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宋到北宋,山水画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转变?从构图,内容,审美风格方面论述

作者&投稿:茶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山水画从五代到北宋再到南宋,在形式风格和精神内涵上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急求……谢谢~

不知楼主求之何用。这个题目非常大,三言两语很难说清。个人试图简单阐述个人的看法。
山水画发展,从南北朝发端,到了隋唐,工笔山水成熟。唐朝中晚期水墨山水出现并迅速成熟,到了五代的荆浩将其的绘画理论做了一次总结,并且正式提出山水画的“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五代的山水画风格,可以由此总结。以气韵为先,心中将风景素材构思成熟,将其纳入画图。画图中追求景物的完整——上至山巅,下到泉根、道路、河流等近景。中间主次、山林、峰峦、屋宇、人物无所不备。追求完整的精神境界。表达方法和形式追求上,追求笔墨兼备——也就是即重视笔法的勾勒,描绘形态;又重视墨法的皴染;将笔法和墨法有机结合。由于五代是水墨山水的成熟期,笔墨技法较为朴素、浑厚。笔墨技法相对单纯。皴法与染法尝尝结合为一体。对于屋宇、房舍、桥梁、树木以及人物的描绘较为细致。树木画法多为夹叶(就是用双钩的画法画出树叶轮廓的方法),画家尝尝着力于表达树木生长的状态和细节。这方面的例子,可以参考关仝的《关山行旅图》、卫贤的《高士图》
五代的代表性山水画家有: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卫贤;宋初的范宽也可以算作五代画家(范宽生于五代末,主要艺术活跃期在北宋初年。但是绘画风格与五代更近)。

北宋山水画,可以看成五代李成画派的延续。李成画派——即所谓的齐鲁画派——在北宋成为统治性的画风。前后出了许多名家。如许道宁、郭熙、王诜等。所以要介绍北宋山水画风,有必要介绍李成的绘画风格。李成本是西安人,因为躲避战乱,移居营丘(今天的山东昌乐)。李成的画风用最简练的文字介绍,就是:惜墨如金。其绘画特征,表达山石,多用淡墨渲染,画的很轻很柔,富有地域特征。因此又被形容为“石如云动”,代表性的皴法为“卷云皴”。画树,枝干多如蟹爪一样,从下往上勾起,因此又称“蟹爪树”。此二者是李成山水画的代表特征。这一特征被北宋沿袭,因此北宋山水多是这一风格的发展。

北宋山水画从形制上讲,和五代比较没有太大的差别。也都以立轴为主,长卷也是重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立轴还是长卷,全景展现山水景物也都是主要的绘画风格。一幅图卷之内,山川、峰峦、溪流、泉瀑、寒林、屋宇、人物等无所不包。这也被称为“全景山水”。但从风格特征上,相比五代有了发展。主要表现为笔墨技法开始丰富。虽然北宋画家多沿袭李成画法,但是从李成本人皴染结合的五代绘画特点,渐渐发展出多种面貌。比如许道宁的《渔父图》,山崖凌厉刚劲,皴法肯定果决,不拖泥带水;再如郭熙的《早春图》,皴法空灵厚实,独具表现力;再如王诜的《渔村小雪图》,笔法洗练洒脱,才气飞扬。由此可见,皴法的表现力,北宋山水相比五代山水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也是山水画技法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皴法是随着水墨山水的成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笔墨技法。区别于勾勒,皴法主要体现山石的质感,这样就使得皴法具有独特的可塑性和可发挥的空间。对于不同的画家,相同总类的皴法经常格局自己的鲜明特点。

除此之外,北宋后期,画坛经历了一次复古潮流。许多画家抛弃李成的画风,开始模拟唐中后期水墨山水将成熟却还未成熟时候的画法。弱化皴法的作用,主要以勾勒、渲染为绘画表达方式。代表画家如王诜的《烟江叠嶂图》。

