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人品到底如何?

作者&投稿:莫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的人品不是很好,是吗?~

苏轼的为人,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老小孩”。他的人品嘛!——没有比他更加单纯善良的人了!
苏轼的感情极其简单,只有原配王弗一人。大约是只有王弗能受得了也能管得住这个“老小孩”,所以亦妻亦友两相知,才有了那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感情这东西,你只能给一个人,对其他人就只能说“抱歉”。这是没办法的。如果现在,就可以建议他不要再娶了,别耽误人家。但是男权社会,男人有时候更身不由己。至于他的侍妾是不是爱他并真的是怀了他的孩子?——崇拜他是一定的。但爱和崇拜从来不是一个词汇。宋朝虽然产生了那种严苛的宋儒理学,但当时并不是主流。对女人的贞洁也就是嘴上说说,实际上还是比较放松的。倒有可能他的侍妾怀了他朋友的孩子,那就直接送给人家算了!(这一段我还真不记得有)。“以妾换马”这在古代算不上污点——你不知道古代人口是可以买卖的吗?难道他不喜欢这个侍妾还不许人家喜欢吗?
苏轼的小孩心性在女人身上也是难改。譬如他讽刺女人改嫁,认为女人应该“贞烈”应该“从一而终”等等。但他只是说说痛快一下嘴而已,他从来没打算让女人为他殉葬这么阴损自私!
至于卫青吗!你不知道卫青之所以建功立业,多一半的原因来自于他的国舅身份吗?苏轼一辈子都是眼里不揉沙子,有屁就放的直肠子,他借卫青讽刺挖苦同时代的什么人不是很正常的吗?
至于“不懂装懂”就更可笑了!——你不知道唐宋八大家里,苏轼和王安石谁的排名更高吗?你说是自古文人相轻,其实也对。但只有王安石这样的大方之家,苏轼才有兴趣跟他闹一闹,比一比。这不也是很正常的文学切磋吗?
“没有政治才能却拼了命的做官”这是真的。但苏轼和李白都是那种很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权柄在手,就能如何如何的造福黎民的傻人。两个人都是不懂为官之道,厚黑之学,凭空的做着自己救世主的美梦。但即使如此,苏轼还是尽其所能的为杭州留下了苏堤。他想要做官是为了造福一方,不是为了权力金钱,你能说这是他的污点是他人品不好吗?
“政治上两边倒”似乎是对的。但你的理解又是颠倒的!——苏轼是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反对王安石,司马光反正的时候反对司马光。因为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有很多没考虑周到的地方。苏轼手中无权可以抗衡,于是就队变法大加讽刺。结果是苏轼遭贬。司马光反正的时候,他又觉得矫枉过正,冤枉迫害了很多人,他又替这些冤枉者叫屈。结果又遭贬。
宋朝的党同伐异是非常厉害的,搞得苏轼一会儿被贬杭州修苏堤,一会儿发配岭南吃荔枝去了。
——你说这代表苏轼的人品不好,我却认为这正好说明了他是个舍己为人的正人君子!就是不擅权谋,没心机,所以没帮上忙而已。

你从北宋穿越来的?看见他本人了?他做了许多为人所不齿的事?是不是他写的词也是雇人代劳的?……对了你看见那个理学家朱熹没?他到底霸占他嫂子的家产没?如果你都看到了,就揭露他们,也还原下他们本来面目,让人们重新认识认识历史……😁

1080年,苏轼因反对新法,在备受折磨和严酷审讯后,幸免一死,被贬到黄州,他当时的恐悸、孤独、苦闷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他曾决心“不复作文字”,不仅对时政噤若寒蝉,而且在与朋友的书信往来中也不敢畅所欲言;他经常出入佛寺道观,俨然以佛子道士自居,一修炼就是七七四十九天;他经常一个人策杖江边,踽踽独行,品尝着这生活的苦果。后来他在调离黄州、量移汝州时所写的谢表中有两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他当时的处境:“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正由于有这样的背景和心境,他才写下了“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这样寓义深刻的咏物词。但这仅仅是苏轼人品修养、性格情怀的一小半。而能在困难中卓然特立,能在逆境中掉臂独行,能从悲哀中排遣超脱,能从苦难中品尝人生,这是苏轼人品性格中的另一大半。苏轼不久前在狱中刚给弟弟子由写下了绝命诗“梦绕云山心似梦,魂飞汤火命如鸡”,但刚出狱,就又高唱道“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十二月十八蒙恩授检校员外郎》)了。来到黄州后他又自我安慰道:“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初到黄州》)所以踽踽独行的苦闷象征,在他心目中却能化成“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欲村酒醉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亦旷然天真,与武林旧游,未见议优劣也”(《答言上人》)的逍遥游了。正是出于这一贯旷达、超脱的性格和修养,他才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定风波》。
   这首词的上阕借写自然界的风雨以象征政治场上的风雨,表现了作者履险如夷,不为忧患所动摇的修养。他集中了三组形象来表现自己的旷达风貌。一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曰“竹杖芒鞋轻胜马”,一曰“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都是他最得意的放旷行为,自然也是他最得意的内心世界的外化。他在其他诗词之中也多次重复到这些形象,如《鹧鸪天》词云:“村舍外,古道旁,杖藜徐步转斜阳。”《东坡》诗云:“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浣溪沙》词云:“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而后来在被贬海南时,他索性把这种精神修养化作实际行动了:头戴大瓢,冒雨行歌田间。如今,他把这些自己最得意的举动浓缩在半阕词中,足见他是要多么热烈地表现自己的旷达形象。

