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汉武帝时期创设监察制度的原因及其特点

作者&投稿:端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概括汉武帝时期创设监察制度的原因及其特点~

汉武帝创建了刺史制度。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汉书》卷六《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师古曰:“《汉仪》云: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绶,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乘传。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那六条是:一、“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即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反对其横行乡里。二、“二千石不奉诏,遵旧典,倍公问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的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三、“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历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祆实讹言。”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执法不公平。四、“二千石选署不平,阿附所爱,敝贤宠玩”,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在察举士人时偏向亲己。五、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任所监”,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子弟不法。六,“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和地方大族相互勾结。对刺史的职权作出明文规定,既可以为刺史行使权力提供依据,又可以防止刺史滥用职权干扰地方的正常行政事务。设置刺史的范围是十三个州,分别是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幽州、并州、交趾、朔方。刺史往往很有政治前途,“居部九岁,举为守相”。 刺史有固定的治所,而且地位在郡国之上,这和监御史地位和郡守、郡尉并称的情况不同。刺史也不受丞相的制约,而是直接隶属于中央的御史中丞和御史大夫,和丞相史受制于丞相的情况不同。并且刺史的俸禄很低,只有六百石,这往往能够促使他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待遇而加紧监察,取得业绩,比用更高的官员去监察地方大员更能起到好的效果。刺史制度是对以前监察制度的发展,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
  为什么汉武帝要建立刺史制度呢?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一、原来地方监察制度的不力,使得建立更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成为一种必要的措施。《史记•平准书》载:(元鼎四年)天子始巡郡国,东渡河,河东守不意行至,不办自杀。行西逾陇,……陇西守自杀,……新秦中或千里无亭徼,于是诛北地太守以下,而令民得畜牧边县。”武帝巡视地方时,很多地方贪官畏罪自杀,这说明地方吏治腐败情况是很严重的,但是丞相史和监御史都没有向皇帝报告,可见他们的失职以及原来地方监察制度的不完善,这促使汉武帝寻求建立一种更完备的地方检查制度来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二、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结果。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他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设置左官律、附益法,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西汉中央的王国问题。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要求。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汉书》卷六《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师古曰:“《汉仪》云: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绶,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乘传。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那六条是:一、“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即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反对其横行乡里。二、“二千石不奉诏,遵旧典,倍公问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的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三、“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历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祆实讹言。”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执法不公平。四、“二千石选署不平,阿附所爱,敝贤宠玩”,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在察举士人时偏向亲己。五、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任所监”,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子弟不法。六,“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和地方大族相互勾结。对刺史的职权作出明文规定,既可以为刺史行使权力提供依据,又可以防止刺史滥用职权干扰地方的正常行政事务。设置刺史的范围是十三个州,分别是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幽州、并州、交趾、朔方。刺史往往很有政治前途,“居部九岁,举为守相”。
  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而且地位在郡国之上,这和监御史地位和郡守、郡尉并称的情况不同。刺史也不受丞相的制约,而是直接隶属于中央的御史中丞和御史大夫,和丞相史受制于丞相的情况不同。并且刺史的俸禄很低,只有六百石,这往往能够促使他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待遇而加紧监察,取得业绩,比用更高的官员去监察地方大员更能起到好的效果。刺史制度是对以前监察制度的发展,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

汉武帝创建了刺史制度.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汉书》卷六《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师古曰:“《汉仪》云: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绶,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乘传.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那六条是:一、“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即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反对其横行乡里.二、“二千石不奉诏,遵旧典,倍公问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的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三、“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历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祆实讹言.”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执法不公平.四、“二千石选署不平,阿附所爱,敝贤宠玩”,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在察举士人时偏向亲己.五、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任所监”,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子弟不法.六,“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和地方大族相互勾结.对刺史的职权作出明文规定,既可以为刺史行使权力提供依据,又可以防止刺史滥用职权干扰地方的正常行政事务.设置刺史的范围是十三个州,分别是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幽州、并州、交趾、朔方.刺史往往很有政治前途,“居部九岁,举为守相”.[21]
  刺史有固定的治所,而且地位在郡国之上,这和监御史地位和郡守、郡尉并称的情况不同.刺史也不受丞相的制约,而是直接隶属于中央的御史中丞和御史大夫,和丞相史受制于丞相的情况不同.并且刺史的俸禄很低,只有六百石,这往往能够促使他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待遇而加紧监察,取得业绩,比用更高的官员去监察地方大员更能起到好的效果.刺史制度是对以前监察制度的发展,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
  为什么汉武帝要建立刺史制度呢?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一、原来地方监察制度的不力,使得建立更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成为一种必要的措施.《史记?平准书》载:(元鼎四年)天子始巡郡国,东渡河,河东守不意行至,不办自杀.行西逾陇,……陇西守自杀,……新秦中或千里无亭徼,于是诛北地太守以下,而令民得畜牧边县.”武帝巡视地方时,很多地方贪官畏罪自杀,这说明地方吏治腐败情况是很严重的,但是丞相史和监御史都没有向皇帝报告,可见他们的失职以及原来地方监察制度的不完善,这促使汉武帝寻求建立一种更完备的地方检查制度来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二、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结果.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他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设置左官律、附益法,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西汉中央的王国问题.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要求.


