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郑国政治家子产生平介绍 子产是个怎么样的人?

作者&投稿:芝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子产是个怎么样的人?对于郑国的治理他有三大思想!历史我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这是法家最根本,也是最强烈的治国信念。这种的观点,滥觞于春秋时期的子产。

我们都知道,随着时代的进步,墨守成规者将难以突破困境,甚至无法生存。春秋时期,子产作为积极献身于郑国的政治家,在掌握郑国政权后,他面对时代困境所展现出来的面貌,也符合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历史变化观点。

然而,子产并没有著作传世,因此欲探究子产的思想和实践,所能依据的资料只有春秋时期的一些零星记载。根据这些记载,笔者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子产极力维护郑国的国家利益;第二、子产对于“礼”的形式,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第三、子产的“铸刑书”一事,对后代法家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从这三点,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子产秉持着一种“进化”的历史观点。那么,笔者就来剖析一下这三个结论。

郑国的国风民情

欲了解子产的思想和实践,应当先了解当时郑国的国风民情。春秋时期,郑国“国人”的势力抬头,他们在郑国政治方面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其中的商人,他们逐渐能够以财富左右郑国的政治局势。

那么,为什么郑国的商业如此发达?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郑国的自然环境恶劣。郑国先天环境多“山林之地”,可谓“土狭而险,山居谷汲”。正因农耕之地不足,所以无法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活动,只能另辟蹊径。

二、郑国的地理位置较好。郑国北接晋,南邻楚,西通周、秦,东有鲁、宋、齐。这样优越的位置,给郑国的商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东周列国·春秋篇》弦高剧照

由此可见,当时的郑国是一个商业形态的国家,其国内商人势力很强。我们很熟悉的“弦高犒师”,就发生在郑国,这证明了商人在郑国掌握着一部分的话语权,且势力庞大。从郑桓公受封之后,单独与商人盟誓“共处之”,也可以看出郑国君主对商人的重视程度。

我们都知道,商业的迅猛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其弊端就在于——商业社会结构较为复杂,而且统治者无法凭主观意志使商人全面平服。

那么,究竟该如何“以简御繁”?怎样才能妥善地处理这些社会关系?这就成了郑国执政者亟待解决的难题。

子产积极维护国家利益

子产的政治思想和实践,可以说是一种“国家至上主义”。对他而言,国家 *** 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在春秋时期,倘若一个诸侯国的 *** 长期受到侵害,那么这个诸侯国就不能被称为是一个自主的国家。也就是说,内政能否自主,是国家 *** 的重要衡量标准。

子产是一位极其重视国家利益的执政者,他把“国家至上主义”作为对抗强国欺凌的一项利器。众所周知,先于子产的管仲,曾为了“霸天下”而建议齐桓公“三其国五其鄙”,子产执政时也使郑国“庐井有伍”。由此可见,哪怕郑国国力微小,他仍有“有备无患”的觉悟。

《东周列国·春秋篇》齐桓公和管仲剧照

我们都知道,子产执政时,郑国无力对外开战,也就是说,子产无法拥有“武功”。那么,子产对内有何“文德”呢?

司马迁评价子产:“为人仁爱人,事君忠厚”。笔者认为,子产“仁爱人”的表现,是他作为执政者,对郑国人民的要求有一定程度的让步。

正所谓“天下有道,庶人不议”,从子产不毁乡校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他的“仁”。当郑国人民在乡校议政、然明建议毁乡校时,子产不仅接受了“庶人议政”的事实,还给予了郑国人民理论上的依据——“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也正因如此,此事被传为了“千古美谈”。

子产一直保留着乡校,把它作为了解民意、知晓民心的重要渠道。他集思广益,并以民众的好恶、褒贬为镜,有针对性地调整国家的大政方针,纠正自己的言行举止。

笔者认为 子产简介 ,子产之所以对百姓让步而不废乡校,是因为他担心“犯众怒”的后果,也就是说,他是为了“小决使道”和“闻而药之”。然而,子产的执政看似开明,但如果人民的意志与国家的利益相抵触,他捍卫国家利益的态度仍然是坚决的。由子产“作丘赋”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子产为增加国库收入,而“作丘赋”,此举加重了郑国人民的税赋负担。可想而知,郑国人民当然不会高兴。

