,
  她一来,
  就绽开万朵浪花……
  海上的风是琴师,
  她一来,
  就奏出万种歌声……
  海上的风是大力士,
  他一来,
  就送走万片渔帆……
  海上的风是狮子,
  它一吼,
  就掀起波浪滔天……
  2、《芽苞》
  春天到了
  天气暖和了
  快点出来吧
  小芽苞
  别只露出个小头
  树皮外面多美
  快点出来吧
  太阳会给你
  穿上绿衣
  春风会送给你
  甜甜的露滴
  3、《渔火》
  夜静悄悄的
  河水
  是一个乖孩子
  听月亮妈妈的话
  睡觉了
  渔夫点亮了渔火
  河水
  就像睁开了眼睛
  在说着梦话
  4、《笋》
  悄悄地
  拱出大地
  想来打听
  春天里
  树绿的秘密
  花开的消息
  5、《童年的相册》
  爸爸有一本童年的相册
  里面珍藏他儿时的照片,
  哈,这些照片真逗,
  想不到爸爸也淘气好玩。
  你看他骑在木马上,
  望远镜挂在胸前,
  一支小手枪别在腰后,
  那神气,真像将军一般。
  最滑稽的要数这张,
  爸爸穿着长衫,摇着小扇,
  鼻子使劲往上一翘,
  正给同学说相声小段。
  那一张更叫人开心,
  爸爸在海滩上为大家做饭,
  脸上抹成花花褡褡,
  袖口还烧出大窟窿眼。
  啊,我真羡慕爸爸,
  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还有这本童年相册
  永远把他陪伴。
  我更希望爸爸,
  还给我一个童年,
  让我从书本里走出,
  去见见窗外的春天。
  然后拍几张彩照,
  放进童年的相册
  等我长大了,
  让童年也留在身边。
  6、《月亮》
  天上月亮圆又圆,
  照在海里像玉盘。
  一群鱼儿游过来,
  玉盘碎成两三片。
  鱼儿吓得快逃开,
  一直逃到岩石边。
  回过头来看一看,
  月亮还是圆又圆。
  7、《小童话》
  在云彩的南面,
  那遥远的地方,
  有一群树叶说:
  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
  有一群花朵说:
  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
  有一群孔雀说:
  我么想像树一样成长。
  8、《好孩子的笑容》
  好孩子的脸上,
  挂着花朵般的微笑,
  一颗亮亮的爱心,
  透明得谁都可以看到。
  为了助人为乐,
  多少次放弃节假日游玩,
  用真诚和热情,
  搭起心心相通的彩桥。
  好孩子最最诚实,
  从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怎么想就怎么说,
  更不会到什么山就唱什么调。
  好孩子最最谦虚,
  像山中的小湖从不炫耀碧波,
  即使做出多么了不起的大事,
  也总说:“这是大家的功劳!”
  9、《石榴》
  石榴花开了
  是夏姑姑扎上了
  鲜艳的蝴蝶结
  石榴果熟了
  是秋妈妈在摇着
  收获的红铃
  10、《虫和鸟》
  把妈妈洗好的袜子
  一只只夹在绳子上
  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
  在阳光中爬来爬去
  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
  一只只夹在绳子上
  绳子就变成一群白鹭鸶在微风中飞舞。
  11、《窗前一株紫丁香》
  路已脚尖儿
  走进浓绿的小院,
  我们把一株紫丁香,
  栽在老师窗前。
  老师,老师,
  就让它绿色的枝叶,
  伸进您的窗口,
  夜夜和您作伴。
  您听,您听,
  绿叶儿在风里沙沙,
  那是我们给您唱歌,
  帮您解除一天疲倦。
  您看,您看,
  满树盛开的小花,
  那是我们的笑脸,
  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老师,快放下教案吧,
