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的入世精神~~~~在线等答案··快···!!

作者&投稿:戊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格精神~

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不满黑暗现实、蔑视封建权贵的反抗精神,抒发了诗人渴望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心情。

一、七律四十九首
1. 东坡吟
傲世世间无天险,
大江东去去不还。
诗情弛骋大江北,
画意纵横大江南。

大气大势大手笔,
大仁大义大风范。
梦里两人常相见,
醒来只隔数百年。
2. 昆 仑
欲往何处觅雅训?
巍巍昆仑皆惊愤。
风里鲲鹏欺大鸟,
雨中雏燕竞轻俊。

今朝我欲乘风去,
大展雄才高万仞。
横扫天下邪与恶,
一泻君子千古恨。
3.凉州曲
圣书万卷任纵横,
常觉心源极有灵。
狂笑惊散四方客,
大怒偏向虎山行。

不畏腥风吹血雨,
豪歌一曲万里晴,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4.寒江独钓图
天涯何处觅佳音,
世路茫茫本无心。
无情未必真豪杰,
知交何须同生根?

垂泪一别人千里,
日后寒暖各自珍。
慷慨自古英雄色,
甘洒热血写青春。
5.春山行旅图
惨淡岁月入梦遥,
浪迹四海悲寂聊。
风流正随鲲鹏去,
我自面壁空长啸。

万里江山皆风火,
十年胸中尽怒潮。
拚将一腔义士血,
直向云天逞英豪。
6.瑶台曲
青山未老头先白,
寒催游子上瑶台。
路隘沟深松悠悠,
碎珠溅玉梦里来。

凌空缥缈一飞影,
山寺高僧俱惊骇,
急奏晨钟壮行色,
高诵佛号助英才。
7.苏武牧羊图
塞外极目望故乡,
未见长城万里长。
空盼飞鸿传书至,
悲向苍天呼斜阳。

古筝哀奏清秋节,
铁人无泪亦凄惶。
但使此身能报国,
天涯何处不苏杭?
8.暗 香
不恋世间佳丽地,
独上寒山称骄子。
狂飙过尽绝胜处,
凌寒飘香九千里。

霞光照彻万仞山,
节烈垂尽千秋史。
生来爱斗三冬雪,
报春报得万民喜。
9.疏 影
世间何处寻奇葩?
一剪寒梅凌天涯。
仙客对此欲归俗,
农夫叹绝忘桑麻。

流芳千载任风雪,
独呈丹心报中华。
谁道三冬无春色,
冰山高处万里霞。
10.题李迪牡丹图
花后无语荒草肥,
焉知天外无惊雷?
囊括涯内群魔乱,
难忍鼠辈称强贼。

冲天一怒寒星落,
十万义士遥相随。
长驱直入九万里,
枪林弹雨夺金魁。
11.太 公 赋
奥究天庭运玄武,
凶神恶煞空顿足。
神威浩荡百万年,
天马行空做羁族。

术奇才高惊圣帝,
大义绝天恸神禹。
茫茫伟烈终何限?
日月星辰照天枢。
12.天 山 行
(纪念林则徐)
心洁自爱天山雪,
羞与群贼论功过。
只闻豪杰弃官走,
不见东海大潮落。

