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吗

作者&投稿:杭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大学语文序二篇》如何理解天人合一的关系?~

“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人与天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为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摘自《中华文化信息网》,作者佚名)

“如从东、西两种文化的比较及其相互关系来看“天人合一”,则本文以为有必要指出两点。 第一,西方对“天”、“人”关系有见于异,无见于同,注重人与自然的对立,注重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这确有忽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的局限,最终将导致自然的惩罚,不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但数百年来,西方文化主宰世界,带来了科学的突飞猛进,经济的空前繁荣,也带来了人的解放──从封建束缚下的解放,其“光辉成就”确实“不能抹煞”。东方对“天”、“人”关系有见于同,无见于异,注重“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确有重视人与自然统一的合理因素,但它不利于认识人与自然,使人屈服于自然、个体屈服于群体、感性屈从于理性,这同样不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此而言,似乎就应该说,东、西两种文化各有短长,二者应互相取长补短,而不是非此即彼,互相排斥,“改善向恶,改弦更张”,“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第二,提出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命题的基础是小农生产、自然经济,它也满足了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封建社会的需要。西方注重“天”“人”相分、注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随工业生产、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它也满足了建立在工业生产、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需要。就此而言,东西方两种文化代表了人类认识与思维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今天,人类认识与思维更向前发展,认识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又追求进一步的解放──从物的压迫下解放,需要的既不是停留于忽视人与自然统一性的阶段,受物压迫的阶段,更不是倒退到与自然“浑然一体”的阶段,受礼压迫的阶段,而是取两者之长,弃两者之短,以建立新的“天人合一”,即打破人顺应自然、人民顺从统治、个体屈从群体、感性屈从理性的旧“天人合一”,而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建立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在个体本位的基础上建立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在感性本位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天人合一”──真正自由的、审美的理想境界。”

在最近五十年中,西方出现了电子计算机,掀起了信息革命──把人从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第二次产业大革命(第一次产业大革命是以蒸汽为动力,把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并迅速波及全球,预示着人类历史新时期的正在到来。可见,西方文化既未衰落,更未破产,它还有着巨大的生命力。诚然,西方文化有其局限性,需要东方文化补其不足;今天的时代与过去不同,西方文化已不可能主宰世界。但即将到来的并非中国传统文化(或曰“东方文化”)主宰的时代,而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的前途则既不是“西化”,也不是“东化”,而是融合东、西以进行新的创造。”(蔡仲德:《也谈“天人合一”─—与季羡林先生商榷》,《传统与现代化》,1994年第5期)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禅宗

在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秤谌看,仍有点象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

道家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基本问题,是中西文化差异的焦点,同时也是中国哲学与诗学之间所构成的内在联系的基本特性。“天人合一”的含义究竟如何呢?学界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可谓是众说纷纭,目前尚无定论。分歧的焦点在于两个基本方面:一个是如何理解“天人合一”的“天”,再一个是“天”与“人”究竟是如何“合一”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冯友兰先生认为主要有五种含义。第一种是“物质之天”,就是指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苍苍者与地相对的天,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天空。 第二种是“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就是指宗教中所说有人格、有意志的“至上神”。第三种是“命运之天”,就是指旧社会中所谓运气。第四种是“自然之天”,就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家所谓自然。第五种是“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就是指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虚构的宇宙的道德法则。(1) 这五种含义中最基本的不外乎两个方面:自然方面的“天”和精神领域的“天”。前者是基础,对后者起决定作用,但是后者(精神领域的“天”)一旦生成又可对前者进行意义建构,使自然的无生命无情感的“天”获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里的“天”实际上就是“人”,是“人”的一种外在化或对象化形式。再关于“天”与“人”究竟是如何“合一”的。对此,张岱年先生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国哲学中所谓天人合一,有二意谓:一天人本来合一,二天人应归合一”。“关于天人本来合一,有二说:一天人相通,二天人相类。所谓天人相通,如解析之,其意义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意义,是认为天和人不是相对待之二物,而乃一息息相通之整体,其间实无判隔。第二层意义,是认为天是人伦道德之本原,人伦道德原出於天。在今观之,在天为根本的,自一意义言,亦是在人为根本的,因人为自然中之一物。然自另一意义言,所谓人性,常指人之所以异於非人者,即人与他类物不同者;而人与他物相同的,虽为根本,亦不含於所谓人性之中。以此义言,人固以自然为根本,而人性乃是后起之特殊的性质,非即是普遍的天道。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表面上似将天道说为人性,而实际乃是将人性说为天道,即将人伦义理说为宇宙之主宰原则。这就陷于拟人的错误。”“天人相类之意义,亦可析为两方面。一,天人形体相类,此实附会之谈。二,天人性质相类,此义与天人相同论之天道人性为一之说相似,实际上亦是将人伦道德说为天道。”(2)张先生这里的分析是很具合理性的,也是很精彩的。简单地说就是:天“合”向人或人“合”向天两种方式。由此看来,“天人合一”是一个十分麻烦的问题,在此我们不可能深究。只好从最普通的意义上去理解和把握。我们认为,“天”、“人”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就相当于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或意识与存在等之间的关系;二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言,就类似于个体与群体、感性与理性或私欲与公德等之间的关系。进而言之,“天人合一”在这里就被界限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等的和谐统一关系,是人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一种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过程中的特殊精神境界或状态。


