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反对文言文率先提倡白话文的是谁

作者&投稿:倪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四时期 反对文言文 率先提倡白话文的是谁~

五四时期 反对文言文 率先提倡白话文的是胡适,
1、五四时期是指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1898年(戊戌年),裘廷梁作《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明确地提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 而后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因散发反北洋军阀政府的《北京市民宣言》被捕。胡适在危难中接办了以谈政治为主的《每周评论》,胡适不想谈政治,但这时已无法全然回避政治,于是他"就决定谈点基本的问题"--不要空谈主义,而要研究问题。胡适在本质上是一位政治哲学家,他之所以要选择掀起一场文学领域的革命,是因为从他的实用主义世界观出发,认定文学是对大多数人进行宣传教育的最好的工具,要想很好地宣传他的信仰,就只有进行文学语言的变革。
3、 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鼓吹白话文学的“八不主义”:一不言之无物,二不摹仿古文法,三不讲求(拘泥)文法,四不作无病呻吟,五不用滥调套语,六不 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俚语。他以创作许多白话诗歌实践着自己的文学主张。1916 金 年8月23日胡适写了首诗叫《朋友》,据说是我国第一首白话诗,发表于1917年2月号 《新青年》杂志上,诗题改为《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这首诗,讲平仄,讲对 偶,行文自由,意象清新,诗意浅露,格调不算高雅,但在当时封建禁锢几千年余威未尽的情况下,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大胆创新。所以后来胡适干脆把他的白话新诗集命名为《尝试 集》。
  

没有人吧,
最早提出弃用文言文改用白话文的是:
胡适
白话文发端于宋元话本,兴于明清通俗小说,
清朝继承了明朝“复古”的传统,白话文仍不受重视,但是白话文并不因此而停顿,反而在民间有更大的发展。以漂亮的北京口语写的伟大作品《红楼梦》,也是在这时候问世的。
清末,维新运动时期,虽然在改良主义者中出现了文言一致、提倡白话的呼声,但是他们多数提倡白话而不反对文言,或者主张书报可以采用通俗的白话,文学仍然维系文言文。
五四以前的白话文为旧白话,五四以后的白话文为新白话
"五四”时期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二卷六号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打出文学革命的旗帜后,得到了钱玄同、刘半农(刘复)等人响应。
钱玄同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一号发表《寄陈独秀》,表示赞同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1918年5月,《新青年》从第四卷第五号起,完全改用白话文,白话诗作也增多了,并出现了以鲁迅的白话小说为代表的彻底反封建的新作品。
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开第一次大会。刘复、周作人、胡适、朱希祖、钱玄同、马裕藻等提出《国语统一进行方法》的议案。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1920年1月,教育部训令全国各国民学校先将一二年级国文改为语体文。1920年4月,教育部又发一个通告,明令国民学校除一二年级国文科改为语体文外,其他各科教科书,亦相应改用语体文。
至此,白话文运动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不但在文体改革上是一个革命,而且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促进了新文学运动和国语统一运动以及汉字改革运动的发展。

  1、率先提倡白话文的是陈独秀。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2、文言文原是古人口语的摘要,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到西汉,封建统治者独尊儒家学派,记载这些经典的文言文也就成了不可更改的万古楷模。越到后世,文言文同实际口语的距离越远。这种情况是不能适应社会和语言的发展的。从唐宋以来,白话文书面语逐渐兴了起来。先是采用比较接近口语的“变文”、“语录”一类文体,传播佛教教义,后来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和市民阶级的抬头而出现了用当时口语来书写的明清章回小说。不过直到清代末年,白话文还只是局限在通俗文学的范围之内,未能改变文言文独尊的局面而作为通用的书面语。
  历代不少学者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懂书面文字,都主张书面语同口语相一致。1861年,洪仁玕(1822~1864)根据洪秀全的指示,颁布《戒浮文巧言谕》,提出了改革文体的方针:“不须古典之言”,“总须切实明透,使人一目了然”。又过了二三十年,资产阶级改良派为宣传变法维新、开发民智而提倡白话文。如黄遵宪(1848~1905)引俗话入诗,宣称 “我手写我口”(《杂感》);裘廷梁(1857~1943)认为“白话为维新之本”,发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陈荣衮第一个明确主张报纸应该改用白话文;王照更声明自己制定的官话字母,只拼写“北人俗话”,不拼写文言。同时,他们还积极写作通俗浅显的文章。梁启超(1873~1929)最先向霸占文坛的桐城派古文挑战,创制了“新文体”,用的虽还是文言,但平易畅达,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已向着白话文迈出了第一步。接着白话书报在各地涌现,日见兴盛,其中白话报纸有10多种,白话教科书有50多种,白话小说有1500多种。可是直到辛亥革命(1911)之前,还没有人自觉地去实现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这个重大的变革。从清代末年到民国初年,接连出现了几件可以决定文体改革方向的大事:一是科举制度的废除(1905);二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皇帝;三是粉碎了袁世凯称帝迷梦(1916),《新青年》发出提倡科学和民主、打倒孔家店的号召。思想的解放带来文体的解放,觉醒了的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民主主义的浪潮,为白话文运动打下了群众基础。
  3、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题为《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章,这是白话文运动的公开信号。文中提出:白话文学为文学之正宗。这个纲领性的意见,很快就得到陈独秀的响应。钱玄同也及时发出打倒“桐城谬种”、“选学妖孽”(《寄胡适之》,1917)的口号,最先把反对文言文同反对 “独夫民贼”、反对弄坏白话文章的“文妖”(《尝试集序》,1918)联系起来,并在陈、胡强调“文学革命”的时候,第一个考虑到应用文的改革。1918年 1月,《新青年》实现自己的主张,全部改用白话文。 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标志着白话文运动在文艺方面首先突破,显示实绩。这是我国第一部白话文文章。年底,李大钊(1889~1927)、陈独秀创办白话周刊 《每周评论》, 北京大学学生傅斯年(1896~1950)、罗家伦(1897~1967) 等创办白话月刊《新潮》。不久,鲁迅指出,白话文应该是“四万万中国人嘴里发出来的声音”(《杂感录五十七·现在的屠杀者》),这就把白话文放在现代中国人口语的基础上。
  各种口号提出以后,遭到一些支持文言文的学者的猛烈攻击。如古文家林纾(1852~1924)攻击白话文为“引车卖浆者言”,南京东南大学教师胡先骕(1894~1968)认为白话文“随时变迁”,后人看不懂,等等。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1868~1940)等据理驳斥,引起一场关于白话文和文言文的论战。
  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爆发,白话文运动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年之内,白话报至少出了400种。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命令,小学教科书改用白话文。新文学的团体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也相继成立。
  1921年以后,胡适去“整理国故”了。胡先骕的《学衡》杂志、 章士钊(1882~ 1973)的《甲寅》周刊,为迎合封建势力复辟,先后对白话文进行反攻。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文化上以《向导周报》、上海《民国日报》等为阵地,共同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在这种形势下,鲁迅先后发表了《估学衡》(1922)、《答KS君》(1925)、《再来一次》(1926)等文章,大抵采取“以毒攻毒”的方法,用古书作法宝,证明鼓吹文言的“学衡”派和“甲寅”派实际自己也做不通古文,错用典故;白涤洲(1900~1934)、唐钺(1891~1986)也在《雅洁和恶滥》(1925)、《告恐怖白话的人们》(1925)等文中给以批驳,这才把那批反对派打退了。

