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吃嗟来之食是否出自鲁迅的文章

作者&投稿:蒙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以下语句出自鲁迅的哪篇文章?~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的人。”
麻烦采纳,谢谢!

我会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在面对大是大非时,一定要有不受嗟来食的骨气,立场坚定,决不退缩;在面对无关重点的问题时,知退一步,容忍一时,便海阔天空。
正面例子有很多,屈原,苏武,文天祥,谭嗣同,朱自清等等
反面例子有韩信,司马迁等
然后可以联系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升华。
继而联想当今国家的荣辱,在国际问题中的立场问题等。也可以联系热点“八荣八耻”。

嗟来之食

《礼记·檀弓下》(节录):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黔敖:春秋时齐国的一个富翁。

袂:读mèi ,衣袖。

辑:拖着不使脱落。

屦:读jù ,用葛麻做成的单底鞋。

贸贸:同“眊眊”,蒙昧不明的样子。

嗟:感叹词。

嗟来之食:指侮辱性的施舍。

这个故事写了一个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有骨气的穷人。后世以“嗟来之食”表示侮辱性的施舍。吴晗在《谈骨气》中引用这一故事为论据,说明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有骨气的。范晔《乐羊子妻》中的乐羊子之妻以这个典故奉劝丈夫,要他做一个品行廉洁而有志气的人。这个故事流传千百年,有着积极的意义。

不是鲁迅,是吴晗写的《谈骨气》
最早这句话是孟子说的

是古文里面的
《礼记·檀弓下》(节录):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不是鲁迅,也不是吴晗《礼记·檀弓下》就有了啊,

古文《乐羊子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关于成语的小知识
退避三舍 洛阳纸贵 草木皆兵 按图索骥 后来居上 邯郸学步 守株待兔 如火如荼 望梅止渴 探骊得珠 望洋兴叹 掩耳盗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请君入瓮 高山流水 胸有成竹 唇亡齿寒 闻鸡起舞 指鹿为马 不寒而栗 不学无术 鸡鸣狗盗 势如破竹 枕戈待旦 抱薪救火 梁上君子 脱颖而出 嗟来之食 塞翁失...

辑文言文
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 【读解】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就出自这个故事,是说为了表示做人地骨气,绝不低...

尊严与灵魂作文
老人头也没有抬,有气无力但又不屑一顾的答道:“我就是因不吃这嗟来之食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最后,老人饿死了。时间老人对我说:“这位老人宁死都不肯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真正的尊严就是在困境中敢说出‘不食嗟来之食’这句话的勇气?” 走着走着,我又见到了清朝末年的一些官员。他们似乎很有“尊严...

找成语故事
洛阳纸贵 草木皆兵 按图索骥 后来居上 邯郸学步 如火如荼 探骊得珠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请君入瓮 高山流水 胸有成竹 唇亡齿寒 闻鸡起舞 指鹿为马 不寒而栗 不学无术 鸡鸣狗盗 势如破竹 枕戈待旦 抱薪救火 梁上君子 脱颖而出 嗟来之食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精卫填海 靡靡三音 入木三分 八仙...

于历史有关的有趣的成语故事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安如泰山解释:安稳的像泰山一样。形容十分稳固,不可动摇。这个成语来源于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

狼图腾读后感
不会为了嗟来之食而不顾尊严的向主人摇头晃尾,因为狼知道,决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那绿莹莹的闪着狡黠目光的眼,那四根令人闻风丧胆的狼牙,黑的、灰的或白的并不好看的毛色,那强而有力的四肢和尾巴,构成了——狼。 狼,最凶猛的武器就是它的上下四根狼牙,如果没有狼牙,狼所有的勇敢、强悍、智慧、...

高考优秀征文精选10篇
尽管他热烈地向往功名,但他也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必须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否则,他宁愿放弃,也决不接受“嗟来之食”。他生就一副傲骨,决不在人前卑躬屈膝,而要“平交王侯”,与王公权贵平起平坐。所以在供奉翰林期间,他敢于叫高力士脱靴,让杨贵妃研墨;他甚至“自称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当...

历史上有哪些人做出了人生的正确选择
1、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朋友的病情,此时正赶上胡人大举进攻郡城。友人对巨伯说:“今天情况很紧急,我将要死去,你赶快离开吧!”巨伯说:“我从远方不远千里来探望你,而你却让我离开,舍弃义气而寻求生命,这岂是我巨伯的所作所为?”不久贼兵攻破郡城,对巨伯说:“我们大军入城,一...

老马识途、盲人摸象、梁上君子、井底之蛙、破釜沉舟、惊弓之鸟、三顾...
囫囵吞枣 狐假虎威 狐疑不决 虎口余生 华而不实 画饼充饥 画荻教子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机不可失 鸡口牛后 鸡鸣狗盗 积羽沉舟 疾风知劲草 家徒四壁 家喻户晓 坚壁清野 见卵求鸡 渐入佳境 江郎才尽 金石为开 蕉鹿自欺 嗟来之食 捷足先得 竭泽而渔 挂 羊 头 卖 狗 肉 将欲取之 必...

请问高考优秀征文精选10篇
尽管他热烈地向往功名,但他也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必须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否则,他宁愿放弃,也决不接受“嗟来之食”。他生就一副傲骨,决不在人前卑躬屈膝,而要“平交王侯”,与王公权贵平起平坐。所以在供奉翰林期间,他敢于叫高力士脱靴,让杨贵妃研墨;他甚至“自称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当...

江南区18664667310: “不食嗟来之食”出自那篇文章 -
富应养血: 出处:《礼记·檀弓下》 “嗟来之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 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贬义词.

江南区18664667310: 怜者不受嗟来之食 这句话出自哪里谁说的 -
富应养血: 应该是是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吧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五回

江南区18664667310: 有关嗟来之食辩论会的资料 -
富应养血:这个故事写了一个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有骨气的穷人.后世以“嗟来之食”表示侮辱性的施舍.吴晗在《谈骨气》中引用这一故事为论据,说明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有骨气的....

江南区18664667310: 不食嗟来之食说的是谁 -
富应养血: 原文 齐大饥.黔敖(1)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2).有饿者蒙袂辑屦(3),贸贸然来(4).黔 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5)!”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 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6),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

江南区18664667310: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是什么意思?出自哪篇文言文?文中的饿者是一位怎样的人?由上文发出来的成语是什么? -
富应养血: 1、“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地 这个地步!” 2、源于《礼记·檀弓》: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屡,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3、一个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有骨气的穷人 4、嗟来之食

江南区18664667310: 嗟来之食出自哪个人物之手 -
富应养血: 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檀弓》: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屡,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

江南区18664667310: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该句典出自哪里 -
富应养血: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该句典出自《礼记·檀弓下第四》中.意思是:我就是因为不吃无礼吆喝的饭,才落得这个样子的啊.

江南区18664667310: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是谁说的,出处 -
富应养血: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尸佼《尸子》(节录):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盗泉: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孔子不喝“盗泉”水,因为他憎恶这个名字.旧时人们饮用这句话,表示坚守节操,不污其行.尸佼是战国时法家,著有《尸...

江南区18664667310: 贫者不食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 -
富应养血: 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

江南区18664667310: “不受嗟来之食”和“士可杀不可辱”分别出自哪个典故?
富应养血: 1这是出自<后汉书>的<乐阳子妻>的. 所以是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2士可杀不可辱 〖解释〗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出处〗语出《礼记·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