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翻译

作者&投稿:广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

翻译:
渑池会结束以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作为赵国的将军,我有攻战城池作战旷野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就出身卑贱,我感到羞耻,无法容忍在他的下面。”
并且扬言说:“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话后,不愿意和廉颇相会。每到上朝时,蔺相如常常声称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
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向蔺相如规劝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
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众人都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
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
原文: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扩展资料:
典故: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卑贱之人,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
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蔺相如每到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于是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直言进谏说:“我们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将军口出恶言,而您却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过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出息,请让我们告辞吧!”
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却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秦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带引,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您是如此的宽厚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为生死与共的好友。

译文: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时为赵国将军的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晋升为上卿,从此他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各国。蔺相如,赵国人,他是赵国的宦官首领缪贤家的门客。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同大将军廉颇以及诸大臣们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受到欺骗;如果不给他,又恐怕秦国来攻打。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
宦官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缪贤回答说:“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情愿跟您交个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
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为臣。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
于是赵王立即召见,问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赵王说:“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衡量一下两种对策,宁可答应它,使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
赵王说:“谁可以前往?”相如说:“大王如果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相如捧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宝璧传着给妻妾和左右侍从看,左右都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没有用城邑抵偿赵国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说:“璧上有个小斑点,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他,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几步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全体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宝璧,说给我们城邑恐怕不可能。’
商议的结果是不想把宝璧给秦国。但是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互相不欺骗,更何况是大国之间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上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宝璧后,传给姬妾们观看,这样来戏弄我。我观察大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取回宝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把宝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如此,并召来有司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给赵国。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根本不可能得到,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
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秦王估量,毕竟不可能强力夺取,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背约不给城邑,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宝璧,从小路逃出,把宝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的大典礼,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余位君主,从没有一个是能切实遵守信约的。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已从小路回到赵国了。况且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遣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会把璧送来。如今凭着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哪里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是应该被诛杀的,我愿意接受汤镬之刑,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从长计议此事!”
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发出苦笑之声。侍从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秦王趁机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最终还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见了相如,大礼完后让他回了国。
相如回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位有德行、有才能的贤大夫,出使诸侯国,能做到不辱使命,于是封相如为上大夫。此后秦国并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不给秦国宝璧。

此后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杀死两万人。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打算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去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谈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的妄想。”赵王答应了,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奏瑟一曲!”赵王就弹起瑟来。
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来相互为乐。”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蔺相如向前进献瓦缻,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缻,蔺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如果我自杀,脖颈里的血可以溅在大王身上了!”
秦王的侍从们想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们,侍从们都吓得倒退。因此秦王很不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缻。相如回头来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池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也未能压倒赵王。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因而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渑池会结束以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作为赵国的将军,我有攻战城池作战旷野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就出身卑贱,我感到羞耻,无法容忍在他的下面。”并且扬言说:“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这话后,不愿意和廉颇相会。每到上朝时,蔺相如常常声称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蔺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向蔺相如抗议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
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众人都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我们俩相斗,就如同两猛虎争斗一般,势必不能同时生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
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
拓展资料: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布衣之交、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怒发冲冠、白璧微瑕等成语均出自本篇。
《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
抓住人物特征,人物形象凸现纸上。司马迁善于抓住人物主要特征进行极力渲染。如在对事迹颇丰的蔺相如这一形象进行处理时,便抓住“智勇”这一特征为核心展开描述。正如他在本传传末所论赞的:“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也。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在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事件进行描述时更是紧紧扣住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这一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层层衬染,极力蓄势,造成人物形象的张势。司马迁在文中极尽渲染之能事,层层蓄势,有如大江截流。如他在文中五次渲染相如操天下大势为己用之睿智:为国纾难,利用国际舆论,借使秦负曲之势,奉璧至秦;秦王得璧不偿城,相如以“璧有瑕,请指示王”诓得玉璧后,抓住秦王贪婪的弱点,欲以璧击柱,借“秦恐璧破”之势威胁秦王。
抓住秦国二十余君“不坚明约束”之过,借理在我方之势,使人怀璧归赵;渑池之会,借“五步之内以颈血溅大王”之势,逼秦王就范,为一击缶;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之势,迫使秦不敢动武。相如勇智,已是光彩照人。行文至此,司马迁笔势陡转:多谋善断、意气风发的蔺相如竟对无理取闹的廉颇一再退忍避让,连门客都感到羞愧。当门客要离开他时,才袒露他“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胸怀。相如的绝顶智慧和贤相风采凸现在读者的眼前。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译文如下: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时为赵国将军的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晋升为上卿,从此他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各国。