面对郑国人民的毁谤,子产的态度是坚定的,他贯彻了自己既定的政策,丝毫没有让步。我们都知道,子产之所以“作丘赋”,乃是由于晋、楚两国索取无度,给郑国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然而,大多数郑国人民并没有看到这一点,所以“作丘赋”的政策自然造成了他们的“反弹”。其实仔细想想,就会明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道理。也就是说,如果此举是有利于国家的,那么国民就不应该计较个人的得失。

对子产来说,国家求生存的长远利益不容丝毫妥协,所以此时不能纵容郑国人民,如若不然,郑国就要灭亡了。

纵观子产的一生,他用心良苦,却经常处于两难的境地。他既要强调国家的利益,又不能忽略人民的利益。正因如此,他对然明的“视民如子”大家赞赏,又批评陈国“不抚其民”、将会导致亡国。

然而,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譬如子产“作丘赋”事件,究竟要如何避免或缓和这样的冲突呢?对于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具体的文献可以解答。但值得注意的是,起初子产执政时,郑国人民都抱怨他,还批评他“取我衣冠、取我田畴”;当子产执政三年后,郑国人民却感激子产,他们唱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

由此可见,对郑国人民短暂的不利,却对郑国长远的发展大为有利。子产的举措得到了时间的验证,使郑国人民蒙受其利。

子产死时,“郑人皆哭泣 子产简介 ,悲之如亡亲戚”。从这种情况来看,至少可以推测出子产“作丘赋”之举,似乎得到了郑国人民一定程度的肯定。

子产重视“礼”的实质

我们都知道,“德”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春秋时期,“德”的具体形式,就是“礼”。

在笔者眼中,早于子产的管仲要求齐桓公“尊王”,其实就是要他恪守对天子的“礼”。从管仲到子产,春秋的局面已经从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变成各诸侯国夺话语权的局面,此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国的利益便是来自于对小国的蚕食与剥削。由此可见,“德”与“礼”,已经不再是大国对待小国的态度了,然而,对于小国而言,“德”与“礼”,却是其得以生存的理论根据与“护身符”。

《东周列国·春秋篇》管仲剧照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子产以“德”与“礼”来牵制和敷衍大国;另一方面,子产要求大国应对郑国有“礼”。这两点,由子产婉言相劝范宣子停止“重币”一事,和他到晋国“尽坏其馆之垣”一事,就可以得到证明。

而子产在郑国国内对“礼”的具体运用,就是他对国内诸大夫进行了一系列的约束。管仲曾经以“礼”尊周天子,而子产却是以“礼”尊郑君。至于他后来弃“礼”而“铸刑书”,实质上也是对大夫权力进一步削弱。

子产“铸刑书”

子产一生最特殊的作为,就是“铸刑书”一事。他虽然推行了这个措施,但其理论的建立,并不是由他完成的,而是后来战国的韩非子。

由于“铸刑书”是件划时代的大事,也是对传统“礼”的一种挑战和否定,因此引起了贵族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

其中,最激烈的反对呼声,来自于“古之遗直”叔向。众所周知,叔向崇尚“礼治”,他面对“铸刑书”一事,自然会从“礼”的立场发言。大胆分析叔向的心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叔向眼中,“法”是掌握在贵族手中的刑律,这也是国家的“秘密档案”,而子产却想要把它公之于众!如果人民知道了法律的具体内容,那么将会依法与上位者争论不休,如此一来,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就荡然无存了,“礼”也会跟着消亡,这还了得!

从叔向警告子产的话——“国将亡,必多制”、“郑其败乎”,就可以看出这一点。然而,子产却坦言“吾以救世也”。

何其无奈!

