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入侵后常德发生过几次重大战役

作者&投稿:百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抗战时期日本人发动了几次攻打长沙的战役~

一、长沙会战一共打了四次,前三次打得比较好,第四次打败了,长沙沦陷。
二、1939年9月14日, 第一次长沙会战(又称湘北会战,日方称湘赣会战)爆发。这也是欧洲大战爆发后日军对中国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攻势。
三、中国鉴于长沙的极端重要性,早就判断出日军必将进攻,为此确定了守卫湘北赣北的基本方针,向第9战区不断下达作战指示。9月上旬,第9战区判断日军进攻长沙即将开始,加紧部署,严整战备。
四、9月14日,会战开始。日军采取其传统的“分进合击,正面突破、两翼包抄”的战术,分别从赣西、鄂南、湘北三个方向会攻长沙,湘北为主力。在会战中,鉴于长沙的极端重要性,进行了战役动员,中国官兵表现出了空前高涨的抗日意志,与日军进行了异常激烈的战斗。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打击下,10月1日,日军放弃攻势被迫退却。10月15日后,逐步恢复原阵地。
补充: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唐朝和日本的白江口海战,刘仁轨以少胜多,全歼日本舰队。


龙朔元年(661年)三月,唐命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今韩国公州)都督,安抚百济余众,不巧王文度于渡海时死去。百济僧人道琛及故将扶余福信拥众据周留城(今韩国扶安)抗唐,又派人前往倭国(今日本)迎回故王子扶余丰,立其为国王。这时,倭国亦欲乘朝鲜半岛三国内乱之时,保住在高丽半岛上的势力,缓和国内的政治危机,遂派阿昙比罗夫率日军护送扶余丰回到百济。苏定方归国以后,道琛与扶余福信引众围攻百济府城,刘仁愿遣使告急。唐高宗诏令刘仁轨为检校带方州刺史,领王文度部众,从近道征发新罗(位朝鲜半岛东南部)兵以救援刘仁愿。刘仁轨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并说:“天将富贵此翁耳!”(《旧唐书·刘仁轨列传》)于是选吉日而行。临行前,刘仁轨发誓:“拟削平辽海,颁示国家正朔,使夷俗遵奉焉。”(《旧唐书·刘仁轨列传》)

此次,是刚满六十岁的刘仁轨第一次带兵出征,鉴于没有作战经验,所以刘仁轨治军非常严明。刘仁轨率唐军转战而前,所向无敌。道琛率百济军在熊津江(即今韩国锦江)口立两道栅栏,抗拒唐军。刘仁轨率部与新罗兵四面夹击,大败百济军,士卒争入栅内,由于便桥狭窄,落水及被唐军所歼达万余人。道琛连失两栅,遂解除对刘仁愿的包围,退守任存城(在百济西部任存山)。道琛自称领军将军,福信自称霜岑将军,招兵买马,其势愈壮,对唐军构成威胁。刘仁轨见所率唐军兵少,便与刘仁愿合兵一处,养兵蓄锐。

这时,高宗又诏新罗出兵,援助刘仁轨。新罗王遂遣将军金钦率兵向百济府进发。行经古泗(今韩国泗川),遭受福信部阻击,金钦只得由葛岭道(今韩国泗川县与晋州县之间)退回,由此不敢复出。不久,福信杀死道琛,兼并其众,专制政柄,扶余丰“但主祭而已”(《旧唐书·百济传》)。

