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 语文 文言文翻译 请详细解答,谢谢! (19 13:4:5)

作者&投稿:海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上)~

文言词语
【通假字】
[阙]通“缺”,空缺。
【一词多义】
[绝]①沿溯阻绝[断,断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词类活用】
①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②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③回清倒影[清波]
【常见短语】
[略无]毫无。略,几乎。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亭,正当。 [夜分]半夜。[荣]茂盛。[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良,很。 [属(zhǔ)引]连续不断。属,连续。引,延长。
【其他词语】
[嶂(zhàng)]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襄(xiāng)]
上。 [沿]顺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或]有时。 [宣]传达。 [虽]即使。 [御]驾,乘。 [疾]快。 [素]白色。[回]回旋。[巘(yǎn)] 险峻的山崖或山峰。[漱(shù)]冲刷。 [旦]早晨。 [肃]寂静。 [哀]悲哀。 [转(zhuǎn)]婉转。 [沾]沾湿。 [三]表示概数。
理解探究
整体把握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结构提纲
总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侧重写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分特点:(1)夏:水涨流速,交通断绝。(2)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3)秋: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重写水:四季不同,风景各异。)
问题探究
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 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山的“连”“高”“窄”。
 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 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
(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
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
 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
清荣峻茂。
 “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 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作者是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
 “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 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 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①奔放美 ②清悠美 ③凄婉美
 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
总分关系。
 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
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 文中提到了巫峡,另两峡是什么?
瞿塘峡、西陵峡。

记承天寺夜游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文言词语
[解]除去,脱,。 [户]门。[欣然]喜悦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遂]于是,就。[寝]睡觉。[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交横]交错。 [盖]原来(是)。[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耳]罢了。
理解探究
整体把握
这篇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通过写“闲”,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沈含蓄,精美传神。
结构提纲
欲睡——(月入)——起行——(念)——寻友——漫步——抒意(少闲)
↓ ↓ ↓ ↓
兴奋喜悦 转忧、孤寂 宽慰、乐极 难言之情
问题探究
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
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欣然起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
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
4.表明“念“的结果的句子是什么?
遂只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寻张怀民”?
同是被贬之人,也是知心朋友。
6.作者“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二人心有灵犀。
7.“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8.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
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9.写景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清静、舒适、愉悦。
10.想像一下作者与张怀民散步是什么心情。
悠闲自得、无忧无虑。
11.“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12.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了什么?
世人大多热中名利,为俗务所累。
13.文中紧扣“闲”字组织文章,“闲人”是点睛之笔,,“闲”表现在何处?(摘引文中句回答)
“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与“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细。这些都说明是“闲人”。
拓展延伸
1.根据本文创作一副对联。
例: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谪人共婵娟遣忧逐愁
2.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注释]
1.巘:(yǎn)
2.阙: (quē)

[作者介绍]
郦道元所在的郦氏家族,据说是汉大将军郦商的后代,世居华北。在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内迁的时候,郦氏家族没有迁往他乡,继续留居华北,并且参与了少数族政权机构。郦道元的曾祖父郦绍在鲜卑慕容氏的后燕政权中任郡太守。拓跋珪南征时,他便举郡迎降了,北魏继续给予任用,这与北魏政权重视汉族知识分子,官僚士大夫的政策是相一致的。郦道元的祖父郦嵩也官至天水太守。


只有这些了

喜欢这地方人迹罕至,而且吗事没有;同时也喜欢它休闲的气氛。

海瑞,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日:“昨闻海瑞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日:“囊胡公按部,令所过无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海瑞,字汝贤,是海南岛琼山县人。他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代理南平教谕之职。后升任淳安县知县。日常海瑞穿布衣服,吃粗粮,并让老仆种植蔬菜来自给。总督胡宗宪曾经告诉他人说:“昨天听说海瑞替母亲祝寿,只买了二斤肉。”宗宪的儿子经过淳安时,恼恨驿站的官史,把驿站的官吏倒吊起来。海瑞说:”过去胡公巡查所属各地,下令他所经过的地方不要提供陈设之物及招待。现在看来,此人行李很多,肯定不是胡公子。”于是就打开那人的袋子,取出钱数千金,将它放入钱库中,(并派人)驱马报告胡宗宪,宗宪没有理由加罪于海瑞

