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应用论述投资方案评价时的各种评价指标的概念,特点,应用及优缺点

作者&投稿:唐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结合实际应用论述投资方案评价时的各种评价指标的概念,特点,应用及~

第二章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既是衡量所摄入的营养素是否适宜的尺度,又是帮助个体和人群制订膳食计划的工具.  第一节概述  一.外国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一)美国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发展  美国国家研究院(NRC)于1943年发布了第一个推荐的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s).营养委员会组织领导下,对RDAs进行了多次修订,直到1989年发表第10版.RDAs已成为不同时期美国人营养素供给领域的权威性指导文件,对许多国家制订RDAs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欧洲国家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发展  1.平均需要量(EAR),表示一个人群的平均需要量;  2.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NI),表示摄入量在此水平以上几乎可以肯定是适宜的.  3.低营养素参考摄入量(LRNI).  (三)亚洲国家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发展  二.中国“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一)中国“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s)”的发展  1937年由候祥川主要负责制订《中国民众最低限度之营养要素》。1941年郑集发表了《中国民众最低限度营养需要之管见》。1952年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学系编著出版的《食物成分表》中“营养素需要量表(每天膳食中营养素供给标准)”纳入钙、铁和5种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和维生素C)需要量。  1962年,中国生理科学会生物化学、营养学学术讨论会对1955年制订的RDA作了进一步修订,直到1988年10月中国营养学会对RDAs作了最近一次修订,定名为“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  (二)制订《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及避免在使用时与原RDA混淆,决定不再使用“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s)”而用“推荐营养素摄入量RNIs”来表达推荐的每日营养素摄入量。  制订DRIs的基本根据是关于营养素的生理、营养和毒性等反方面的科学研究结果。在制订中国居民的DRIs时强调使用国内资料。如果我国有相关的研究资料则重点依据国内资料制订,并参考国际资料进行必要的调整。在没有国内资料时,则有选择的参考国际资料,多数营养素都重点参考了美国最近几年的有关出版物。  2000年10月出版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第二节需要量与摄入量  一、营养素摄入不足或摄入过多的危险性  如果人体长期摄入某种营养素不足就有发生该营养素缺乏症的危险;当通过膳食、补充剂或药物等长期大量摄入某种营养素时就可能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  二、营养素需要量的定义和概念  营养素需要量是机体为了维持“适宜的营养状况”在一段时间内平均每天“获得的”该营养素的最低量。“适宜的营养状况”是指机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况并且能够维持这种状态。“获得的”营养素的量可能是指摄入的营养素量也可能是指机体吸收的营养素量。群体的需要量是通过个体的需要量研究得到的,在任何一个人群内各体需要量都是处于一种分布状态。  人群的能量推荐摄入量等于该人群的能量平均需要量,而不是象其他营养素那样等于平均需要量加两倍标准差。  能量推荐摄入量等于该人群的能量平均需要量;而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是能满足第95百分位的需要,或97%-98%的个体需要的水平。  第三节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定义和概念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它是在“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四项内容:  1.平均需要量(EAR)  EAR是群体中各个体需要量的平均值,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计算得到的。EAR是能够需要满足群体中50%的成员的,不能满足另外50%的成员的需要水平。EAR是制订RNI的基础.  2.推荐摄入量(RNI)  RNI相当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量的摄入。  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RNI是以EAR为基础制定的。已知EAR的标准差,则RNI定为EAR加两个标准差,即RNI=EAR+2SD。这样RNI=1.2*EAR。  3.适宜摄入量(AI)  AI不是通过研究营养素的个体需要量求出来的,而是通过对健康人群摄入量的观察或实验获得的。  当某种营养素的个体需要量的资料不足,没有法计算出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适宜摄入量来代替RNI。  A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AI与RNI相似之处是二者都用作个体摄入量的目标,能够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AI与RNI的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有时可能明显的高于RNI。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可耐受”的含义是指这一摄入水平一般是可以耐受的,对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大概都不至于损害健康。