笔者认为,子产“铸刑书”之举,固然对旧贵族不利,但这却是必须要做的。如若不然,将再也无法维持郑国的秩序了。

子产的举动,就是一颗“强效救心丸”。他强迫着“千疮百孔”的郑国服下了这颗“猛药”。

遗憾的是,子产“铸刑书”所规定的刑罚,其具体内容现今已不得而知。但从子产的治国理念中,可以知晓其已有法家的倾向了,这也正是新时代法家思想即将产生的征兆。




子产坏晋馆垣人物
子产,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是郑穆公的孙,公子发子国的儿子,因此被称作公孙侨。他是一位在春秋时期,活跃于今河南新郑的杰出政治家和思想家。子产出生于公元前554年,自他出任郑国的卿之后,便开始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他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并向土地私有者收取军赋,为我国最早的成文...

中国历史文臣武将郑国有
姬侨(?—公元前522年),春秋时期郑国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姬姓,氏公孙,名侨,字子产,号成子。出身于郑国贵族,郑简公十二年(前554)为卿,二十三年执政,相郑简公、郑定公20余年,卒于郑定公八年。子产执政,既维护公室的利益,又限制贵族的特权,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主要措施是...

郑国的丞相叫什么
子产。子产(?~前522年),姬姓,郑氏,名侨,郑穆公之孙,郑公子发(字子国)之子,故称公孙侨,字子产,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人,曾担任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在他执政期间郑国小有中兴之势。是第一个将刑法公布于众的人,曾铸刑书于鼎,史称"铸刑书",是法家的先驱者。被清朝的王源推许为"...

国姓的由来
国姓源出有三,一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公子发,字子国。子国的儿子公孙侨字子产,在郑国执政三十多年,是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子产的儿子以祖父的字命氏,称国氏。二出自姜姓,以赐姓为氏。据《广韵》、《姓氏考略》和《姓苑》载,春秋时...

春秋时期郑国政治家子产生平介绍 子产是个怎么样的人?
春秋时期,子产作为积极献身于郑国的政治家,在掌握郑国政权后,他面对时代困境所展现出来的面貌,也符合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历史变化观点。 然而,子产并没有著作传世,因此欲探究子产的思想和实践,所能依据的资料只有春秋时期的一些零星记载。根据这些记载,笔者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子产极力维护郑国的国家利益;...

中国古代性公孙的都有哪些
1、黄帝公孙,名轩辕,华夏第一人 2、公孙侨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称公孙。春秋时期郑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子产具有人本主义的思想,强调人事,但也不否认鬼神。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在子产看来,人道先于天道,天道可以存而不论,人道则不能不察。被清朝的王源推许为“春秋第一人 3...

郑伯是谁?
1、郑伯,即郑庄公。郑庄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姬姓,名寤生,郑武公之子,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郑国第三任国君,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在位。前743年郑庄公即位,在平定共叔段之乱巩固了政权之后,与齐鲁结盟假命伐宋,由于郑国势大,周天子企图分解郑庄公权利造成郑庄公不满,...

子产的师父是谁啊?
当时晋楚争霸,郑国弱小,夹在晋楚大国之间,处冲要之地,靠子产周旋期间,不亢不卑,使得郑国相安无事。他对内整修田地、兴修沟洫,有利于农业生产。把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他反对毁乡校,反对迷信活动。为政宽猛相济,在当时是一位知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孔子非常佩服他。子产辞世,孔子...

春秋时期郑国子产为什么要公布成文法
姬侨,春秋时期郑国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姬姓,氏公孙,名侨,字子产,号成子。出身于郑国贵族,郑简公十二年(前554)为卿,二十三年执政,相郑简公、郑定公20余年,卒于郑定公八年。公元前536年3月,郑国执政子产率先“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具有王权象征意义...

