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性恶论的论证方式

作者&投稿:禽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荀子是怎么论证”性恶论“的?~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比孟子小70多岁。孟子死时,荀子才10多岁,还是个儿童呢。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他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

荀子对孟子的“性善论”给予了批判:“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在荀子看来,孟子的性善论和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说,是不了解性和伪的区别。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本善,荀子主张本恶。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荀子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

荀子说:“好恶、喜怒、哀乐,夫是之谓天情。”又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荀子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①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这样熟悉的话,人本性是善的,后来只是因为习性等使得人变恶了,但荀子却说人本性是恶的,但可以通过努力改恶迁善。那么人性是善还是恶?
首先,我们要问人性是什么?人性简之则为人生而具有的特质或禀赋。接着要问人性是善是恶?荀子言“夫子之性恶,其善者伪也。”②意即人性本恶,所谓的善只是后来人为修养而成的,我认为荀子混用性情,把情之表现当成性之质,并且分别根据情之善恶,而言性之善恶。不管怎样,他却说明了一个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就是指出人的情欲、本能的表现,在人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左右人行事,言论。假如不修养心性,发挥人的特质、理性,扩充正的一面而修身进德,普通人就不能修养成跟尧舜一样的贤德,所以荀子劝学,发挥人之智。在此特与儒家其它圣哲论人性,以显其质、差异,特与基督精神之论人性相显而彰其面相。
本文旨在趋近客观来默观荀子性恶论,扬其长,去其弊,以斟酌澄清人性的特质,而易于去付诸于行。我们应正视人性中的消极面,而去发扬积极面这一切都为了一个理想—相信人是可以从斗争中的兽性进化到互助的人性,发展为仁爱的神性,日趋向更高的人生目标。
二、荀子性恶论的论据、主张
1、 荀子的时代及思想背景
荀子约325BC—236B.C.年,姓荀,名况,字卿。生活在战国后期,这时先秦哲学达到了总结阶段,地主和农民的矛盾逐渐尖锐化了,诸候割据的局面聚中化,频繁的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痛苦。荀子经历了赵国内部的兴衰,荀子一直在赵国未被任用,因为赵惠文王身边武有廉波,文有蔺相如。276B.C.年左右,荀子50岁时,赵国屡屡遭受秦国攻击,国内又有瘟疫大肆流行,固而到课堂国稷下学宫讲学。齐襄王末年,齐国有人挑拨离间,排挤荀子。265B.C.年荀子便回赵国,但仍未被任用,于是游说秦国,但不被采纳其政治、主张。
2、荀子性恶论的观点、论证及依据
