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对商鞅变法的评论是否正确如题 谢谢了

作者&投稿:卜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材料“太史公曰:商君”指出司马迁评价商鞅的视角,这一视角会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带来什么样的局限性?~

所谓的材料是商君列传最后的太史公曰吗?如果是的话,我个人认为,司马迁首先具有比较浓厚的儒家本位思想,所以对历史人物难免会以儒的标准去评判。所以商鞅(还有吴起等)的性格就先被打上了刻薄寡恩的标签。
此外,对一百多年前秦国的“民意”“民心”也以儒的理想化模式去对比,则得出商鞅强秦之后仍“卒受恶名于秦”顺理成章。
其中列举的“刑公子虔,欺魏将昂”等一些事例,并将其作为少恩的体现,个人认为这里没有看到法的公平性,即“一断于法”;还有没看到战场临敌兵者诡道的实质,只是一味的按照儒的标准去评判事物,有失公允。

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是“残忍少恩”,最终落得谋反恶名。
对商鞅的评价应该结合他的变法措施,首先商鞅变法是适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如“废井田,开阡陌”,确立郡县制,奖励战功等,使封建制在秦国得到巩固和发展,促使秦国实力大大增强,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因为变法本身触及了奴隶主保守贵族的利益,必然会遭到反对,同时商鞅制定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有消极因素,商鞅必然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是商鞅变法适应潮流,因而深入人心,“商鞅虽死,变法未亡”。因此司马迁的观点并没有从本质上对商鞅进行客观评价,只看到了商鞅个人在政治上的权术~

由于独尊儒术的缘故,历史上对于使用暴力手段进行快速改革的商鞅的评价并不是很好。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后人又说:卫鞅入秦,景监是因。王道不用,霸术见亲。政必改革,礼岂因循。既欺魏将,亦怨秦人。如何作法,逆旅不宾!但是也有人肯定商鞅,比如王安石: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这是在肯定商鞅的治国方略。而资治通鉴中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虽说商鞅刻薄,但也说明商鞅之诚信品质。在现代,尽管有少数不同声音,但大多数人承认商鞅是一个敢于触动旧势力、敢于改革的英雄。 所以综合来看应该是对的


历史上思马迁对商鞅的评价?
司马迁

司马迁写《史记》的小故事
1、取材方面的故事 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如不列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2、创作方面的故事 司马迁子承...

<史记>是什么?
全书略于先秦,详于秦汉,所述秦商鞅变法至汉武帝晚年的历史,约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三左右。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

有志者,事竟成的作文
商鞅是一个仰望高空的人。 秦国商鞅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军事、经济各方面都强盛起来,从而为秦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虽然商鞅最后的下场是悲惨的,但他却是一个敢于、勇于仰望高空的人。 岳飞是一个仰望高空的人。 国难当头,岳飞带领着岳家军驰骋于战场,打退无数金兵,“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他的壮志...

春秋战国有什么著名的外交使节?
张仪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外连衡而斗诸侯”,与秦国的耕战政策相配合,运用雄辩的口才,脆谲的谋略,纵横捭阖,游说诸侯,建树了诸多功绩,在秦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上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风云多变的险恶环境中,主要凭借外交手段,采用连横策略,“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使秦国的国威大张,在诸侯国中产生了...

BC476为什么成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按 史记 春秋时代 结束, 战国时代 开始 跟你说的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春秋时期:是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间,这一阶段的历史大体与孔子所修订的《春秋》年代(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1年)相当,所以历史上称为春秋时期。司马迁是根据这来划分的 ...

古代历史人物有哪些?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帮忙找一下以“代价”为话题的议论文或论点论据
商鞅是一个仰望高空的人。 秦国商鞅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军事、经济各方面都强盛起来,从而为秦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虽然商鞅最后的下场是悲惨的,但他却是一个敢于、勇于仰望高空的人。 岳飞是一个仰望高空的人。 国难当头,岳飞带领着岳家军驰骋于战场,打退无数金兵,“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他的...

以恒心为话题的议论文
商鞅是一个仰望高空的人。 秦国商鞅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军事、经济各方面都强盛起来,从而为秦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虽然商鞅最后的下场是悲惨的,但他却是一个敢于、勇于仰望高空的人。 岳飞是一个仰望高空的人。 国难当头,岳飞带领着岳家军驰骋于战场,打退无数金兵,“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他的...