蔺相如,赵国人,他是赵国的宦官首领缪贤家的门客。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

赵王同大将军廉颇以及诸大臣们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受到欺骗;如果不给他,又恐怕秦国来攻打,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

宦官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

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

缪贤回答说:“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

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情愿跟您交个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

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

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为臣。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

于是赵王立即召见,问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

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

赵王说:“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

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衡量一下两种对策,宁可答应它,使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

赵王说:“谁可以前往?”

相如说:“大王如果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

赵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相如捧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宝璧传着给妻妾和左右侍从看,左右都高呼万岁。

相如看出秦王没有用城邑抵偿赵国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说:“璧上有个小斑点,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把璧交给他,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几步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全体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宝璧,说给我们城邑恐怕不可能。’

商议的结果是不想把宝璧给秦国,但是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互相不欺骗,更何况是大国之间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

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上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宝璧后,传给姬妾们观看,这样来戏弄我。

我观察大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取回宝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把宝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如此,并召来有司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给赵国。

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根本不可能得到,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

秦王估量,毕竟不可能强力夺取,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背约不给城邑,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宝璧,从小路逃出,把宝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的大典礼,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余位君主,从没有一个是能切实遵守信约的。

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已从小路回到赵国了。况且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遣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会把璧送来。

如今凭着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哪里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是应该被诛杀的,我愿意接受汤镬之刑,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从长计议此事!”

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发出苦笑之声。侍从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秦王趁机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

最终还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见了相如,大礼完后让他回了国。

相如回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位有德行、有才能的贤大夫,出使诸侯国,能做到不辱使命,于是封相如为上大夫,此后秦国并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不给秦国宝璧。

此后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杀死两万人。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打算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

赵王于是前去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谈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的妄想。”

赵王答应了,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奏瑟一曲!”

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

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来相互为乐。”秦王发怒,不答应。

这时蔺相如向前进献瓦缻,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缻,蔺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如果我自杀,脖颈里的血可以溅在大王身上了!”

秦王的侍从们想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们,侍从们都吓得倒退,因此秦王很不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缻。

相如回头来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池向秦王献礼。”

蔺相如也说:“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也未能压倒赵王,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因而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渑池会结束以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作为赵国的将军,我有攻战城池作战旷野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就出身卑贱,我感到羞耻,无法容忍在他的下面。”

并且扬言说:“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话后,不愿意和廉颇相会。每到上朝时,蔺相如常常声称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蔺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

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向蔺相如抗议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

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众人都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

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

如今我们俩相斗,就如同两猛虎争斗一般,势必不能同时生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

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

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通假字、一词多义如下:

