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院对联赏析(7)两湖书院

作者&投稿:永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

  傍百年树;
   读万卷书。
  ——白鹿洞书院
   朱熹是南宋革名理学家,他兴复白鹿洞书院并在此讲学,撰书此联。“傍百年树”既指书院有苍翠的古树,又用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之意。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联“读万卷”书即含杜诗之意。联公寥寥八字,内涵十分丰富深刻,是朱熹撰的经验之谈,是又对后学诸子的千试劝勉。

  岳麓书院对联二副: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袁名曜、张中阶撰。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语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此联四言,简约有力,气势非凡。

  纳于大麓;
  藏之名山。
  程颂万撰。上联语出《尚书.尧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下联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此联语集句自然,贴切生动。是岳麓书院名家云集、人才辈出的真实写照。

  正气长存,流形一院;
  学业精进,驰誉两湖。
  ——两湖书院
   此联题书院内“正学堂”。“正学”,谓合乎正道的学说。西汉武帝时,排斥百家,独尊儒术,始以儒学为正学。联用鹤顶格嵌堂名“正学”。
   “正气”,刚正的气节,也指正派的作风和良好的风气。“流形”,万物运动变化的形体。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上联颂赞书院有着“人心正而品行端”的优良学风。
   “精进”,精心一志,努力上进。“驰誉”,犹驰名,指声名远扬。鲍照《见卖玉器者》诗:“扬芳十贵室驰誉四豪门。”下联称赞书院众生好学深思,志行不苟,多闻博览,才识出群,致使书院远近闻名,享有盛誉。

问津书院在湖北省黄冈市。相传孔子自陈蔡去楚过此时,使子路问津于此,故名。元初宋遗臣龙仁夫所建,大盛于明,万历中曾建分院于河南商城。清亦兴学不断,康熙六年(1667)扩建,规制宏敞,直至光绪七年(1881)还募资重修。

圣迹巍然,仰止高山如阙里;
津声宛在,依稀流水即洙源。

詹大衢撰。詹大衢,字丽门,清湖北黄冈人。
“高山仰止”,语出《诗经·小雅·车辖》,形容品德崇高,令人景仰。“阙里”,春秋时孔子的住地。“津”,渡口。“津声”,指孔子使子路问路之事。“洙源”,洙水之源。洙水、泗水之间,是孔子聚徒讲学之处。联语将书院和孔子之行紧紧联系在一起,称“津声宛在”、“圣迹巍然”,而当地确有“孔子山”、“问津河”、讲经台“、晒书场”等与孔子有关的名胜古迹,仿佛此间便是“阙里”、“洙源”,进而颂赞书院的古老和正宗。联中还嵌“高山流水”,用古代名曲称这里弦歌之音不绝,又暗指联语联语乃后世知音的由衷之作。

