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源于苏轼作品中的成语看苏轼性格

作者&投稿:衡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出自苏轼的成语~

令人喷饭“令人喷饭”很常见,却少有人知道如此通俗的成语出自苏轼笔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说:“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现用来形容事情、行为或说话让人可笑。2.雪泥鸿爪北宋嘉祐六年,苏轼赴任陕西路过渑池(今属河南)。其弟苏辙难遣手足之情,写了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苏轼写了《和子由渑池怀旧》诗,进行回赠,其中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四句,后人概括为“雪泥鸿爪”这一成语,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3.对床夜雨韦应物有“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的诗句。苏氏兄弟最向往风雨之夜,倾心交谈,后遂用对床夜雨等形容亲友兄弟的相知之情。苏轼在《送刘寺丞赴余姚》一诗中写道:“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4.胸有成竹文与可擅画竹,苏轼为之写过文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其中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于是就有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盘的考虑和谋划。5.水落石出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6.河东狮吼苏轼有一位好友叫陈季常。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季常,两人成为好友。陈季常在龙丘的房子叫濯锦池,宽敞华丽,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陈季常的妻子柳氏常醋性大发。拿着木杖大喊大叫,捶打墙壁,弄得陈季常很尴尬。苏东坡写诗取笑陈季常:“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东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比喻威严。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7.取之不尽出自苏轼的《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形容资源非常丰富。8.出人头地北宋嘉佑年间,苏轼到京城汴梁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苏轼的试卷以为是自己朋友的,将本应取第一名的只给其第二名。苏轼考取进士后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欧阳修感叹他的才华。欧阳修在给诗人梅尧臣的一封信《与梅圣俞书》中称赞苏诗:“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9.明日黄花出自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形容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10.不合时宜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婢:“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答“文章”,一说“见识”。苏东坡摇摇头,其姬妾王朝云笑道:“您肚子里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11.俗不可医语出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比喻人若庸俗,则不可救药。12.浓妆淡抹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也形容园林景观呈现的繁丽与恬淡的两种景象。13.春梦无痕出自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痕迹。14.海屋筹添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这本是寓言,讲三位老人竞相夸耀自己长寿。后用“海屋筹添”指增年益寿,用作祝寿之词。15.百读不厌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出自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16.二八佳人指十五六岁的美女。出自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17.燕瘦环肥燕,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形容女子体态不同,各有各的美。也借喻艺术作品风格不同,各有所长。出自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18.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苏轼《江瑶柱传》:“方其为席上之珍,风味蔼然。虽龙肝凤髓,有不及者。”19.蝇头微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出自苏轼《满庭芳》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20.难能可贵出自苏轼《荀卿论》:“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指难以做到的事情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视。
21.清风徐来
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没有一丝波澜。出自苏轼《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此外,苏轼贡献的成语或固定用语还有物各有主,江山如画,化为乌有,不时之需,人生如梦,绝无仅有,坚韧不拔,庐山真面目,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聪明反被聪明误等。(摘自“中国成语大会”)