郑庄公放纵共叔段的道理郑庄公
关于郑庄公放纵共叔段的道理,郑庄公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郑庄公,即春秋小霸,姬姓,郑氏,名寤生,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政治家。2、春秋时期郑国第三代国君,前743至前701年在位。3、郑庄公一生功业辉煌,在位期间,分别击败过周、虢、卫、蔡...

南郑县19680261071: 子产是春秋时期()的贵族? -
淡询复方: 子产(?~前522年),复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称公孙.春秋时期郑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郑国为相数十年,他仁厚慈爱、轻财重德、爱民重民,执政期间在政治上颇多建树.被清朝的王源推许为“春秋第一人”.子产是郑穆公之孙,贵族子国之子.

南郑县19680261071: 子产到底是谁 -
淡询复方: 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穆公之孙,公子发子国之子,故称公孙侨.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人,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生平简介 子产(?~公元前522)春秋时政治家.复姓公孙,名侨.郑州新郑县人.公元前554年任郑国卿后,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铸刑书于鼎,为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善于因才任使,采用“宽孟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

南郑县19680261071: 中国法制史“子产”名词解释是什么 -
淡询复方: 子产(?—公元前522年),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谥成子[1-2] .出身于郑国贵族,前554年(郑简公十二年)为卿,前543年(郑简公二十三)年执政,辅佐郑简公、郑定公20余年,卒于前522年(郑定公八年).历史典籍一般称他为“子产”.

南郑县19680261071: 子产是一个怎样的人 -
淡询复方: 子产(?-前522年),姬姓,国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谥成[1][注 1],又被称为公孙侨、公孙成子、东里子产、国子、国侨、郑乔,是春秋末期郑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子产执政期间,改革内政,慎修外交,捍卫了郑国利益,极受郑国百姓爱戴,后世对其评价甚高,将他视为中国历史上宰相的典范,清朝的王源更推许他为春秋第一人.

南郑县19680261071: 法家代表人物子产主张什么?
淡询复方: 姬侨(?-公元前522年),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号成子.出身于郑国贵族,郑简公十二年(前544)为卿,二十三年执政,相郑简公、郑定...

南郑县19680261071: 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以德治国”的是谁 -
淡询复方: 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以德治国”的是子产. 子产(?~前522年),姓公孙,名侨,字子产,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人,政治家和思想家. 子产少年时代就勤奋好学,博学多闻,青年时期显露出政治上的远见.公元前533年,任郑国相.子产提出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首先是“作封洫”,丈量土地,编制田亩,对私有土地实行征税.实行“作丘赋”改革,按田亩征税、服兵役,充实国库,强化中央集权.实施“铸刑书”,把郑国的制度以法律条文形式刻录下来,公布于众.

南郑县19680261071: 春秋战国姬寤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
淡询复方: 郑庄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姬姓,名寤生,郑武公之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郑国第三任国君,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在位. 郑庄公一生功业辉煌,在位期间,分别击败过周、虢、卫、蔡、陈联军及宋、陈、蔡、卫、鲁等国联军.御燕、侵陈,大胜,伐许、克息、御北戎,攻必克,战必胜,可谓战绩显赫,使得郑国空前强盛,就连当时的大国齐国也跟着郑国东征西讨.同时,郑庄公又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精权谋、善外交的政治家.其过人的政治才能,也是他在春秋列国纷争中能小霸中原的重要原因.

南郑县19680261071: 河南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
淡询复方:河南历史名人列表 传说是中华民族的“开天鼻祖”. 河南淮阳城的太昊陵,是中华子孙祭祀朝拜伏羲的圣地. 治水神工大禹 为治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留下了千古佳话.他是我...

南郑县19680261071: 子产是哪个朝代的人? -
淡询复方: 春秋时期郑国杰出的政治家.

南郑县19680261071: 校人烹鱼 -
淡询复方: 校人烹鱼Jiào rén pēng yú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①,子产使校人②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⑤曰:"始舍⑧之,圉圉③焉,少则洋洋焉⑥,悠然⑦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