北宋风格的山水画发展,被国破家亡硬生生中断。因为大批宫廷藏画被抢劫一空,南宋绘画的风格与北宋天差地别。南宋画风主要是北宋画院画家李唐的风格的发展。李唐本来是宋徽宗的宣和画院的画家。因为战乱,辗转南渡到杭州,在宋高宗的画院中担任画师。他的绘画风格影响了整个南宋。其主要特点有:1,画面表达,从原先的全景式山水,变化为主要表达风景片段和局部景致的小景山水。这一特点,从李唐的后继者马远和夏圭的画中最能体现。马远夏圭基本不作全景山水,题材多为风景一角,或者江山之半边。因此被人称为“马一角”、“夏半边”。有人说这是国破家亡,画家不忍心再做全景山川。个人以为这多少有些附会。因为这种小景山水,在北宋已然出现。这就是田园山水画派,其代表人物是赵令穰。他是北宋宗室,足迹基本不出京师。因此主要描绘京师近郊的田园风光,画面多是整齐的树林、清澈的小溪、优雅的馆阁等皇家园林风光。画面已经有了小景山水的特点。南宋只是这种皇家园林山水画风的发展和继承,不应添加过多的政治含义。
2,笔墨技法。北宋绘画笔墨技法更多是李成画法的发展。因各个画家自己的性格不同,展现出不同风貌。南宋山水画笔墨技法则更多是李唐的画法的发展。李唐晚年作大斧劈皴,毛笔横躺,如斧头劈砍一样在画面上横扫而过,因此得名。这种皴法淋漓痛快,适合于简练的表达山石结构。因此南宋绘画的笔墨技法以此为基础,长于表达山石形体结构,笔法简练,复杂的皴染技法不再常见。这也可以看作为是笔墨技法进一步发展,画家的简笔概括能力提高的结果。
3,精神面貌。南宋山水大多都是院体画,乃画院画家所做。因此大多表现颂圣、淳朴乡民风情、优雅的贵族生活等内容。因为笔墨技法简洁凝练,因此画家特别重视绘画中“诗意”的传达。画面常常洋溢着浓浓的诗情。如果说后世的文人画是诗画结合,是在画面上题诗为主;那么南宋山水画家一般不再画面上题诗,但是力求用画面本身传达出诗歌的意境。

南宋绘画中还有一支,属于别派。即僧人画。这类绘画无常理可循,画家力求的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因此从风格史断代上不能作为常理考察。

北宋山水画特点是客观地整体地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多义性和无我之境。”(《美的历程》,《李泽厚十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67页。)这种客观性在于求真,而非求似,“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传荆浩《笔法记》)此处把六朝“气韵生动”这一对人物画的审美标准,推广到山水画的领域来,“它获得了新的内容和含义,终于成为整个中国画的美学特色: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模拟和形似,要尽力表达出某种内在风神,这种风神又要建立在对自然景色,对象的真实而又概括的观察、把握和描绘的基础之上。”(164页)它使观赏者也能“移入情感”,使山水画不仅可望可行,还可游可居,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一种“牧歌式”的亲密关系。其代表者是范宽的关陕峻岭,和董源的江南平远真景。

南宋山水画则受宫廷画院画风的影响,追求细节真实和诗意表达。“画面的诗意追求开始成了中国山水画的自觉的重要要求。(168)”“这里不再是北宋那种气势雄浑邈远的客观山水,不再是那种异常繁复杂多的整体面貌;相反,更经常出现的是颇有选择取舍地从某个角度、某一局部、某些对象甚或某个对象的某一部分出发的着意经营,安排位置,苦心孤诣,在对这些远为有限的对象的细节忠实描绘里,表达出某种较为确定的诗趣、情调、思绪、感受。”(170)诗意追求使画面没有流于庸俗和呆板,细节真实则使画面没有流于空疏和抽象。“北宋浑厚的、整体的、全景的山水,变而为南宋精巧的、诗意的、特写的山水,前者以雄浑、辽阔、崇高胜,后者以秀丽、工致、优美胜。两美开峙,各领千秋。”(171)
望采纳