兴仁县19342511714: 司马迁对商鞅变法的评论是否正确如题 谢谢了 -
夫宋九味: 由于独尊儒术的缘故,历史上对于使用暴力手段进行快速改革的商鞅的评价并不是很好.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

兴仁县19342511714: 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是否过于狭隘和偏激了? -
夫宋九味: 毕竟是封建文人,古代的君子和士人是反对太监的,所以商鞅通过太监引见才见到秦孝公,所以为文人志士所不耻,再加上商鞅通过刑法使得秦国强大起来,他用的是苛刻的法律,使得百姓害怕而不得不做,所以大家都恨他.是个可悲的人?他使得秦国强大起来,却自己弄的身败名裂@

兴仁县19342511714: 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公正吗 -
夫宋九味: 无论如何,一个人不可能对历史人物作出完全公正的评价.但司马迁的评价一般是比较公正的

兴仁县19342511714: 左传中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商鞅的? -
夫宋九味: 司马迁写的是史记 <<史记>>太史公言:“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司马迁指责商君的三大罪状:言辞浮夸,不是本性;靠太监推荐得势;滥用刑法,手段欺诈. 这样的评价是有失公正的.. 《战国策》评商鞅变法:“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这样比较客观!

兴仁县19342511714: 《史记 商君列传》中,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商鞅的? -
夫宋九味: <>太史公言:“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 司马迁指责商君的三大罪状:言辞浮夸,不是本性;靠太监推荐得势;滥用刑法,手段欺诈. 现在看来,商鞅变法,为秦国的统一中国有非凡意义.应该也算是功大于过吧.

兴仁县19342511714: 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 给商鞅变法带来甚么局限性
夫宋九味: 所谓的材料是商君列传最后的太史公曰吗?如果是的话,我个人认为,司马迁首先具有比较浓厚的儒家本位思想,所以对历史人物难免会以儒的标准去评判.所以商鞅(还有吴起等)的性情就先被打上了刻薄寡恩的标签.另外,对1百多年前秦国的“民意”“民心”也以儒的理想化模式去对照,则得出商鞅强秦以后仍“卒受恶名于秦”顺理成章.其中罗列的“刑公子虔,欺魏将昂”等1些事例,并将其作为少恩的体现,个人认为这里没有看到法的公平性,即“1断于法”;还有没看到战场临敌兵者诡道的实质,只是1味的依照儒的标准去评判事物,有失公允.

兴仁县19342511714: 商鞅变法让秦国变得强大,但为什么司马迁如此贬低商鞅 -
夫宋九味: 首先太史公是儒家的,商君是法家的,虽然汉武帝奠定了独尊儒术的基调,但是不可否认,法家在秦国一统天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秦灭之后法家失去了话语权,但是儒家还是要从各个方面打压他,使他不能翻身.其次法家讲究人性本恶,所以要轻罪重刑来约束,法家之法附带了很重的刑,很不幸,太史公在身体是否完整方面应该颇为在意.商君相秦十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这正是商君的功劳,从这里来说,太史公作为史家,还是不够客观.《史记》还是要辩证的读.

兴仁县19342511714: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商鞅:“商鞅是个天性残忍少恩的人,在被秦孝公任用之后,实行严刑法治,不择手段,非常刻薄,最后在秦国落得... -
夫宋九味:[答案] 司马迁的观点是不对的.他是依据人的个性禀赋来评价商鞅,并以此否定商鞅,这是不正确的.商鞅变法使秦的旧制度被废除,经济得以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使秦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

兴仁县19342511714: ...(不得大段抄写).材料一中“山无盗贼”和“民勇于公战”与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有关? (2)材料一中司马迁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正确吗?结合史实进行... -
夫宋九味:[答案] (1)材料二中的“坏井田,开阡陌”即废除井田制.什伍连坐制,奖励军功. (2)基本正确.商鞅变法废除了旧贵族的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度,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另一方面变法措施过于严苛,严刑峻法也产生...

兴仁县19342511714: 司马迁对商鞅评价的那段翻译 -
夫宋九味: 太史公说:商君,他的天性就是个残忍少恩的人,考察他当初用帝王之道游说孝公,凭借着虚饰浮说,不是他自身的资质.再说凭靠着国君宠臣太监的推荐,等到被任用,就刑罚公子虔,欺骗魏将公子昂,不听赵良的规劝,足以证明商君残忍少恩了.我曾经读过商君开塞耕战的书籍,其内容和他本身的作为相类似.但最终还是在秦国落得个谋反的恶名,这是有缘故的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