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宣扬性恶。荀子所谓“性”指“生之所以然者”③,即是生来就有的特性,故说性完全无待于学习的,是天赋予人的本能。人的本性让人生而好利,所以就产生争夺斗争,失去了礼义辞让等修为,奸诈阴险产生,不再忠信于人。人生而有耳目之欲,放纵了它就滋生出犯理乱伦之事,礼义就失去了,如果让人顺着人的本性去放纵,必然会产生恶事,所以要师法智者,修礼义之道,合乎礼,因此说人性本善、恶只是人为的结果是本性中没有的。古者圣王制法度起礼仪就是因为人之性偏险不正,修文德以引导人矫饰人之性情。由此说“辞让”、“忠信”、“礼义文理”是不属于自然本性,而“好利”、“好声色”、“疾恶”以及“偏险”、“悖乱”皆出于本性恶。
荀子认为善在人们的本性中是没有的,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治度,人性是恶的,就需要圣人、君子们对臣民的教化,需要用礼仪法度和道德规范去引导人们。
荀子批评孟子没有把本性和人为区别开来,不晓得性伪之分。性像个基础一样,在本性上才能说性恶或善,先有性然后人为之善才能生成,才有成圣人之名的结果。人饿了就想吃饱,冷了就想穿暖,累了就想休息,这本是人的本性的真实表露。现在人们虽然饿了,但看见长辈就不敢先吃,要谦让,累了不敢休息,要为长辈代劳。在荀子看来,这种子让父,弟代兄的行为,都是违背人的本性,是外加的,人生来并不孝敬父兄,假如两兄弟分产业和财物,顺着他们的本性,和真情—自私自利和贪得无厌,就不可避免要发生争夺。
荀子又说凡人欲求的东西,就是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如果他已有了,他就不欲求了。人都欲求善,可见他本性中原来没有善。所以本性是恶的。孟子说人性本善,而荀子则批评,眼能看,耳能听,这是自然所赋予的能力,这是不可学也是不可能学的。性之于善,并不象目之于明,耳之于聪,完全要由学习而得来。荀子指出古圣王者明白人之性恶易作出犯分乱离之事,所以修法度来治理,倡礼仪,重刑罚使天下人都能合乎规范。一但去诸法度、礼义,则众人之本性皆纵暴而出,性恶表露无疑。圣王的出现,都是为不正、性恶作矫正的,所以这些的产生就说明人性恶。他还假设如果人为的礼仪是人之性,那么陶器难道是陶工的本性吗?化性起伪而成礼义,非圣人之本性,乃是其修养,人为而致,圣人君子与小人,如夏桀、跖等他们只是安恣睢,从其性,顺其情,纵其性恶之本性。孟子认为人都可以成尧舜一样有圣德,荀子说人皆可以成圣人,表面虽相同,但他们的基础本性有不同,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之中本来有四端,如果把它们扩而充之,就可以成为圣人,这是荀子所否定的,他认为在人的本性中,虽然没有所谓四端,但在知识上,人都来可以学礼仪的能力。但人虽有学习礼义的能力,但未必能好好学习,所以人皆可以为禹。孟子却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如果大多数的人没有成为尧舜,那是由于他们不为,并不是由于他们不能。
三、儒家及基督精神对人性的观点、认识
1、 人性是什么?
人性就是人生而具有的特质或禀赋。“生之谓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乃指生之自然之资,指天生的本性或天性,凡是一物与生俱来的因素,都属于该物之性,因此人之性或人性乃指人的生之自然之资,指人之天生的本性或天性,凡是人之与生俱来的因素都属于人之性或人性。由于我们是论人性的善恶,或在善恶观下论人性,也可进一步说,凡是人之与生俱来的,而又与人之善恶有关的因素都属于人之性或人性。这是我们讨论人性善恶的出发点或基础。申言之,我们确定其善恶的人性,第一乃指实然人性,我们确定其善恶的人性。实然人性就是指人实际所有的人性,总括人生而就有的种种先天因素,不管它们有助于人的实践与否。相对而言人性则指人应有的,或应予扩充及完成的人性,是人之做人或道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的人性。