山水画发展,从南北朝发端,到了隋唐,工笔山水成熟。唐朝中晚期水墨山水出现并迅速成熟,到了五代的荆浩将其的绘画理论做了一次总结,并且正式提出山水画的“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五代的山水画风格,可以由此总结。以气韵为先,心中将风景素材构思成熟,将其纳入画图。画图中追求景物的完整——上至山巅,下到泉根、道路、河流等近景。中间主次、山林、峰峦、屋宇、人物无所不备。追求完整的精神境界。表达方法和形式追求上,追求笔墨兼备——也就是即重视笔法的勾勒,描绘形态;又重视墨法的皴染;将笔法和墨法有机结合。由于五代是水墨山水的成熟期,笔墨技法较为朴素、浑厚。笔墨技法相对单纯。皴法与染法尝尝结合为一体。对于屋宇、房舍、桥梁、树木以及人物的描绘较为细致。树木画法多为夹叶(就是用双钩的画法画出树叶轮廓的方法),画家尝尝着力于表达树木生长的状态和细节。这方面的例子,可以参考关仝的《关山行旅图》、卫贤的《高士图》
五代的代表性山水画家有: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卫贤;宋初的范宽也可以算作五代画家(范宽生于五代末,主要艺术活跃期在北宋初年。但是绘画风格与五代更近)。

北宋山水画,可以看成五代李成画派的延续。李成画派——即所谓的齐鲁画派——在北宋成为统治性的画风。前后出了许多名家。如许道宁、郭熙、王诜等。所以要介绍北宋山水画风,有必要介绍李成的绘画风格。李成本是西安人,因为躲避战乱,移居营丘(今天的山东昌乐)。李成的画风用最简练的文字介绍,就是:惜墨如金。其绘画特征,表达山石,多用淡墨渲染,画的很轻很柔,富有地域特征。因此又被形容为“石如云动”,代表性的皴法为“卷云皴”。画树,枝干多如蟹爪一样,从下往上勾起,因此又称“蟹爪树”。此二者是李成山水画的代表特征。这一特征被北宋沿袭,因此北宋山水多是这一风格的发展。

北宋山水画从形制上讲,和五代比较没有太大的差别。也都以立轴为主,长卷也是重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立轴还是长卷,全景展现山水景物也都是主要的绘画风格。一幅图卷之内,山川、峰峦、溪流、泉瀑、寒林、屋宇、人物等无所不包。这也被称为“全景山水”。但从风格特征上,相比五代有了发展。主要表现为笔墨技法开始丰富。虽然北宋画家多沿袭李成画法,但是从李成本人皴染结合的五代绘画特点,渐渐发展出多种面貌。比如许道宁的《渔父图》,山崖凌厉刚劲,皴法肯定果决,不拖泥带水;再如郭熙的《早春图》,皴法空灵厚实,独具表现力;再如王诜的《渔村小雪图》,笔法洗练洒脱,才气飞扬。由此可见,皴法的表现力,北宋山水相比五代山水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也是山水画技法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皴法是随着水墨山水的成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笔墨技法。区别于勾勒,皴法主要体现山石的质感,这样就使得皴法具有独特的可塑性和可发挥的空间。对于不同的画家,相同总类的皴法经常格局自己的鲜明特点。

除此之外,北宋后期,画坛经历了一次复古潮流。许多画家抛弃李成的画风,开始模拟唐中后期水墨山水将成熟却还未成熟时候的画法。弱化皴法的作用,主要以勾勒、渲染为绘画表达方式。代表画家如王诜的《烟江叠嶂图》。

北宋风格的山水画发展,被国破家亡硬生生中断。因为大批宫廷藏画被抢劫一空,南宋绘画的风格与北宋天差地别。南宋画风主要是北宋画院画家李唐的风格的发展。李唐本来是宋徽宗的宣和画院的画家。因为战乱,辗转南渡到杭州,在宋高宗的画院中担任画师。他的绘画风格影响了整个南宋。其主要特点有:1,画面表达,从原先的全景式山水,变化为主要表达风景片段和局部景致的小景山水。这一特点,从李唐的后继者马远和夏圭的画中最能体现。马远夏圭基本不作全景山水,题材多为风景一角,或者江山之半边。因此被人称为“马一角”、“夏半边”。有人说这是国破家亡,画家不忍心再做全景山川。个人以为这多少有些附会。因为这种小景山水,在北宋已然出现。这就是田园山水画派,其代表人物是赵令穰。他是北宋宗室,足迹基本不出京师。因此主要描绘京师近郊的田园风光,画面多是整齐的树林、清澈的小溪、优雅的馆阁等皇家园林风光。画面已经有了小景山水的特点。南宋只是这种皇家园林山水画风的发展和继承,不应添加过多的政治含义。
2,笔墨技法。北宋绘画笔墨技法更多是李成画法的发展。因各个画家自己的性格不同,展现出不同风貌。南宋山水画笔墨技法则更多是李唐的画法的发展。李唐晚年作大斧劈皴,毛笔横躺,如斧头劈砍一样在画面上横扫而过,因此得名。这种皴法淋漓痛快,适合于简练的表达山石结构。因此南宋绘画的笔墨技法以此为基础,长于表达山石形体结构,笔法简练,复杂的皴染技法不再常见。这也可以看作为是笔墨技法进一步发展,画家的简笔概括能力提高的结果。
3,精神面貌。南宋山水大多都是院体画,乃画院画家所做。因此大多表现颂圣、淳朴乡民风情、优雅的贵族生活等内容。因为笔墨技法简洁凝练,因此画家特别重视绘画中“诗意”的传达。画面常常洋溢着浓浓的诗情。如果说后世的文人画是诗画结合,是在画面上题诗为主;那么南宋山水画家一般不再画面上题诗,但是力求用画面本身传达出诗歌的意境。