1.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赵国君主,名何。

2.阳晋:齐国城邑,在今山东菏泽西北。

3.上卿:战国时期诸侯国大臣中最高的官位。

4.宦者令:宦官的首领。

5.舍人:有职务的门客。

6.和氏璧:战国时著名的玉璧,是楚人卞和发现的,故名。事见《韩非子·何氏》。

7.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则。

8.遗(wèi):送。

9.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10.亡走燕:逃到燕国去。

11.何以知燕王:根据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

12.境上:指燕赵两国的边境。

13.幸于赵王:被赵王宠爱。幸,宠幸。

14.乃:却,竟然。

15.束君归赵:把您捆绑起来送还赵国。

16.肉袒伏斧质:解衣露体,伏在斧质上。袒,脱衣露体。质,同“锧”,承斧的砧板。

17.宜可使:可供差遣。宜,适宜。

18.不:同“否”。

19.曲:理屈,理亏。

20.均之二策:衡量这两个计策。均,衡量。之,这。

21.宁许以负秦曲:宁可答应,而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22.奉:捧着。

23.完璧归赵:让璧完整无损地归还赵国。

24.章台:秦离宫中的台观名。

25.奏:进献。

26.美人:指秦王的姬妾。

27.偿赵城:把十五城补偿给赵国。

28.瑕:玉上的斑点或裂痕。

29.却立:倒退几步立定。

30.怒发上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了冠。形容极其愤怒。

31.负:倚仗。

32.布衣之交:平民间的交往。古代平民只穿麻衣、葛布,故称布衣。

33.逆:拂逆,触犯。

34.斋戒:古人祭祀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节制饮食,表示虔诚,叫做斋戒。

35.书:指赵王的复信。

36.庭:同“廷”,朝堂。

37.严:尊重,敬畏。

38.修敬:致敬。

39.列观(guàn):一般的台观,指章台。不在朝堂接见,说明秦对赵使的不尊重。

40.急:逼迫。

41.睨(nì):斜视。

42.辞谢:婉言道歉。

43.固请:坚决请求(相如不要把璧撞破)。

44.有司:职有专司的官吏。

45.案图:查明地图。案,同“按”。

46.都:城邑。

47.特:只,只是。

48.详为:假装做。详,同“佯”,假装。

49.共传:等于说公认。

50.设九宾:一种外交上最隆重的仪式。有傧相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宾,同“傧”。

51.舍:安置。

52.广成传(zhuàn):广成,宾馆名。传,传舍,宾馆。

53.衣(yì)褐:穿着粗麻布短衣,指化装成平民百姓。

54.径道:小路。

55.缪公:即秦穆公。缪,同“穆”。

56.坚明约束:坚决明确地遵守信约。约束,信约。

57.间(jiàn):抄小路,与上文“从径道亡”相应。

58.立:立刻。

59.就汤镬(huò):指接收烹刑。汤,沸水。镬,大锅。

60.孰:同“熟”,仔细。

61.嘻:苦笑声。

62.因而厚遇之:趁此优厚地款待他。

63.卒廷见相如:终于在朝堂上接见蔺相如。

64.毕礼而归之:举行完廷见的外交大礼然后送他回国。

65.拔石城:攻取石城。石城,故址在今河南林州西南。

66.为好:修好。

67.西河外渑(miǎn)池:西河,黄河西边。渑池,今河南渑池。

68.欲毋行:想不去。

69.诀:告别。

70.度道里会遇之礼毕:估算前往渑池的路程和会谈完毕的时间。道里,路程。

71.绝秦望:断绝秦国要挟胁迫的念头。

72.好音:喜欢音乐。

73.瑟:古代乐器,形似琴而较长大。通常配有二十五根弦。

74.御史:官名。战国时御史专管图籍,记载国家大事。

75.秦声:秦国的音乐。

76.盆缻(fǒu):均为瓦器。缻,同“缶”。秦人敲打盆缶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77.刃:刀锋。这里是杀的意思。