实然人性的组成要素,大抵可分为三种:一、情或情欲,它们是人生的内在动力,于此,所应注意的是,不独人的身体或小体有情欲,人的心灵或大体亦然,因为心灵亦有其本身的好恶;二、主宰心,它使人自觉处决地做人,它一面认知道德的规范,一面自作是否遵从道德规范的抉择;三、凡主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自然也承认实然人性中有天赋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之做人或道德的标准,在中外伦理思想史里,它分别获得天命、天理、理或永律、自然律等不同的名称。实然人性乃指人性固有的道德规范,以及人生而就有的好此道德规范之情。实则人性实际上只是实然人性中的一部分,如此,应然人性固然是善的,但却不可专凭此应然人性而论人性善恶,尚须顾及实然人性中的其它因素;第二乃指兼具理性和动物的人性。人生而为理性动物,人性中兼有理性和动物性,虽然人因有理性而异于无灵动物,虽然人之做人应率理性,但却不可专凭理性而论人性的善恶,因为人的动物性亦属于人的生之自然之资,而且亦与人的做人或善恶密切相关;第三乃指兼具大体和小体的人性。借用孟子的话来说,人的大体与小体皆天之所给予的,都来为人生而兼具的,属于人之性或人性。如此,虽然人因有本体而异于禽兽,虽然人之做人应养其大体,但却不可专凭大体而论人性,而又要与人的善恶密切相关,讨论人性的善恶,必须兼顾人理性及动物性或大体及小体,不容有秘偏废。
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性者,天之就也,性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④性是天生的本能,自然之事。荀子不说天生的知和孟子不同,孟子以感官的性为良能,以心思的性为良知人性由心而显,具有知,荀子以心能知,心知已为人为,不是本来的本性了。荀子的“性”便是指人的良能,其不具理性的知,人的本性内在的情欲就自然表现出来了倾向于情的偏险,则人性的表现就是情欲的表现,即是生来怕害、生来好声色、好利则争,怕害则自私,好声色则淫乱。这些都是被视为恶。所以自然地人性就是恶了。
2、何为人性善恶?
首先我们应分清“人的善恶”与“人性的善恶”,人的善恶取决于人的自觉自决行为,自觉自决行善是善人,自觉自决作恶是恶人;人的善、恶含有人为或人的道德实践。能够影响人为或道德实践和因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先天的因素,人生而就有的,而又与道德有关的因素,例如人的主宰能力和情欲等,这种因素是内在的。二、后天的因素,亦即人为的因素,它们能是内在的,例如人在道德生活中养成的善习或恶习,亦能是外在的,例如他人的教诲,榜样,经及社会环境等,这些先天和后天的因素直接影响人的自觉自决间接影响人的善恶,主要是着眼于上述先天因素,亦即是那些人生而就有的,而又能影响人之自觉自决和善恶的因素,人性的善恶乃指这些先天因素的善恶。人的善恶在于人的自觉自决,若无自觉自决便无所谓人的善恶。如此,假使人生而没有主宰心或自觉自决的能力,便不会有道德的实践和人的善恶,其次,假使人生而有主宰心,但此主宰心却与人的情欲完全无关,其自觉自决丝毫不受情欲的影响,则无所谓人性的善恶。所以肯定人生而有主宰心,以及主宰心与人的情欲有关,能受情欲的影响,是讨论人性善恶的大前提,在此大前提下,讨论人性的善恶,主要是着眼于情欲的活动方向,人生而有情欲,如果这些情欲的活动方向是指向善,亦即是由内促人或其主宰心向善,则当谓人性是善的。如果这些情欲的活动是指向恶,亦即是由内促使人或主宰心向恶,则当谓人性是恶的。所以,一言以蔽之,人性善恶的问题,无非是人生而向善或向恶的问题。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⑤,人性所固有的理(天命、天理、自然道德律)便是道德或善恶的标准。