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你了解哪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或传统节日?请

作者&投稿:黎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春节习俗——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盛放飞帖之用。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 元宵节,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俗话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夜晚一到,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去观赏花灯。五光十色的宫灯、壁灯、人物灯、花卉灯、走马灯、动物灯、玩具灯……汇成一片灯海。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引得观灯人争先恐后地去猜。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这种食品了。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里面包着用糖和各种果仁做成的馅,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食品是在元宵节这天吃,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国人希望诸事圆满,在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团圆、和睦、幸福、圆圆满满。

蒙古族喜欢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制品,牛羊肉和面食,饮酸奶子、奶酒,也喜欢喝茶。农牧区的蒙古族主要吃各种粮食和蔬菜,喜喝米酒。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欢穿镶边的蒙古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脚穿皮靴和毡靴,头缠红蓝布。现在除老人外,平日一般都穿制服,只有在节日或喜宴时才穿蒙古袍。妇女不论冬夏都喜欢穿裙子或连衣裙,用各色头巾包头。 蒙古族人热情好客。

家乡的腊八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一到,就意味着春节越来越近了。腊八节是我国腊月重大的节日之一,也是佛教盛大节日之一。腊月是年岁之终,腊月初八这天中国人全家老小坐在一起喝腊

  八粥、制作腊八蒜,开开心心过大年。

  在古代宫廷里腊八节这天,皇帝、皇后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保佑他们平平安安。

  相传,腊八节还跟纪念英雄岳飞有关。当年在朱仙镇,岳飞率部抗金,赶上数九寒天,老百姓们争相送粥,岳家军饱餐一顿后得胜归来,这天正好是十二月初八,岳飞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到腊八便用杂粮豆果煮粥来缅怀他,最后成为习俗。

  一说到腊八节,大家便会想到腊八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腊八粥的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腊八节喝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据说,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摩尼的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米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到了宋代,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喝喝粥的习俗,并一直延续至今。

  我们家每年过节也有喝腊八粥的习惯,腊八前一天,外婆会把五颜六色的谷物放进水中浸一夜,准备着第二天腊八节的到来。清晨,我被“啪拉、啪拉”的声音惊醒,是外婆把浸好的谷物扔进锅里。它们就像一条条浮翠流丹的小鱼儿都不甘心的争先恐后地往水底窜去,不一会,腊八粥就煮好了,刚出锅的腊八粥热气弥漫,香起席卷,就像一道道波涛扑面而来,沁人心脾,炸开了的豆子有的仿佛咧开了嘴冲我笑,有的仿佛眯着眼睛打量着这个世界,还有的像是没有睡醒,在水里打几个旋儿。一个个肥大的红枣就像玛瑙一样,我吃着腊八粥心里热腾腾、暖洋洋地,这寓意着美好的一年即将开始。

  一碗腊八粥就像一块雪白的毫无瑕疵的暖玉上,镶嵌着色彩斑斓的鹅卵石。犹如一副“民以食为天”的画卷,让人欣赏了之后忍不住吞咽着口水,也体现了民众爱戴英雄,崇敬及对神明的信仰,更表现了人们过节日的风俗传承到现在的薪尽火传的精神。

就发语音粗路过


关于风土人情的谚语
风土人情谚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井淘三遍吃甜水,人走三省见识高。济南趵突泉,美名天下传。泰山看山,曲阜看古。泰山五岳尊,不到灵岩不成游。丹崖山上蓬莱阁,美妙仙境堪称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了苏杭,忘了爹娘。湖广熟,天下足。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也学王摩诘,也...

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语。
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相隔十里,两地的生活风气不同,相隔百里,习俗不同,相隔千里,人情世事不同。多在人际交往中用到这个句子,金正昆在谈礼仪---人际交往法则中用来形容世界存在差异,人和人不一样,和外人打交道,跨行业,跨地区,跨文化交往,一定要有不同的意识,拿中国人那套对外国人,把西方...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句话体现了()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句话体现了(C)A.食 B.日常生活美 C.民俗风情美 D.节庆 《汉书 王吉传》一书中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指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很不一样,在司马迁他写的《史记》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他说一般谚语说,叫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现在讲风俗风俗,其实...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可谓‘’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通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写一句。
万里不同节 十万里不同国 可以不 节日不一样 国家不一样