  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
  那梦呀,准是又香又甜。
  12、《寻觅》
  天鹅踏着乐点翩翩起舞,
  摇动起苗条美丽的长脖,
  圆亮的眼睛一闪一闪,
  四处寻觅着什么?
  护鸟的孩子格格地笑了,
  天鹅跟着唱起欢乐的歌。
  13、《什么是爸爸》
  世上有一半人要当爸爸,
  别看他今天还是娃娃。
  当上爸爸的人,
  不一定会当爸爸,
  没当上爸爸的孩子,
  却知道什么是好爸爸。
  14、《好爸爸》
  啊,什么是好爸爸?
  好爸爸应该是浩瀚的大海,
  用双臂去拥抱小河,
  让它也变成欢跳的浪花。
  好爸爸应是蓝蓝的天空,
  染上了红红的朝霞。
  让小鸟自由地飞翔,
  让白云快乐地玩耍。
  好爸爸应是肥肥的田野,
  捧出五颜六色的小花,
  让小苗得到泥土的滋哺,
  结出的果子又肥又大。
  好爸爸是一首诗,
  好爸爸是一幅画,
  好爸爸应该是挂在树上
  一篇翠绿的童话。
  15、《献给爸爸》
  我要把这一首诗,
  献给天下所有的爸爸,
  让他们都成为
  孩子最喜爱的好爸爸。
  还要把这一首诗,
  献给未来的爸爸,
  等他们长大了,
  也做一个小时曾向往过的好爸爸。
  16、《好孩子的思想》
  好孩子的两眼,
  装着十万个为什么,
  月牙似的小嘴,
  常把大人们问倒。
  好孩子的大脑,
  会旋转出千万个古怪,
  总想把这些古怪,
  变成现实中的美好。
  好孩子的两手,
  会弄出许多新花样,
  能让坏了的闹钟,
  重新唱出动听的小曲。
  有时,好孩子也会拍着脑瓜:
  “哇,这道题太难,太难!”
  却从来不肯停止
  向上攀登的两脚。
  17、《星星》
  当夜色降临,
  我站在台阶上倾听;
  星星蜂拥在花园里,
  而我站在黑暗中,
  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
  你别赤脚在这草地散步,
  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
  18、《温暖的童话》
  在我的心灵之中,
  有个地方深不可测,
  其竟从未所问,
  你是那希望之火,
  为我照亮我的前程,照亮着希望,
  在每个黑黑的夜里,
  牵挂的是您,
  在每个寒冷的夜晚,
  是您给我无尽的温暖,
  天空下起雨了,
  每个雨滴都在述说。
  19、《难以忘怀》
  也曾在假山水池边久久伫立
  细听春雨轻轻拍打着池边的树梢
  也曾在幸福亭里谈天说地
  相互倾诉着学习的快乐与烦恼
  也曾在耀华楼上静心苦读
  于书山书海里探寻属于自己的梦想
  也曾在大自然中尽情徜徉
  把人生、价值、义务和责任一一探讨
  20、《不舍》
  校园的绿荫记住了我们靓丽的倩影
  校园的小道刻下了我们匆匆的脚印
  校园的阶梯留下了我们文明的举止
  校园的操场永驻下我们矫健的身影
  那棵小树,我曾亲手替它施肥
  它才有了今天如此的茁壮
  那朵小花,我曾亲自为它浇水
  它才有了今天如此的芬芳
  那片片纸屑,我们轻轻把它们拾起
  校园才有了今天如此的美丽
  那扇扇门窗,我们细细把它们擦净
  耀华才有了今天如此崭新的形象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白居易《牡丹芳》
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 徐凝《赏牡丹》
牡丹娇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王毂《赏牡丹》
 中国自古就有咏物传统,咏花诗是咏物诗的重要大类。“花”意象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与精神价值。唐声势浩大的“尚花”风习和咏鹤热潮,以国花产生的方式,推动中国精神体验的攀升。
  一“花”意象的审美精神价值