忍看壮士负离恨,
莫问青天悬日月。
巨人眼里乾坤小,
英雄心中天地阔。
13.乌台诗案
纵有神龙起沧海,
难赋豪情祭乌台。
恶奴群起吠尧舜,
万民齐声叹良才。

誓将寸管化长剑,
杀尽世间狼与豺。
他年若有凯旋日,
是我卷土又重来。
14.回 澜 阁
抑郁十年栋梁倾,
怒涛顿从胆边生。
一腔豪气贯日月,
疑是长虹化雄鹰。

大展经纶补天手,
激扬神鞭驱雷公。
高谈霸业伟烈在,
苍天为我起东风。
15.汩 罗 江
初闻新作已忘归,
字字落地皆生辉。
汩罗江边咏天语,
思潮如涌笔如飞。

一声长叹一声雷,
天公不怒而自威。
忽闻豪杰为贼屈,
天下英雄不胜悲。
16.庐山高图
同室相残何太急?
肆出狂言困雄狮。
雄狮泪别庐山时,
庐山伤心把头低。

欲捣地府无臣杵,
将上九霄揽天梯。
回首莫问风吹雨,
功过自有日月知。
17.李白出行图
高歌向天天相应,
纵声唤地地有灵。
曾经刀山驱猛虎,
几度火海战飞龙。

诗成万卷尽雄风,
铁流笔下恣奔腾。
何当重归长安路?
再为盛世除奸雄。
18.佟 麟 阁
苍天问我何所求?
星河惨淡大江流。
不求玉帝多封赏,
但求直取强贼头。

半生热血洒疆场,
一路高歌唱自由。
盖世何足九万里,
天纵奇才报国仇。
19.猎 鹿 图
飞步凌云八千里,
多少年来无劲敌?
多少干戈化玉帛?
多少腐朽化神奇?

讲诗论经雅意高,
寻幽探微破天疑。
嘉峪关上存故迹,
犹记当年猎鹿时。
20.左 权
去年与君赋新词,
正是北雁南飞时。
漫天捷报作雪飞,
遍唱三军夺帅旗。

马上雄风振九关,
席间说笑破顽敌。
今日英魂赴九霄,
何人助我雪国耻?
21.梅竹寒禽图
梅竹何日报新春?
愁绪万千萦苦身。
新晨盼得灵鹊至,
空来不为传玉音。

日暮苍鹰归幽谷,
夜半神龟泣海滨。
垂泪岂非亲骨肉,
滴血何止慈母心?
22.珠 山
悲风送君君何去?
飞鸿频传断肠句。
孤身青云何太急?
灵台不见天公怒。

未曾为君歌一曲,
万里严霜凝寒玉。
再往珠山寻隐珠,
泪水尽洒灵海路。
23.枯木竹石图
风吹落叶舞晴空,
我奏狂歌唤英雄。
歌罢举杯问苍天,
苍天亦笑我精诚。

杯中自有天上月,
腹内更牵万种情。
一生大醉能几回,
何不豪饮到天明?
24.超然台赋
万盏美酒浸衷肠,
乘醉聊发少年狂。
风流多被风吹散,
我独一人欺霸王。

踏碎九霄凌罗殿,
何须弯弓射天狼?
今日把酒邀明月,
一片诗情在汪洋。
25.君车出行图
飞鸿飞落红尘中,
浮云伴我来纵横。
名利场中无功德,
坎坷路上尽奸佞。

为福万民始操戈,
莫以成败论英雄。
待到神兵从天降,
风卷残云破敌营。
26.赠 石 重
十年常怀百年忧,
独自踏歌天边走。
天公今霄忧似我,
寒星万点漫北斗。

似水流年流神韵,
如歌岁月忆战友。
心中几多爱和恨?
今生难得再回首。
27.出 行 图
风流倜傥任潇洒,
不负青春好年华。
三载光阴似流水,
一朝伤心如乱麻。

我随大军去东征,
何人伴君去西伐?
遥瞻前方万里路,
福星高照到天涯。
28.秋山草堂图
记得当年风雨中,
落花时节与君逢。
浊酒一杯话今古,
神笔四海抒豪情。

可恨纵不自菲薄,
未曾为君写生平。
而今举酒祭何处?
空对满山枫叶红。
29.悼石德启
曾经少年多壮志,
胸中常怀破天意。
君视福祸为草芥,
我履水火似平地。

分兵作战整十年,
何曾齐名传盛世?
君今离我从容去,
空留千古浩然气。
30.踏 歌 图
人生自古一场梦,
梦到天涯睡狮醒。
踏平世间坎坷路,
一路走来太从容。

下笔千言皆武略,
字里行间有雷霆。
天兵天将千百万,
个个为我显神勇。
31.题安晚册
今宵有幸宿泰山,
愿与星辰共缠绵。
天街不闻圣帝语,
纵卧云海睡犹酣。

云中谁来击天鼓,
棰折鼓裂亦枉然。
一生一世一场梦,
一梦何不一万年?
32.雪景寒林图
雪漫无边神州路,
风卷旌旗鸣战鼓。
百万精忠报国士,
捍守三朝无圣主。

坐视骨肉凌辱尽,
忍看金贼守中土。
何日激起冲天怒?
三军直捣黄龙府!
33.挥扇仕女图
离去匆匆何时归?
芳草萋萋徒伤悲。
低眉看尽水东流,
仰天望断雁南飞。

挥手已是两眼泪,
愿君一路春风吹。
春风吹得人心醉,
心醉一样报春晖。
34.韩熙载夜宴图
无边愁绪系苍天,
琵琶声残歌亦残。
举杯欲语泪先流,
道声珍重心已寒。