其次,人生而有情欲,人的身体与心灵或小体与大体,都各有其本然的情欲。依此,如果人的全部情欲都来指向善,都会发而自然中节,本身不会有任何过与不及,则当谓人性全然是善的,或是全善的,同时也当把人实际所行为的恶,完全归诸人为的或后天的因素。如果人的全部情欲都指向恶,都发而自然不会中理中节,本身常有过与不及,则当谓人性是恶的,或是全然是恶的。同时也当把人实际所行的善完全归诸于人为的或后天的因素。如果人的情欲,有的指向善,有的指向恶;或同样的情欲,有时指向恶,有时指向善;则人性即非纯善,亦非纯恶,可谓它一面是善的,一面是恶的;或如杨雄所说“人之性也善恶混”。
3、中国哲学家对人性的观点
儒家并不主张绝情绝欲,而只要人治情节欲,使它们发而皆中礼或理。人的教养、修养在于治人之情,或修人之性,谈人为的或后天的教养修养,自然会涉及到自然的或先天的情性。大体说来历代儒者莫不承认人生而有情欲,以及情欲有善有恶,其发既能中礼义或理,亦能有过与不及,所以实际上,在以“性”泛指生之自然之资的大前提下,他们无疑是承认人之性也善恶混。但理论上,大部分儒者讨论人性善恶立论多着眼于人性中善的一面或应然人性。相反,亦有少数从情欲之发的过与不及入手,讨论人性,主张人性全恶。
上天生民就赋予民有欲,有则,在于把握心与情。孔孟以前的中国古籍,兼重实然人性中的正负两面。它们一面承认人有先天好德、并主宰道德生活的道心;一面也不否认人生而有情欲,以及道心不时会遇到自情欲或人心方面的阻力。孔子承上古的思想,从未说人性善恶,不过他看出人的禀性总是不纯,玉石有好有坏,都要琢磨,人性有好德向善之情,也有其它情欲,这些情之发能有不及,要人克情复礼,使情之发能合于仁、道。
孟子倡性善之说,以人有四端说,扩而充之,人能行善。如没有行善,则是自暴亦自欺、自弃、贼者也。一面强调性善,一面把恶归咎于后天的外在因素。孟子承认仁、义、礼、智之心外,人尚有其它生而就有的先天及内在因素。人的四体、或小体方面的性、情、才亦是人的性情。孟子偏重以“性”指四端。或仁义礼智的种子,置其它人情于人性范围之外,故他认为只可根据四端而言人之善,却不可根据人情田地的肥硗而言人性有善与不善。所以孟子倡性善说不足以正确,圆满解决人性善恶的问题,没有妥善对待恶的问题,只让人寡欲,而扩充性四端。告子认为人性本身无所谓善与不善,人的善恶完全取决于后天外在的因素。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名性者,中民之性。王充肯定人性有善有恶。孟子说人性善,孙卿说人性恶,而杨雄说人性善恶相混,因而人性应该是有善有恶的。汉唐诸儒比较更重“善”的人为因素,认为善主要来自人的教养、修养。或成性。修性等自觉自决活动,而不是从善恶混的中性中自然生出的。因此人为的善在人性中固也有先天的基础或资质,但这种人性的资、质却不宣称为“善”,或者也与人为之善有大区别。
修性治性的出发点是性,针对孟荀在理论上的偏差,汉唐儒家大抵着重指出人天生的本性,就具有了性和情两个因素,同时存在不可分,情也是性,说性是善的,可是情却偏向恶。所以圣人不说性善,人有性情,就像天有阴阳一样,只说人的性是善或恶,而不管性,就跟说天只有阳而无阴一样。人所应修、治之性本身不是全然向善,只待人扩而充之,也不是全然向恶,没有任何促人向善的先天因素。李翱因而主张去情复性,唯有性无不善,恶乃来自情的昏性。
宋明儒家认为人生而有天命之性或义理之性和气质之性,性恶论者或性善恶混论者的立论大抵偏重气质之性,荀子、杨雄、韩非诸人虽是论性,其实只说得气。宋明儒学的人性论有三个特点:一、他们都以为性本善,恶乃来自情欲气,故主张去情复性,或去人欲复天理。二、表面上他们似在谓情恶欲恶,故要人绝情绝欲,但实际上,他们是以为情欲有恶,故只要情欲之发中理中节,并不主张绝对的无情无欲。三、以为人心、性生来已全善,本身不能有所加损。因此人应去欲而复天理,只因有情欲而人性有恶表现。
3、 基督精神对人性的观点