打开宗宪独生子的口袋拿走好几千两银子,交给淳安县的钱库,并把这件事以极快的速度告诉宗宪,宗宪没有什么理由治海瑞的罪。

打开宗宪独生子的口袋拿走好几千两银子,交给淳安县的钱库,并把这件事以极快的速度告诉宗宪,宗宪没有什么理由治海瑞的罪。

打开袋有金子数千两,收入到县库中,派人乘马报告胡宗宪,胡宗宪没因此治罪

打开宗宪独生子的口袋拿走好几千两银子,交给淳安县的钱库,并把这件事以极快的速度告诉宗宪,宗宪没有什么理由治海瑞的罪。

应该是这样,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


淄川区15937733751: 初二 语文 文言文翻译 请详细解答,谢谢! (19 13:4:5)翻译 “'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明史●海瑞传》) -
敛光搏拿:[答案] 打开宗宪独生子的口袋拿走好几千两银子,交给淳安县的钱库,并把这件事以极快的速度告诉宗宪,宗宪没有什么理由治海瑞的罪.

淄川区15937733751: 初二语文,古文翻译1.听妇前致词,致词的古义 ,今义 2.老翁逾墙走 ,走的古义,今义 3.一男附书至,书的古义,今义 4.天明登前途,前途的古义,今义 -
敛光搏拿:[答案] 1.道,或者说 今天 到或去 2.逃跑 走路 3.信 书籍 4.赶路 未来前景

淄川区15937733751: 初二翻译文言文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
敛光搏拿:[答案] 1.游玩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山谷显得昏暗,或暗或明.

淄川区15937733751: 初二文言文翻译~~~~~~~~~~~~~~· -
敛光搏拿: 韩安国为梁内史,坐法在狱中,被狱吏田甲辱之.安国曰:“寒灰亦有燃否?“田甲曰:“寒灰倘燃,我即尿其上.“于后,安国得释放,任梁州*史,田甲惊走.安国曰:“若走,九族诛之;若不走,赦其罪.“田甲遂见安国,安国曰:“寒...

淄川区15937733751: 八年级语文(上)全部古文的翻译!急求八年级语文(上)全部古文的翻
敛光搏拿: 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淄川区15937733751: 初二文言文翻译 -
敛光搏拿: 徐渭,表字文长,是山阴生员,声名很盛,薛公蕙作浙江试官时,对他的才华感到震惊,视之为国士.然而他命运不佳,屡次应试屡次落第.中丞胡公宗宪听说后,把他聘作幕僚.文长每次参见胡公,总是身着葛...

淄川区15937733751: 八年级上册所有文言文逐字落实翻译及注释. -
敛光搏拿: 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桃花源 夹(jia)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

淄川区15937733751: 初二文言文 三峡 翻译. 要简便的 越简便越好 -
敛光搏拿: 译文: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

淄川区15937733751: 初二文言文解词翻译7句 -
敛光搏拿: 《口技》林嗣环:又一大儿醒.又:接着 翻译句子:接着大儿子醒了 《捕蛇者说》柳宗元: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之不幸甚也.则:但是 甚:厉害(程度副词) 翻译句子:但是我这个差事的不幸,不如恢复我的赋税的不幸那么厉害.视其缶.其:那 翻译句子:看看那缶 而吾蛇尚存.而:顺接 翻译句子:我的蛇还在 《送东阳马升序》宋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每:每次 翻译句子每次向藏书的人家借书 不敢出一言以复 出:说 翻译句子: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 足肤皲裂而不知:足肤:脚上的皮肤 翻译句子: 脚上的皮肤裂了,我却不知道

淄川区15937733751: 初二上册所有文言文的翻译和一词多用、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
敛光搏拿: 九年级下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归类 九下 1、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 邹忌修八尺有余(有,) 徐公来,孰视之(孰,) 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 曾益其所不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