龙朔二年(662年)二月,唐平壤道行军总管苏定方久攻平壤不克,又值大雪,遂解围归国。唐高宗也认为不宜再战,便下诏书指示刘仁轨:“平壤军回,一城不可独固,宜拔就新罗,共其屯守。若金法敏藉卿等留镇,宜且停彼;若其不须,即宜泛海还也。”(《旧唐书·刘仁轨列传》)唐军将士也皆欲西归。刘仁轨客观、细致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决定坚守百济,伺机出击。他说:“《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便国家、专之可也。况在沧海之外,密迩豺狼者哉!且人臣进思尽忠,有死无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主上欲吞灭高丽,先诛百济,留兵镇守,制其心腹。虽妖孽充斥,而备预甚严,宜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战而有胜,士卒自安。然后分兵据险,开张形势,飞表闻上,更请兵船。朝廷知其有成,必当出师命将,声援才接,凶逆自歼。非直不弃成功,实亦永清海外。今平壤之军既回,熊津又拔,则百济余烬,不日更兴,高丽逋薮,何时可灭?且今以一城之地,居贼中心,如其失脚,即为亡虏。拔入新罗,又是坐客,脱不如意,悔不可追。况福信凶暴,残虐过甚,余丰猜惑,外合内离,鸱张共处,势必相害。唯宜坚守观变,乘便取之,不可动也。”(《旧唐书·刘仁轨列传》)众将觉得刘仁轨说得有理,皆相从。

时扶余丰与福信等也认为唐军孤城无援,即将撤退,还遣使探问:“大使等何时西还,当遣相送。”(《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从此未加防备。刘仁轨、刘仁愿知百济防卫松弛,遂七月趁其松懈,率部突袭,相继攻克支罗城(今韩国怀德)及尹城、大山、沙井等栅,歼敌及俘获甚众,分兵守之。福信等退守真岘城(今韩国镇岑县),凭借该城临江高险,又当冲要,严兵守卫。随后不久,刘仁轨伺其稍懈,率新罗兵夜至城下,驱众从四面攀草登城,天亮时占据真砚城,终于打通了从新罗运粮的道路。刘仁愿遣使归国报捷,同时请求派兵增援。此时,唐高宗已得知倭国出兵增援百济,遂命熊津道行军总管、右威卫将军孙仁师发淄(州治今山东淄博西南)、青、莱(治益都,今属山东)、海(治朐县,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四州兵7000人开赴熊津。

福信等丢失真岘城后,处境日窘,又与扶余丰之间的猜忌与日俱增。福信遂装病不出,企图趁扶余丰前来问疾之时,伏兵杀之。不料此谋泄露,扶余奉便帅亲信袭杀福信,遣使分赴高丽、倭国,乞师援助

龙朔三年(663年),倭国天智天皇以援助百济为名,令倭将毛野稚子等倾举国精锐27000余人向新罗发起进攻,夺取了沙鼻歧,奴江二城,切断了唐军与新罗的联系。八月,唐高宗以连年用兵海东,百姓困于征调,士卒死者甚众,诏罢36州制造船舰,并遣司元太常伯(即户部尚书)窦德玄等分赴10道,询问疾苦,黜陟官吏。九月,孙仁师率部抵达熊津,与刘仁轨、刘仁愿会师,唐军兵势大振。

唐军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商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会上有人认为“加林城水陆之冲,请先击之。”但刘仁轨觉得此举不妥,并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他说:“加林险固,急攻则伤损战士,固守则用日持久,不如先攻周留城。周留,贼之巢穴,群凶所聚,除恶务本,须拔其源。若克周留,则诸城自下。”(《旧唐书·刘仁轨列传》)此举得到唐军诸将的一至认可,于是于是唐军分为二路:刘仁愿、孙仁师和新罗王金法敏率陆军前进;刘仁轨则与部将杜爽、百济降将扶余隆率水军与粮船从熊津江入白江而下,和陆军会合,同趋周留城(在今韩国扶安,建在白江河口上游不远处的左岸山地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初八,孙仁师等在白江打败百济残余部队及倭兵,攻克周留城。由于周留告急,倭将庐原君臣率水军万余渡海而来,准备自白江口登陆。刘仁轨率水军率先到达白江口。二十七日,倭国水军也从海上抵达白江口,两军遭遇。当时唐朝水军为7000余人,战船170艘;倭国水军万余,战船1000多艘。倭军虽在数量在多于唐军,但唐朝因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所造海船以形体高大、性能良好著称于世。例如,意大利人菲勒斯著的《中世纪的中国与非洲》上记载:“中国大约从公元600年开始,就建造具有五层甲板大吨位的帆船。中国帆船的体积很大,抗风浪的能力很强。”唐代海船之大,可见一斑。此外唐朝水军战船的种类也很多,据李靖《卫公兵法辑本·攻守战具》和李筌《太白阴经·水战具篇》记载,唐朝水军战船共有楼船、蒙冲、斗舰、走轲、游艇、海鹘6种。所以唐朝水军的战船在数量上虽处于劣势,但在质量上却远胜倭国战船。