半卷诗书诉忧愤,
一支铁笔写流年。
今宵话尽离别意,
不知何日话凯旋?
35.悼刘洪强
举杯邀君君何在?
空对明月诉我哀。
纵论英雄心何驱?
醉里逍遥上天街。

常恨三生若有幸,
凭空何故降九灾?
追寻昔日花开处,
一样争艳为谁开?
36.断桥香雪图
相逢本是一场梦,
分手何故太匆匆?
君曾为我歌一曲,
我将为君歌一生。

我自流浪到天涯,
君似明月在长空。
多少儿女情长泪?
都在悲欢离合中。
37.杏 花 村
二月春风吹杨柳,
吹乱心中几多愁。
料知此愁年年有,
依旧相约风雨后。

杏花村里杏花酒,
风雨声中风雨楼。
不见鸿雁传书来,
只见伊人泪长流。
38.大 雁 塔
烽火渐遥云渐远,
神威依旧振边关。
驰骋三十年疆场,
纵横八百里秦川。

难舍三军骨肉情,
独留大义薄云天。
若非胆肝昭日月,
谁为英魂洗沉冤?
39.冠 军 侯
莫道小小少年狂,
早有英名题金榜。
口诛笔伐多少事?
再度挥师上疆场。

千古盖世一忠良,
笑傲老贼是草莽。
强者为尊本属我,
独占鳌头又何妨?
40.楚 歌
昔日高歌到天外,
今日赋诗在天街。
井冈志士多悲壮,
楚地仁人独慷慨。

读破天书十万卷,
写尽天下兴与衰。
九月九日万众泪,
举国上下为谁哀?
41.灵 山 岛
如诗如画二十载,
彩笔绘成新世界。
风和日丽多少情?
春暖花开多少爱?

情爱化作汪洋海,
在我心中任澎湃。
昔年澎湃到天涯,
而今澎湃到天外。
42.秋舸清啸图
当年送我远航时,
正是鲜花盛开日。
烽火燃烧赤子情,
硝烟弥漫凌云志。

梦里也曾呼唤你,
醒来只有天下事。
回首当年远航处,
一片汪洋尽澄碧。
43.左 公 柳
多少人生风雨后?
多少慷慨不再有?
多少壮举一场梦?
多少盛情一杯酒?

而今许下千般愿,
洒向长河万古柳。
不愿与君长相思,
但愿与君长相守。
44.柳絮飞歌
此情绵绵何时尽?
牵动长空万里云。
云中本是双飞燕,
而今都做梦里人。

欲往何处觅莹雪?
漫飘柳絮祭芳魂。
祭罢芳魂又一春,
依旧不见绿罗裙。
45.货 郎 图
当年为了一个梦,
也曾燃烧一段情。
远离滚滚红尘中,
孤身一人万里行。

一叶浮萍归大海,
人生何处不相逢?
相逢莫要论人生,
人生已是夕阳红。
46.兰亭集会
纵然万事随风去,
莫道书生无烈举。
千种柔情一场梦,
万般功名皆尘土。

今日圣贤来相聚,
纷纷争奏瑶台曲。
源源流长似神韵,
滔滔不绝是祝福。
47.华 泽 峰
多少新梦成虚幻,
多少旧梦化云烟。
雄心已在九霄外,
壮志不改天地间。

君曾为我送温暖,
我今为谁扬风帆?
妙笔生辉一万卷,
何人灯下读新篇?
48.秋林高士图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丈夫行事多无悔。
阵前相聚无他物,
为君聊赋《一剪梅》。