当摄入量超过UL进一步增加时,损害健康的危险性随之增大。UL是日常摄入量的高限,并不是一个建议的摄入水平。  二.制订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依据  制订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依据可能涉及动物实验研究资料,人体代谢研究资料,人群观测研究资料和临床研究资料等。这些不同来源的资料各有其优缺点,使用时要考虑其各自的特点。  第四节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评价膳食  一、应用DRIs评价个体摄入量  1、用平均需要量(EAR)评价个体摄入量  理论上一个人摄入某营养素不足的几率可以用日常摄入量及该营养素的平均需要量和标准差计算。  实际上我们只能评估在一段时间内观察到的摄入量是高于还是低于相应人群的平均需要量进行判断。  在实际应用中,观测到的摄入量低于EAR可以认为必须提高,因为摄入不足的几率高达50%;通过很多天的观测,摄入量达到或超过RNI时,或虽系少数几天的结果远高于RNI时可以认为摄入量是充足的。  摄入量在EAR和RNI之间者要确定摄入量是否适宜相当困难,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应当进行改善。  2、用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评价个体摄入量  比较短时间内将观测到的摄入量和UL进行比较,推断该个体的日常摄入量是否过高,以至可能危及健康。  对于某些营养素,如维生素B1和叶酸摄入量可以只计算通过补充、强化和药物途径的摄入,而另外一些营养素A如维生素等,则应把食物来源也包括在内。  UL是一个对一个般人群中绝大多数个体,大概不会危害健康的摄入量上限。如果日常摄入量超过了UL就有可能对某些个体造成危害。有些营养素过量摄入的后果比较严重,有的后果甚至是不可逆的。  一个人的真正需要量和日常需要量只能是一个估算结果,因此对个体膳食适宜性评价结果是不精确的。  二、应用RDAs评价群体摄入量  评价群体营养素摄入量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群中多大比例的个体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底于其需要量?二是有多大比例的人日常摄入量很高,可能面临健康风险?  要正确评价人群的营养素摄入量,需要获得准确的膳食资料、选择适当的参考值、调整个体摄入量变异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一)用EAR评价群体营养素摄入量  在实际工作中,评价群体摄入量是否适宜有两种方法,即“概率法”和“平均需要量切点法”。  1.概率法实际上有了人群需要量的分布资料以后,对每一摄入水平都可以计算出一个摄入不足危险度,在加权平均求得人群的摄入不足的概率。  2.切点法使用这种方法的条件是:营养素的摄入量和需要量之间没有相关;群体需要量的分布可以认为呈正态分布;摄入量的变异要大于需要量的变异。EAR切点法不要求计算每一摄入水平的摄入不足危险度,只需简单得计数在观测人群中有多少个体的日常摄入量底于EAR。这些个体在人群中的比例就等于该人群摄入不足个体的比例。  3.对摄入量的分布资料的调整用任何方法来评估群体中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概率,日常摄入量的分布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为获得此资料必须对观测到的摄入量进行调整以排除个体摄入量的日间差异(个体内差异)。经过调整后的日常摄入量的分布应当能够更好的反映个体间的差异。要对摄入量的分布进行调整至少要观测一个有代表性的亚人群,其中每一个体至少有连续三天的膳食资料或者至少有两个独立的日膳食资料。  (二)、用适宜摄入量(AI)评估群体摄入量  当人群的平均的摄入量或中位摄入量等于或大于该人群的营养素AI时,可以认为人群中发生摄入不足的几率很低。当人群的平均的摄入量或中位摄入量在AI以下时,则不可能判断群体摄入不足的程度。营养素的AI和EAR之间没有肯定的关系,所以不要试图从AI来推测EAR。  (三)、用UL评估群体摄入量  UL用于评估摄入营养素过量而危害健康的风险。根据日常摄入量超过UL者所占的比例,日常摄入量超过UL的这一部分人可能面临健康风险。  在人群中要根据日常摄入量大于UL的资料来定量的评估健康风险是很困难的,因为在推导UL时使用了不确定系数。当前只能把UL作为安全摄入量的切点来使用。  必须取得、更准确的人体研究资料之后,才有可能比较有把握地预测摄入量超过UL所带来的危害程度。  三、减少应用DRIs进行膳食评估的潜在差误  1.不宜用平均摄入量来评估人群摄入水平  2.不宜用RNI来评估人群摄入不足的流行  3.不宜用食物频数问卷评价人群摄入量  4.要特别注意能量与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不同  第五节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计划膳食  计划膳食的目的是让消费者获得营养充足而又不过量的饮食。计划膳食工作可以在不同的水平上进行,可以是简单的为个体计划事物采购和餐饮配制。  可以为群体编排食谱和计划食物采购。  可以是更大规模的计划,如一个部门制订地区性营养改善计划或食物援助项目等。  一、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个体计划膳食的步骤  (一)设定营养素摄入目标  设定适宜的营养素摄入目标要考虑已经建立了DRIs的所有营养素。应当使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都在安全摄入范围之内,即都能达到各自的RNI或AI,而又不超过它们的UL。  (二)、制订膳食计划  计划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使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制订事物消费计划,然后再根据事物营养成分数据复查计划的膳食是否满足了RNI和AI而又不超过它们的UL水平。  如果有本地的食物成分表,最好根据当地的食物营养成分来验证计划的膳食能否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素。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能需要用强化食品甚至用一些营养补充剂来保证特定营养素的供给。  二、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均匀性群体计划膳食的步骤  计划群体膳食需要分步进行,即确定营养目标、计划怎样达到这些目标及评估这些目标是否都达到了。  为均匀性群体计划膳食  1.确定计划目标  2.设置“靶日常营养素摄入量分布”  3.编制“靶日常营养素摄入量分布”食谱  4.评估计划膳食的结果  给你个网址

