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同时代对女子的称呼

作者&投稿:塞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女子不同年龄段的称呼~

在中国的古代对于称谓这种东西有着某种执着的追求,对于女孩除了金钗,豆蔻之外,古代女子不同年龄还有哪些特定的称呼呢?本文就来简单分享一下:

古代女子的称谓主要是在四十岁以前,尤其是在二十岁左右的称谓更是丰富多彩,1岁的时候称为“牙牙”此时属于刚出生的女子,还没有学会说话,但是有着极大的求知欲,已经可以跟着大人咿咿呀呀的开始学习如何说话,虽然此时的女子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但是在母亲眼中却是全世界最可爱的小宝贝。2-3岁的时候称为“孩提”,孩提之年就是指两到三岁之间的孩子,也是指还处于能跑与不能跑之间的年龄段,此时的女孩子跟男孩子之间的称谓是一样的。孩提当中的提其实是指“用双手抓住小孩子的两腋之间,然后用力将其抱起来这个动作。”也可以被称之为“提孩”或“孩提包”等称谓。

7岁的时候称为“始龀”,一般来说女孩子都要比男孩子长得稍微快一点点,所以女孩子在七个月的时候就会长出牙齿,而到了七岁那个正好又处于换牙的阶段,而男孩子论是长牙的时候还是换牙都要比女孩子慢上一个月至一年的时间。这个年龄段我们会经常看到女孩子一张嘴,口中出现一到两个大窟窿,其实就是自己的乳牙正在更换的缘故。8-11的岁时候称为“总角”,因为现代人对于小孩子的美定义为可爱与漂亮两个方面,所以我们会看到千奇百怪的各种女童发型,而在古代其实大多数女孩子为了方便,直接就会在头上梳成两个发髻,看起来就跟山羊头上的两个角一样,所以被称之为总角,也可以称之为儿童时代。

12岁的时候称为“金钗”之年,13岁的时候称为“豆蔻”年华,15岁的时候称为“及笄之年”,这个年龄段可以说已经正式到了女孩子嫁人的年龄段,这个“笄”字,就是所谓的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年已及笄,并且古代为了鼓励民间百姓早日成婚,所以到了十五岁还没有嫁出去的女孩子,从这一年开始之后,如果还没有嫁出去,就一直要缴纳沉重的罚款。16岁的时候称为“碧玉年华”,碧玉年华又被称之为二八年华,也就是两个八加起来十六岁的意思,同时还有一种说法叫破瓜年华,主要是因为旧时的文人会将瓜字拆分为两个八字,碧玉年华之中充满着无数的人生幻想。

20岁的时候称为“桃李年华”,桃李年华大多是指女子脸若桃李,属于粉面朱唇,说白了就是形容这个年纪的女子美丽好看的词语而已,并没有太多的含义,就跟青春活力是一个道理。

女子十五岁是被称为及笄。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女子十五岁将会举行笄礼,结发用笄贯之,表示成年可以出嫁了。
男子六十岁是被称为花甲。因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共有60组组合可以用于纪年,所以六十年一循环,而第一组是“甲子”,所以也叫六十年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所以称六十岁为花甲之年。

古代不同时代对女子的称呼:

一、古代贵妇人的称谓
  在古代,妇人也有着三六九等之分。就贵妇人而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夫人——在周代“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到汉代,列侯的妻子称“夫人”,列侯死,子复为列侯,称“太夫人”。汉代皇帝的妾也称“夫人”。唐代诸王的母或妻及妃,文武官一品和国公的母或妻及妃为“国夫人”;三品以上官员的母或妻为“郡夫人”。宋一品、二品官员之妻皆封“夫人”。清代则封宗室贝勒至辅国将军之妻为“夫人”。在古代,“夫人”有时也是对妇女的一种敬称。现在,“夫人”一词已常被用来作为朋友间问候的客套词。
  淑人——宋徽宗时定制。文官正、从三品的祖母、母、妻各封淑人。明清制三品及宗室奉国将军之妻为淑人。
  硕人——妇人封赠之号。宋政和初年定命妇等级,大夫以上封硕人。
  令人——宋制,内命妇有奉恩令人等封号,为正六品。外命妇之号有九等,令人居第五等,大、中大夫以上的妻子封令人。
  恭人——在令人之下,自中散大夫以上至中大夫之妻封之,充为六品。明清为四品官之妻的封号。清又以奉恩将军之妻为恭人。
  宜人——宋代正和年间始有此制,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议大夫,其母、妻封宜人;武官官阶相当者同。元明后,改依其子或夫官品受封,元代七品封宜人,明清五品封宜人。
  安人——在宜人之下,自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之妻封之。明清则为六品官之妻的封号。
  孺人——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宋代为通直郎以上之母或妻的封号,则为七品官母或妻的封号。旧时也通用为奴人的尊称。
  上述贵妇人的称谓,按宋代政和二年定命妇的等级由下而上的排列是:孺人、安人、宜人、恭人、令人、硕人、淑人、夫人。
 