人生在世不满百,
谁敢笑我鬓发白?
三尺长剑提在手,
白发一样杀强贼。
49.张 自 忠
浩荡雄风藏万卷,
磅礴大气独凛然。
一腔热血沸腾时,
万里汪洋起波澜。

山上山花始烂漫,
山下盛况已空前。
传奇将军再出马,
三军山呼旌旗悬。
二.四言诗二十首
1. 诗
慷慨激昂,
一泻汪洋。
天地同悠,
荡气回肠。
2. 情
相见恨晚,
仰天长叹。
万般柔情,
奈何难断?
3.画
心如荷花,
洁白无暇。
两情依旧,
咫尺天涯。
4.意
雁过留声,
人过留名。
内心伤痕,
何日抚平?
5.庞 统 赋
先生胸怀,
高山大海。
死得其所,
活得精彩。
6.稼 轩 赋
天上绝响,
人间绝唱。
正气凛然,
雄风浩荡。
7. 石鼓文
传世之作,
波澜壮阔。
至今读来,
惊心动魄。
8. 孙凤鸣
长空舞剑,
气冲霄汉。
若得奸贼,
碎尸万段。
9. 家
一片芍药,
一寸芳草。
恩恩爱爱,
白头到老。
(以下诗可参阅《周易》)
10. 枣园
黄帝陵前,
又起烽烟。
龙战于野,
或跃在渊。
11. 宝塔山
大路朝天,
各走一边。
潜龙勿用,
终日乾乾。
12.济世
益动而巽,
日进无疆。
天施地生,
其益无方。
13.警世
西南得朋,
乃与类行。
东北丧朋,
乃终有庆。

至哉坤元,
万物资生。
含弘广大,
品物咸亨。

引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古人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对国家命运,民众疾苦很是关注。