两湖书院在湖北省武昌。清光绪十六年总督张之洞建于营坊口左老天符庙都士湖,并将火星堂原经心书院并入,规模宏敞。书院前后有两湖,“风廊月榭,荷红藻荇,雅擅一城之胜”,加之生徒以调取湖南、湖北“两湖”高才生为主,故名。先后任教者皆为硕名家。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影响下设置的课程为经学、史学、地理、数学、博物、化学及兵操等科唐才常、黄兴等人皆成就于此时。光绪三十二年(1906)张之洞将其改为两湖总师范学堂。现在原址内分别扩建成湖北艺术学院、武昌实验小学等。
荆衡秀气;
邹鲁遗风。
《书.禹贡》:“荆衡阳惟荆州。”孔传:“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联指湖南、湖南、湖北两省,因生徒多从两省选拔而来,故以”秀气”赞这些选中的的优秀子弟。
“邹鲁”,邹国、鲁国的并称。“邹”,孟子的故乡;“鲁”,孔子的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亦借指孔孟。“遗风”,谓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联指书院正是承传孔孟学说的理想之地。
宋学积分三舍法;
楚材淹贯九丘书。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壶公,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清末洋务派首领之一,中国近代教育活动家。他于光绪十五年调任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先后督鄂十六年,“办实业”、“兴学堂”、“练新军”等,多有建树。
“三舍法”,宋时太学为三等:初入外舍,绩优千内舍,再千上舍。上联对历史久远的“三舍法”予以肯定,勉励学生刻苦努力,争取以优异的成绩逐步登堂升舍。
“淹贯“,《新唐书柳登传》:”淹贯群书。“指淹博贯通。“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孔颖达疏引《尚书序》:“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下联饱含深情,相信来书院学习的楚地(指两湖)人才,成为“淹贯九丘书”渊博学者。
主恩先后三持节;
臣本烟波一钓徒。
张之洞撰。“持节”,古代使臣出使时所持的凭证。魏晋后以“持节”作官名。据有关史料记载,张之洞先后三次赴湖北为官司:首次任湖北学政,再次为湖广东省总督,又次受命督办湖北境内的铁路修建。“先后三持节”即叙此宦迹。“主恩”写承圣恩浩荡,得以三次仕鄂,官运亨通,笔端流露出由衷的感激之情。
“烟波钓徒”语出《新唐书张志和传》:“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后泛指放浪江湖,寄情山水,渔樵为友之人。张之洞借用此语,暗喜自己居官得志,闲暇如意,自由舒适,驰目江湖。表现了作者自感平生仕途畅达的欢愉情怀。
用“三持节”的自豪和“一钓徒”的喜悦为联题书院,旨在要后学诸生以他为榜样,以求学业有成,宦海无羁。这种写法,倒也别致。
正气长存,流形一院;
学业精进,驰誉两湖。
此联题书院内“正学堂”。“正学”,谓合乎正道的学说。西汉武帝时,排斥百家,独尊儒术,始以儒学为正学。联用鹤顶格嵌堂名“正学”。
“正气”,刚正的气节,也指正派的作风和良好的风气。“流形”,万物运动变化的形体。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上联颂赞书院有着“人心正而品行端”的优良学风。
“精进”,精心一志,努力上进。“驰誉”,犹驰名,指声名远扬。鲍照《见卖玉器者》诗:“扬芳十贵室驰誉四豪门。”下联称赞书院众生好学深思,志行不苟,多闻博览,才识出群,致使书院远近闻名,享有盛誉。
惟楚庆多才,夹袋宏搜,安得万间开广厦;
取人不求备,锁闱清课,何妨六艺重专门。
张之洞撰。《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才,晋实用之。”多才”盛赞书院所录学子皆优。“夹袋”即“夹袋中人物”,见于《宋史施师点传》。施师点字上联起句即用此,“庆多才盛赞书院所录学子皆优“夹袋即夹袋中人物见于《宋史·施师点传》。字圣兴,官至参加政事。他注意访求贤才,常常记下放在“夹袋”中,以备选用。上联用此典,称书院旨在“宏搜”人才,并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意,使天下寒士得到进修与深造的机会。
“求备”“即”求全责备”,谓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完备无缺。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直言“取人不求备”。“闱”,科举时的试院。“课”,考核的课目。“锁闱清课”,即指对学生进行测验与考评。“六艺”,古代学校的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张洞在主张“取人不求备”的同时,还提倡“何妨六艺重专门”,也就是说学生可以主攻一门,兼及其他,做到学有专长,求精而求多。这在当时封建教育制度成为许多学子的桎梏锁的情况下,是颇有见地,难能可贵的。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7)两湖书院
“正气”,刚正的气节,也指正派的作风和良好的风气。“流形”,万物运动变化的形体。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上联颂赞书院有着“人心正而品行端”的优良学风。“精进”,精心一志,努力上进。“驰誉”,犹驰名,指声名远扬。鲍照《见卖玉器者》诗:“扬芳十贵室驰誉四豪门。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
正气长存,流形一院;学业精进,驰誉两湖。——两湖书院 此联题书院内“正学堂”。“正学”,谓合乎正道的学说。西汉武帝时,排斥百家,独尊儒术,始以儒学为正学。联用鹤顶格嵌堂名“正学”。“正气”,刚正的气节,也指正派的作风和良好的风气。“流形”,万物运动变化的形体。文天祥《正气歌》:...

〖问津书院〗中国书院对联赏析
津声宛在,依稀流水即洙源。詹大衢撰。詹大衢,字丽门,清湖北黄冈人。“高山仰止”,语出《诗经·小雅·车辖》,形容品德崇高,令人景仰。“阙里”,春秋时孔子的住地。“津”,渡口。“津声”,指孔子使子路问路之事。“洙源”,洙水之源。洙水、泗水之间,是孔子聚徒讲学之处。联语将书院和...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经心书院
上下联首字嵌书院之名“经心”。经心“,意为留心着意。杜甫《春日江村》诗:“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联语指出既要“经心”学问,又要“经心”群英,以知识涵容万物,效群英苗发立志,做“虎变”、鹏飞“之非凡之人。全联言简意赅,古朴颖重,“”鹏飞”对虎变“,对仗工巧,寓意深悠。