  中国的咏花诗词从《诗经》初见端倪,《楚辞》初步建立了“花”作为人格象征的意象内涵。唐诗词上承诗骚与魏晋风流,将“咏花”诗词的书写推向极致。花风即唐宋风,因缘于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气而呈现不同的气象。文人个体命运遭际、升迁贬谪、物喜己悲等主客观原因又导致他们对于“花”的书写融入了强烈的个性特征,生发出摇曳多姿的文化风貌。从审美文化史、文人思想心态史、绘画史等多角度,可以窥见从唐积淀了怎样的文化底蕴和人格形态,揭示出唐人文精神、文化心态、文人审美趣味的流变。国花牡丹的精神气质,折射着潜在的文化裂变与重新整合,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整体的辩证统一构成的新境界。

  二 牡丹晋身唐代国花的历史文化机缘

  “尚花”时尚折射和牵动着时代气象。不同的时代风尚与不同的花的特质和意象内涵相契合,使某一种或某几种花形与神承载着当时文人的理想人格追求,彰显出时代之气象、文化之风貌以及文人的心灵世界。
  牡丹花大色艳,层层叠叠,具有雍容华贵的丰腴之美,传达出磅礴的春天气势,因而具有成为盛世精神的最好象征和载体的潜质。隋代即有赏牡丹的记载,但直至盛唐,牡丹才真正取代六朝咏梅的遗风,成为占据咏花新宠地位的“国花”,洵非偶然。经过了将近四百年分裂、动乱之后,唐代出现了一个经济、文化全面繁荣的社会局面,成为整个东方世界最强盛的帝国。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中外贸易交通发达,“丝绸之路”畅通引入了外来文化,异国的服装、音乐、舞蹈、美术、宗教等等,都威为长安风尚。佛儒道三教并存,使唐代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交流融合的生动态势。这种空前的大交流大融合,使唐王朝处于四方朝拜的尊者地位,洋溢着积极进取、昂扬奋发:雍容豪迈的精神。
  这种盛世辉煌的精神也体现于建筑上。唐有三大皇宫,即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官。大明宫最大,位于长安城北禁苑东南的龙首塬上,以规模宏伟著称。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十月,于龙朔二年(662年)四月完成,是为太上皇修建的避暑别宫,初名永安宫。贞观九年,改称大明宫,在其后的200余年间一直是大唐的政令中枢。这里有巍峨的朝堂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有国家最高的衙署中书省、门下省、御史台、史馆、弘文馆、命妇院、集贤院,有碧水荡漾、风景如画的太液池,诸多的后宫别殿中的麟德殿旁夹城内,还有汇集文人墨客的翰林院。著名文人李白、杜甫、岑参、王维、自居易、韩愈、刘禹锡等都曾在大明官内活动,留下许多描写大明宫的文学作品。高宗于龙朔二年(662年)四月迁入大明宫(此时称蓬莱宫),并修建大明宫内第一座正殿——含元殿,有所谓:“含元建名,《易·乾坤说》曰:含宏光大。又曰:元亨利贞,括万象以为尊。”此殿长期作为举行冬至、元日的朝贺及登基、册封大典等重要仪式的场所,是大唐国力的象征,承载了二百余年风起云涌的大唐气象。
  与此相应,唐代的宗教与世俗岁时庆礼,也规模空前。唐代的礼佛之盛,有玄奘法师在贞观年间西行取经归国后,在朝廷资助下翻译了大量经文典籍。更为空前狂热的是,唐皇帝曾七次于皇家寺院法门寺举行开塔迎请佛骨的盛大活动。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一次开示佛指合利。此后唐皇帝每隔130年迎一次佛骨,成为举国参与的盛典。《旧唐书》中记载了迎佛骨的壮观场面:“自开远门达安福门,彩棚夹道,念佛之音震地。上登安福门迎礼之,迎入内道场三日,出于京城。诸寺士女云合,威仪盛饰,古无其比。”
  唐代曾多次由宫廷举办皇帝“与民同乐”,共度元宵佳节的盛大活动。公元713年,宫廷组织了几千女子的队伍,在灯火通明的京城踏歌三天三夜。据(《旧唐书》记载:“上元日夜,上皇御安福门观灯,出内人连袂踏歌,纵百僚观之,一夜方罢。……初,有僧婆陁请夜开门然灯百千炬,三日三夜。皇帝御延喜门观灯纵乐,凡三日夜。”张祜《正月十五夜灯》云:“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灿烂盛大的“踏歌”场面,尽显盛世辉煌。盛唐的民间体育运动也极具气魄。清明拔河于唐为盛,唐玄宗李隆基在军队中积极推广,后从宫内梨园搬到宫外广场,变成全民欢庆的盛大集会。《唐语林》记载“明皇数御楼设此戏,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蕃客庶士观者莫不震骇。进士河东薛胜为《拔河赋》,其词甚美,时人竞传之。”盛唐拔河所用绳子“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千余人开拔,其场面宏伟壮观,气势磅礴。
  如此遍及朝野僧圣俗的盛唐气象,为其“国花”的追 寻注入巨大魄力。牡丹作为唐代备受推崇的“国花”,适逢其会地呈现出雄视百代的气势与襟怀,折射出大唐帝国的王者之风。说牡丹,便是说唐人的大气与雍容。

