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Q正传的几个问题

作者&投稿:茌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啊Q正传>>简介~

《阿Q正传》简介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写于一九二一年十二月至一九二二年二月之间,最初分章刊登于北京《晨报副刊》(注:《阿Q正传》第一章发表于1921年12月4日《晨报副刊》的“开心话”栏,开头讽刺考证家的那些近似滑稽的写法,就是为了切合这一栏的题旨。但鲁迅“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所以越写越认真起来,第二章起便移载“新文艺”栏。至1922年2月12日登毕),以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的典型。阿Q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赤贫者,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从生活地位看,阿Q受到惨重的剥削,他失掉了土地以及独立生活的依凭,甚至也失掉了自己的姓。当他有一次喝罢两杯黄酒,说自己原是赵太爷本家的时候,赵太爷便差地保把他叫了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不许他姓赵。阿Q的现实处境是十分悲惨的,但他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小说的两章“优胜记略”,集中地描绘了阿Q这种性格的特点。他常常夸耀过去:“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其实他连自己姓什么也有点茫然;又常常比附将来:“我的儿子会阔的多啦!”其实他连老婆都还没有;他忌讳自己头上的癞疮疤,又认为别人“还不配”;被别人打败了,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他胜利了;当别人要他承认是“人打畜生”时,他就自轻自贱地承认:“打虫豸,好不好?”但他立刻又想: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剩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于是他又胜利了。遇到各种“精神胜利法”都应用不上的时候,他就用力在自己脸上打两个嘴巴,打完之后,便觉得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于是他又得胜地满足了。他有时也去欺侮处于无告地位的人,譬如被假洋鬼子打了之后,就去摩小尼姑的头皮,以此作为自己的一桩“勋业”,飘飘然陶醉在旁人的赏识和哄笑中。但是这种偶然的“勋业”仍然不过是精神的胜利,和他的自轻自贱、自譬自解一样是令人悲痛的行动。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使他不能够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他的“优胜记略”不过是充满了血泪和耻辱的奴隶生活的记录。

作品突出地描绘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同时又表现了他的性格里其它许多复杂的因素。阿Q的性格是充满着矛盾的。鲁迅后来曾经说过: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注:《且介亭杂文•寄〈戏〉周刊编者信》)。一方面,他是一个被剥削的劳动很好的农民,质朴,愚蠢,长期以来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毒害,保持着一些合乎“圣经贤传”的思想,也没改变小生产者狭隘守旧的特点:他维护“男女之大防”,认为革命便是造反;很鄙薄城里人,因为他们把“长凳”叫做“条凳”,在煎鱼上加切细的葱丝,凡是不合于未庄生活习惯的,在他看来都是“异端”。另一方面,阿Q又是一个失掉了土地的破产农民,到处流荡,被迫做过小偷,沾染了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并不佩服赵太爷、钱太爷,敢于对假洋鬼子采取“怒目主义”;还觉得未庄的乡下人很可笑,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没有见过杀头。阿Q性格的某些特征是中国一般封建农村里普通农民所没有的。即瞧不起城里人,又瞧不起乡下人;从自尊自大到自轻自贱,又从自轻自贱到自尊自大,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样典型环境里典型的性格。出现在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一方面是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后近代中国农村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为阿Q本身的具体经历所决定。鲁迅从雇农阿Q的生活道路和个性特点出发,按照自己艺术创造上的习惯——“模特儿不用一个一定的人”(注:《二心集•答北斗杂志社问》),遵循主体的需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在思想熔铸的时候,又突出了人物复杂性格中的某一点,使某具有鲜明的精神特征,从而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意义深刻而又栩栩如生的典型。