▲古代书院中的经典对联
对联则是书院有形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一副含义隽永、文字精工的对联,往往是一座书院的画龙点睛之作。徜徉古代的书院,此类佳联可谓是琳琅满目。书院中的对联多与当地人文环境融为一体。如湖南澧县澧阳书院有联云:“故老说宋玉、屈原。自六经以来,骚坛影响;大江历岷山、沱水,挟九澧同去,学海朝宗。

古代经典对联赏析
对联赏析 (一) 重九节塞上称觞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此联是彭元瑞和纪晓岚合作的万松岭行宫新联(《楹联丛话》卷二)。上联由彭元瑞出句,下联由纪晓岚应对。乾隆55年(1790年)重阳节前,乾隆从热河木兰围场打猎回来,驻跸于万松岭行宫。联文是乾隆八十寿诞...

急求对联赏析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11)天门书院
“紫绶”,缈色丝带,古代高级官员用作印绶或服饰,借指贵官司。何景明《送顾汝成》诗:“十年垂紫绶,万里为苍生。”“绳”,继承。《诗经大雅下武》:“昭兹亚许,绳其祖武。“祖德”,祖宗的功德业。“阳春一曲”,琴曲名,亦指高妙的文学作品。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诗:“...

古代著名的对联赏析有哪些
联中重复用了四个虚字“耶”和“者”,对于调整对联的结构、增强对联的气势、表达作者的感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联有十一个分句,一气呵成,不完全拘于格律,全联节奏铿锵,气韵流转,汪洋恣肆,自成格调。读来大气磅礴,鼓舞人心。 古代著名对联赏析二 唯楚有才斯为盛 在湖南省长沙岳麓书院二门,有一副著名的对联...

求嵩阳书院大门口楹联(并解释)
上联写山,四方边塞、长城黄河都朝向中岳,进一步渲写染了嵩山在神州山河中居中统领的态势。下联起笔写洛阳,联语用一“包”字,形象地写出四河环绕奔流之状,更衬出嵩山怀抱诸水之貌。此联是吴慈鹤督学河南时为嵩阳书院所题。联语不直接写嵩阳书院,而是写书院所在地的奇峻雄伟,借以烘托。文物价值 ...

宽城区18326807941: 中国古代书法馆中的对联 -
钭疤升白: 一枝独秀墨宝压四座,满园春色字体盖百家.

宽城区18326807941: 经典收录‖中国书院对联赏析(9)经心书院 -
钭疤升白: 经心书院在湖北武昌,清同治八年学政张之洞建于三道街文昌阁.光绪十七年学政赵尚辅移建,更名经心精舍.光绪三十三年总督张之洞因精舍旧址改建存古学堂,稍有整修,并建造书库,储大量中国旧学图书、金石、名人翰墨,并称“知爱其...

宽城区18326807941: 四大书院的千古经典对联,尤其是白鹿洞书院 -
钭疤升白: 白鹿洞书院对联: 日月两轮天地眼, 诗书万卷圣贤心. 历史及解析:南宋大儒朱熹,在庐山白鹿洞书院题联云:“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认为读书可以达到圣贤境界. 日月两轮天地眼,比喻的手法,开天眼,看凡尘是也.

宽城区18326807941: 关于岳麓书院对联的解析?
钭疤升白: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 ”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上联“惟楚有材”,典出《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会所.

宽城区18326807941: 作文鹅湖书院450字 -
钭疤升白: 鹅湖书院位于上饶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山麓,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占地8000平方米.鹅湖书院曾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等人的鹅湖之会,成为中国儒学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人们为了纪念“鹅湖之会”...

宽城区18326807941: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12)铁路学校 -
钭疤升白: 铁路学校在湖北武昌.遵大路兮,自东自西,自南自北,为之范我驰驱,今天下车同轨;登斯堂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求尚一乃心力,有志者事竟成.

宽城区18326807941: 古代书院里的职业称呼 -
钭疤升白: 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 北宋时,以讲学为主的书院日渐增多.南宋时随理学的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学派活动的场所. 明代书院发展到一千两百多所,但其中有些是官办书院.一些私立书院自由讲学,抨击时弊,成为思想舆论和政治活动场所. 清代书院达2000余所,但官学化也达到了极点,大部分书院与官学无异,如张之洞在武昌建立的两湖书院、广州越秀书院等等.

宽城区18326807941: 我国古代书院的多重作用 -
钭疤升白: 古代书院是用来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是实施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