二、中华女性称谓
  自古至今,中国女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由此,在古籍诗文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对她们的尊称、敬称,美称和雅称。
  “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故对年轻美丽的女子总是冠以“玉人”、“璧人”、“佼人”、“丽人”、“玉女”、“娇娃”、“西施”、“尤物”、“青娥”等称。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美丽而坚贞的妇女被称为“罗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令媛”、“女公子”。
  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糟糠之妻”等等。
  在女子称谓中,“母亲”是最伟大而高尚的。清《冷庐杂识》中载:《尔雅》对母亲称“妣”,《诗经》称“母氏”,《北齐书》称嫡母为“家家”,《汉书》列侯子称母为“太夫人”。其他记载还有:帝王之母称“太后”,官员之母称“太君”,一般人之母称“妈妈”。

佼人:美好的意思,指美人。
婵娟:色态美好的意思。后用来指美女。
千金:旧称别人的女儿,含有尊贵之意。
娇娃:也作娇娘。指美丽的少女。
花魁:百花的魁首。旧时指有名的妓女。
丽人:光彩焕发,美丽。指美貌的女子。
佳人:(见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指美人。
女公子:旧时对别人女儿的尊称,现用来称谓外国人士的女儿。
玉人:用以称谓美丽的女子。
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
交际花:指在社交场合中活跃而有名的女子。有贬义。
花瓶:插花用的瓶子。借喻作为一种摆设的美貌女子。
玉女:指仙女。亦指美女。也用作对他人之女的敬称。
尤物:奇异的。指美貌的女子。亦指优异的人或物品。
青娥:指女子的黛眉。亦指青年女子。
内人:从前丈夫称自己的妻子,其根源出于旧观念,认为男子主外,女子主内。
发妻:古时婚喜之日,男女都要结发为髻,男子从此把头发挽在头顶上,为表示是原配,称妻子为“发妻”
天使:原为犹太教、基督教传达上帝旨意的使者,其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孩子和少女。因此比喻善良贞洁可爱的人。多用于女子。
安琪儿:英文angel的音译。意为天使。
软玉温香:软:柔和;温:温和。玉、香:女子的代称。后泛指温柔的年青女性。
糟糠之妻:贫困时曾共食糟糠度日的妻子。后为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小家碧玉:碧玉:旧时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
二八佳人:二八:指16岁。指年轻美貌的女子。
半老徐娘:用以形容中年妇女保留青年时的神态。
妙龄少女:妙:美好。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
巾帼英雄: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引申为妇女的代称。指妇女中杰出的人物

古人创制了各式各样的年龄称谓,很多今天还在继续使用。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古文并加以承传。

0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

8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巍=柚赣啄辍T谡饫铮�白堋本褪蔷勐J�岬囊馑肌W芙侵�唬ㄓ啄昃拖嗍兜暮门笥眩�W芙鞘前司潘曛潦��乃甑纳倌?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9岁

九龄:为9岁。

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十三:为13岁。

15岁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为15岁。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6岁

二八:为16岁。

20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30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花甲之年:指60岁。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100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指百岁。
108岁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另外称儿童的有:

童孺:儿童。

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龄:童年。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另外称成人的有:

冠者:指成年人。

另外称老人的有: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古代压迫妇女的封建伦理都有什么?
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商周二代是华夏制度文明确立的关键时期,正是这两个王朝的更迭完成了由父系制的高级阶段(商代)向父权制时代(以周礼确立为标志)的过渡。从此,为巩固和强化男性的支配地位,便造出了一系列宗法伦理的信条,既以规范社会,更以桎梏女性。女性地位之全面低落...

明代美女的特征
中国的各朝各代对美女的审美观念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唐代的美女形象,在婉丽温雅外,又强调体态丰肥的健美。宋以后,盛唐时期的阳刚之美让位于宋代阴柔之美;开阔豁达的心胸代之以哀婉幽怨的柔肠;体态丰满、仪容典雅的丰硕之美,让位于孱弱纤细的清癯之美。女性病态美日渐成为女性美的模式。《西厢记》中崔莺莺是“淡白...

古代女子不同年龄段的称呼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东晋与唐代宋朝女子服饰的差别及造成原因
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宋代民间首服也有种种流行。男子流行幞头、幅巾,女子则流行花冠和盖头。妇女发式和花冠,是当时对美追求的重点,最能表现宋代装束的变化。唐及五代的女子花冠已日趋危巧,宋代花冠再加发展变化,通常以花鸟状簪钗梳篦插于发髻之上,无奇不有。

关于唐代妇女的社会生活 的资料.
这便是唐朝女性文化的一大特点。而这种本原性的复苏。并不同于现当代妇女女性意识上的解放,而是一种女性意识压抑了若干年之后的释放,是“胡文化”“胡风”的释放和表现。所以,唐朝妇女在本原上的复苏性表现更多地体现为性意识上的复苏,以及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上的追求两性自由交往。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殊时代,...

古代女性感觉最耻辱的一种刑法是什么,如今却被千万女性追捧?
虽然当时在女子脸上刻字非常疼痛,但是这种刑罚却对女子精神上的惩罚更加大。一旦当时古代女子在脸上被刻字之后,就会承受着非常大的精神压力。因为当时一旦有女子受了这种刑罚,未婚女子就将终身嫁不出去。所以古代女子最讨厌的刑法就是墨刑。由于时代正在不断变迁,墨刑这种刑法也逐渐变为了现在所说的纹身。...