  牡丹唐代甫一登场,就得到了国君爱宠并予以大力推崇,视为奇赏,旋即名倾朝野,推之民间,使“赏牡丹”成为举国若狂的盛事。据李肇《唐国史补》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馀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这“牡丹热”一直延续到北宋,横跨两代。此间,唐和北宋文人更是争相歌咏。
  这里必须谈到大诗人李白。开元中,皇宫内庆兴池东沉香亭前牡丹盛开,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乘夜游赏,招来翰林待诏李白赋诗助兴,风华正茂,英姿勃勃的李白借花喻人,以牡丹喻杨玉环,写下了千古名作《清平调》辞三章: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关于这三首咏牡丹诗的成诗过程,古书记载大致相同,不外是“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数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妃以步辇,诏梨园弟子李龟年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上日:‘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进《清平调》辞三章。白欣承诏,犹苦宿醒未解,援笔赋云……”较之这种说法,《唐诗纪事》中的记载似乎更符合李白“诗仙”的天才禀赋“明皇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自己醉。左右以水颓面,稍解。授笔成文,婉转精切无留思。”李白于深醺之时,不假思索,一挥而就,旷古奇才,当是如此状。这三首诗借花喻人,巧妙摄取杨玉环与牡丹相通的特质——大气雍容、体态肥酿、艳压群芳、宠冠后官的至高地位融于一体,形神两入,达到了人花合一的完美境界。
  牡丹成为“国花”与杨贵妃的得宠有着内在联系。初唐以至盛唐前期,文化审美意识与文人的精神仍沉浸在前朝旧梦里,梅花绍承六朝遗绪,仍为文人追捧。而此时也正是另一位与唐玄宗相关的美人——梅妃江采苹得宠之时。《梅妃传》云:“梅妃,姓江氏,莆田人。父仲逊,世为医。妃年九岁能诵《二南》,语父曰:‘我虽女子,期以此为志。’父奇之,名曰‘采苹’。开元中,高力士使闽粤,妃笄矣,见其少丽,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几四万人,自得妃,视如尘土,宫中亦自以为不及。妃善属文,自比谢女,淡妆雅服而姿态明秀,笔不可描画。性喜梅,所居阑槛悉植数株,上榜日‘梅亭’。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从记载中可知,在梅妃身上,梅花与美人合二为一,花即人,人即花。“淡妆雅服而姿态明秀”且内在修养极高的梅妃在当时得到了唐明皇的专宠,梅花清净素雅的美质依然颇受认同。而杨玉环替代了梅妃宠冠后宫,也使牡丹伴随她一起登上历史人情物态的审美峰巅,成为一代至宠。梅花则与梅妃一起走向了边缘。梅、杨替代的背后有着某种隐喻,宣示着光芒四射的大唐盛世的全面到来,一种大气雍容、雄霸天下的文化精神开始居于统治地位。梅花转化为牡丹恰是这一历史文化禅代的最突出表征。
  而李白的创作恰使这一文化选择得到成全,牡丹正是凭藉李白的《清平调》辞三章与盛唐最高的政治中心结缘。这三首诗及其
  典故传为千古佳话,集中了太多人间至美的因素,聚合了几个“第一”——唐玄宗李隆基位居九五之尊,为权威第一;杨玉环是美人第一;李白是诗人第一;李龟年是当时歌者第一;高力士是内官第一。几个第一因“牡丹”而汇聚,共同托举起牡丹“国花”地位和王者风范的精神气质。