并于这次海战,中国史书记载非常简略,而日本史书则记载较为详细。由于唐朝水军先到达白江口,加上战船精良,刘仁轨遂采取疲敌之策,先抢占有利位置,列战船于白江严阵以待。倭军到后,率先发起进攻,结果不利而退。而唐军仍坚阵而守。二十八日,日本诸将与百济王在首战败于唐水军后,仍盲目地高估自己的实力,错误地认为“我等争先,彼应自退”(《日本书记》卷二十七《天命开别天皇》),于是未加整顿部署,不观天气变化,便“率日本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日本书记》卷二十七《天命开别天皇》)。刘仁轨见倭军来攻,充分利用唐军战船的优势,指挥水军将倭军的船只左右夹住,使其不得回旋,随后再施以火攻,一时“烟焰涨天,海水皆赤。”(《旧唐书·刘仁轨列传》)经过激战,唐军四战四捷,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焚毁倭军战船400多艘;击毙倭将朴市田来津;扶余丰趁乱逃奔高丽,其所佩宝剑被唐军缴获;王子扶余忠胜、扶余忠志和倭军残部投降;百济诸城全部归顺,百济再次得以平定,只有迟受信据守任存城不降。

白江口海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战,因中国史书记载有限,所以鲜为人知。作战中,刘仁轨指挥有方,在兵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先采取守势,而后因势利导,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并辐以并火,最后取得了中日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作战的胜利。陆上倭军闻此讯,大惊不已,“相谓之曰:‘州柔(即周留)降矣,事无奈何。百济之名绝于今日,丘墓之所,岂可复往?’”(《日本书记》卷二十七《天命开别天皇》)白江口海战的胜利,使唐军很快占领了百济全境,形成对高丽的夹击态势。同时也粉碎了日本侵入朝鲜半岛的野心。日本天智天皇深恐唐军进攻本土,自公元664年开始,在国内耗费巨资,修筑了4道防线,以备唐军。

此前,百济首领沙吒相如、黑齿常之平壤道行军总管苏定方回军后,招集亡散,各据险响应福信,白江口海战后,各率所部归降。刘仁轨好言安慰他们,然后让其各自率军攻打任存城,并准备派唐军相助。孙仁师认为:“相如等兽心难信,若授以甲仗,是资寇兵也。”刘仁轨却不以为然,说:“吾观相如、常之皆忠勇有谋,感恩之士,从我则成,背我必灭,因机立效,在于兹日,不须疑也。”(《旧唐书·刘仁轨列传》)于是发给黑齿常之等粮食和武器,分兵相随,遂克任存城,迟受信抛弃家属,投奔高丽。至此,百济皆平。