五四时期最早提出废文言用白话的是胡适
1898年(戊戌年),裘廷梁作《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明确地提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


五四时期 反对文言文 率先提倡白话文的是谁
五四时期 反对文言文 率先提倡白话文的是胡适,1、五四时期是指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1898年(戊戌年),...

五四时期反对文言文率先提倡白话文的是谁
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

语文的来历
“五四”以后,白话文兴起,小学“国文”改称“国语”,侧重白话文,提倡教学接近群众实际语言;中学仍称“国文”,侧重文言,但加入一定的白话文。 1949 年 6 月大陆大部分解放,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研究全国范围使用教材,确定中小学都应以学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点文言文,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要...

胡适简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文言文为啥能千年不变
1. 为什么当初废除文言文文言文简略,精简,那么当初为什 文言文是先秦时期形成的书面语体,几千年来,除了词汇外,在语法上几乎一尘不变。它为后人提供了“古今交流”的渠道。 然而,由于社会语言一直在不断发展,越来越与文言文相分离,在现代社会中,如果再使用文言 *** 书面语,会给受体带来极大的交流障碍。例如,法...

民国大师,发明了一个字,被当时女性“痛骂”,至今人人在用!
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1917年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1925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著有诗集《...

历史新文化运动的详细讲解
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

文言文率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
(2) 又如:率由(由来;犹皆由);率初(自始);率幸(一向受到宠信)。 3. 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有何特点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第一个“文”,是美好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

文学革命的内容和成绩
“五四”文学革命所进行的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建立新诗、改革旧剧的运动,带来了文学语言形式的大革新、大解放。中国广大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同书面文学隔绝,固然有社会政治方面的根本原因,但同难读难懂的文言文长期在文艺领域所占的正宗地位也是有关系的。白话文的应用,促使文学在语言形式上与广大人民接近了一大步。“...

文言文的发展阶段
这样的古代汉语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跟任何事物无不发展变化一样,语言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三千多年来,汉语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汉语语法、词汇和语音变化的情形,学者将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上古期是指西元3世纪以前,即历史上商、周、秦和两汉时期.结论:文言文发展可以简单分为三个...

开远市17850051429: 到底谁是最早用白话文的 -
倚帝欣美: 1898年(戊戌年),裘廷梁作《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明确地提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 五...

开远市17850051429: 什么是“新文化运动” -
倚帝欣美: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开远市17850051429: 新文化运动的三大口号 -
倚帝欣美: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是民主与科学.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新文化运动(the New Culture Movement,1915年-1923年)是由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等受过...

开远市17850051429: 关于新诗文体的介绍谁知道啊谢谢 -
倚帝欣美: “五四”期间诞生了一种新诗体,是中文诗歌真正彻底的“革命”:废弃文言,使用现代语,破除一切音韵格律的限制,任汝自由.”.“五四”新文化运动废弃文言,打倒旧体诗词,结果是成功与失败各居其半:成功者,白话文和新诗风行天...

开远市17850051429: 胡适生平及历史评价是什么?
倚帝欣美: 胡适是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安徽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胡适也是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其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多半是为迎合西化主张而...

开远市17850051429: “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众多口号中,主要口号是 - ?
倚帝欣美: 【答案】:B【答案解析】: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故答案为B.

开远市17850051429: “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学的特征?
倚帝欣美: “五四”新文学作家,泛指“五四”运动时期,倡导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白话文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其代表人物为胡适、鲁迅、陈独秀等.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以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沿着近代知识分子所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进.为了实现文化转型,他们采取了一种革命性策略,并把这一革命发挥到了极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