都想用自己的仁,来治理,改变社会

  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云:“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最录李白集》,《龚自珍全集》第3辑)学人对这段话颇多论述,足以启人睿思,然犹有可论之处,本文拟对此问题试作探讨,以就正于时贤方家。
  一
  何谓“庄屈实二”?有人认为庄子乃“消极浪漫主义”,屈原乃“积极浪漫主义”,此为二。又有人从庄子“出世”,屈原“入世”二点来谈。当然,这些都有一定道理,然不全面。
  实际上,庄子与屈原乃是二种区域文化的代表。庄子生于战国中后期的宋国,活动于淮北平原上的涡河之滨。他与稍前的同乡老子俱为道家学说的代表。涡河属淮北平原,这里一马平川,无高山险阻,人民以耕种为生,自古民风淳朴。《管子·水地篇》云:“宋之水轻劲而清,故其民简易好正。”《史记·货殖列传》亦云此地“其俗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好稼穑。虽无山川之饶,能恶衣食,致其蓄藏”。有这样的地理环境,老子“清静无为”、“小国寡民”等思想的产生就不奇怪了。
  屈原乃楚国贵族,是楚文化的典型代表。楚文化产生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史记·货殖列传》云:“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果隋嬴蛤,不待贾而足,地饶食,无饥馑之患,故此zǐ@①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自然条件优越,地理形势险要。当时,中原视楚国为蛮夷之地,而楚也以此自居,长期与中原列国对立。“楚自克庸以来,其居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于胜之不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之以若敖,fēn@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整个民族充满枕戈待旦,无日不思进取的精神。楚人尚武好胜,战争中一旦战败,主帅往往自杀以谢国人,因此壮烈之士为人景仰,民族英雄主义高度张扬。《史记·货殖列传》说楚地“其俗剽轻,易发怒。”重情感而少理智,因此史籍所载此地多“狂人”。在此环境影响下,所以屈原民族意识极强,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一旦理想破灭,便自沉以求人格完美。
  楚的风俗“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民间口头文学丰富,“蛮荆陋欲,词既鄙陋,而其阴阳人鬼之间,又或不能无亵慢淫荒之杂”。(朱熹《楚辞集注》)王逸注屈原《天问》云:“《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mín@③,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及古圣贤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泄愤懑,舒写愁思。”故屈辞奇诡迷离,令人目迷心乱。
  再者,楚地的山水风物也给屈辞以极大影响,因此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曰:“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缺,详说则繁。然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庄子时代,宋国已经衰落,统治者又极端昏庸残暴。庄子作为一介贫民,远离政治圈,隐居乡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有傲骨,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熟谙历史,明于世事,历史的悲剧与现实的苦难,时刻啮着他的心。他痛苦至极,便希求超脱尘世,获得精神的自由解放,故胡文英云:“庄子最是深情。人知三闾之哀怨,而不知漆园之哀怨有甚于三闾也。”(《庄子独见》)庄子受中原文化影响,重理性,他以哲学家的眼光冷静观察,解剖世界。他否定上帝,否定神鬼,反对宗教传说。由于对社会看得太透,生老病死,荣华富贵于他都无所谓,所以他能水粘不滞,顺应自然,随情任性。
  而屈原是楚国贵族,是位政治家,力行者。他与生俱来便和楚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全身心投入到复兴楚国的活动中,当遭受打击,排挤出政治圈后,他痛苦万分,时刻不忘自己民族的命运。他也曾想过超脱,但他的血统,他的命运以及他所受的教养使他无法与楚国分割开来,因此他只有象楚国的无数先人那样以自杀来殉自己的民族。
  正是由于分属两种不同的文化,加之性格、出身等差异,所以呈现在他们作品中的风格也明显不同。
  庄子的文章是阐述他的哲学见解的。他用卮言、重言、寓言形式,把自己的思想蕴含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庄子·天下》)中,让读者自个去体会,因此,庄文具有意境美和含蓄美。庄子提倡“天籁”,反对人为造作,所以他的文章又具有自然美,诚如刘熙载《艺概》所云“尤缥缈奇变,乃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也。”
  而屈辞则是“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文心雕龙·辨骚》)。从内容上说,是“狂放”,从艺术上说,是“奇艳”。南国,山川奇丽,重岩叠嶂,峭壁峻峰,云雾变幻,足以激发奇思。岸芷泽兰,繁花茂树,缤纷呈其色彩,再加以楚地巫风盛行,装神扮鬼,奇装异服,所以“写来如火如锦,使人目迷心眩,杳不知町畦所在”(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余论》)。