 徐家湖狙击战   11月18日,日寇第68师团户田部队所属先头部队500多人,利用汽艇向徐家湖进犯,57师第169团第三营警戒哨两个排,转战30多里,击毙日寇200多人,打响了常德保卫战的第一枪。   河伏坚守战日寇第116师团先头部队第120联队,加上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配合,向常德市郊河伏进攻。河伏守军系国民党57师第171团第2营,共500多人。11 月 20日,日寇步兵500多人,骑兵百余人,在三架飞机掩护下,与守军打了一天一夜,日寇一共发动7次进攻,不仅损兵折将,而且毫无进展。22日,日寇增至三千余人,集中大小炮十多门,对守军工事连续轰炸,紧接着采取整排整连波浪式密集冲锋的战术,对我阵地进行猛攻。守军官兵与日寇血拼肉搏,反复争夺,伤亡近三分之二。23日日寇继续发动大规模进攻,配合作战飞机已达12架,上午10时许河伏失陷。守军第2营营长袁自强殉国,全营500多守军阵亡,仅有少数几人侥幸逃出,但日寇也在此陈尸上千。   德山拉锯战   11月21日,日寇第68师团户田部队四千多人,分两路进犯德山,国民党守军原为临时配属57师指挥的第63师188团,团长在日寇进犯的时候擅自决定撤退,这样守军仅为57师169团3营 8连和188团余部。日寇集结于十倍守军兵力,发动多次进攻,经反复争夺,终因众寡悬殊,11月23日夜,德山失手,守军除100余人突围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德山失守后,使常德城守军失去犄角之力和退路,给守城战带来极大困难。 编辑本段城基保卫战  11月23日,日寇第11军所属3个师团向常德城区全力进攻,国民党守军第57师也进行了重新布防:第171团守西门和江面:第170团守西北城角,第169团受东门兼东北角。 激战东郊  11 月23日,日寇第68师团所部五千余人,在九架飞机配合下,分五路每路各千余人,向常德东门进攻,守军57师第169团第1营死伤惨重,团长柴意新亲率预备队增援,才算暂时稳住阵脚。11月24日至25日,日寇116师团第133联队与驻守东门城郊的169团第2营发生激战,日寇伤亡惨重,当场击毙日寇 500余名,生俘7人,击落日机三架。使日寇攻城以来遭到了第一次较大的打击。11月26日,日寇步兵第109联队到达东门外,参与进攻,同样遭到惨败。   在这次战斗中,守军共打退日寇24次进攻,毙,伤日寇一千多人。26日下午,守军退守城后,据城垣一带防守。27日10时,东门的拉锯战达到高潮,六,七百名日寇向东门城垣发起了猛烈进攻,守军拼死抵抗,169团第1营副营长董庆霞和机枪连来汝谦连长带一排人冲出战壕,用手榴弹还击,炸死日寇100多人,董副营长,来连长为国捐躯,守军的无畏精神,令日寇胆寒,暂时停止了冲锋。   日寇参与进攻东门的军队先后达1万人左右,却没有取得进展,不得不转向攻击大河街,下南门。 固守大西门  11 月23日,攻下河伏的日寇第116师团步兵第120联队加上步兵第133联队等,共计一万五千多人,用大小炮几十门,开始向西郊全线攻击,逐步向大西门延伸推进。守军第170团第1营与日寇展开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第1营排以上军官全部牺牲,很多重伤失去战斗力的官兵,都用刺刀或步枪自杀成仁。   11 月26日,57师因战斗大量减员,全师包括伙夫,勤杂兵,警察都编入了战斗队伍,炮兵团因此时已无炮弹,大部分改编为步兵,参与大西门守城战。坚守在大西门城墙的有两位团长,一位是171团杜鼎团长,他率领的是第3营残部,加新编进的几十名勤杂兵和二十名警察,共100多人。一位是军炮兵团金定洲团长,他率领的是炮兵编的步兵40多名,和新编进的勤杂兵40多名,共90多人,整个大西门的守军已不足300人。就是这些勇士,无论日寇的炮火如何凶猛,毒气如何威逼,他们坚守的大西门始终巍然屹立。   11月30日上午,日寇又一次从正面向大西门发动猛烈攻击,57师师长余程万亲率特务连督战。到12月2日止,日寇始终无法攻下大西门。 鏖战北郊  进攻北郊的日寇,主要是以步兵第109联队和第133联队为骨干,另外配备有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和迫击炮第四大队,包括工兵,后勤部队共计一万多人,分东,西,正面三路向北郊进犯。国民党守军左路为170团第2营,右路为169团第3营。经过三天鏖战,守军伤亡超过百分之九十。 南城恶战  常德南面是沅江,也是阻止日寇的唯一一道天然屏障,参与南面作战的日寇主要由第3师团第6联队主力,以及配属的野炮兵第3联队。11月25日,第6联队联队长在侦察途中被国民党的飞机炸死。   11 月25日白天,日寇500多人,动用汽艇,民船20多艘,用炮火和四架飞机掩护,强渡沅江,57师第171团第3营猛烈开火还击,日寇船只被打沉一半,余下的退了回去。至26日,日寇共进行了四次渡江攻击,27日拂晓,城南外围阵地多处失守,城外守军撤退至上,下南门城楼,利用城楼及城墙坚固工事,继续狙击日寇。   11月27日下午,57师各部以成各自为战的局面。   11月28日,57师还有作战人员2400多人。