78.叱:喝骂。

79.靡:倒下,这里指后退。

80.怿(yì):愉快。

81.为秦王寿:祝秦王长寿,指向秦王献礼。

82.竟酒:直到酒宴完毕。

83.盛设兵:多布置军队。

84.右:上。古人以右为尊。

85.相如素贱人:指蔺相如这个人做过太监的家臣,向来微贱。素,素来,向来。

86.争列:争位次的高下。

87.引车避匿:将车子调转躲避。

88.舍人:指蔺相如的门客。

89.相与:一起,共同。

90.孰与秦王:与秦王相比怎么样?孰与,与……相比。孰,谁,哪一个。

91.驽:愚笨,拙劣。

92.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愿受鞭打。

93.因:通过。

94.将军:当时的上卿兼职将相,所以廉颇这样称呼蔺相如。

95.刎(wěn)颈之交:指能够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刎颈,杀头。刎,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 “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质”通“锧”,承斧的砧板。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7.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0.为一击缻。“缻”通“缶”,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缶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11.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详”通“佯”,假装。
  二、一词多义
  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
  ③则幸得脱矣 (幸亏)
  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连词,连接“传”与“示”)
  欢
  ①逆强秦之欢 (欢心)
  ②绝秦赵之欢(交情)
  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回头)
  ②顾吾念之 (但是)
  必
  ①其势必不敢留君 (一定,必然)
  ②王必无人(倘若,假如)
  因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就)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传
  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
  ②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
  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
  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
  三、古今异义
  ①拜为上卿(拜:古义指授与官职;任命。今义指下跪叩头;祝贺)
  ②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古义指虑,担心。今义指 害病;灾祸)
  ③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古义指向人献物以祝人长寿。今义指年岁,生命;生日)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古义指离开。今义指除掉,减掉,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⑤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指上对下指导、命令)
  ⑥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义指上前进献。今义指向前发展进步)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义指扬言,到处说。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⑧布衣之交(布衣:古义指平民。今义指麻布衣服)
  ⑨左右欲刃(左右:古义指左右的侍从。今义指左和右两方面)
  ⑩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鄙贱:古义指粗野而又地位低微,谦词。今义指鄙视,轻视)
  ①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古义指信约。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①②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姬妾 今义:美女)
  ①③明年复攻赵(明年:古义指第二年 今义指(将来的)明年)
  ①④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往:古义从这里到那里 今义指以前)
  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④怀其璧 (怀,怀揣着)
  ⑤蔺相如前曰 (前,走上前)
  ⑥臣乃敢上璧 (上,献上)
  ⑦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⑧ 臣语曰(语,告诉)
  ⑨于是相如前进缻(前:走上前)
  ⑩赵王鼓瑟(鼓:弹奏)
  ①①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嘻:苦笑声)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堂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表示"至"的方式,从小路)
  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
  ④乃前曰(前,,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⑤怒发上冲冠(上:向上)
  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⑤以绝秦望(绝,用……断绝)
  ⑥归壁与赵(归:使……归)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③吾羞,不忍为之下(羞:以……为羞耻)
  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宏大量)
  ③大王必欲急臣 (急,逼迫)
  f.形容词作名词:
  ①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
  ②宁许以负秦曲 (曲,理亏之责)
  g.动词作名词: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盟约)
  五、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④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5天下所传宝也
  6严大国之以修敬也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于”字表被动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字表被动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于”被动
  ④使不辱于诸侯 “于”字表被动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1、何以知之 2、君何以知燕王
  ②定语后置: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③介宾短语后置:1、拜送书于庭 2、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勇气于诸侯闻)3、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于君结)4 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 臣头今与壁与柱俱碎矣)5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
  ③状语后置:1、乃设九宾礼于廷(乃设廷礼于九宾)2、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于境上会)
  d.省略句
  1:传(之)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2: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成语总结
  1价值连城: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2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3渑池之会:也作“渑池之功”,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4负荆请罪:背着荆 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5 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6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7白璧微瑕: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美中不足。 [编辑本段]选材及布局研究   1.有人说,第2段“蔺相如者,赵人也。为宦者令缪贤舍人”一句可删。理由有二:(1)删去此段则第1段和第3段衔接得自然;(2)此句与第4段开头“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重复。试据文章布局的道理给予反驳。(不可删的理由有二:(1)本文是一篇“合传”,廉蔺二人,一将一相,相互配合,对维护赵国的安全起了重要作用。按《史记》体例,在传记开头将二人并提,表明二人的事业是密不可分的。(2)这样开头既突出了廉颇的战功,又突出了蔺相如的出身低微,可使读者了解缪贤举贤、赵王破格提拔、廉颇“宣言”而后“负荆”的深刻意义。)
  2.相如奉璧使秦一节是按怎样的层次来叙述的?
  这样的布局有什么好处?(在献璧后作者依次描绘了蔺相如三次有步骤的行动:取璧、保璧、归璧。无不紧扣着和氏璧的命运。这样的布局使蔺相如如同置身于一个五光十色的舞台,其机智果敢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3.本文第12段已将“完璧归赵”故事叙述完毕,为什么作者在它后面又加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在全文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揭露了秦王“以城易璧”的骗局,肯定了赵反欺骗斗争的胜利;另一方面又暗示秦王恼羞成怒,导致对赵采取军事行动,由此过渡到下文。”
  4.从来史笔求简。试比较下面两组话,说说哪一种写法好?
  ①a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b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勇而有谋,宜可使。”
  ②a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臣等不肖,请辞去。”
  b于是舍人相与谏蔺相如,欲辞去。
  (b的写法不好。①用b的写法,则缪贤敢于荐舍人去充当使者、赵王同意召见相如,均不可得而知,视国家大事为儿戏,不符合史家选材原则。②用b的写法,略去谏的内容,则下文“独畏廉将军哉”失去所本。)