形容祖国疆域辽阔各地民风民俗各不相同的诗句或言警句
祖国疆域辽阔,各地民风民俗各不相同,这诗句叫做入乡随俗,或者十里不同俗。司马迁他写的《史记》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他说一般谚语说,叫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是我们民间的一个俗语。意思:相隔十里,两地的生活风气不同,相隔百里,习俗不同。这样的句子多用于人际...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句话体现了()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句话体现了:民族风情美。一、意思 形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所谓乡音难改就是这个道理,习俗传承着上一代留下的文化,是必须要进行传承的,对于其中好的部分,要永远保留,对于其中迷信的部分,要看清楚然后再进行判断。二、单字解释 千: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有什么意思?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的读音是什么
成语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读音qiānlǐbùtóngfēng,bǎilǐ释义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出处暂无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的出处举例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下一句是什么
这句话最初可见出处较多,如:《晏子春秋·内篇·问篇·问上》中的:……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故明王修道,一民同俗,上爱民为法,下相亲为义,是以天下不相遗,此明王教民之理也。《风俗通义》、《汉书》中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服。而后至宋末元初之际...

百里不同日的下一句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

洪雅县15890731561: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是什么意思? -
越邰蛋氨: 在司马迁他写的《史记》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他说一般谚语说,叫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在一百里的范围之内,可能风是一样的,出了一百里,这个风就不同了,如果你出了一千里,俗也不同了.什么叫风呢...

洪雅县1589073156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意思是什么? -
越邰蛋氨:[答案]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bǎi lǐ bù tóng fēng,qiān lǐ bù tóng sú) 形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出处:《汉书—王吉纪》:“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1.英国——预测命运的“第一只脚”.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人们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

洪雅县15890731561: 百里千同风,千里不同俗是什么意思 -
越邰蛋氨: 俗语,意思是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在一百里的范围之内,可能气候是一样的,出了一百里,这个气候就不同了,如果你出了一千里,俗也不同了. 《史记》:“一般谚语说,叫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示例 中国地大物博,~.

洪雅县1589073156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请用一句话概括你知道节日习俗 -
越邰蛋氨:[答案] 五月端午吃粽子 八月十五吃月饼 然而有的地方是不吃粽子的,或也不吃月饼,此即为千里不同俗

洪雅县15890731561: “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俗”.你了解哪些民风民俗?请选一个方面作介绍.尽量是云南的! -
越邰蛋氨:[答案] 北侗民族文化的瑰宝——瑶白摆古 瑶白是锦屏县九寨侗族社区彦洞乡的一个古老侗寨,居住在清水江和小江切割包围形成的侗乡腹地,既有北部侗族文化的鲜明特质,又有南部侗族文化的突出品格,这里的民族文化包含侗、汉、苗三个民族的特质,...

洪雅县15890731561: 口语交际:100字左右"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经过你的调查了解,你知道哪些地方的风俗,或者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等.请写一写. -
越邰蛋氨:[答案] 在有些地方过年的时候,都会拿出一个石质的大缸,将糯米和晚米倒入缸中和成面团,再拿出一个大锤子使劲的往缸里砸,将面团砸的又糯又香,再拿出来,切成片或长条形,放在锅里蒸一下,软软的,刚砸出来的最好吃.中间的过程就是(捣年糕)

洪雅县15890731561: 请举例说明“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意思? -
越邰蛋氨:[答案] 烹思就是有的地方结婚、大摆宴席,有的地方几个亲朋聚聚庆祝一下就行

洪雅县1589073156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意思怎么解释?
越邰蛋氨: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话出自汉代班固《汉书·王吉纪》中.意思是:方圆百里的地方可能风俗不一样,方圆千里的地方就会习俗各异.

洪雅县1589073156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含义?风是啥意思 俗是啥意思? -
越邰蛋氨:[答案] 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在一百里的范围之内,可能风是一样的,出了一百里,这个风就不同了,如果 出了一千里,俗也不同了.什么叫风呢?用现在话讲风就是流行,有什么流行的东西,它不会传得非常远的,也不会过一百里地,在过...

洪雅县15890731561: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是什么意思?
越邰蛋氨: 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出处:《晏子春秋·问上》:“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