苏轼贡献的这32个成语,惊艳千年!
古文观止
【导读:与韩信的34个成语稍逊一筹,苏轼一共贡献了32个成语,有很多还是苏轼的原创!】
令人喷饭
苏轼《文与可画禹筜谷偃竹记》:“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现用来形容事情、行为或说话让人可笑。
雪泥鸿爪
苏轼写了《和子由渑池怀旧》诗,内容如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后人把前四句概括为“雪泥鸿爪”这一成语,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对床夜雨
苏轼在《送刘寺丞赴余姚》一诗中写道:“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
胸有成竹
文与可非常擅长画竹子,苏轼为之写过一篇文章,叫《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其中有这样的句子:“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于是就有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盘的考虑和谋划。
河东狮吼
苏东坡写诗取笑怕老婆的陈季常: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
水落石出
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出自苏轼的《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形容资源非常丰富。
出人头地
欧阳修在给大诗人梅尧臣的一封信《与梅圣俞书》中称赞苏诗:“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明日黄花
出自苏轼的《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形容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不合时宜
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婢:“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答:“文章”。
一说:“见识。”
苏东坡摇摇头,王朝云笑道:“您肚子里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出自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铁板铜瑟
北宋时期,苏轼带他随从外出郊游,他观赏山崖的金鸡菊,随从在一旁高唱苏轼的歌词。苏轼问他们自己与柳永的词有什么不同。随从说:柳郎中的词只可借17岁的女孩子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晓风残月”,您的歌词得请关西大汉持铁板唱“大江东去”。后用来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
人生如梦
出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
俗不可医
语出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比喻人若庸俗,则不可救药。
淡妆浓抹
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
春梦无痕
出自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
海屋筹添
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这本是寓言,讲三位老人竞相夸耀自己的寿命之高。后用“海屋筹添”指增年益寿,常用作祝寿之词。
百读不厌
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出自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不时之需
用来指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出自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二八佳人
指16岁的美女。出自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化为乌有
乌:虚幻,不存在。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出自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环肥燕瘦
燕: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形容女子体态不同,各有各好看地方。 也借喻艺术作品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
出自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江山如画
谓山川、河流美如画卷,形容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
出自苏轼《念如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绝无仅有
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稀有。也用来形容人或物非常珍贵。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龙肝凤髓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苏轼《江瑶柱传》:“方其为席上之珍,风味蔼然。虽龙肝凤髓,有不及者。”
庐山真面目
出自大家小学都背诵过的苏轼《题西林壁 》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词义是比喻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非常微小的利润。出自苏轼《满庭芳》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物各有主
意思是世间万物各有其所属。出自每个人中学时都背诵过的苏轼《前赤壁赋》:“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坚韧不拔
出自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坚强不屈。
难能可贵
指难以做到 的事情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视。出自苏轼《荀卿论》:“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清风缓缓地吹来,水面不曾泛起一丝波纹。
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聪明反被聪明误
玩弄小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苏轼《东坡续集·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作者写《洗儿》诗,目的是借洗儿之事发牢骚。当时,作者虽有才华,聪明过人,却屡遭打击,因而胸中多有牢落不平之气。这首诗即是借题发挥,表达对不合理的杜会现实的不满。
韩信的成语是用生命来“创造”的,而苏轼的成语是用文字来“创造”的。所以,韩信的成语多哲理实用,而苏轼的成语多文雅有趣。

1、令人喷饭
“令人喷饭”很常见,却少有人知道如此通俗的成语出自苏轼笔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说:“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现用来形容事情、行为或说话让人可笑。
2.雪泥鸿爪
北宋嘉祐六年,苏轼赴任陕西路过渑池(今属河南)。其弟苏辙难遣手足之情,写了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苏轼写了《和子由渑池怀旧》诗,进行回赠,其中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四句,后人概括为“雪泥鸿爪”这一成语,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3.对床夜雨
韦应物有“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的诗句。苏氏兄弟最向往风雨之夜,倾心交谈,后遂用对床夜雨等形容亲友兄弟的相知之情。苏轼在《送刘寺丞赴余姚》一诗中写道:“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
4.胸有成竹
文与可擅画竹,苏轼为之写过文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其中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于是就有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盘的考虑和谋划。
5.水落石出
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苏轼是在哪篇作品里提到卓筒井的?
“蜀去海远,取盐于井。陵州井最古,清井、富顺监亦久矣。”——苏轼《蜀盐说》众所周知,古时的陵州便是今日的仁寿,其下辖的井研县(今属乐山)是蜀地重要的产盐地。我们都知道苏轼是位大文豪,事实上苏轼对于各类工程水利同样精通,他与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曾为好友。著名的《蜀盐说》一文中,...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才能够忘却追逐功名?出自北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原文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译文:夜里在东坡...