性格上来说还是很豪放洒脱的.不然怎么会有大江东去?
当然,受到打击之后肯定会意气消沉一下,不过总的看还是对世事很看的开的.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从这样的词句可以看出,虽然受到了打击,但是并没有真正消磨他的意志.何时忘却?分明是无法忘却阿....

他的词,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豁达乐观,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激昂,有“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的愁肠百转,有“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孤高清幽……

.......楼主去看看青年文摘彩版,忘了是哪期了,反正讲苏轼怎么对待他的那几个妻妾的,如果是真的,那苏轼的人品,起码在对待女性这点上,还是有点问题的,比如拿女人换马,结果那个妾自杀了

挺仗义,还粗通文墨,俺家门联都是他写的.


王安石的资料
只要是口头上坚决拥护新法,并且不惜矫枉过正地推行他所以为的新法的后进,不管其人品怎样,节操如何、是否有胸襟为了终极目标,就能虚怀若谷地博采众家之益言,忍辱负重地团结同人,目标一致地坚定地走到底,都是王安石信任重用的对象。而恰恰是这些人,大多处于政治投机的动机,并不真心拥护变法改革,只是借用这一终南捷径,...

有关勤学励志的名言警句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自知。*、好书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

欧阳修最讨厌的人是谁?欧阳修的仇人是谁?欧阳修的人品怎么样?
现在看来,欧阳修是太谦虚了,事实证明,九百多年之后,今天的我们不但记得苏轼的诗文,也记得欧阳修的诗文,还有人品。对于欧阳修的荐拔和谦虚,苏轼终生不忘,他对欧阳修的诗文评价也相当高,以致有人认为有吹捧之嫌。苏轼这样表达对欧阳修的景仰:“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放在今天,客观来看...

明朝的文徵明是不是和文征明是同一个人.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文征明也直截了当地说:“人品不高”则“用墨无法”。鉴于这种见地,同样是在赵孟頫复古的基础上,走向大众化、通俗化,为帖学中兴作出了贡献。生活在明中叶的文征明和祝枝山,由于传统帖学由晋唐而历经宋元已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他们可以广泛地吸取前人的有益经验,博采众长,无论晋唐还是宋元,他们几乎全部涉猎。但又...

简述辛弃疾爱国诗的艺术特点
他的词正是人品和词品相结合的产物。虽然辛弃疾的词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但这始终是白壁微瑕。并不影响辛弃疾在豪放词上所取得的成就。既然说起了辛弃疾的词,那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北宋文学大家苏东坡,四库全书提要中是这么说的:“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则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相同意思的格言有哪些
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此指车前横木 既克,公问其故。 战胜齐军之后,鲁庄公问(曹刿)胜利的原因。 既克:已经战胜。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回答说:“作战,是要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文言文苏东坡集苏轼庆厉三年
②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③时虽未尽了。 3.“吾得其为人”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我知道范公的为人;②我见到范公的为人;③我听说范仲淹的人品;④我了解范仲淹的为人。参考答案:苏轼私识范仲淹1.①京城 ②山东地方 ③私下、内心 ④死 ⑤已经 ⑥泪 ⑦大概 ⑧同“又”2.①小孩子何必知道它呢?②那老...

晚安文字:借钱见人心,还钱见人品
十三、借钱见人心,还钱见人品,人只有落难的时候,才知道谁是真情谁是假意,你才知道哪个是你真正的朋友,只有还钱的时候,你才知道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逃避还是主动还钱?借钱的事,老生常谈了。就一句话,敢于说不,敢于拒绝 十四、我觉得日久见人心这话不对。应该是落难见人心。贫贱之时立于闹市,用八尺钩耙钩不...

人穷的时候不借钱,真的会没有人品么?
十三、借钱见人心,还钱见人品,人只有落难的时候,才知道谁是真情谁是假意,你才知道哪个是你真正的朋友,只有还钱的时候,你才知道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逃避还是主动还钱?借钱的事,老生常谈了。就一句话,敢于说不,敢于拒绝 十四、我觉得日久见人心这话不对。应该是落难见人心。贫贱之时立于闹市,用八尺钩耙钩不...