四书五经中《大学》的内容是什么?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大学》相传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总纲】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4、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

大学中的名言警句
《大学》简介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

儒家经典《大学》中的经典名言
儒家经典《大学》中的经典名言 《大学》即大人之学,其中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大学》通篇引用《诗》、《书》中的立论,终篇不见《易经》、《易传》一字。 1.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出自《大学·传》第十章。所谓的的天下天平,就是在于善...

大学中庸孝经全文
大学、中庸、孝经全文内容分别为: 一、《大学》内容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在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

《大学》中“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请问何为道?_百度...
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能够明白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能接近大学所讲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无极大道一本散而为万殊,成就万有。天地山河,日月星系,乃至一切的飞潜动植,胎卵湿化,无不是无极一本的显化和功用。〈清静经〉上说:“降本流末,而生万物。”物者:指的是有形有...

请问,儒家学者的《大学》的内容有哪些?《大学》处于什么样的地位?_百 ...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大学·中庸的名言选辑
——《大学》《大学》所教,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朱熹《大学》是“为学纲目”,“修身治人底规模”。——朱熹《大学》治国平天下的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治国平天下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知止而后应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四书中《大学》的内容是什么?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南宋朱熹将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成四书之后,起地位更加突出。《大学》相传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 《大学》原文及译注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 后能静;静...

《大学》节选中是怎样说明个人,家庭与国家的关系的。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

大学中“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
《大学》原文和译文如下: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

裕安区17668583819: 《大学》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吗 -
冉萧硝普: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基本问题,是中西文化差异的焦点,同时也是中国哲学与诗学之间所构成的内在联系的基本特性.“天人合一”的含义究竟如何呢?学界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可谓是众说纷纭,目前尚无定论.分歧的焦点在...

裕安区17668583819: 中国哲学的伦理化特点
冉萧硝普:中国哲学的伦理化特点 当我们研究中国哲学的时候,不难发现,有三个关系始终贯穿中国哲学的始末,即天人关系,身心关系,人我关系.这三个关系式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正是基于对这三个关系的研究,中国哲学有着其独特的精神...

裕安区17668583819: 什么是中庸之道? -
冉萧硝普: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

裕安区17668583819: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应该怎么理解? -
冉萧硝普:[答案]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有所记载,《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几,惟明...

裕安区17668583819: 从格物致知到天人合一什么意思 -
冉萧硝普: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通常理解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简单的说来:从格物致知到天人合一,就是从单纯的推究物体的本质到融汇理解含义精神的境界,是一个质与量的飞跃.

裕安区17668583819: 天人合一怎么个“合”法?
冉萧硝普: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

裕安区17668583819: 中国人所说的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 -
冉萧硝普:[答案]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

裕安区17668583819: 天人合一意思?
冉萧硝普: 【词语】:天人合一 【注音】:tiān rén hé yī 【释义】:1.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认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由此两者合为一体.战国时子思、孟子首先明确提出这种理论,汉儒董仲舒继承此说,发展为"天人感应"论.参阅《礼记.中庸》、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裕安区17668583819: 请问:天人合一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
冉萧硝普: 最早提出“天人合一”是北宋张载,“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意思是,人性的善良是出于天的实理,故交相致,而明诚合一.这个“天”是张载所说气而生成的天,并不是什么唯心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