  三 雅俗同赏国花的狂欢

  提起唐代极写牡丹的绝妙诗篇,当然要说到刘禹锡那首风流倜傥的《赏牡丹》,以白描创造出情深词显的境界,含不尽之意尽在象中: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前两句以芍药、芙蓉两种绝色花卉的美中不足,而“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两句随之喷薄而出,以一个“动”字,将牡丹艳压群芳的王者之美,以及牡丹花开时长安倾城观赏、万人空巷的轰动盛况,“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地投诸于读者无尽的审美联想中。唐代文人热烈的吟咏诞生了不少流光溢彩的传世佳作,将牡丹作为“国花”的王者之美烘托得淋漓尽致,如徐凝之《牡丹》:“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皮日休之同题诗作:“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以及徐夤之《牡丹花》:“万万花中第一流,浅霞轻染嫩银瓯。能狂绮陌千金子,也惑朱门万户侯。朝日照开携酒看,暮风吹落绕栏收。诗书满架尘埃扑,尽日无人略举头。”另如“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徐凝《寄白司马》)、“牡丹娇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王睿(一作王毂)(《牡丹》)、“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张又新《牡丹》)、“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自 居易《买花》)、“金蕊霞英叠彩香,初疑少女出兰房”(周繇《看牡丹赠段成式》)、“开日绮霞应失色,落时青帝合伤神”(唐彦谦《牡丹》)。
  人咏花,花映人,彼此间彰显着雍容华贵、灿烂绚丽和大气磅礴,共构着自信开阔、昂扬奋进、雍容大度的时代风神。唐舒元舆在其《牡丹赋》中的句子代表了时人心目中的牡丹形象:“我案花品,此花第一。脱落群类,独占春日。其大盈尺,其香满室。叶如翠羽,拥抱比栉。蕊如金屑,妆饰淑质。玫瑰羞死,芍药自失,天桃敛迹,秾李惭出,踯躅宵溃,木兰潜逸,朱槿灰心,紫薇屈膝——皆让其先,敢怀愤嫉!”宋代高承《事物纪原》进一步发掘了牡丹冠绝群芳的劲心刚骨的品格:“武后诏游后苑,百花俱开,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故洛阳牡丹冠天下。是不特芳姿艳质足压群葩,而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安得以‘富贵’一语概之!”由此可见唐宋之世对于牡丹花容花品卓绝于万花的高度肯定。
  牡丹意态,雅俗共赏,但其精神内核深处蕴涵着以李白为代表的诗酒风流和人格精神,以及那个时代政治文化对这种人格行为的双重包容。牡丹敢于违抗武后之命,特立独行,傲世不迁的性格恰如传为李太白敢让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笑傲王侯的盖世豪情。牡丹花期前后只有二十日,但在这短短的时光里,却演绎了最为辉煌风光的生命,亦如同李太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积极进取、锐意立功的昂扬品性牡丹暮春而放,其时春花俱凋,独立收尽春光,颇可引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睥睨自雄名士风范为同调;牡丹被贬而不自弃,蓄势待发,终使洛阳独名其为“花”,又何尝不令人想起李白怀才不遇之时却葆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寥廓浩然的豁达之怀?
  “牡丹”所象征的,是声色之美与性情之美完美融合的大唐盛世的精神,亦是唐代文学的主体风貌。张潮在《幽梦影》中说:“牡丹令人豪。”唐人以源自生命本真的奔腾澎湃和盛大开阔,酣畅恣肆的自由思想,开放健康的进取精神,“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以此滋育着牡丹意象,以牡丹意象滋育着人的意志品格,其内在精神的结合点,就是这个“豪”字。即便安史之乱后,国运日颓。但牡丹的“国花”地位却没有动摇,文人诗家继续赋写牡丹,只是其中渗入了一种变调,由对牡丹的一味赞美歌咏转化为通过讽喻来反省盛唐。以白居易的新乐府为代表的一系列诗作,上承《诗经》讽喻传统,以讽世和议政的意识,反思盛唐,兼及以杨贵妃误国为戒。其《买花》诗云:“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牡丹芳》诗云:“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二诗的创作立意诚如诗人自述“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这种写实讽世的创作意图,为鲜艳的牡丹涂上一层忧郁的色彩。至唐末五代,咏牡丹的诗作中则连讽喻也没有了,成为一种隐约间的遥远追忆。进入一种个人化的欣赏。陈与义其《牡丹》通过咏牡丹,抒发兴亡之慨、乡关之思: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牡丹意象在五代、宋的私人化过程中,联系着乱世忧患,也触动了个人的乡关身世之感。这种国花在唐代的公共化,以及在五代、宋的私人化,使之含蕴深厚,历久不衰地扣动人的心弦。
  唐代朝廷打破魏晋以来世族阀阅的政治 选举垄断,庶族士人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心中充满着梦想的欢悦。同时,都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扩张、民生富庶,也使市井尘俗细民产生了文化审美的需求。如此,王公权贵的喜尚和士人勃发的欢悦、社会大众的需求相契合,构成“牡丹”怒放的时代文化心理的场境。然而,这个场境因热闹而浮躁,由泛众化而蕴浅,使“牡丹”意象不得不在骨子里沾上唐代社会文化之“俗”。