译文: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时为赵国将军的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晋升为上卿,从此他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各国。蔺相如,赵国人,他是赵国的宦官首领缪贤家的门客。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同大将军廉颇以及诸大臣们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受到欺骗;如果不给他,又恐怕秦国来攻打。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

宦官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缪贤回答说:“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情愿跟您交个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

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为臣。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

于是赵王立即召见,问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赵王说:“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衡量一下两种对策,宁可答应它,使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

赵王说:“谁可以前往?”相如说:“大王如果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相如捧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宝璧传着给妻妾和左右侍从看,左右都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没有用城邑抵偿赵国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说:“璧上有个小斑点,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他,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几步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全体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宝璧,说给我们城邑恐怕不可能。’

商议的结果是不想把宝璧给秦国。但是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互相不欺骗,更何况是大国之间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上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宝璧后,传给姬妾们观看,这样来戏弄我。我观察大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取回宝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把宝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如此,并召来有司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给赵国。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根本不可能得到,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

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秦王估量,毕竟不可能强力夺取,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背约不给城邑,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宝璧,从小路逃出,把宝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的大典礼,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余位君主,从没有一个是能切实遵守信约的。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已从小路回到赵国了。况且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遣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会把璧送来。如今凭着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哪里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是应该被诛杀的,我愿意接受汤镬之刑,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从长计议此事!”

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发出苦笑之声。侍从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秦王趁机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最终还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见了相如,大礼完后让他回了国。

相如回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位有德行、有才能的贤大夫,出使诸侯国,能做到不辱使命,于是封相如为上大夫。此后秦国并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不给秦国宝璧。

此后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杀死两万人。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打算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去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谈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的妄想。”赵王答应了,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奏瑟一曲!”赵王就弹起瑟来。

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来相互为乐。”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蔺相如向前进献瓦缻,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缻,蔺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如果我自杀,脖颈里的血可以溅在大王身上了!”

秦王的侍从们想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们,侍从们都吓得倒退。因此秦王很不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缻。相如回头来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池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也未能压倒赵王。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因而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渑池会结束以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作为赵国的将军,我有攻战城池作战旷野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就出身卑贱,我感到羞耻,无法容忍在他的下面。”并且扬言说:“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这话后,不愿意和廉颇相会。每到上朝时,蔺相如常常声称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蔺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向蔺相如抗议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

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众人都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我们俩相斗,就如同两猛虎争斗一般,势必不能同时生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

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

拓展资料: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布衣之交、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怒发冲冠、白璧微瑕等成语均出自本篇。

《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

抓住人物特征,人物形象凸现纸上。司马迁善于抓住人物主要特征进行极力渲染。如在对事迹颇丰的蔺相如这一形象进行处理时,便抓住“智勇”这一特征为核心展开描述。正如他在本传传末所论赞的:“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也。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在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事件进行描述时更是紧紧扣住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这一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层层衬染,极力蓄势,造成人物形象的张势。司马迁在文中极尽渲染之能事,层层蓄势,有如大江截流。如他在文中五次渲染相如操天下大势为己用之睿智:为国纾难,利用国际舆论,借使秦负曲之势,奉璧至秦;秦王得璧不偿城,相如以“璧有瑕,请指示王”诓得玉璧后,抓住秦王贪婪的弱点,欲以璧击柱,借“秦恐璧破”之势威胁秦王。