主要是市场占有率,行业对比等

1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概念及意义特点:(1)预测性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前者是指预测和评价拟建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后者是指通过环境调查和监测,对一定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定。(2)客观性进行必要的环境监测,然后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评价。(3)综合性涉及到多种学科;需要由持有评价证书的单位互相协作,共同完成评价任务。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不同,可以分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开发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概念:见第2题意义:⑴贯彻“预防为主”,实现经济、环境效益统一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单纯的末端治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环境质量下降局面的。⑵为某一地区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弄清该地区的环境现状,及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⑶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将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纳入建设项目管理的轨道。从而有效地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适用范围与分类管理3.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15.环境影响识别基本概念和一般特征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16.环评专题设置17.工程分析基本概念和主要作用概念:工程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的一般特征、污染特征、以及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的因素做全面分析。从宏观上掌握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与区域乃至国家环境保护全局的关系,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污染控制措施提供基础数据。作用:1.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2.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资料3.为生产工艺和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分析方法:类比调查法、物料衡算法、资料复用法的概念1、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采用此法时,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如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和环境特征的相似性等。2、物料衡算法:3、此法是利用已有的同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1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判据及其确定划分依据:污染物排放量地形复杂程度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计算:•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不同等级的范围确定评价等级:Pi≥2.5×1092.5×109>Pi≥2.5×108Pi<2.5×108复杂地形一二三平原二三三复杂地形:山区、丘陵、沿海、大中城市的城区评价级别的调整:(1)根据项目的性质、总投资额和产值,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环境敏感区分布、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可适当调整,幅度上下不应超过一级(2)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而又没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污染物,其评价工作等价不应低于二级。评价范围:级别一二三范围16~20km10~14km4~6km•决定于评价等级•平原取上限,复杂地形取下限•少数等标排放量较大的一、二级项目,评价范围应适当扩大。•主要污染源为中心,主导风向为主轴,按正方形或矩形划定范围•无明显主导风向,可取东西向或者南北向为主轴•某些项目需要扩大时,各方位的界外区域的边长大致为评价区域边长的0.5倍•若界外区域包含环境敏感区,应将评价区扩大到界外区域;若包含荒山、沙漠等非敏感区,可适当缩小。•核设施的大气环评以核设施为中心,半径为80Km的圆形地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环境敏感区的概念•1、需特殊保护地区:指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确定、县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需特殊保护的地区,如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及重点监督区、天然湿地、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境、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产卵场、渔场等重要生态系统或自然资源。•3、社会关注区:指文教区、疗养地、医院等区域以及具有历史、科学、民族、文化意义的保护地。•4、环境质量已达不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区。•了解评价区环境空气监测制度(1)监测因子:筛选因子(2)监测布点:以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匀性。一级(10个),二级(不少于6个),三级(1-3,含例行监测点)(3)监测制度:一级2期(冬、夏):二级(一期不利气象季节,必要时二期)三级:必要时作一期(4)统计分析:浓度范围、一次最高值、日均范围、超标率、日变化及季变化等。(5)同步污染气象调查:主要有风玫瑰、季(期)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1)代表性气象条件下的最大落地浓度及距源距离;(2)不利气象条件下(逆温、静风、小风、熏烟)的评价区浓度分布;(3)对保护目标或敏感点的影响;(4)对评价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及影响;(5)对国家实施总量控制因子、提出总量控制建议指标;(6)进行无组织排放浓度影响预测,计算卫生防护距离。19.水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等级划分的判据1.项目污水排放量2.污染物分类3.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4.受纳水域的规模5.受纳水域的水质类别需求•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原则(1)包括受建设项目影响较显著的范围(2)按照污染物排放后的达标范围,并考虑评价等级(等级高、范围大)(3)下游附近有敏感区(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应延长到敏感区上游边界。•水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1.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原则上一般划分为: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2.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期对地面水环境的影响。个别项目需要预测服务期满后。3.地面水环境预测考虑水体自净能力的不同时段。分为:自净能力最小、一般和最大。•完全混合河流水质模型的适用范围及计算1.河流充分混合段;2.持久性污染物3.河流为恒定流动4.废水连续排放•C-污染物浓度,mg/L;•C0-上游来水污染物浓度,mg/L;•Q0-上游来水流量,m3/s;•Cw-污水排放浓度,mg/L;•q-污水排放量,m3/s;20.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环境噪声的概念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环境噪声评价等级的判据及主要内容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l)按投资额划分建设项目规模(大、中、小型建设项目);(2)噪声源种类及数量;(3)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4)建设项目噪声有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一级评价:对于大、中型建设项目,属于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或受噪声影响的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0类标准及以上的需要特别安静的地区,以及对噪声有限制的保护区等噪声敏感目标;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显著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5~10dBA或以上)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的情况,应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二级评价:对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若其所在功能区属于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1类、2类标准的地区,或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较明显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增加较多的情况,应按二级评价进行工作。