鲁迅

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众愚昧,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而以孙中山为首的少数有志之士,披荆斩棘,浴血奋战,试图挽救危亡的中国。这就是近现代之交轰轰烈烈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1月1日,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中国似乎出现了希望的曙光。可是,由于领导这次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没有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一起参加革命,壮大革命队伍,反而对要求革命的农民采取排斥和压制的态度;他们也没有彻底打击和镇压封建势力,反而采取了妥协、宽容和姑息态度。所以,革命遭到失败。例如,在武汉,曾任清廷21混成协协统,多次破坏湖南革命党人活动,又亲手杀害过起义士兵的黎元洪,却当上了革命后湖北省军政府的大都督;在绍兴,曾在徐锡麟案件中直接筹划杀害秋瑾的章介眉,也当上了革命后绍兴军政府的“治安科长”。当时,在“咸与维新”的幌子下,封建军阀、官吏个个狡诈善变,他们通过各种途径纷纷钻进革命阵营,一旦得势,便回过头来屠杀革命党。在这种形势下,帝国主义得以与封建势力勾结,一起向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进行反扑。1912年4月,孙中山被迫辞去大总统的职务,而代表地主买办阶级的袁世凯得以窃取政权。辛亥革命流产了。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资产阶级把有强烈革命要求的农民拒之门外,而与封建势力妥协,这就不可能解决中国人民尤其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问题。因此,广大农民在革命之后,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承受着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和精神上的奴役。他们仍然“想做奴隶而不得”。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向来采取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的政策。就后者说,是利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在阿Q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精神奴役的“业绩”和被奴役者严重的精神“内伤”。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历史,是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屈辱史,封建统治阶级在这种特殊的历史下形成一种变态的心理,一方面对帝国主义者奴颜婢膝,表现出一副奴才相;另一方面对自己统治下的臣民又摆出主子的架子,进行疯狂的镇压,凶狠的盘剥。鲁迅不止一次地对这种畸形变态心理作出精妙的概括:“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利,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 ’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华盖集·通讯》)他们对帝国主义侵略本已到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地步,但偏要自称 “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却追求精神上的胜利。这一思想深深毒害着处于下层的劳动人民。我们从《阿Q正传》中就可以看出,阿Q和赵太爷,在某种程度上,其实都是一类货色,假如阿Q得势,将是个赵太爷,假如赵太爷失势,则又会是活脱脱一个阿Q。从更远的思想根源来说,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思想陈陈相因,封建礼教、封建道德规范一代代从精神上麻醉和毒害劳动人民。这种麻醉和毒害造成了阿Q的愚昧落后和麻木不仁。
统治者的“精神胜利法”和对人民进行的封建麻醉教育,正是造成劳动人民不觉醒的精神状态的麻醉剂。这种麻醉剂只能使劳动人民忘却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有关这方面的形象论述,参看《语文读本》第三册鲁迅《春末闲谈》。)
鲁迅以思想家的冷静和深邃思考,以文学家的敏感和专注,观察、分析着所经历所思考的一切,感受着时代的脉搏,逐步认识自己所经历的革命、所处的社会和所接触的人们的精神状态。这便是《阿Q正传》基本的写作背景。


读鲁迅《阿Q正传》为什么说阿Q是可怕的?鲁迅用这句话做了回答
然而我们在他们之间,看到的是一个至少不会伤害别人的啊Q,但可怕的是当阿Q遇见比他权势低的人,态度却会突然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完全成为了另一个人,只要受到了这类没权势人的侮辱和伤害,不管对方有理和无理,有心还是无心,他都是不能原谅的,“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没有看懂,麻烦讲解。 谢谢
但尽管如此,阿Q作为一个劳动人民,还是表现出自发的革命要求。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他就想“投降革命党”,希望从此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过他的“革命观”是与落后农民的私欲和许多糊涂观念联系着的,他并没有真正地觉醒。 阿Q的精神胜利法,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是普遍存在于...