有关苏轼在古诗方面的代表作品
《少年游·去年相送》《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南乡子·送述古》《永遇乐·长忆别时》《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蝶恋花·密州上元》《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望江南·春未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洞仙歌·江南腊尽》《阳关曲·中秋作》《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该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全词...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出自哪首诗
句出《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作者为宋代文豪苏轼。这句诗的意思是“经常在麦田里走来走去,希望能找到一点荠菜;勉强学着那些僧舍里的僧人,煮一些山中的野菜羹。”该诗全文如下: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 宋·苏轼 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虀倒旧罂。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园无雨润...

下列哪个成语不是出自于苏轼的作品的是 B.沧海一粟 C.取之不尽_百度知...
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就成为景色,获取它们不受限制,使用它们不会枯竭,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因此,B、C都是出资苏轼的作品;那么A成语就可能不是出资苏轼的作品了。

题林西壁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诗中作者抓住什么的感受什么赞美...
苏轼老先生在《题西林壁》中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中原因,绝不是因为苏老先生酒品不好,酒后发癔症,词人同时给出了原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那我们就换一种视角,让无人机飞上天空,从庐山一角——芦林湖,试图解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吧。芦林湖是庐山...

宋代文学家苏轼你读过他的其他哪些作品举二例即可?
1,《海棠》宋代:苏轼 原文: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白话文释义: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

词牌名有哪些
【2】江城子: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兴起于晚唐,来源于唐著词曲调,由文人韦庄最早依调创作,此后所作均为单调,直至北宋苏轼时始变单调为双调。有单调四体,字数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种;双调一体,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韵。格律多为平韵格,双调体偶有填...

徙知徐州苏轼的作品原文及赏析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翻译: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

渭城区15888584376: 从来源于苏轼作品中的成语看苏轼性格 -
道浩生血: 1、令人喷饭 “令人喷饭”很常见,却少有人知道如此通俗的成语出自苏轼笔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说:“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现用来形容事情、行为或说话让人可笑.2.雪泥鸿爪 北...

渭城区15888584376: 苏轼的性格特点 -
道浩生血:[答案] 率真的——苏轼在《与杨元素》里说:“昔之君子,惟荆是师;今之君子,惟温是随.所随不同,其为随一也.老弟与温相知至深,始终无间,然多不随耳.”(《苏轼文集》卷55)我们从“非随时上下”、“然多不随耳”可以看出,苏轼始终坚持维护...

渭城区15888584376: 从苏轼的哪些诗里可以看出苏轼的性格 -
道浩生血: 苏轼的诗,不外乎就下面的几种感情与性格,都可以套上去的,也是我总结的几条! 满意请采纳!1: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 2: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 3: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

渭城区15888584376: 从苏轼的作品上能感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
道浩生血: 词风淩豪气 诗韵重性情 ——评析苏轼其人其文黄佳浩*一、 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在今四川省)人,博通经史,才华横溢,仕途坎坷,几经曲折,起落不定.诗词、文均称大家:诗歌卷舒自如...

渭城区15888584376: 从一些苏轼的经历上看出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道浩生血: 苏轼多遭贬谪而词、文犹淡然,可见其是一个宠辱不惊、豁达的人.苏轼多才,对文学、书法、医学和烹饪等方面多有涉猎.且从“东坡肉”这一故事可知他善烹饪、爱护百姓.

渭城区15888584376: 举例苏轼的千古名句,并说出诗句变现了苏轼什么性格特点 -
道浩生血: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

渭城区15888584376: 苏轼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
道浩生血: 强悍的性格

渭城区15888584376: 有关苏轼成语有哪些? -
道浩生血: 1 、雪泥鸿爪 苏轼在任凤翔府判官时,写下了《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雪泥鸿爪”就被概括为众所周知的成语了.2 、夜雨对床 唐代韦应物有“宁知风雪夜,复此...

渭城区15888584376: 《核舟记》描写苏轼的语句体现出苏轼的什么性格 -
道浩生血: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除了细致地写出人物的衣着、姿势而外,还着意描述了苏、黄二人泛舟时的心情.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画卷的美好意境里,这是何等豁达、放旷的胸襟

渭城区15888584376: 关于苏轼的四字成语 -
道浩生血: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有“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后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