古代各种称呼是怎样的?
丈夫--古时称成年男子为丈夫,并不专指女子配偶.匹夫--本指一个人,古代多指平民中男子,或一般人.须眉--古代称男子为须眉.古曾以男子须眉稠秀为美,故...妪--古对妇人,一般指年岁大者,亦有指少女者.媪--古对妇人或老妇人的称乎. 古代称呼常识 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一个时代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

古代女子有"三从四德" 这是怎么由来的?具体指的是什么?
第二个“从”的意思是女孩子出家后就要辅佐丈夫,帮助丈夫一起持家执业,当然也要以丈夫的主意为先,听丈夫的话。并且把公婆的日常生活也给照料了,然后还要给丈夫生儿育女。第三个“从”是说如果丈夫去世了,那女人就需要坚持自己的本分,最好不要改嫁,而是要抚养教育子女成人。“四德”具体指:“...

一样都是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北方妇女地位为啥高于南方?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政治以及社会层面上都是属于最混乱、最苦痛的一个时代,但是与众不同的是在精神上却是十分自由解放,且富有智慧与热情。故生活在这期间的女性不免在社会精神风貌上,打下了时代的烙印,颇具一定的时代特征。 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独特性。这个时期的妇女地位也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

古代战争结束,如何安置大量年轻寡妇?
不同时期女子的守寡问题 在如今的社会中,呼吁男女平等,所以可以说新时代的女性是非常的幸福的,因为他们可以做着和男子一样的工作,甚至有很多女强人开创自己的企业,或者在自己所喜欢的领域做出一番事业,可以说她们完全不逊色于男子,和古代史不同,古代有着这样一句话“好女不更二夫”。 也就是说,在古代,如果有一...

巢湖市15238977554: 古人对女子的称呼有哪些? -
庾菊毕思: 佼人:美好的意思,指美人. 婵娟:色态美好的意思.后用来指美女. 千金:旧称别人的女儿,含有尊贵之意. 娇娃:也作娇娘.指美丽的少女. 花魁:百花的魁首.旧时指有名的妓女. 丽人:光彩焕发,美丽.指美貌的女子. 佳人:(见...

巢湖市15238977554: 在古代称女人叫什么 -
庾菊毕思: 女人的称呼有:女士,巾帼,女流,女郎,女史. “女士”,源于周朝佚名《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

巢湖市15238977554: 古代不同时代对女子的称呼 -
庾菊毕思: 古代不同时代对女子的称呼:一、古代贵妇人的称谓 在古代,妇人也有着三六九等之分.就贵妇人而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夫人——在周代“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到汉代,列侯的妻子称“夫人”,列侯死,子复为列侯,称“太夫...

巢湖市15238977554: 古代男女之间的称呼有哪些? -
庾菊毕思: 一、男人的称呼 1、良人 古时叫丈夫“良人”,好听吧!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古代丈夫们光辉高大的形象,估计那时的男人们是说有贪污腐败,泡小蜜的吧. 古诗里就有“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2、郎 所以再后来就根据“说文解...

巢湖市15238977554: 女子在古代的称呼 -
庾菊毕思: 古代女子称呼 女子自称--“奴家” 女子谦称--“妾”、“贱妾”、“奴婢” 老年妇女谦称--“老身” 谦称自己的丈夫--“拙夫” 王妃、王后在皇上面前自称--“臣妾” 王妃、王后在臣子面前自称--“本宫” 寡居皇太后自称--“哀家” 民间女子自...

巢湖市15238977554: 古代对妻子的称呼有哪些 -
庾菊毕思: 古代夫妻之间之间的称呼有很多.比如丈夫妻子,良人、娘子、拙荆、愚夫、贱内等等

巢湖市15238977554: 中国古代对女子的称谓有哪些? -
庾菊毕思: 碧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婵娟:“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 红袖:“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红裙:“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巢湖市15238977554: 古代把女性称为哪个字? -
庾菊毕思: 转贴 女性: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故对年轻美丽的女子总是冠以“玉人...

巢湖市15238977554: 古代对妻子的称呼有哪些词语 -
庾菊毕思: 1、贱内 这个是对妻子的谦称,“贱” 是自谦之词,“内” 即内人. “贱” 指的是男子自己,而不是妻子,贱内即“我这个卑微之人的妻子”. 2、梓童 这个称呼见于帝王家,一般是皇帝称呼皇后.据说此称呼还与卫子夫有关. 相传,卫子...

巢湖市15238977554: 古代妇女自称 -
庾菊毕思: 女子、淑女、女士、娘子、闺女、千金、妾身、贱妾等等. 1、先秦至唐的称呼 先秦时代对女人称呼就出现“女子”之说,而这里所称的“女子”是指年轻的姑娘.现在陕西的方言中还有先秦时代的叫法.但现在“女子”并不只是对年轻姑娘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