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都爱在名字后面带个“子”啊

作者&投稿:姬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人的名字为什么后面带字什么意思、~

我们今天常说的某某人叫什么名字,其:“名字”一词,在古代代包括“姓”、“名”、“字”三个部分,三者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是三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整

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

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如三国时的名将张飞,字翼德,在这—名字中,
“飞”是名, “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因为
“飞”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之间也有联系,即“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处安宁,才能知命而乐天。

古人的名有多种种类,字也有不同用途。起初,人们取字非常简单,往往只取一字,与“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龄阶段的字相连。如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这些名字中的“渊”、“牛”、“弓”就是他们的字。当然,有些人取字时干脆只用一字,不加别的字辞,如陈胜字涉,项羽字籍等即是。东汉以后,人名取字才越来越讲究,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人们在有了名以后,往往把取字看得很重要。有些人在取字时注重效法古人,取字“士则”、“思贤”、“师亮”等等;有些人则寄托对当事人的厚望,取字“温叟”(长寿不天)、“永全”等等。这些,无不含有深刻的意义。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对此,《周礼》解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早期的号具有这一特点,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如老子别号广成子、范蠡别号鸱夷子皮等。先秦时期有名字又有号的人并不太多,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取号的人仍不很多,名载史籍者仅有陶潜别名五柳先生、葛洪别号抱朴子等数人。但是,到了隋唐时期,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在名、字之外另取别号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皆属此类。到了宋代,取号之风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熟知的《水浒传》108将个个都有别号,正是代表着当时的社会风气。明清人更把取号视为一种时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几乎人人有号。正如清人凌杨藻在《蠡勺编》一书中记载的那样,其时“闾市村垄,嵬人琐夫,不识字者莫不有号,兼之庸鄙狂怪,松兰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则必‘水’,伯‘松’则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闻妇人亦有之,向见人称‘冰壶老拙’,乃嫠媪也”。甚至一些落草为寇的盗贼也有别号。如上述书中举了一个县官审案的例子,就十分能说明问题。这一例子说,一位县官在审理一桩窃案时,责难犯人为自己开脱罪责,犯人突然说道:“守愚不敢。”县官不解其意,一问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称别号。

在用字上,取号与取名、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数多少的限制。从已知的历代别号来看,有2字号,也有3字、4字号,甚至还有10余字、20余字的别号。如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别号就有12字,即“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至于宗教界的一位叫释成果的法师,别号的字竟达28个之多,即“万里行脚僧小佛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侯”。一个人的别号竟然用了近30个字,真可谓古今一大奇观。

因为古人取号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不必加以避讳,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饱受文字狱和避讳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们在名字之外更取别号来表现自己。当时的大多数人都取一个别号,但有些人的别号也有好几个。如清初画家石涛法名弘济,别号清湘道人、苦瓜和尚、大涤子、瞎尊者,达4个之多。

综上可知,我国古人的称谓远比现代人复杂,他们有姓名又有字、号。这种姓名字号的并存,既适应了当事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也为中国的姓名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这个 子 是表示被称呼者学士渊博 是对人的敬称啦 不是所有人都能用 子 字的

子并不是所有人名字后都能加的,这是世人给他尊称,相当于先生、老师的意思,一般只有大智者才能称为子

“子”是先生的意思,是一种尊称,古文中有很多这种用法比如“愿借子杀之”“我知所以拒子也,吾不言”“子不闻藏书者呼?”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子是敬称,相当于老师,先生

这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对其尊称


古人为什么都要在名外再取一个号、字
"名"是个人的特称,多由父母长辈起取,并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多与"名"的涵义相近或相辅,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号"是人的别称,又叫别号.古代的文人,大多给自己起"号",用以表示个人的情怀.古人相见,在名 字 号的用法上很有讲究.名一般用...

为什么古人都爱在名字后面带个“子”啊
子并不是所有人名字后都能加的,这是世人给他尊称,相当于先生、老师的意思,一般只有大智者才能称为子

为何现在的父母起名字都爱从《诗经》和《楚辞》中找?
《诗经》《楚辞》是中华文学两大源头,在上古最淳朴干净的空气里,一歌一咏都是经典。古人取名,有个说法是男诗经、女楚辞。意思是男孩子从诗经中去取名,女孩子从楚辞中去取名字。这个历史追溯起来还得从东汉时期说起。因为先秦之前的老百姓其实没有经典可以引用名字是父母对孩子的美好寄托,每个人都希...