三级评价:对处在适用GB3096~93规定的3类标准及以上的地区(指允许的噪声标准值为65dBA及以上的区域)的中型建设项目以及处在GB3096-93规定的1、2类标准地区的小型建设项目,或者大、中型建设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很小(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内)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的情况,应按三级评价进行工作。•环境噪声衰减及计算(1)声压级定义:某声压p与基准声压po之比的常用对数乘以20称为该声音的声压级,以分贝计,计算式为:Lp=20lg(P/P0)(2)声级(分贝)的相加分贝相加一定要按能量(声功率或声压平方)相加,求合成的声压级L1+2计算式为:L1+2=10lg(10L1/10+10L2/10)几个声压级相加的通用式为:L总=10lg∑100.1Li式中:L总为几个压级相加后的总声压级,dB;Li为某一个声压级,dB。若上式的几个声压级均相同,即可简化为:L总=LP+10lgN式中:LP为单个声压级,dB;N为相同声压级的个数。(3)声级(分贝)的相减两个声压级相减的计算式:L1-2=10lg(100.1L1-100.1L2)式中:L为两个相减后的声压级,dB;L1、L2为两个声压级(L1≥L2),dB。噪声随距离的衰减1、点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引起其衰减值点声源的声音向外发散在自由场中遵循着球面发散规律:ΔL1=10lg1/4πr2式中:ΔL1—距离增加产生衰减值,dB;r——点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在距离点声源r1~r2处的衰减值:ΔL1=20lgr1/r2当r2=2r1时,△L1=−6(dB),即点声源声传播距离增加1倍,衰减值是6dB。2、线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引起其衰减值线声源的声音向外发散遵循着圆柱体发散规律:ΔL1=10lg1/2πrl式中:ΔL1—距离增加产生衰减值,dB;r—线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l—线声源的长度,m。当r/l<1/3时,可视为无限长线声源。此时,在距离线声源r1~r2处的衰减值为:ΔL1=10lgr1/r2当r2=2r1时,由上式可计算出ΔL1=−3(dB),即线声源声传播距离增加一倍,衰减值是3dB。当r/l>1时,可视为点声源。3、噪声从室内向室外传播的声级差计算当声源位于室内,设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和室外的声级分别为L1和L2若声源所在室内声场近似扩散声场,则声级差为:NR=L1-L2=TL+6式中:TL为隔墙(或窗户)的传输损失。其中L1可以是测量值或计算值,若为计算值时,按下式计算:式中:LW1—为某个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倍频带声功率级;r1—某个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的距离;R—房间常数;Q—方向性因子;L1—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倍频带声压级。21.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分类与分级分类: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分级: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1)土壤环境资料、植物生长及污染物含量、土壤标准和土地利用状况;(2)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累积规律(3)土壤侵蚀和沉积预测(4)土壤污染预防和治理措施2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的概念通过定量揭示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及其对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作用分析确定一个地区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影响替代方案概念替代方案指开发项目的规模、选址(线)的可以替代方案。也包括项目环保措施的多方案比较。23.(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1)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2)分析确定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3)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4)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包括开发区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1)按照开发区的性质、规模、建设内容、发展规划、阶段目标和环境保护规划,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调查主要敏感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现有环境问题和发展趋势,识别开发区规划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初步判定主要环境问题、影响程度以及主要环境制约因素,确定主要评价因子。(2)主要从宏观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3)一般或小规模开发区主要考虑对区外环境的影响,重污染或大规模(大于1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还应识别区外经济活动对区内的环境影响。(4)突出与土地开发、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相关的主要环境影响的识别分析,说明各类环境影响因子、环境影响属性(如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判断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等。(5)影响识别方法一般有矩阵法、网络法、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了解(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识别的专题设置a.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b.规划方案分析与污染源分析c.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d.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e.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f.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g.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h.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综合论证与环境保护措施i.公众参与j.环境监测和管理计划2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评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一地三域”和“十种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一地三域”规划指: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十种专项规划”指: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规划环评的基本概念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介入规划环评的四种方式1.目标型:在规划的制定之初介入,通过评价以明确规划的环境目标及环境保护原则与要求。2.融合型:评价成为规划的编制过程的一个环节,可充分的评价与分析规划的各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以规范规划的环境目标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3.反映型:在规划的草案形成之后、正式报批之前介入,此类尤其适用于由第三方承担的评价。4.部分切入型:在规划制定过程的一个或多个时间段,以及规划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介入开展专题性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评的基本内容1、规划分析2、环境现状与分析3、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4、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5、针对各个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6、开展公众参与7、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8、编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缺点很多