常德保卫战常德保卫战的历史背景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当武汉失陷后,日军的意图昭然若揭,他们企图通过攻占常德,消灭国民党守军,夺取洞庭湖周边的粮仓,以此牵制敌人的战略部署,迫使从云南集结的中国远征军不得不回师救援。1943年11月,一场惨烈的战役在常德地区展开,日本第11军动用了5个师团和4个伪军师,共16万余兵力,与国民党第六...

在日本入侵后常德发生过几次重大战役
日寇集结于十倍守军兵力,发动多次进攻,经反复争夺,终因众寡悬殊,11月23日夜,德山失手,守军除100余人突围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德山失守后,使常德城守军失去犄角之力和退路,给守城战带来极大困难。 编辑本段城基保卫战11月23日,日寇第11军所属3个师团向常德城区全力进攻,国民党守军第57师也...

常德细菌战发生的时间
常德细菌战发生于1941年11月4日:1、常德细菌战发生于1941年11月4日。常德细菌战是侵华日军在常德地区发动的一场细菌战,是侵华日军在中国20多个地区施放鼠疫、霍乱、伤寒等病菌,其中以常德细菌战危害最大。2、常德细菌战是侵华日军在中国20多个地区施放鼠疫、霍乱、伤寒等病菌,其中以常德细菌战危害最...

二战时期中日有哪些著名战役
1、常德会战 常德会战又称湘北战役,是指1943年11月至12月, 侵华日军与中国军队在常德地区进行的会战。侵华日军为牵制国军对云南的反攻,并掠夺战略物资,打击中国军队的士气,对抗日战争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结合部发动的一场战役。1943年11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国军集中了第六战区和第...

常德会战战役起因
常德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作为湘北重镇与川贵的门户,历来兵家必争。在武汉失守后,常德成为了重庆大后方唯一的物资补给线。这次战役的目的是动摇重庆国民党的抗战信心,通过战争逼迫其投降,以实现“结束中国事变”的目标。同时,战役旨在歼灭国民党守军,摧毁第六战区的根据地,夺取洞庭湖的粮仓,达到以战养...

血战常德的血战历史
1943年11月23日,日军第11军所属3个师团4万之众开始全力向常德城区进攻,第57师也进行了重新布防:第171团守西门和江面;第170团守西北城角;第169团守北门到东门。 也是在这一天,常德外围制高点德山失守,城内守军失去了犄角和退路。同时,五千多日军在九架飞机配合下,分五路率先向东门发起了...

湖南旅游景点:常德抗日会战阵亡公墓
常德抗日会战阵亡公墓 1934年冬,日本侵略军进攻常德城,守军国民党第74军57师与之进行了拉锯式的殊死搏斗,发生了震撼世界的常德抗日会战。这次会战,歼灭敌军1.5万人,国军亦牺牲惨重,减员5万人,终于将日寇击退挫 败了其攻占常德进而截断我通往湘西、重庆咽喉的阴谋。常德抗日会战阵亡公墓就是为安葬固守...

常德会战的背景是什么?
常德会战背景 常德会战的背景还要从鄂西会战开始说起,这时候的日本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和所面临的局势都是非常不利的,在苏德之间的战争中苏联的军队已经开始发起全方面的攻势,而且已经将战线推到了第聂伯河区域,而英国和美国的军队在和德国的战争中也促使墨索里尼离开了政界,义大利也紧随其后宣布投降,...

常德保卫战中鼠疫如何影响了人们的抵抗?
在65年前的那个寒冬,日本军国主义的铁骑对中国大地进行了无情的屠戮,疫魔之爪也在中国湖南常德古城降临。常德城内,恶鼠横行,毒雾笼罩,生活陷入绝望,哀鸿遍野。然而,面对如此惨状,常德人民并未屈服。在这场生与死的较量中,官员、警察、医务工作者以及广大普通百姓挺身而出,用愤怒和坚韧筑起了一道...