概括汉武帝时期创设监察制度的原因及其特点
汉武帝创建了刺史制度.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汉书》卷六《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师古曰:“《汉仪》云: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绶,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乘传.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

概括汉武帝时期创设检查制度的原因及特点
”武帝巡视地方时,很多地方贪官畏罪自杀,这说明地方吏治腐败情况是很严重的,但是丞相史和监御史都没有向皇帝报告,可见他们的失职以及原来地方监察制度的不完善,这促使汉武帝寻求建立一种更完备的地方检查制度来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二、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结果。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监察制度的演变 秦朝负责监察的是( );汉代御史府负责中央的监察,( )负...
秦朝 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汉代 西汉汉武帝创设刺史制度,全国分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变为州一级的的地方长官。宋朝 在地方设立通判,通判负责监督...

列举汉武帝的历史功绩
8、汉武帝在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9、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自秦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10、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

概括汉武帝时刺史制度特点?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刺史无固定治所,且位在郡国之上,这和监御史地位与郡守、郡尉并称的情况不同。刺史也不受丞相的制约,而是直接隶属于中央的御史中丞和御史大夫,和丞相史受制于丞相的情况不同。并且刺史的俸禄很低,只有六百石...

为了不让官员贪污,古代有哪些防腐制度?
御史大夫下设有御史中丞、侍御史、监郡御史等,地方郡县也配备了监察官员。汉武帝时期,还创设了“刺史”这一新型反腐机构,后世各朝代均有借鉴。此外,官方还鼓励民间参与举报,并支持越级上访。4. 对贪官的惩治手段 秦朝对经济犯罪的官员惩治严厉,有“通一钱,黥城旦罪”的规定,即行贿一个钱便会在...

古代“中央巡视员”
汉武帝时,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设置一名刺史巡行监很久以前,西山q有个老妈妈。她有个女儿,大女儿叫山秀,女儿叫水秀,女儿叫锦绣。个女儿都很漂美丽,并且模样儿相像,除了老妈妈以外,个姑娘站在起,很难分清那个是山秀,那个是水秀,那个是锦绣。母女人相依为命,靠种田打柴度日。察,代表中央监督地方,权力很...

太守,刺史,知州这些地方官名称是如何演变的?
战国时期,郡的长官称守(或太守),县的长官称令。秦统一后,万户以上的县称令,万户以下的县称长。 汉代列侯所食县叫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叫邑。侯国的行政长官称相。汉武帝初置十三州,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有时称牧)。 北齐县分九等,长官都称令。郡长官仍称太守。州长官称刺史。 唐初置十道,玄宗时...

刺史是什么官职?
1. 刺史是汉代的监察官,主要负责到地方进行监察工作。2. 在秦代,已经设有监郡御史或称郡监。3. 西汉初年,曾一度取消监察御史的设置,但后来又恢复。4. 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创设了部刺史制。5. 刺史的主要职责是监察诸侯王、郡守和地方豪强。6. 刺史按照诏书规定的六条行事,包括...

古代三军官职大小
春秋时分上中下三军,三军将领称将上军、将中军(又称元帅)、将下军,此是武职设置之始。秦汉以后,武官的设置可分为三个方面:①警卫皇宫和京师的将领;②掌管军事行政的武职;③领兵作战的将帅。太尉(汉武帝时称大司马)掌全国军事行政。高级武官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魏晋以后,权位最高的大臣...

都兰县17389415430: 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 -
汉刚紫轩: 汉武帝创建了刺史制度.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汉书》卷六《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师古曰:“《汉仪》云: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绶,有常治...

都兰县17389415430: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历程 -
汉刚紫轩: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监察政府官员,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制度.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的统一,参与并监督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对重大案件的审理活动,是中国古代监察机构...

都兰县17389415430: 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
汉刚紫轩: A 刘邦为了和项羽争天下封了很多异姓王,所以汉初是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那些小的王国名义上受朝廷限制实际上与割据无异,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意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中央集权.

都兰县17389415430: 西汉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创立的重要监察制度是? -
汉刚紫轩:[答案] 刺史制度

都兰县17389415430: 中国古代监察行政体制的特点? -
汉刚紫轩: 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

都兰县17389415430: 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最早形成与何时?有什么特点? -
汉刚紫轩: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御史又称之为台官、宪官或察官,是皇帝的...

都兰县17389415430: 有关监察制度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
汉刚紫轩: 1、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

都兰县17389415430: 中国古代史监察制度变化过程 -
汉刚紫轩: 1秦 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2汉 中央设御史府,长官为御史大夫 地方设十三州刺史3隋唐 门下省,负责谏议封驳4宋 中央出现谏院——谏官专门机构地方设通判5元 中央设御史台6明清 中央设...

都兰县17389415430: 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加强监察制度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
汉刚紫轩: 措施: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武帝: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负责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派刺史一人,监督地方官员,抑制和打击敌方豪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