请结合工作实际,论述企业对外投资应考虑的因素。
(3)对外投资成本。对外投资成本是从分析、决策对外投资开始到收回全部投资 整个过程的全部开支。包括:前期费用,实际投资额,资金成本,投资回收费用。对外投资的盈利和回收额必须大于投资成本。(4)投资管理和经营控制能力。(5)筹资能力。对外投资决策要求企业能够及时、足额、低成本地筹集到所需资金。(6)...

结合实际应用论述投资方案评价时的各种评价指标的概念,特点,应用及...
21.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分类与分级分类: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

结合实际应用论述投资方案评价时的各种评价指标的概念,特点,应用及
表示一个人群的平均需要量;2.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NI),表示摄入量在此水平以上几乎可以肯定是适宜的.3.低营养素参考摄入量(LRNI).(三)亚洲国家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发展二.中国“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

请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论述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原则。
正确答案:(1)安全性原则。社会保障基金根本的社会政策目标是维护社会安定,是社会稳定的强力财政后盾,因此安全性原则是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首要原则。假如不以资金的安全性为重,大量投资高风险项目,一旦投资失败,不但无法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反而会危及被保障群体的基本生活,甚至引起社会波动。(2)流动性原则。

投资组合理论与实际应用
下面对投资组合的理论模型及运用予以介绍: 一、 什么是均值方差模型 均值方差模型是用收益率的期望值来度量收益,用收益率的标准差来度量风险,从而推导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基础,即投资者应该通过购买多种证券而不是一种证券进行分散化投资。这一理论假设投资者都是厌恶风险的,在风险确定的情况下,会选择期望收益最大...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投资?
对家庭的文化投入和对子女时间精力的投入恰恰被疏忽了。针对这些问题,具体对策有:一、转变观念,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家长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正确认识子女教育投资问题。二、合理安排家庭教育投资的分配结构,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三、优化家庭教育投资结构,提高家庭教育投资的整体效益。

结合实际经济形势分析现在社会的投资方向,并分析各金融工具的投资利弊...
就目前形势来看,地产于二三线城市已经供过于求,近期较为热门股票实为某些人为稳定经济而撒之诱饵,因此现在社会投资方向无外乎农业与高端技术,从各知名品牌着力开始造手机可知手机之暴利,科技产品利润丰厚;从国家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可知后方农业也是国家想自己握进手中,拿下这块肥肉。至于各种金融工具...