鲁迅小说中的啊q正传,想对啊q说些什么话 ?求高手解答,今天就要。_百度...
鲁迅先生一生很少给人写传,却看中了阿Q,且一本正经地为他作传,而且还是个地地道道的“正传”。那么,这个“正传”中的阿Q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呢?我们不妨在此略说一二。有人说阿Q是个贫苦的农民;有人说阿Q是个落后不觉悟的农民;有人说阿Q是个破落的地主;有人说阿Q是个流氓无产者……到底...

读书|《阿Q正传》
《阿Q正传》讲述的是辛亥革命前后,一个住在未庄土谷祠里雇工阿Q的故事,在现代文学刚刚兴起的那个时代,关于鲁迅为主角冠以”阿Q“ 这个名字,还是很奇特的,在小说的序中,鲁迅说之所以叫阿Q,是因为根本无人知道阿Q的具体姓名,只有一次阿Q说过自己姓赵,可却冲撞了庄里的权势赵老太爷,赵老太爷不许卑贱的阿Q与自己同姓,...

啊Q正传中,啊Q是怎样的人? 作者是要讽刺什么?
而让这部作品除了写出阿Q卡通化性格与角色之外,也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 *** 。因此阿Q虽然愚蠢,以为用精神胜利法就可以战胜一切,但最后却还是得到冤死的命运,也让人觉得同情。让人思考这不只是性格上的问题,还有大环境的因素造成,而这是作者在写《阿Q正传》时最厉害的地方。 字数:497 ...

鲁迅...阿Q
和鲁迅其它描写农民的小说相比,《阿Q正传》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写出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并且直接联系到农民群众要求解放的问题。辛亥革命的命运是和阿Q的命运紧密地联系着的,阿Q被送上法场,辛亥革命也同时被送上了法场,枪声一响,这个革命的生命便和阿Q的生命一起结束了。这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

说明阿Q正传是喜剧还是悲剧-3000字
一向不把阿Q当人看待的赵太爷,居然怯怯地迎着阿Q低声叫“老Q”了。几句对话,把阿Q飘飘然的狂态和赵太爷的惶恐狡猾,都神情毕肖地表现出来了。还有,《不准革命》一章中,假洋鬼子“白着眼睛”对几个闲人胡乱吹牛,同样是让人物通过言语动作,“将自己的魂灵枭首通衢”,丑态毕露。这些都显示了鲁迅的深刻洞察力,...

请问《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说:“鲁迅在这篇小说里面,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因此《阿Q正传》的主题是永恒的,阿Q形象永远是一面镜子。在分析阿Q这一形象时应突出两点:一是要把他的主要特征—精神神胜利法突出来;二是...

啊q正传讲的什么
《阿Q正传》讲述了中国旧社会一个贫苦农民阿Q的悲惨故事。这部作品通过阿Q的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压迫、封建礼教的束缚以及人性的扭曲。详细来说,《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和剥削的贫苦农民形象——阿Q。阿Q身处社会底层,无论是生活还是...

祝福与啊q正传所揭示的共同问题
我认为都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劣根性,甘于压迫,不知道反抗

南关区18628763532: 在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疑问 -
商波盐酸: 阿Q是个著名的人物,他的著名是因为作者.鲁迅的作品本来就很悬,总是留给人很多思考的空间.阿Q,本来是个不知道死是何物,或者说他干脆是个傻子(在世人眼里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傻子,作者给了他无限的聪明,可惜他还是个傻子.其实阿Q喊的:二十年后又是一个……,作者给的就是这样好汉的意思,从前面可以看出来.所谓的大团圆,可能是说阿Q本来不属于那个地方,而今的他也远离了这个地方,给了其他人一个团圆的结局,也给了文章一个团圆的结局.鲁迅就是这样,很多都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写,写一些让人费解的文章,阿Q是,很多也是. 我们无法给阿Q一个具体的解答,只能通过时代的背景来分析作者给自己作品中人物的思想.不过阿Q的精神的确定了,个人愚见.