  因此,我们读庄子之文,感到境界阔大而又那么清虚淡雅,超出尘外,具有天然之美,而屈辞则是色彩沉重,瑰丽迷幻,富有装饰美。庄文用“三言”形式来写道理,客观性强,让读者自己去体味其中的奥妙,而屈辞则直接倾诉内心情感,主观性强,用强烈的感情一下融化读者。意大利美学家维柯说:“按照诗的本质,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既是崇高的诗人,又是崇高的哲学家。因为哲学把心从感官那里抽出来,而诗的功能却把整个的心沉浸在感官里”。(《新科学》)。庄子有诗人气质,他的散文充满诗的语言,诗的意境,但他毕竟不是纯粹的诗人。
  他的本质是“崇高的哲学家”。所以他能脱尘,能在精神的世界里尽情遨游。屈原则是公认的大诗人。他是一个不成功的政治家,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变成了“崇高的诗人”。所以他“整个的心沉浸在感官里”,而不能自拔。
  二
  很明显,庄屈是不同的,而李白则是并二者以为心。如何并?这是有一定的条件,一定的原因和一定的过程的。
  李白受庄子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他信奉道教。他自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六甲”乃道教术数,“百家”自然也包括道家的《庄子》。李白家乡蜀中是中国道教发源地,而道教是打着老庄旗号的。道教是民间鬼神迷信和巫术活动与道家宇宙论相结合的产物。李白早年在家乡时就与道士交往,访问道教名山,留下《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登峨眉山》之类的诗。开元十二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三峡,在江陵遇到道士司马承祯。后者夸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大鹏赋序》)。之后,李白又与道士元丹丘结识,成为密友。他们游过许多著名道观,与许多著名道士交往,谈玄论禅。其间,李白多次隐居学道,直到天宝初由玄宗妹妹,女道士持盈法师推荐被玄宗召入宫廷。天宝三载,李白被赐金放还后,不久就正式加入道教,开始了道徒生涯。
  李白在早年当然读过屈原的辞赋,但目前所存诗文中没有谈及。应当说出川前他受道教的影响大些。出川后,他在长江一带游历,不久便“酒隐安陆”,一住便是十年。此间,他足迹踏遍三楚故地,深深被灿烂辉煌的楚文化所感染,尤其加深了对屈原的认识,写下了“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的诗句。他刻苦攻读楚辞、汉赋、西洲曲乐府民歌,写出大量具有荆楚风味的诗赋。同时屈原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对理想顽强执着的追求和献身精神更为深刻地影响了他,这与他少年时代立下的“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与“安社稷,济苍生”的理想结合起来,更使他积极活动,干谒求助,以踏上仕途,最终发展到天宝初的供奉翰林。
  赐金放还,表明李白在仕途上的失败,政治理想的破灭。所以离开长安后,他既有屈原那种怀忠不遇,被谗受冤的哀怨之情,又有庄子那种不事权贵、追求精神自由的倾诉。自此直到安史之乱发生这段时间里,李白可以说生活在一种极端矛盾之中,一方面他做了道士,似乎要脱离这尘世;另方面作为“逐臣”。他又不甘心。可以说,这个时期,庄、屈二家思想在他头脑中占据的位置最为重要,彼消此长,相互纠缠。
  安史之乱给李白带来了另一个变化。由于“从lín@④”,而被下狱,然后是长流夜郎。这次给李白的打击更加沉重。此时他已届暮年,不但报国无门,连性命也险些搭上。当他溯江上行赴夜郎时,途经洞庭、三峡,被赦还后常在江、湘一带流落,此地此情此景与屈原遭放时十分相似,因此他更多地想到屈原,诗中屡屡以屈原自比。
  综观李白一生,庄屈二家思想在他身上的表现是有发展变化的。庄、屈都追求人格的完美,都志向高洁,而又天才横溢,他们都不是政治上的成功者。庄子与黑暗政治保持距离,保持独立的人格,清高,具有傲骨;屈原则被挤出政治圈之外,亦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狂态依旧。因此他们能引起李白的倾慕与共鸣,二家思想能共处于李白一身。但这两种思想又有区别,有其矛盾的一面。随着李白在人生与仕途上的顺逆,这二家思想在不同时期在李白身上占据着不同的地位。李白所生活的盛唐时代与庄、屈的时代已经不同,因此李白既不象屈原那样由于身系楚国贵族而表现的不可自拔,也不象庄子那样与宋统治者完全划清界限,而是介乎二者之间。李白身处江湖,心里想着魏阙,身在魏阙,又时常念叨着江湖。在现实的悲剧面前,庄、屈成为他化解痛苦的精神支柱。
  三
  关于李白诗歌的风格特色,前人颇多论述,今人也多有探讨,然众说纷纭,较难有统一定论。原因是李白作为大家,风格多样化正是理所当然,而且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主导风格,因此以偏概全往往不可取。
  李白的诗歌创作大略可以划为三个阶段。天宝初入京前为第一阶段,天宝时期为第二阶段,安史之乱及其后为第三阶段。这三个阶段的诗风有着较明显的区别,而这又与庄屈二家对李白的影响有着密切联系。