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的应用
投资管理领域经历了从选股到分散投资策略和资产间关系的转变,投资管理实践进入了组合管理的新阶段。最后,马考威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已经深入到对投资组合内各类资产的最佳配置,实践证明其有效性和实用性。这理论不仅扩展了投资管理的视野,而且在投资策略选择上起到了指导作用。

如何能降低房地产投资的风险。请结合实际或举例论述。
1、投资分散策略 房地产投资分散是通过开发结构的分散,达到减少风险的目的,一般包括投资区域分散、投资时间分散和共同投资等方式。房地产投资区域分散是将房地产投资分散到不同区域,从而避免某一特定地区经济不景气投资的影响,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而房地产投资时间分散则是要确定一个合理的投资时间间隔,...

论述投资的合理步骤以及各步骤需要注意的事项?
投资是货币收入或其他任何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的财富拥有者牺牲当前消费、购买或购置资本品以期在未来实现价值增值的谋利性经营性活动。中文名 投资 外文名 Investment 解释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类型 实物、证券等投资 方式 货币购买、企业参股、价值置换 限时折扣 跟着大师学投资 共38集 2196热度 快速 导...

青冈县15322934429: 投资项目评价时使用得指标有哪些? -
訾思悦康: 投资项目评价时使用的指标有两类:一时贴现方法,既考虑了时间价值因素的方法,对主要包括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涵报酬率法;另一类是非贴现方法,既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的方法,主要包括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和会计收益率法

青冈县15322934429: 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时使用的指标分为哪些呢?
訾思悦康: 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时使用的指标分为两类: 一类是贴现指标,即考虑了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 另一类是非贴现指标,即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回收期、会计收益率等.根据分析评价指标的类别,投资项目评价分析的方法,也被分为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和非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两种.

青冈县15322934429: .试述在投资方案的评价方法中,净现值法和内部回报率法的联系与区别 -
訾思悦康: 净现值法和内部回报率法两者都是一种评价投资方案的方法.净现值法是指通过比较所有已具备财务可行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内部回报率法该方法是计算能使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这个贴现率被称之为内部回报率.然后通过比较内部回报率与金融市场上预期的资金成本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方案是可取的;否则,就是不可取的.参考资料:baidu.com//http://www.dongao.com/zjzcgl/fdzl/201307/108345.shtml

青冈县15322934429: 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分为什么 -
訾思悦康: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增值.它也可被看成是资金的使用成本. 资金不会自动随时间变化而增值,只有在投资过程中才会有收益,所以这个时间价值一般用无风险的投资收益率来代替,因为理性个体不...

青冈县15322934429: 用增量投资收益率评价方案时其基本步骤 -
訾思悦康: 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IRR是两个方案各年净现金流量的差额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应用△IRR法评价互斥方案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计算各备选方案的IRRj,分别与基准收益率ic比较.IRRj小于ic的方案,即予淘汰; ②将IRRj≥ic的方案按初始投资额由小到大依次排列; ③按初始投资额由小到大依次计算相邻两个方案的增量内部收益率△IRR,若△IRR>ic,则说明初始投资大的方案优于初始投资小的方案,保留投资大的方案;反之,若△IRR

青冈县15322934429: 项目财务评价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
訾思悦康: 项目财务评价目的主要是:在完成市场调查与预测、拟建规模、营销策划、资源优化、技术方案论证、环境保护、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拟建项目各方案投入与产出的基础数据进行推测、估算,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的现代分析方法,对项目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作出全面的经济评价,并通过多方案比较优化,推荐出项目最佳投资方案,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最终目的是在于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内容主要是评价项目的基本生存能力、财务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

青冈县15322934429: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的评价标准有哪些?它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
訾思悦康: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是项目决策的基本方法. 它包括财务盈利能力 评价和债务清偿能力及财务可持续评价. 1.投资项目的财务投资盈利能力评价 盈利能力分析是在现金流量表和损益表的基础上,计算财务内部 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

青冈县15322934429: 简述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项目收益组成 -
訾思悦康: 销售收入,补贴收入,返还的税收等等,范围再扩大点,在项目现金流量表、资本金现金流量表中,还可能出现固定资产余额,回收流动资金

青冈县15322934429: 采用什么方法分析不确定性及风险 -
訾思悦康: 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 一、不确定性分析 项目经济评价所采用的基本变量都是对未来的预测和假设,因而具有不确定性.通过对拟建 项目具有较大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基本变量的增减变化引起项目财务或经济 效益指标的变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