天主教讨论人性善恶大抵将人性分为人受造之初所有的人性,主要指应然人性和原祖父母犯罪以后的人性,即染有原罪的人性,主要指实然人性。从超性观点来看人的实然人性,天主教确称人性为“堕落”或“败坏”的人性,从本性观点来看实然人性,亦即是根据一般所说的“人性”意义来看实然人性,天主教伦理的意见可归纳为四点:第一、实然人性不是纯粹至善或全善,根据天主教教义,生而染有原罪的人,在修德的道路上,都多少遇有内在的阻力,不会是生来便可从容中道;而且人的情欲,也很难到达儒家所说的“发而皆中节”的“中和”圣境。第二、实然人性虽有偏私和心灵方面的缺陷,但亦不是全恶,因此天主教伦理学家大都只谓人性软弱或受到损伤,却不直接说人性邪恶。第三、天主教伦理要人以实际承认人性有善有恶或善恶混。第四、天主教伦理要人以实然人性之“善”来克服实然人性之恶,视实然人性之“善”为道德的内在先天基础,故此可谓天主教伦理大体上主张性善,就他人来说,他仍是善的,因为他若愿意,他能过正直的生活,染有原罪的人,并没有丝毫丧失人性的优长,我们依旧能够辨别是非善恶,依旧享有自由意志。人性善良的,只不过不完全,需要成全它。
四、人性的意义价值?及对荀子性恶论的批评并我之立场
1、人性的意义价值
动物的本能只是使我们去适应生活的环境,就合生活的条件而已,对于如何去创造我们的生活,建立生命的层次的意义,则力有未逮。假如人只是一个动物,则人对这种生活方式不会考虑作任何的改变,该冬眠的冬眠,该南迁的南迁,但人究竟和这些动物不一样,人不能满足于这些适应生活的能力,人不只是要去适应,还要去创造生活。因此,从要求的程度上来说,动物性的本能不能满足人的要求,人性对自己的要求已超越本能,而趋向完美。人性要求人去行善,去行仁爱来达到利他、利己的人性要求和达到人的目标,完善,伸向神性。
2、对荀子性恶论的批评
荀子混用性情,把情之表现当成性之质,并且分别根据情之善恶而言性之善恶。先秦儒家言性善及视性为善端或善的种子,故其有心养性的修为工夫如琢磨玉,含有对性的积极培养。
生之自然就是人的本性,性的好恶喜怒哀乐就是情,人性是天赋予的,情是性的质,欲是对情的回应。孟子根据性、情欲中之善者而明言人性本善,以为恶乃来自后天的人为的陷溺。荀子恰好与此相反,他根据情、性、欲中之恶者而明言人性本恶。以为善乃来自“伪”或后天人为的教养、修养。人性的表现是饥了要想吃饱,寒冷了要想取暖,劳累了要休息,这就是人的情性,眼睛好看,耳好闻,口喜品尝味道,心好利,身体求舒适,都是生自人的情性,桀纣这些人都来是顺从自然人性任其情的发展,所以就贪利争夺作恶,所以人性恶。但实际上荀子并未主张人性全恶,他承认伪所完成之善,亦有内在于人的先天基础。第一、荀子承认人生而有心,而善恶基本上在于心之所以所是否中理。心是道理的主宰,道是物事这理,心作主宰,作到有理有节,虽然欲多却不会有损道的。第二、荀子亦承认人之心生而具备善质,好利之外,同样也好义。义与利是人所兼具有的,虽然尧舜禹不能剔除民众的欲利之心,却使得他们好利不胜过好义之心,虽然桀纣也不能剔除众人好义的心,却使民众好利胜过好义。荀子讲性恶,把“情”字和“性”字连接一起,以矫饰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情便也是恶,因为性是天生的倾向,这种冲动就是情。荀子主张养欲,和孟子相反,孟子主张养心欲,荀子以为情为性的倾向,倾向的“动”即是天生的,不能绝,也不能制,只能导向正的方面,而以培养,使成为人之理,只是人天生的倾向,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心,心能知,能主宰,按照圣人的天地万物所订的礼法,改正情性,为善修德。
3、我之见解立场
荀子的性论中指出了实然人性中都含有偏情私欲,并以为情欲有倾向于过与不及的先天趋势。其发不是自然而然地皆中理中节,而表现出恶的行径。荀子多着眼于人性中的情、欲上,感性机能在其苦乐感中必然表现为避苦趋乐的感性冲动,这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在纯粹感性机能中的自然本性,思维在理解内感形象的时候也必然把苦乐感活动理解为人自身的体验,而把避苦趋乐的感性冲动看成自己的欲求。把人本能的表现归咎为性的情欲所发,从而肯定人性恶。但他亦承认实然人性中也含有先天德性,“涂之人可以为禹”的基础,并以此德性为人之道德的内在基础,要人借扩充此德性实际去修德行善,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冥,参与天地矣。