  第一阶段包括出川前,安陆十年及安家东鲁时期,时间较长。这段时间李白主要是隐居、漫游,为从政治准备。创作风格虽在不断发展变化,但大体上是一致的。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曾这样谈到自己的诗歌:“前此郡督马公,朝野豪彦,一见尽礼,许为奇才。因谓长史李京之曰:‘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彻,句句动人。’”“清雄奔放”可以概括这第一阶段总的特色。“清”,指清真,包括内容的清高与语言的朴素淡雅:“雄”,指雄壮,境界阔大;“奔放”,指气势浩瀚。这个时期的山水旅游诗尤能见出这个特色。应该说这第一阶段的创作受庄子与道教的影响大些。出川前的作品主要受道教影响自不待说,酒隐安陆十年,李白广泛深入学习荆楚地方文化,写了许多富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如《襄阳曲》、《襄阳歌》、《大堤曲》等,但基调还是“清雄奔放”。屈原对他的影响还没有明显表现,这主要是因为他还没有正式卷入政治漩涡。虽然他向往政治,但主要还是在祖国大好山水中徜徉,与道士、隐者交往,老庄思想在发挥着主要作用。这个时期代表作当为《蜀道难》了,这首诗虽以蜀道之难喻仕途之难,但并不给人以压抑之感,也不使人感到绝望,与天宝后的作品迥异其趣。作品中虽用大量神话传说,写得惊险怪状,但并不迷乱。殷fán@⑤论李白诗说:“其为文章,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河岳英灵集》)“纵逸”,“奇之又奇”正是庄子风格。诗中也用了楚辞句法,可见此诗应写于出川受到屈原影响之后,但诗中却无屈原那样无法解脱的痛苦,故又应作于入翰林前。
  天宝时期,李白亲身目睹了宫廷黑暗。遭受谗言,赐金放还后,政治理想破灭了,犹如屈原怀忠被逐一样,因此屈原般的感情在他心里涌动起来。他象屈原那样号呼、抗争,倾诉着内心的冤屈,如《远别离》、《梦游天姥吟留别》、《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对于这种痛苦,李白也想摆脱。于是他借助于游仙、饮酒、游山玩水,求助于老庄思想与道教。庄、屈二家思想在他头脑中交相起着作用,呈现在创作上便出现“汪洋恣肆”的特色。
  这“汪洋恣肆”的特色,具体表现是既有庄文的境界阔大,摆去拘束,“壮浪纵恣”的特点。语言上时而清虚淡雅,时而奇丽沈艳。如《远别离》以“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这样《楚辞》式比兴手法来比喻天宝时局的危险,然后直抒胸臆:“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清人翁方纲云:“太白《远别离》一篇,极尽迷离。不独以玄、肃父子事难显言,盖诗家变幻至此,若一说煞,反无归著处。惟其极尽迷离,乃至其归著处。”可谓深得要旨。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把梦境、仙境揉为一体,写得迷离惝恍,奇谲多变,既有《离骚》式迷幻的境界,又有道家的神仙人物,二者难以分辨,而表达的正是力图挣脱屈原式的情结而归于庄子的超脱这样一种矛盾状态的感情。又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直斥如董龙之辈的李林甫、杨国忠之流权奸,以严陵、韩信、祢衡等才志之士自比,既表现出对政治的关心,又表现出傲岸不屈,不为苟合的高洁人格。这排山倒海般的牢骚之词正是欲远离世事而又难以忘情于事,挣扎于庄、屈之间的表现,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另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鸣皋歌送岑征君》等皆抒写了诗人矛盾痛苦的感情,情调时而高昂,时而低沉,变化急剧。这些作品历来最为人们所称道,也最能代表李白诗歌的风格。
  安史之乱的发生,使李白的诗歌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他正视血腥的现实,写出一些反映安史乱军残暴罪行的诗篇。如《古风》其十九:“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苍生疑落叶,白骨空相吊”等。很快,李白便卷入永王李lín@④事件中,被下狱流放。这期间所写《南奔书怀》、《狱中上崔相涣》、《上崔相百忧草》、《万愤词投魏郎中》、《赠张相镐二首》等皆写得沉痛苍凉,读来有“暮年诗赋动江关”之感。尤其《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历叙平生交游行踪,委婉沉痛,《唐宋诗醇》云其:“通篇以交情、时势至为经纬,汪洋浩瀚,如百川之灌河,如长江之赴海,卓乎大篇,可与《北征》并峙。”我以为此篇不仅在篇幅、章法上可与杜甫的《北征》并峙,其现实主义的风格亦与《北征》相埒。上举这些诗中表达的感乱伤时、忧国忧民以及抒发自身不幸遭遇的感情皆与屈辞相似。
  综观李白这个时期的诗歌,给人总的感觉是苍凉沉雄,归于平淡。其狱中一些诗极沉痛悲愤,如无助的老人在呜咽。流夜郎及赦还后的一些诗大都语似平淡,较少以前的狂放纵逸,但感情深沉内敛,乃历尽坎坷后语。诗人在与友人交往或登山临水时常常忍不住流露出内心深处的痛苦,或无语流泪,或迷茫无依,昔日的强争激愤已渐成无奈。如“郢人唱《白雪》,越女唱《采莲》。听此更断肠,凭崖泪如泉”(《秋登巴陵望洞庭》),“日落长江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应念投沙客,空余吊屈悲”(《赠汉阳辅录事二首》),“mèn@⑥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览镜书怀》)。在诗体上,此时期多五言之作,而七言歌行相对少多了。当然,李白对政治关心依然没变,不过,经过劫难,他更清醒,更现实了。又由于渐入老年,他认识到自己难挽狂澜。反映到创作上,便少了些前期的狂放、锐气,多了份沉稳。这时期的他,也认识到求仙的虚妄,而“山水何曾称人意”(《江夏赠韦南陵冰》),名山胜水也不能解忧。他此时虽也屡次提到归隐,但由于为生活而奔波,不可能去沧浪垂钓,桃源高卧。所在庄、屈思想虽然仍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创作,但由于条件的改变,已转入了更深层次上,转入了老境。由绚烂趋于平淡,由飘逸转为沉雄。
  当然,除了庄、屈二家,李白还受到别家思想的影响,李诗所呈现的丰富多彩的风格、面貌是诗人转益多师的结果,因不是本题所论范围,就不多谈了。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王光照)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此下加口
  @②原字虫右加分
  @③原字日下加文
  @④原字磷去石加王
  @⑤原字王右加番
  @⑥原字�右加门


