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故事

作者&投稿:鄘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草船借箭的故事

周瑜对诸葛亮的才能很是嫉妒,利用一次孙刘联军的箭支快用完之际,故意挤兑诸葛亮想要他在10天的时间内 交出20万只箭,这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但诸葛亮胸有成竹,为防周瑜另有毒计害人,就满口答应下来,并且告诉周瑜不用10天,只需3天足矣 而且立下军立状,以安周瑜之心。

诸葛亮其实早已暗观天象,知道第三天必定起大雾,所以早已想好草船借箭之计, 果然第三天起了大雾诸葛亮问周瑜借来几十艘船只和百余兵丁,锣鼓齐备,并且在船上遍扎草人,开到曹营面前擂鼓呐喊,明知曹兵在大雾天定不会出战 ,只会射箭退敌,果不其然 曹操并不出战。

直命曹兵乱箭拒敌 在曹兵乱箭之下,几十万只箭全扎在草人之上,遍布船只俩边,  诸葛亮估计箭支早已20万足够有余,命众军士高喊谢曹丞相赐箭, 待曹兵知道上当来追时,早已返回江东大营了。


扩展资料: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十万余支箭,立下奇功。

由此,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衍生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

但在《魏略》中,所谓“草船借箭”却是孙权所为。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裴松之注)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是草船借箭的原形,历史明确记载借箭人是孙权,并不是诸葛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草船借箭




《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什么意思?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意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就不会有危险。出处《孙子·谋攻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什么意思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一句成语,来自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孙子《孙子兵法》中的名言。它的意思是,如果你了解自己和对手的情况、实力、弱点和优势,那么在战斗中就能保持优势,百战不败。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什么意思?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意思是:通过了解对方和自身的情况,就可以在百战不败。1.此话的含义是:要想取得胜利,需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情况,如果只知道自己而不了解对手,就可能会失败。2.要想知己,可以多花时间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要想知彼,可以多了解对方...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什么意思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意思是:了解自己和敌人,就能战无不胜。这句话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中的一句名言,强调了解敌人和自身的重要性。在战争或竞争环境中,了解自己和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就能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战略和计划,从而取得胜利。详细解释如下:一、对“知己”的理解 “知己”指的是了解自己的能力和...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什么意思?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意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就不会有危险。语出《孙子·谋攻篇》原典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含义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就不会有危险。2、【出处】《孙子·谋攻篇》。3、【作者】春秋时期的孙武。4、【原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5、【译文】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什么意思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意思是:了解自己和对手,就能在任何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所写的《孙子兵法》,是战略决策中的一种重要原则。具体来说:首先,知己知彼是指了解自己和对手的情况。在军事上,这包括了解双方的兵力、装备、战术、战略意图等各方面的信息。在企业竞争或日常...

知己知彼,万可百战不殆 是什么意思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意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就不会有危险。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下一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下一句是: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拼音【sūn zǐ bīng fǎ】简介:《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什么意思?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意思是:了解自己和对手的情况,就能在任何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句话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的一句名言,也是兵法中的重要原则之一。"知己知彼"指的是深入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百战不殆"则意味着在任何战斗中都能保持不败。具体来说:首先,“知己知彼”是战争胜利的基础。在战争...

余江县1973209938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故事 -
五终和胃:[答案] 1 鸿门宴的故事: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

余江县19732099381: 关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事例~除了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以外滴~ -
五终和胃:[答案] 小议“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春秋后期齐国人,曾隐居于姑苏,后为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闾,献兵法十三篇,并帮助吴王... “善俘”、“信赏”、“明罚”等军队建设主张,更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术观与“伐谋”、“伐交”和“不战而...

余江县19732099381: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 -
五终和胃:[答案] 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西元一九六年,孙策派水军攻打钱塘江南岸的固陵,屡攻不下.他的部下孙静向他献计:「王朗在固陵防守很...

余江县19732099381: 请举例一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一些历史事例故事,先发制人的那些故事, -
五终和胃:[答案]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田忌赛马,等典故: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西元一九六年,孙策派水军攻打钱塘江南岸的固陵,屡攻...

余江县19732099381: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的成语故事就是刘邦和项羽大战,项羽却大败,最后被刘邦给围在垓下,但项羽是猛人啊!于是刘邦就想了一计,即四面楚歌,找了许多会... -
五终和胃:[答案] 【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

余江县19732099381: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来历? -
五终和胃: 出自兵家:《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余江县1973209938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故事 -
五终和胃: 语出《孙子·谋攻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貌似没有什么典故.

余江县19732099381: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腹背受敌、突然袭击、神出鬼没 成语典故 -
五终和胃:[答案] 依次出自: 《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魏书·崔浩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 胡雪《惊人相似的一幕》:“使用的战术差不多...

余江县19732099381: 知己知彼的故事 -
五终和胃: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著书《兵法》,认为使敌人举国完整的屈服就是上策,出兵打破那个国家就要差一些.要善于运用计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时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百战百胜还不是最高明的,只有不通过战斗而使敌人屈服才高明.【典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释义】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军事、商业等 【近义词】了如指掌、明察秋毫、自知之明 【相反词】心中无数、不得要领、雾里看花

余江县19732099381: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的成语故事 ,200字 -
五终和胃: 知己知彼:对自己和对方都了解得很透彻 知觉,例如自己的优势,敌的不足. 百战百胜:军队的一种战斗素质.意为战一百次,胜一百次,每战都取得胜利.形容极能善战,所向无敌. 知己知彼的典故: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知己知彼来自于:《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出处来自于:对付敌人,一定要~,才能百战百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