人应以实然人性之善来克服实然人性之恶,就我们是人来说,我们虽然趋向恶,染有原罪,但我们并没有丝毫丧失人性的优长,我们依旧能够辨别是非善恶,依旧享有自由意志,我们若愿意,就能过正直的生活。人性具有动性,善性与情欲的恶性兼有之,互相张驰形成张力,如不清晰分辨,以意志自觉自决,人便易趋向恶的方面。但人可以凭理智,认识的善,意志追求的善自由作选择,人的自由选择能力,使得人的存在成为一种十分特别的现象—他们不断塑造自己的存在方式,没有一个人死的时候还是他出生时的状态,因此人的本性恰恰表现在他们自由选择的可能性上。人一面要扩充先天的德性,竭尽己力以行善避恶,一面也要正视人性的软弱,祈求神助。但并非否定人能自助,亦非要人放弃自助专赖神助。虽然人易于陷入诱惑,随着情欲的左右而陷入恶,违反我们的理智,但是我们应记住神赋予我们的灵魂,理智和意志,就是我们区别于其它动物。我们更应发挥人的高贵处,去规避我们的情欲。去节欲。把情正确发挥,化为动力,而迈向更高的人生目标。
五、总结
前文通过对荀子性恶论的陈述理解,荀子主张性恶,他认知到的性是其本质情及之回应性的表现,而表现出来的就是人本能的发展,自然就归结出了人性恶的观点。但人可以经过学习,努力运用人的优长之处,扩充人的善的一面,可中理中节。通过对中国其它儒家对人性的看法的探察,他们多重于人性善的一面,和理想的人应该成怎样的。也有少数则反之,与荀子性恶论相对比,可以看出荀子的依据、观点与其它儒家共同说明了一个实然人性,就是人性不是纯粹至善或全善,不是生来便可从容中道,而且人的情欲也很难到达儒家所说的“发而皆中节”的中和圣境,人性虽有偏私,和心灵方面的缺陷,但亦不是全恶,人性的四端,优长,意志对善的追求,倾向善,并且人有理智灵魂,可以克胜自己恶的一面自由选择,行善避恶。实然人性好像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在我们身上同时存在作用,正因为是这样,我们才有了选择,我们才有了选择的自由,我们有崇高的灵魂,自由意志,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理智,所以当我们行事时就面临取舍的选择,我们的意志追求善,趋向善的一面。我去节欲,顺情,放之在伦理范围内,尽人之性,活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高贵之处,活出人的丰盛生命。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比孟子小70多岁。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又有论证。
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
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他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荀子对孟子的“性善论”给予了批判:“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在荀子看来,孟子的性善论和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说,是不了解性和伪的区别。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本善,荀子主张本恶。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荀子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