宠爱牡丹,举国若狂


魏晋官员富豪都有很多的陋习,吃喝嫖赌好像是一种潮流,当时为什么有这种...
根据历史记载,在当时有些贵族们甚至自夸自己的生活过得比皇帝还要奢侈,贵族们相互攀比,甚至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坐在一起玩赌博,完了之后又大吃大喝。虽然说这些贵族们的话有些偏激,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人们的思想非常的可怕,那才真的是娱乐至上的年代呀,嗯,那个时候的贵族们挥霍无...

魏晋时的男性都非常喜欢打扮,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社会风气?
社会动荡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恐慌的一个时代,从五胡乱华开始,接踵而来的八王之乱、 淝水之战等等战事直接让个时期的中华子民生活的苦不堪言,由于社会动荡急速加深,文人靠仕途这条路已经是走不通了,在面对这样的困境时人们应该怎么办呢?当有人提出及时行乐后,这种风气就彻底的散开了。由于...

后世王朝从西晋的兴衰中,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社会风气开始败坏,官僚大臣争相贪污敛财,炫富比富。社会风气变得腐败不堪,西晋王朝沦落为历史上最腐败的政权之一。西晋社会风气如江河日下,其中有三股风气最为突出,严重地腐蚀社会机体。第一,奢侈腐化之风。西晋统治集团腐化先从皇帝开始。晋武帝司马炎在民间大选宫女。后宫宫女多达数千,但他仍不满足,灭吴之 后,又...

西晋为什么会形成争豪斗富的社会风气
西晋的门阀政治,国家的权利财富全部集中在大的世家手里,世家子弟只要出生一辈子衣食无忧,官途畅通,所以生活的醉生梦死,整日就是斗富玩乐

西晋是亡于晋惠帝弱智,还是亡于奢侈之风?
而朝中文武百官也上行下效,他们每日的饭钱大约要花近一万钱,其次还有位高调炫富的国舅爷,比如为了炫富而将各种珍贵药材用来涂墙,可以说奢侈之风在晋武帝时期便已经让整个社会形成了崇拜金钱的风气,导致朝廷官员贪腐的情况越发严重,西晋王朝的根基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是无力回天的情况了。最后,西晋的...

魏晋风度
          原因大致是自从后汉以来朝廷内部外戚和宦官轮流掌权,导致社会风气每况愈下,而后期的党锢之祸、黄巾军之乱和随之而来的三国时代则是大大打击了知识分子的报国之心。他们对战乱的恐惧,对社会的失望导致一些文人撰文予以批判。而朝廷则采用“九品中正制”开始...

中国人最惊世骇俗的第三种人格,魏晋名士风度来自何处?
在当时,正是因为这种追求,才使这些士人们忍受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他们希望自己也可以掌握自己的生命。然而,现实太残酷了,他们的心愿得不到满足,只能把酒做欢或者吃药,浑身赤裸走在大街上,只是为了身体上短暂的快乐。魏晋名士风度来源于魏晋那个视人命如草芥的时代,人们迫于政治上的压力,无法接受...