南关区18628763532: 问两个关于《阿Q正传》的两个问题 -
商波盐酸: 阿Q的性格主要就是善于用心理暗示来平衡自己的错乱情绪,从而达到继续生存的目的. 我认为鲁迅先生对阿Q没什么态度,他就是把其人象镜子那样耸在路边罢了

南关区18628763532: 阿Q正传学习的问题 - 文学作品的意义阿Q的精髓就在对这种阿q像的
商波盐酸: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 摘鲁迅的话吧: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 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 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在国家危难的时候 就是有了这些洞穿中国人弊病的尖锐思想家 才唤醒了沉睡的东方巨人呀 而且现在我们也在受它的浸润 读鲁迅的文章 只有自强的人才会汗颜!

南关区18628763532: 关于《呐喊》的相关阅读问题……(一)判断题:1、《阿Q正传》中阿Q心中的革命就是“我要什么有什么,欢喜谁就是谁”,同时,阿Q也许小D的革命,... -
商波盐酸:[答案] 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5、正确 6、正确 7、正确 8、正确 9、正确 10、正确 11、错误 12、错误 13、正确 14、错误

南关区18628763532: 阿q正传序的不足之处 -
商波盐酸: 就是这个“Q”.据周作人在《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中回忆:“据著者 (鲁迅)自己说,他就觉得那Q字(须得大写)上边的小辫好玩.” “好玩”在哪里呢?我揣摩:“Q”这个字母的形状,很象漫画里的一 个人的形象:一颗楞头楞脑的脑袋,后面拖着一根辫子.而这正是 《阿Q正传》的主角的外形.至于小Don叫小同,是否阿Q就要叫阿桂? 这是毫无逻辑关系的推论,何况鲁迅已经明明指出阿Quei不是阿桂.

南关区18628763532: 鲁迅《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意义什么.RT. 是个简答题. 列举几个观点.~~~ -
商波盐酸:[答案] 阿Q这一个典型,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面镜子,可以在里边照出自己的或一形象来,具有深刻的针砭作用,这是阿Q形象典型意义的一个方面.阿Q的性格是丰富的.除精神胜利法外,他主观、狭隘、保守,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也沾上些游手...

南关区18628763532: 关于鲁迅《阿q正传》的问题 -
商波盐酸: 这跟他叫阿贵还是阿什么的没有关系的,中国那时正流行剪辫子,而阿Q只剪了一半,剩了那么一截.从侧面一看就像英文字母Q似的.所以戏称他为阿Q,辫子没剪完同时也暗喻了封建主义思想的残余.从而通过阿Q达到讽刺当时社会的目的.阿Q即代表了当时的人,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南关区18628763532: 关于阿Q正传的问题? -
商波盐酸: 有人说: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感得胜利的欢喜;假使如羊,如小鸡,他便反觉得胜利的无聊. 有一日很温和,微风拂拂的颇有些夏意了 庵周围也是水田,粉墙突出在新绿里,后面的低土墙里是菜园.阿Q迟疑了一会,四面一看,并没有人.他便爬上这矮墙去,扯着何首乌藤,但泥土仍然簌簌的掉,阿Q的脚也索索的抖;终于攀着桑树枝,跳到里面了.里面真是郁郁葱葱,但似乎并没有黄酒馒头,以及此外可吃的之类.靠西墙是竹丛,下面许多笋,只可惜都是并未煮熟的,还有油菜早经结子,芥菜已将开花,小白菜也很老了. 刚又看了一遍,只找出这些,希望你有用

南关区18628763532: 关于《阿Q正传》里的一个问题 -
商波盐酸: 两个人各自搭着对方的肩膀,然后弯着腰,不就像个虹形吗?粉墙是白色的墙,然后打短工的下人穿的衣服一般是深蓝色的,故而映出蓝色的虹形.

南关区18628763532: 谁帮我复述一下 阿Q正传 -
商波盐酸: 我认为《阿Q正传》所映射出中国民族的多种劣根性和丑态,主要有下列数种: 一、卑怯 阿Q是喜与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