古代名人最爱起什么小名?
而在有史可稽的材料中,以通行字奴来起小名的最多,可以说,奴字是中国古代名人最钟爱的小名。它最兴盛的时期是两晋南北朝以至隋唐五代。例如,西晋文学家石崇小名齐奴,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小名官奴,权臣吴敦小名黯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陈后主陈叔宝,小名黄奴。《陈书》云,任忠,字奉诚,小...

古人名字中的“字”到底是代表着什么?
比如杜牧字牧之,牧之就是放牧,也就延伸了牧的意思。总之,古人成年后取“字”,是一种礼数的需要,也是相互尊重的需要。这种制度一直被后世沿袭,直到民国时期还在使用,比如朱德字玉阶,陈毅字仲弘。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户籍制度的完善,生活节奏加快,在姓名中取字的制度被时代所淘汰。

古人喜欢把两个相爱的人的名字刻在石头上那叫什么石
就叫三生石哦~三生石是姻缘的象征,缘定三生、锁定前生、今生及来生的幸福姻缘!(*^__^*)PS:科普下三生石的由来 相传女娲在补天之后,开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终而成一硕石,女娲将其立于西天灵河畔。此石因其始于天地初开,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不知过了几载春秋,只听天际...

古时候人的名字既有名又有字,古人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称呼?
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时,常能听到“常山赵子龙”、“燕人张翼德”等称呼,其中“子龙”、“翼德”都是人物的“字”。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更是每个人物出场时都会在其旁边标上姓名和字。那么,这个“字”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古人...

古人是如何起名的 古人起名有什么讲究
我们最熟知的《水浒传》中梁山一百零八个大将个个都有响当当的名号,以至于大多时候人们都习惯直呼其号,不叫其名,如“豹子头”“黑旋风”,等等。古人起名有什么讲究 首先必须说明的,中国古代“名”和“字”是分开的。古代中国人有“姓氏名字号”这几样才算是完整的称谓。在我国的传统文献《礼记...

名、字、号有什么区别?古人的名字有哪些讲究?
从宋朝开始,取名的讲究就更多了,家族辈分、生辰八字、生肖属相等都纳入了考量的范围。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在家中排“恪”字辈,他出生在寅时,因此取名“寅恪”。古人的名字中,流淌着家族的血脉传承,寄托着长辈的殷殷期望,象征着人的身份、地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依托。古人的字有什么讲究?...

关于古人的字、号
我们今天直接以姓名作为古人的代号就行了,已不再需要这些东西。但是,由于它们在历史上长期存在并被广泛使用过,又是我们不能完全回避得了的。如《正气歌》的作者文天详、字履善,又字宋瑞(祥、善、瑞三字同义),历代还常称他“文文山”(自号)、“文丞相”(官职)、“文信国”(封号)等,...

吴堡县19583422387: 为什么每个古代的人名字后面都有个子字 -
潘嘉锐林: 因为子字是古代对人的尊称. 子拼音:zǐ 释义: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吴堡县19583422387: 为什么古代人都喜欢在姓氏后面加一个子字 -
潘嘉锐林: 这个 子 是表示被称呼者学士渊博 是对人的敬称啦 不是所有人都能用 子 字的

吴堡县19583422387: 为什么古人要在姓后加子 -
潘嘉锐林: “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

吴堡县19583422387: 为什么要在古代人的名字后面加 子 -
潘嘉锐林: (16) 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称“子”,若宣子、武子之类是也.——赵彦卫《云麓漫钞》 (17) 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子年少.——晋· 干宝《搜神记》 而独不足子所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子之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8) 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子曰:学而时习之.——《论语》 子墨子闻之.——《墨子·公输》 (28) 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此三子者.——《战国策·魏策》 非郑尹而快孙子.——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程氏子以蠹贫.——《聊斋志异·促织》

吴堡县19583422387: 为什么古代人都爱名字里有个“子”字? -
潘嘉锐林: 古代人:孔子名丘字仲尼.那我姓王.带个"子"字也便成了王子了.可能都是爸爸的儿子,所以古人的名字里都带个"子"字.呵呵.楼主,是吧.

吴堡县19583422387: 古代人的名字后面为什么带子字? -
潘嘉锐林: 尊称

吴堡县19583422387: 有的古人为什么名字后面加一个子字 -
潘嘉锐林: 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

吴堡县19583422387: 为什么中国古代很多名人后面都要加个子呢 -
潘嘉锐林: 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礼·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又男子之通称.【颜师古曰】子者,人之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王肃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称.

吴堡县19583422387: 古代人的名字后面为什么带子字?
潘嘉锐林: 子是尊称,对在一个领域的前辈表示尊敬.

吴堡县19583422387: 为什么古代人都喜欢在姓氏后面加一个子字
潘嘉锐林:学士渊博的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