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特点及含义(高二政治)

作者&投稿:再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认识具有什么特征???高二政治题~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分为感性和理性认识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目的,归宿;动力;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而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矛盾的特殊性就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它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其各个侧面的性质、地位、作用等各个方面,以及矛盾解决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规定着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认识事物的基础,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矛盾特殊性的表现有3方面:1、不同的事物的矛盾有不同的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3、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
  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
  实践(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主观见之于客观)实践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2、基本特征:
  a、(物质性)唯物主义实践观与唯心主义实践观的区别;
  b、(直接现实性)实践与认识的区别;
  c、(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与生物消极适应活动的区别;
  d、(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
  3、基本形式:物质生产;社会关系;科学实验及精神生产实践.
  认识(反映论、能动性、创造性)
  1、(能动的反映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c、强调能动性和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2、(能动性)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并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
  3、(创造性)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
  真理(客观性、具体性)
  1、(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既有原则区别,又相互包含和转化)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客观性)a、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b、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具体性)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认识论(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内容原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想”、“做”及在想与做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方法论: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2.实践及其作用
  内容原理: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是社会性历史性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
  实践活动,科学实践活动.
  生产实际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科学试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其作用集中表现在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使人类能够更合理的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
  3认识和实践的辨证关系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
  方法论: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因此,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做到
  理论和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要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以科学理论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的
  改造世界.
  4.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内容原理:科学理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论.是系统化的真理性认识,它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能提出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
  方法论: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着眼与科学理论的应用,着眼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5.认识的根本任务
  内容原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方法论: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6.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内容原理: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界一个层次的认识、一个方面的认识、一个发展阶段的认识.因此,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但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方法论:要坚持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观点.一切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
  7.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内容原理: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要起主体作用.总之,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方法论:要同群众实践相结合,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8.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
  内容原理: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无论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方法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也是人在社会中进行的活动,我们要在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科学统一,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


认识的特点及含义(高二政治)
3、(具体性)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认识论(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内容原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想”、“做”及在想与做中所具...

识什么意思
1. 认识;辨别。2. 知识。也可以表示见识、意识等含义。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判断。详细解释:识是一个汉字,其基本含义为认识或辨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说“识字”,表示认识某些字;也可以说“识人”,表示能够辨别一个人的特征或性格。在更广泛的语境中,识还可以表示知识、见识或意识...

识在古文中的意思
4) 感觉;识别;辨别.例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又如:《乐府诗集・陌上桑》: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再如: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2、充当名词时,其不同意思如下:1) 见识;知识.例如:苏轼《贾谊论》:贾生志大而量小...

文言文识是什么意思
1、充当动词时,其不同意思如下: 1) 本义:知道;懂得。例如:《说文》:识,知也。又如:《诗·大雅·瞻卬》:君子是识。笺:“知也。”再如:《周礼·司刺》:壹宥曰不识。 2) 认识。例如:《孟子·告子上》: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又如:王安石《伤仲永》: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再如:贺知章《回乡...

佛教识是什么意思
在佛教中,识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即知觉、判断和领悟。知觉是指接受事物的资料,判断是指对事物进行思考和评价,领悟则是指从中获得智慧和认识。佛教识的目的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自我,进而获得清晰、明确和正确的认识,从而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佛教识的实践是通过学习、反省、体验和修行来实现的。学习佛法...

博文强识的识在古文中的意思 博文强识的识在古文中的含义
1、识:记忆力。读音: bó wén qiáng zhì 2、释义: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3、出处:《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4、造句: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清代颜元,是一位博闻强识的学者。他博闻强识,是一位难得的人才。诸葛亮胸藏...

认识主体的含义
问题五:认识的特点及含义(高二政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 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 实践(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主观见之于客观)实践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2、基本特征: a、(物质性)唯物主义实践观与...

知识分子的含义及特点
知识分子含义:是指具备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以创造、阐发、传播或者运用知识为核心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工程师、技师及其他技术人员的代表、医生、律师、艺术工作者、教师、科学工作者和大部分职员均属于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基本特征:脑力劳动者。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知识分子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意识的一般特点及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具体表现
含义: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社会意识的又一一般特点,它是指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能动性、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和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会落后于社会存在,也往往会超越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

识知的意思 识知的含义
1、识知,读音是shí zhī,汉语词语,意思是知道,识察。2、出处:《庄子·缮性》:“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陈鼓应今注:“俞樾说:‘识、知二字连文。《诗》曰:“不识不知。”是识、知同义,故连言之曰“识知”也。’”宋·欧阳修《代曾参答弟子书...

黄陵县14786025068: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中的认识论有哪些 -
闾夏白葡: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 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 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黄陵县14786025068: 高二政治下的认识论有哪些内容? -
闾夏白葡: 人民群众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不是认识论内容.认识论应该是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黄陵县14786025068: 高二政治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分别是什么? -
闾夏白葡: 唯物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即量变和质变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矛盾引起的发展,即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的前进运动.认识论:物质世界是客观实在,强调认识是人对客观实在的反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黄陵县14786025068: 高二政治上说认识有反复性和无限性,那么认识能力有无限性吗?和上面的结论有什么关系? -
闾夏白葡: 认识能力不具有无限性,能力是有限的,而不是也不可能是无限的.认识具有无限性,是指在实践的基础上,随着着实践的发展,而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而这种发展是无限的,是与时俱进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认识是无限的,而不是有限的.因为有实践作为支撑.

黄陵县14786025068: 高二下期政治哲学第二单元中的唯物论和认识论分别指什么内容? -
闾夏白葡: 唯物论的内容是指物质和意识的知识;认识论的内容包括实践和认识、真理、人的认识过程的特点.

黄陵县14786025068: 急!高中政治:(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
闾夏白葡: 根据我的做题经验和体会,我总结出来有以下几点区别. 1、首先明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唯物论的内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认识论的内容.如果题目中所问的是“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回答”就不回答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如...

黄陵县14786025068: 高二政治实践知识点 -
闾夏白葡: 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黄陵县14786025068: 急求高二下政治的知识点归纳,谢谢了 -
闾夏白葡: 认识一、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它包括着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1、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想”;(不仅能了解事物的外部现象,...

黄陵县14786025068: 高中政治 意识的主观作用与唯心主义有什么区别?? -
闾夏白葡: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主观作用即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唯心主义含义:意识是世界的本源,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不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

黄陵县14786025068: 高二政治 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特点?
闾夏白葡: 实践,人类只有实践才能发现真理,检验真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