南宋绘画中还有一支,属于别派。即僧人画。这类绘画无常理可循,画家力求的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因此从风格史断代上不能作为常理考察。

北宋、南宋山水画之分,在于南宋时已经国破山河在,画里就表现出了亡国的情绪及颓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主要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位置有关北宋繁荣,继承了很多唐朝的风格,到了南宋,国破家亡,很多艺术作品表现出了颓废、凄凉的感觉南北的地域文化等也影响了风格变化


中国古代有哪些有名的山水画?
1、《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各个时期的代表作
中国山水画到了隋唐时代,有了一个大的发展。隋代以展子虔为代表的画家们的作品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山水画状况提供了重要材料。展子虔,是今山东一带的人,他曾历任北齐、北周、隋三朝的大夫,是一个绘画的多面手,据说对于人物、山水、界画和车马无不精湛。被世人称为“唐画之祖”。但是,他的最...

从南宋到北宋,山水画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转变?从构图,内容,审美风格方面...
除此之外,北宋后期,画坛经历了一次复古潮流。许多画家抛弃李成的画风,开始模拟唐中后期水墨山水将成熟却还未成熟时候的画法。弱化皴法的作用,主要以勾勒、渲染为绘画表达方式。代表画家如王诜的《烟江叠嶂图》。北宋风格的山水画发展,被国破家亡硬生生中断。因为大批宫廷藏画被抢劫一空,南宋绘画的风格...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
南派以被评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著名诗人王维为滥觞,运用披麻皴和宋代画家米芾发明的雨点皴或叫米点皴,多用墨色少用颜色表现蒙蒙细雨中的江南丘陵,后来发展到只用墨的水墨山水,王蒙、倪瓒等画家发展形成了南派风格。 从明代后期到清朝时,山水画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格式套路,画家不在观察自然,从临摹古画技巧入手,...

简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过程
3、北宋山水画以李成,范宽成就最高,南宋时期号称南宋四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已清奇峭拔的形象和简括的笔墨开创了空灵雅秀的南宋院体山水画风。4、元代中晚期山水画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画家是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他们是江浙一带的文人擅长山水以绘画作品鲜明的表现心境和生活情趣。5...

宋代著名山水画作品
宋代著名山水画作品:千里江山图、溪山行旅图、窠石平远图、茂林远岫图、晴峦萧寺图、雪景寒林图、雪山萧寺图、江山楼观图、溪山楼观图、早春图、幽谷图、关山春雪图、山村图等。北宋时期,山水画大兴。这其中,李成和范宽是北宋初期山水画家的代表,他们上承荆浩以水墨为主的传统,以表现北方雄浑壮阔...

两宋山水画风格演变的基本脉络
宋朝初期中国山水画承袭五代荆浩、关仝、董源与巨然等人,使中国山水画推向了高峰。北宋以米芾、米友仁父子最为卓越,他们成功的将文人画与山水画风格相融合,后人难以企及。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峰鼎立的构图方式,表现出山的气势雄伟,前景作一巨石与主峰取得平衡,并以山腰的一线飞瀑,连贯上下气势。到...

宋代十大山水画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3、《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作品,与郭熙的《早春图》和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共同代表了宋代山水画的黄金时代,是中国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称此画为“宋画第一”,近代绘画大师徐悲鸿先生平生最爱的画作也是这幅《溪山行旅图》,明代唐寅代表画作《山路松...