庆历三年,轼使总角入校 译文
②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③时虽未尽了 。3.“吾得其为人”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我知道范公的为人;②我见到范公的为人;③我听说范仲淹的人品;④我了解范仲淹的为人。1.解释:①京师 ②鲁 ③私 ④殁 ⑤既 ⑥涕 ⑦盖 ⑧有 2. 2.翻译:①童子何用知之? ;3. ②先生奇...

弥渡县13273365370: 苏轼的人品不是很好,是吗? -
挚祁速溶: 苏轼的为人,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老小孩”.他的人品嘛!——没有比他更加单纯善良的人了!苏轼的感情极其简单,只有原配王弗一人.大约是只有王弗能受得了也能管得住这个“老小孩”,所...

弥渡县13273365370: 宋朝大文豪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 -
挚祁速溶: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林语堂说他: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弥渡县13273365370: 题目为《我心目中的苏东坡》的 评价文章 一篇300字左右是评价文章 -
挚祁速溶:[答案] 中国自古以来评价一位文人,首先看的并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坏,也就是他的人格.一个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所以,一个人的人格可以说是他的名气的骨干. 苏东坡所处的时代与现在已有千年之隔,而...

弥渡县13273365370: 苏轼是怎么样的人,结合他的文章简要分析 -
挚祁速溶: 苏轼是一个豁达的人,喜欢游山玩水.苏轼每到一个贬戍的地方,就放开胸怀,尽情走进深山,走下河滩,寻找一种解脱.与其说游山玩水不如说是为了一种解脱.在山水间,不仅仅看见的是美丽和寂然,而是寻找心中的寄托和独自的思.不断的思考...

弥渡县13273365370: 人们对苏轼的评价如何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
挚祁速溶: 对苏轼的评价 苏轼,因其才华出众,才思敏捷,一生所作诗词无数,后世之人将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除此之外,苏轼还有哪些特点,人们又都是从哪些方面评价他,如何评价他的呢?下面咱们简单分析分析.首先,单从外貌论,很多人评价苏轼是一名翩翩公子,风流倜傥,深得女人的喜爱.这点从他一生中的婚姻便能看出一二,苏东坡一生曾娶妻三任.在第一任妻子王弗死后,其堂妹王润之因一直暗恋姐夫苏轼便托人做媒,最终也是如愿以偿成为第二任苏夫人.为了怀念逝去的妻子,苏轼曾作《江城子》一词,深深地抒发了对亡妻的悼念之情怀,也因为此,他被后世评价为多情之人,也算是当之无愧.

弥渡县13273365370: 苏轼的人品与词风怎样? -
挚祁速溶: 所谓“知人论世” 苏轼本性豁达乐观,遭遇“乌台诗案”被贬后他仍用乐观的心情看待人生 被贬到岭南后仍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 大多数人认为,苏轼只有豪放词,殊不知他的婉约词也成就颇高. 如他的《蝶恋花》与《水龙吟》. 苏轼对词的贡献:提高词品、扩大词境、改变词风.

弥渡县13273365370: 苏轼是怎样的人 -
挚祁速溶: 才学冠绝古今,诗、词、文、书、画皆称大家.其诗想象丰富,取材广泛,寓意深刻,情深意浓,直追李杜;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的创始人;散文风格清新独特,蕴藉大气,包罗万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创作独出新意,浓浓的书卷气,字势摇曳多姿,天真烂漫,排名宋四家之首;国画方面,是文人画的创始人.此外,此人还有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像个磁铁一样吸引着众多文人围绕在其周围,如著名的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可以说,纵观中国文学史,从全能,多产和高品质上来看,无人能出其右

弥渡县13273365370: 苏轼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有很多事我们熟悉的,请结合他的诗词谈谈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
挚祁速溶: 如果说哪首诗可以解释苏东坡的话 那就是赤壁怀古了 苏轼一生有两个波段 转折点就是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后 跨过鬼门关的苏轼 此刻的人生境界大发光彩 而赤壁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所做的 有很多title冠与这首诗 最突出的就是开创豪放派词风曾回...

弥渡县13273365370: 苏轼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啊?性格 -
挚祁速溶: 率真的——苏轼在《与杨元素》里说:“昔之君子,惟荆是师;今之君子,惟温是随.所随不同,其为随一也.老弟与温相知至深,始终无间,然多不随耳.”(《苏轼文集》卷55)我们从“非随时上下”、“然多不随耳”可以看出,苏轼始终...

弥渡县13273365370: 《宋史·苏轼传》苏轼是一公怎样的人 -
挚祁速溶:《宋史● 苏轼传》中的苏轼是个有抱负、有气节、博学多才的人.苏轼,字子瞻,是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眉山县人.十岁时,他父亲苏洵到外地去游学,他母亲程氏就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次听母亲讲过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