古代诗人的入世精神~~~在线等答案··快···!!
引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古人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对国家命运,民众疾苦很是关注。

苏轼的入世和出世是什么意思
苏轼的入世是指步入社会,投身于社会。出世是指对世俗之事不关注的思想。儒家讲究入世,达则兼济天下是儒士的宗旨。道家追求出世,无欲无求,自在逍遥是道家的信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却在苏轼的身上同时出现,既有不同,必有矛盾,苏轼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可他的矛盾不明显,因为他把矛盾都藏...

关于出世和入世的诗句婉约
2. 关于婉约的古诗词,有李白的《长相思》、李商隐的《无题二首之二》、苏轼的《苏幕遮》和《蝶恋花》等。这些诗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爱情、人生和自然的感慨。3. 表现李白出世入世思想的诗作有《行路难》、《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这些诗篇中,李白表达了对政治理想的...

对陶渊明出世入世的看法
其实不完全,中国哲学精神,是出世与入世的结合。 关于现世的说法,可以有多种的理解:一为现于世上;二为现实的世界。16 浏览1431 2017-11-26如何看待陶渊明退隐田园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

杜甫的历史
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 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例如《丽人行》...

李白 生平简介
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

表现李白出世入世思想的诗有哪些?给出具体题目!!
李白的一生充满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同时,这种矛盾对其诗歌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理想与现实剧烈的冲突搏击中迸发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火花,使他成为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歌流传世代。李白在青年时代就胸怀大志,“安社稷”、“济苍生”的崇高政治理想。盛唐时的一片盛世景象与进取的精神,...

苏轼的诗词所流露出儒道佛思想
因此,这种人生追求,常常只能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或理想,或者说只是一种想象,而作为一个诗人,这种追求和想象熔铸在他创作中,就变为一种艺术创造。《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中所创造的,就是这种不受外物羁绊的、超旷的、自由人生的境界。这是一种人生追求的艺术化,他所创造的,既是艺术境界,也是...

诗仙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李白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李白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才子,游历全国各地,思想相对乐观,...

广元市17031289032: 表现李白出世入世思想的诗有哪些 -
慈凡派通: 李白一生拥有很大的政治抱负,他一心想辅助君主治理国家,报效朝廷,积极入世是李白思想的主流,指导着他一生的活动.然而,他的抱负总不能得到施展,不愿“催眉折腰事权贵”,他常常有寻找神仙的梦幻.李白的一生充满着入世与出世...

广元市17031289032: 中国古代 积极入世 的文人和他们的诗句 越多越好 -
慈凡派通: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广元市17031289032: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避世和入世” -
慈凡派通: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中的“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都体现了其避世的思想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抱负足以证明其入世的思想

广元市17031289032: 中国古代出世及入世的诗人有哪些? -
慈凡派通: 入世的含义: 1.步入社会;投身于社会 ! 2. 佛家语,与“出世”(脱离俗世)相对,生于世上!出世的含义: 1、古代一种对世俗之事不关注的思想(如先秦诸子中就有入世和出世之分歧). 2、指出生于世. 3、存在主义的一种思想流派,主张将生存托付给宗教,以摆脱荒谬世界.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是空,入世是有.出世是法身,入世是报身.出世是真,入世是妄!

广元市17031289032: 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并说说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
慈凡派通: 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有很多,但基本都没有脱离先秦诸子百家. 至于启示吗鄙人认为,集百家之精华.学为人处世,修生养性.

广元市17031289032: 盛唐诗歌比如李白,王维的,是如何体现诗歌格律美的 -
慈凡派通: 李白诗歌中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1] 它“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

广元市17031289032: 流连山水名胜,古人的心境一般分为两类:一出世,如避世隐居陶渊明;一入世,如忧乐挂怀的范仲淹;你认为欧阳修属于哪一类?说说你的理由 -
慈凡派通:[答案] 六一居士当属忧时伤世之人,他对北宋王朝统治的担忧,让他和其他大臣一起,积极谋划庆历新政的实施,他《渔家傲 秋思》一词,心心念的都是家国天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广元市17031289032: 石灰吟表答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
慈凡派通: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_的作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坚贞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其中最能表达此思想感情的句子的是_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广元市17031289032: 汉代文人诗的精神取向 -
慈凡派通: 汉代文人生 活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普遍具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 的愿望.他们追求人生的不朽,希望能够青史留名.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了实 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可以忍辱负重,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