抓住秦国二十余君“不坚明约束”之过,借理在我方之势,使人怀璧归赵;渑池之会,借“五步之内以颈血溅大王”之势,逼秦王就范,为一击缶;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之势,迫使秦不敢动武。相如勇智,已是光彩照人。行文至此,司马迁笔势陡转:多谋善断、意气风发的蔺相如竟对无理取闹的廉颇一再退忍避让,连门客都感到羞愧。当门客要离开他时,才袒露他“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胸怀。相如的绝顶智慧和贤相风采凸现在读者的眼前。




《史记》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哪些成语?
刎颈之交[ wěn jǐng zhī jiāo ]价值连城[ jià zhí lián chéng ]渑池之功[ miǎn chí zhī gōng ]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释义: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完璧归赵[ wán bì guī zhào ]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的人物形象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的人物形象是:有些高傲和嫉妒心,但是勇于改过,知错就改,后以国家利益为重。《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有那些故事?
3渑池之会:也作“渑池之功”,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4布衣之交:平民之间的交往、友谊。也指显贵与无官职的人相交往。5负荆请罪:〖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意义〗背着...

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翻译
当蔺相如手举宝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侍从的时候,就面前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士人往往因为胆小懦弱而不敢如此表现。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敌国。后来又对廉颇谦逊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他处事中表现的智慧和勇气,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啊! 扩展资料: 《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

关于廉颇蔺相如的所有典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典故如下。典故1:完璧归赵: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含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典故2:负荆请罪: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含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概括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布衣之交、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怒发冲冠、白璧微瑕等成语均...

廉颇和蔺相如是什么关系?
《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成语:刎颈之交。廉颇和蔺相如是刎颈之交,为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战国时期赵国。廉颇是将军,“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作为赵国军政首长,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是赵王的左膀右臂。战国七雄,赵国将相...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体现蔺相品质的句子
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本文以写谁为主,写了哪几个做事?全文按怎样的思路展开叙...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通过叙述战国时期赵国外交斗争中的几个片段,如“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等,成功地塑造了蔺相如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的外交家形象以及廉颇忠诚负荆请罪的将军形象,并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展现了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赵国社会风貌。全文按照以下...

《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翻译你知道吗?
廉颇是赵国的一名杰出的将军。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做赵国的将领,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攻占了阳晋,于是被封为上卿,凭借勇猛善战闻名于各诸侯国。 蔺相如是赵国人。他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的时候,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知道这件事以后,就派人给赵王送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取和...

无锡市13489963975: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 - 搜狗百科
宿沾人参: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做赵国的大将去攻打齐国,把齐国打得大败,夺取了阳晋,被任命做上卿,凭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之间出了名.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

无锡市13489963975: 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 最好能少一点...不然手断了也抄不完啊...谢谢.... -
宿沾人参: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于是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

无锡市13489963975: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 -
宿沾人参: 赵惠文王的时候,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知道这件事以后,就派人给赵王送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取和氏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以及各位大臣商议:如果把和氏璧给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得不到,只能是白白地受骗;如果不...

无锡市13489963975: 廉颇蔺相如传的翻译
宿沾人参: 参考: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2、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无锡市13489963975: 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 -
宿沾人参: 太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死并非难事,而怎样对待这个死才是难事.当蔺相如手举宝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侍从的时候,就面前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士人往往因为胆小懦弱而不敢如此表现.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敌国.后来又对廉颇谦逊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他处事中表现的智慧和勇气,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啊!

无锡市13489963975: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翻译 -
宿沾人参: 一.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 “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质”通“锧”,承斧的砧板.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

无锡市13489963975: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 -
宿沾人参: 得以逃脱处罚.

无锡市13489963975: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字字翻译 -
宿沾人参:[答案] (秦王)终于在朝廷上接见了蔺相如,举行仪式后送他回国. 主要是"廷"是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归"是使动用法

无锡市13489963975: 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
宿沾人参: 呃1 请 应该是请命吧(我也不能确定) 2 今 是 现在 的意思 3 之 是助词 解释为 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