西晋灭亡的原因及教训
但它影响了政府机构的运转,使得社会风气变为空谈,不务实际之风。这对国家的统治与稳定有着极大的影响。明清之际的顾炎武也认为清谈之风使“国亡于上,教沦于下”,这就是清谈误国。3、拜金主义 在司马炎的纵容和包庇下,社会的主流导向形成了有钱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西晋的官僚富豪们不遗余力地...

从王石争豪,可以看出当时怎么样的社会风气?
通过皇亲国戚王恺与石崇斗富,揭露了东晋门阀豪富穷极奢侈的生活态度和依仗财势飞扬跋扈、骄横暴戾的品性。石崇和王恺争比阔绰,两人都用尽最鲜艳华丽的东西来装饰车马、服装。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他曾经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给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繁茂,世上很少有和它相当的。王恺...

南北朝社会风气差异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比较频繁,南北风尚互相交融渐甚,使得这一时期的社会风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诸如开放性、个人追求自由、文化多元性以及饮酒饮茶的盛行及士族门阀制等。透过这些现象,可以发现当时的社会心态大致可分为三种即激进派、改良派及保守派。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当时社会风气与社会心态的关...

莲湖区13718699389: 东晋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用诗句来概括 -
佘俊盐酸: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白居易《牡丹芳》 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 徐凝《赏牡丹》 牡丹娇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王毂《赏牡丹》中国自古就有咏物传统,咏花诗是咏物诗的重要大类.“花”意象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与精神价值.唐声势浩大的“尚花”风习和咏鹤热潮,以国花产生的方式,推动中国精神体验的攀升.

莲湖区13718699389: 东晋时期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急 -
佘俊盐酸:[答案] 总体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动荡的时代 可是那会的思想很开放,也是一个文化鼎盛的时代 政治上君主偏安与江南一隅

莲湖区13718699389: 东晋人的服饰和社会风气 -
佘俊盐酸: 东晋时玄学盛行看电视上的就知道了丝绸是有地位的穿,普通人还穿不了棉布,哪时还没有应该是麻的多点.繁荣也是有好有坏,王羲之生活的时代前期还是不错后来就不好了,陶渊明时官场风气就不太...

莲湖区13718699389: 魏晋时期社会风气有哪些特点的 -
佘俊盐酸: 魏晋之际,道法的结合逐渐趋于破裂,以道家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思潮开始扬弃魏晋早期的名法思想,转而批评儒法之士.这样,魏初在道法结合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玄学进一步得到强化. 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趋于复杂化,...

莲湖区13718699389: 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
佘俊盐酸: 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不太好,说白了就是嫌贫爱富

莲湖区13718699389: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风俗是怎样的? -
佘俊盐酸: 踏百草”、“竞渡”、“教鸲鹆作人语”等习俗

莲湖区13718699389: 举例说滴水穿石的道理 -
佘俊盐酸: 1、王羲之与墨池 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年幼时期学习书法,勤奋好学.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一池水都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

莲湖区13718699389: 陶渊明饮酒这首诗该怎样赏析 -
佘俊盐酸: 这首诗之所以受到历来文人们推崇,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与当时的社会风气不同 魏晋时期社会风气以士族颇受追捧,大多讲出身,讲背景(用现在的话说叫官二代、官三代、官八代)而陶渊明却不随大流,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其一. ...

莲湖区13718699389: 永嘉文学的概况? -
佘俊盐酸: 永嘉文学 西晋八王之乱后,国势衰微,社会风气日益险恶,玄学盛行,反映到文坛上产生了玄言诗,正如《诗品》所说,“诗皆平典似道德论”,“理过其辞,淡乎寡味”;《文心雕龙?时序》说:“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即以...

莲湖区13718699389: 王羲之存在的社会风气 -
佘俊盐酸: 王羲之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无论是王羲之的祖上,还是其子孙、亲戚朋友,都是虔 诚的道教信仰者.同时,王氏家族还是名门望族,素来重视对家族成员文化素养的培植.王羲之置身其中,耳濡目染,自然不外其例他的祖父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