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背景

作者&投稿:锺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作背景 诗意 诗词主题 重点句子赏析~

  一、回答:
  1、写作背景: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2、诗意: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
  3、诗词主题:忠君爱国,收复失土。
  4、名句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二、扩展知识:
  1、原词欣赏: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作品简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第一首诗写大雨和诗人所处,第二首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3、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年),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创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可是诗人于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罢官后就一直闲居家乡山阴农村,即使空有一副报国之心,加之年迈与弃用,已经力不从心,对当局者的失望和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虽然在现实中已不可达,就只能希求入梦来抒发……

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农历十一月四日深夜山阴(今浙江绍兴)骤起一场风雨,震响了僵卧孤村的六十八岁诗人的心弦。在此前二年他以“嘲弄风月”的罪名被弹劾罢官,归隐于山阴三山故居,但老骥伏枥而志在千里,此刻诗的灵感又随风雨同至。诗中强烈的报国感情、豪迈的诗风,使人读之足可“发扬矜奋,起痿兴痹”(姚范《援醇堂笔记》)!

当时诗人境遇不佳,罢官时两袖清风,归居后祠禄亦时有中断,故曾有《薪米偶不继戏书》诗;经济上捉襟见肘之外,尚心力交瘁,时常卧病。当他“穷且志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语),仍发出高亢之音。“卧”而“僵”,形体可谓衰朽;“村”而“孤”,处境亦沉湎于一己之否泰荣辱而顾影自怜,他仍“杜门忧国复忧民”(《春晚即事》);其二,“老病虽惫甚,壮气复有余”(《夜读兵书》),诗人“不自哀”是对复国大业仍充满胜利信心。“不自哀”以“僵卧孤村”来反衬,更显得其志坚定不移。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时年诗人67岁,闲居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原诗共两首,此处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二首。与诗人其他的老年诗相比,这首诗在写法上别具一格。其主要特色在于以梦境抒发情怀。写到梦境的诗词,在陆游之前已有不少佳作。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是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梦;杜甫的诗《梦李白二首》,摹写的是渗透了诗人与李白形离神合、肝胆相照友谊的梦;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记叙的是诗人悼念亡妻、寄托哀思的梦。而陆游诗中的梦,大都是爱国之梦。在陆游的《剑南诗稿》中有近百首记梦的诗。清代赵翼《瓯北诗话》卷六曾评陆游诗道:“即如记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人生安得有如许梦!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梦耳。”此评语认为陆游的诗记梦并非全是写真梦,有的属于托梦咏怀。这是颇有见地的。事实上,陆游的诗记梦,有的是写真梦,而更多的还是托梦咏怀,当然,也不排除二者兼而有之。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似可视为既写真梦又托梦咏怀之作。

铁马宾和如梦来

国难,家仇。。。。
大悲之意直抒胸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作背景是什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作背景是: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一说69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

陆游11月4日风雨大作的写作背景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已罢官闲居家乡山阴农村,虽然年迈,但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该诗是一首组诗,共两首,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意和历史背景是什么
历史背景: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及背景介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作者: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是南山诗人陆游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是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作者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第一首诗写大雨和诗人所处,第二首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背景?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创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可是诗人于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罢官后就一直闲居家乡山阴农村,即使空有一副报国之心,加之年迈与弃用,已经力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意和历史背景 是什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原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代: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译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作背景是什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1192年(绍熙三年)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是年六十八岁。这首诗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他的悲愤也愈是强烈。这使...

铁马冰河入梦来全诗意思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
“铁马冰河入梦来”出自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原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注释1、僵卧:直挺挺地躺着。这里形容自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翻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宋 陆游 其一: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狸奴:指生活中被人们驯化而来的猫的昵称。僵卧:躺卧不起。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僵硬。孤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翻译是什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词句注释:溪柴: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蛮毡:中国西南和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毛毡,宋时已有生产。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鹰潭市13894071227: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词人陆游所作的诗) - 搜狗百科
褒惠盆炎:[答案] 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时年诗人67岁,闲居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原诗共两首,此处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二首.与诗人其他的老年诗相比,这首诗在写法上别具一格.其主要特色在于以梦境抒发情怀.写到梦...

鹰潭市13894071227: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背景 -
褒惠盆炎: 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农历十一月四日深夜山阴(今浙江绍兴)骤起一场风雨,震响了僵卧孤村的六十八岁诗人的心弦.在此前二年他以“嘲弄风月”的罪名被弹劾罢官,归隐于山阴三山故居,但老骥伏枥而志在千里,此刻诗的灵感又随风...

鹰潭市13894071227: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背景 -
褒惠盆炎: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第一首诗写大雨和诗人所处,第二首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作品名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创作年代 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 作品出处 《陆游集》卷二十六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者 陆游

鹰潭市13894071227: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作背景 诗意 诗词主题 重点句子赏析 -
褒惠盆炎:[答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

鹰潭市13894071227: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的译文 注释 背景及赏析 -
褒惠盆炎:译文 【一】 年老多病的诗人,困居在这荒僻的山村里,并不觉得悲伤,还是想从军为国家去防守西北边境. 夜深了,听窗外的狂风暴雨,诗人渐渐进入梦乡....

鹰潭市13894071227: 11月4日风雨大作的原文 -
褒惠盆炎: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知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陆游 宋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风声翻海道涛,雨点堕车轴.拄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岂惟涨沟溪,势已卷平陆.辛勤蓺宿麦,所回望明年熟;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答.

鹰潭市13894071227: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谁的诗?作者背景如何? -
褒惠盆炎:[答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 南宋,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的陆游,在其留传下来的85卷《剑南诗稿》中有不少抒发老年情怀的诗作,《十一月...

鹰潭市13894071227: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由来 -
褒惠盆炎: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农历十一月四日深夜山阴(今浙江绍兴)骤起一场风雨,震响了僵卧孤村的六十八岁诗人的心弦.在此前二年他以“嘲弄风月”的罪名被弹劾罢官,归隐于山阴三山故居,但老骥伏枥而志在千里,此刻诗的灵感又随风雨同至.诗中强烈的报国感情、豪迈的诗风,使人读之足可“发扬矜奋,起痿兴痹”. 全诗表现了诗人年虽老而志不衰的英雄气概,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芒

鹰潭市13894071227: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请用原文述说诗人当时的心情和当时的环境 -
褒惠盆炎: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原诗如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由此可见,作者当时是在一个孤寂荒凉的村子里(环境),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他想着为国家效力,所以他的心情是忧国忧民却不自哀的.他渴望收复河山却僵卧孤村、无路请缨,但是他在心里仍没有放弃,所以当夜里听到风吹雨打的声音,他梦见征战沙场的情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