常德会战抗日纪念碑历史背景
第六战区伤亡惨重。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积极的战斗精神和有效的兵力部署。日军得以轻易撤退,而中国军队未能形成对日军的决定性打击。战后,57师的英勇抵抗使常德成为一座象征,57师的臂章也因此增添“常德”二字,他们在1945年重组后,第一个进入南京接受日本投降,为战争局势反转奠定了基础。

玉州区13916636113: 抗日战争时期,在湖南境内的重大战役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三次长沙会战 ②常德会战 ③湘西会战 ④长衡会战. -
冶皇亚叶:[选项] A. ①②④③ B. ②④③① C. ③④②① D. ②③④①

玉州区13916636113: 抗战时,发生在湖南的重大战役有() ①长沙会战 ②常德会战 ③长衡会战 ④湘西会战. -
冶皇亚叶:[选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玉州区13916636113: 抗日战争时期湖南境内的重大战役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1.三次长沙会战 2.常德会战 3.湘西会战 4.长衡会战 -
冶皇亚叶:[选项] A. 1234 B. 2143 C. 3421 D. 4213

玉州区13916636113: 关于常德会战的传说 -
冶皇亚叶: 常德会战发生于1943年秋,日本中国派遣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对云南的反攻,并掠夺战略物资,打击中国军队的士气对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结合部发动的一场战役.日军第11军出动45个步兵大队约9万人左右冲破了第六战区右翼的第10、第29集团军防线,在外围中国军队30个师的围攻下攻克了常德,并重创了前来解围的第10军等部队后撤退.中国军队虽然最终收复常德,但在开罗会议上的蒋介石因为常德一度失守,使他在盟友面前脸上无光,谈判筹码降低,气的要枪毙弃城逃跑的守将余程万.

玉州区13916636113: 标志着日军在中国战场攻势结束的战役是() -
冶皇亚叶:[选项] A. 长沙会战 B. 衡宝战役 C. 湘西会战 D. 常德会战

玉州区13916636113: 22次会战各是哪些,战况如何,只写结果
冶皇亚叶: 抗战中的22次大型会战一览,真正的民族脊梁! 1淞沪会战: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三... 大批日本舰艇常年在长江、黄浦江沿岸巡弋. 1937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七?七”事...

玉州区13916636113: 抗日战争中日军在我国哪个省伤亡最多?
冶皇亚叶: 应该是湖南 4打长沙,3攻常德,上高会战,长衡会战,雪峰山会战.........包括了相持阶段约一半的重要战役 日军在湖南吃尽了苦头,光在衡阳城下就损兵近两万,在雪峰山损兵2.7万,这些都是日军自己的数字;根据国民政府的数字,日军在光在湖南的大战役中,损失超过40万,湖南人民牺牲200万(国民政府的数字:八年共歼灭日军250万(含八路军、 新四军的通报数字)) 防御阶段,日军一共才损失45万(国民政府的数字),1938年6月江苏省就基本沦陷了,日军在江苏省损失不到10万(上海是特别市,不划归江苏)

玉州区13916636113: 常德会战中许国璋将军是怎样负伤牺牲的?1943年常德会战中,15
冶皇亚叶: 1943年下半年,日本陆军发动“常德会战”.战略的目的有两个:一、 攻击常德,牵制我远征军发起怒江战役;二、占领战备要地常德. ? 日军中国派遣军以第十一军司...

玉州区13916636113: 谁有四次长沙会战的详细资料? -
冶皇亚叶:第四次长沙会战1944年5月揭开了序幕.这次会战又叫做长衡会战.是指1944年(民国33年)5月至8月,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豫湘桂战役中,中国第9战区部队在湖南长沙、衡阳地区对日军进行的...

玉州区13916636113: 抗日将军余程万的悲催结局
冶皇亚叶: 张恨水的众多小说中,有一部长篇小说《虎贲万岁》(又名:《武陵虎啸》)是纪实... 1943年10月,日本侵略军分别由沙市、岳阳渡过长江和湘江,大举向湘西重镇常德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