荀子的性恶论的论证方式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比孟子小70多岁。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又有论证。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

荀子是怎样论证“人性本恶”的?
性本恶的主张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

荀子的劝学论证方法
一、论证方法 1、《劝学》用了比喻论证,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来比喻学生和师长之间的继承关系,学生若努力学习,一日可能超过师长。2、《劝学》还用了对比论证,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表现了...

荀子如何论证性恶论,性恶论究竟有无道理
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人生下来是向恶的,这种理论在当时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更有不少人将荀子视为异类。但人性原本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在自然选择下既有可能为善,也有可能为恶,所以后天的教育非常重要,要让大部分人都能朝善这个方向前进。1、起势 我在怀想荀子的人生...

性恶篇结构
荀子的论证风格注重逻辑严谨,每一步都伴随着详细的理由支撑。他确保每个结论都有实际的支撑点,以此强化他的主论。例如,当他声称人的性本恶时,他会提供深入的分析和证据,使读者对这一观点有深刻的理解,并认为其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明”于人心的真理。这样的论证方式,使他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和深度...

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基本论点是什么?
性善论是战国时期孟子的主张即:“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认为人一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没有邪恶的本质。性善论主旨在于人生来是善良的,后天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可以直接决定人的好坏。性善论是战国时期荀子的主张即:“人之初,性本恶”,荀子认为人一生下来便具有了恶的本质,有善也有恶,即使是...

人之初性本恶的论据论证
人之初,性本恶:这是战国中后期的儒家思想家荀子的观点;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

荀子性恶论是一种什么观点
他说要从人为的方法去改变恶的结果。孟子性善论的性是取本质义,即人与动物的分别,人内在的道德心,即四善端,人有向善的本性,内在的价值根源。而孟子也应该不反对人有自然之性,因为这明显在经验里观察到。性恶论的定义是如果人顺从自然本性而行,则引起恶果;而善是后天学习和努力而得。内含含义...

荀子论“性恶”
人性善与恶,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其实并非水火不容的敌对之论,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归宿却一样。孟子觉得孝敬自己的老人是性善,要把这种善发扬光大,也能孝敬别人的老人,这是褒善扬善。荀子说,有兄弟要分资产,假如顺着他们的本性,都喜好利益而图谋得到,兄弟之间就势必为争夺资产而相互拂逆,难道不能让兄弟相...

《劝学》第二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先秦·荀子《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

任丘市18797818243: 荀子是怎样论证“人性本恶”的?
耿沸阿壳: 性本恶的主张 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荀况是...

任丘市18797818243: 中国古代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是什么?国外的思想家关于人的本性是如何论述的? -
耿沸阿壳: 打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以来,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一直就是思想家讨论人性的焦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善源来自于恻隐之心,而荀子却以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所有的善都来自于后天的人为.孟子的性善论有本源、有主...

任丘市18797818243: 荀子和孟子各自对人性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耿沸阿壳: 孟子“妈妈”和荀子“爸爸”的“隔空辩论”!孟子的性善论受到荀子的强烈批评.荀子是战国晚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因“荀”与“孙”...

任丘市18797818243: 荀子强调性恶论,那么荀子认为道德从何而来?
耿沸阿壳: 荀子是战国晚期儒家的最后一个思想家,也可以说是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虽然同为儒家,但荀子激烈批评孟子和子思,特别是对孟子的性善论进行了猛烈地批判.“是不...

任丘市18797818243: 第二段的论证方法 -
耿沸阿壳: 第二小段,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而在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里,荀子袱耿递际郛宦店为锭力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习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这个“物”字就从“舟楫”“舆马”之类,变成了学习的内容,文字也就逐渐深化了.

任丘市18797818243: 论述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各自的基本内容,并比较两者异同. -
耿沸阿壳:[答案] 人性论是哲学界历来争议的焦点.在先秦诸子中,性善论以孟子伪代表,认为人性本善,后天的学习与教育是为了使人保持天赋的善性不丧失.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就连圣人也不例外.而圣人最终成为圣人受到他人的尊敬,是因为他们做出很多努力去...

任丘市18797818243: 荀子《性恶论》 -
耿沸阿壳: 性恶论 荀子的人性论荀子认为,人之命在天,“无天地,恶生?” 天地者,“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既然人是由天而生的,人情也就出于天情,同于天情.出于天情同于天情的人情就叫做“性”.所以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 .

任丘市18797818243: 论述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性善论和性恶论”的思想内容及对教育?
耿沸阿壳: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

任丘市18797818243: “人之初性本善”与“人之初性本恶”分别是谁的观点?
耿沸阿壳: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比孟子小70多岁.孟子死时,荀子才10多岁,还是个儿童呢.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

任丘市18797818243: 荀子性恶论的基本观点 -
耿沸阿壳: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