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其代表人物都有谁?
中国的山水画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而在其中也有一些比较著名的画家。一、李成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其实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李成的影响,在山水画方面也自成一派。而李成也是一个极其有天赋的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博览群书。他也十分喜欢游历山川,经常一人独自前去自然当中感受,这也为他的山水画提供...

南北宋的山水画各有什么特点
北宋初期山水画上承荆浩以水墨为主的传统,以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为主。除北方山水系统的山水画外,长于界画的郭忠恕,善于表现湖山小景的惠崇、赵令穰,以及继承唐代以来的青绿山水画法的王希孟等,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李成与范宽,董源以不同的风格创立了北宋南北的三大主流画派。李成...

沙雅县13475181578: 请比较北宋山水画到南宋山水画的变化~主要结合时代变化分析山水画的变化 -
尉春消渴:[答案] 北宋国家统一,画家大都集中在北方,画的是北方的大山大水,层峦叠嶂,一般是全景式构图,到南宋国家偏安一隅,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画家逃到南方,看见不同于北方的山水,是那种烟云迷漫,草木葱茏的,所以画家开始画山之一角,...

沙雅县13475181578: 中国宋代山水画发展概述 -
尉春消渴: 宋代山水画的丰富与它的深刻性、在于画家的师法造化,熟悉山川自然的特性.杰出的画家不但师法造化,而且还强调中得心源. 宋代山水画北宋和南宋各有特点,如北宋多大水大山全景图,南宋常有山明水秀的一角之图.北宋山水画的的著...

沙雅县13475181578: 两宋山水画风格演变的基本脉络 -
尉春消渴: 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在真实描写大自然并表达一定的审美认识上达到高峰.继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分别开创并继承南北山水画派之后,北宋关仝、李成、范宽三家鼎立,各擅胜场. 五代、两宋...

沙雅县13475181578: 两宋山水画出现了怎样的风格转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尉春消渴: 北宋、南宋山水画之分,在于南宋时已经国破山河在,画里就表现出了亡国的情绪及颓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主要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位置有关北宋繁荣,继承了很多唐朝的风格,到了南宋,国破家亡,很多艺术作品表现出了颓废、凄凉的感觉南北的地域文化等也影响了风格变化

沙雅县13475181578: 简要论述唐代以来中国山水画五个重要阶段的发展变化
尉春消渴: 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称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就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开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

沙雅县13475181578: 1.北宋山水画与南宋山水画的变化; -
尉春消渴: 1.北宋被金所灭.肯定是一种很懦弱无能的感觉. 南宋被元所灭,在南国苟延残喘的南宋是一种颓势的画风. 2.西方是油画,东方是毛笔画. 3.从唐的恢弘到宋的颓势.再到明的复兴和清的花明

沙雅县13475181578: 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演变最好能例举出代表作 -
尉春消渴:[答案] 中国的山水画发展演变 山水画,是一种表现山川之妙并能为人类寻求某种精神寄托的画种.中国的山水画起源甚早,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已有了山水画,但实物未见流传.而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山水画,当是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沙雅县13475181578: 中国山水画从五代到北宋再到南宋,在形式风格和精神内涵上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
尉春消渴:[答案] 不知楼主求之何用.这个题目非常大,三言两语很难说清.个人试图简单阐述个人的看法.山水画发展,从南北朝发端,到了隋唐,工笔山水成熟.唐朝中晚期水墨山水出现并迅速成熟,到了五代的荆浩将其的绘画理论做了一次总结,并且...

沙雅县13475181578: 中国山水画从北宋到南宋,再到元代,在形式风格和精神内涵上产生了什么变化? -
尉春消渴: 北宋建立之初,在宫廷中建立了翰林图画院,征召大批画家到画院供职,为宫廷服务.宋徽宗时,画院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南宋山水画处于北宋向元代山水画变革的过渡时期,它作为南宋山水画创作的主要体现形式,既有对其前山水画风格、技法的继承和总结,又有对元代文人画成熟风格的启示和肇示.它的形成既受宫廷趣味的制约,又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宋朝绘画就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个鼎盛时代.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绘画的辉煌时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