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左右成语故事10篇

作者&投稿:舟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0字左右的成语故事~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 彼一时,此一时
  * 不见棺材不落泪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此地无银三百两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四海之内皆兄弟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 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 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
  *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 此处不留人,会有留人处
  * 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
  *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 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拼得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一言为重,百金为轻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 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 一登龙门,身价十倍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一人立志,万夫莫夺
  *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
  *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浮图七级,重在合尖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南山可移,判不可摇
  *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矢在弦上,不得不发
  *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 卧榻之侧,岂容鼾睡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 刻画无盐,唐突西施
  *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 好船者溺,好骑者堕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 鹬蚌相持,渔翁得利
  *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 黄狸黑狸,得鼠者雄
  *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 桂林一枝,昆山片玉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 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 朝闻道,夕死可矣
  * 道不同,不相为谋
  *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 糟糠之妻不下堂
  * 四海之内皆兄弟


  * 是可忍,孰不可忍
  *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 一日夫妻百日恩
  * 不敢越雷池一步
  * 三过其门而不入
  * 不怕官,只怕管
  * 强龙不压地头蛇
  * 一不做,二不休
  * 名不正,言不顺
  * 乌头白,马生角
  * 歌于斯,哭于斯
  * 不以一眚掩大德
  * 言必信,行必果
  * 今朝有酒今朝醉
  * 丁是丁,卯是卯
  * 多行不义必自毙
  * 老而不死是为贼
  * 冒天下之大不韪
  * 上梁不正下梁歪
  * 赔了夫人又折兵
  * 拒人于千里之外
  * 车如流水马如龙
  * 近水楼台先得月
  * 狡兔死,良狗烹
  * 决胜于千里之外
  * 不为五斗米折腰
  * 死诸葛走生仲达
  * 无颜见江东父老
  * 嫩草怕霜霜怕日
  * 别有天地非人间


  * 英雄无用武之地
  * 皇天不负有心人
  * 听其言而观其行
  * 生子当如孙仲谋
  * 一夜夫妻百日恩
  * 黑云压城城欲摧
  * 初生之犊不畏虎
  * 画虎不成反类狗
  * 蜚鸟尽,良弓藏
  * 解铃还须系铃人
  * 貂不足,狗尾续
  * 千里姻缘一线牵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人心不足蛇吞象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身在曹营心在汉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宰相肚里好撑船
  * 画鬼容易画人难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置之死地而后生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此地无银三百两
  * 不见棺材不下泪
  * 半部论语治天下

成语小故事----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3.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5.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6.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7.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南柯一梦
成语释疑: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成语故事: 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起来,没想到他因此就睡着了。在梦里,他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地位非常高。
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话,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该就是这个蚂蚁洞。而槐树的最高的树枝,可能就是他当太守的南柯郡。
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所谓的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成语小故事----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3.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5.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6.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7.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南柯一梦
成语释疑: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成语故事: 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起来,没想到他因此就睡着了。在梦里,他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地位非常高。
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话,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该就是这个蚂蚁洞。而槐树的最高的树枝,可能就是他当太守的南柯郡。
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所谓的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1.人心惶惶
人心惶惶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惶惶:也作“皇皇”,惊惶不安的样子。人们心中惊惶不安。
【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今人心皇皇,见太叔势大力强,尽怀观望。”
【示例】:无端起来胡闹,蒌喊一阵,西跑一阵,弄得~,不是扰乱治安是什么? ◎哇圣陶《丁祭》
【近义词】:心神不定、惊恐万状
【反义词】:镇定自若、泰然自若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分句;含贬义
2.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3.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4.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5.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6.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7.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8.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9.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10.南柯一梦
成语释疑: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成语故事: 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起来,没想到他因此就睡着了。在梦里,他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地位非常高。
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话,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该就是这个蚂蚁洞。而槐树的最高的树枝,可能就是他当太守的南柯郡。
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所谓的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诚信故事20字
2013-10-06 哟关于诚信的小故事20字 2479 2020-01-03 诚信故事20字? 230 2011-11-19 诚信小故事30字 2539 2018-01-15 诚信小故事20字 224 2012-04-17 诚信小故事,20字以内 531 2017-11-14 关于诚信的故事20字 680 2014-07-01 诚信故事{名人{ 20字至30字左右 74 更多类似问题 > 为...

“将相和”这个故事说的俩人是谁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3个故事的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和起来又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

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五十字
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

将相和详细的三个故事
老将廉颇(将)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该故事也被编为同名京剧和影视剧等,广为流传。现代讲解:http:\/\/culture.163.com\/05\/0902\/13\/1SL9MQ2S00280007.html 成语故事:http:\/\/...

恬不知耻的“恬”字怎么解释?
“恬不知耻”的“恬”的意思是:满不在乎、不以为然的意思。“恬不知耻”的意思是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云起潮生的成语解释?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文名 成语 外文名 idiom 拼音 chéng yǔ 注音 ㄔㄥˊ ㄩˇ 句子成分 主语、宾语、定语等 相关视频 64.9万播放 | 00:53 一分钟了解汉语中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 5.1万播放 | 03:05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 2.0万播放 | 05:51 小学语文1-6年级必学:100...

半途而废写作文
5. 以"做事不能半途而废"为题,写一篇1000字的作文 我利用今天的课余时间,阅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书中《半途而废》一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 《半途而废》这则成语故事主要写了东汉时乐羊子的妻子教育乐羊子不要拾取别人丢失的东西,可乐羊子却捡了金子带回了家,他听了妻子的话,觉得很...

精卫填海故事大概50字左右
精卫填海故事大概50字左右 5 摩西本 | 浏览6003 次 |举报 我有更好的答案推荐于2017-12-16 08:13:00 最佳答案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四字成语故事大赛策划案
2) 时限三分钟,写出10个20分,每少一个扣2分,每多加一个加2分,不是成语的,不得分。错别字、谐音字扣0.5分。 3) 给出的字不能做首字 4) 选手抽好签后,把给出的字写在黑板上,主持人宣布计时开始,然后评分计分。 第四轮:讲成语故事,由各组4号选手回答。 1) 主持人准备题签。 2) 限时2分钟,满分...

举一反三 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70个字?
成语故事 举一反三22.2w 00:40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

徐闻县18813994670: 成语故事 200字 -
姚秦胆宁: 成语小故事----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

徐闻县18813994670: 求7个成语故事,200字以下1、望梅止渴2、破釜沉舟3、悬梁刺股4、囊萤映雪5、毛遂自荐6、四面楚歌7、闻鸡起舞 -
姚秦胆宁:[答案] 曹操行军途中,失去了有水源的道路,士兵们都很渴,于是他传令道:“ 前边有一片梅子林,果实非常丰富,又酸又甜可以解除我们的口渴.”士兵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曹操)利用这个机会把士兵们带领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公元前209年,...

徐闻县18813994670: 成语故事200字 -
姚秦胆宁: 掩耳盗铃的故事:【成语】: 掩耳盗铃 【拼音】: yǎn ěr dào líng 【解释】: 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成语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门口有一口大钟,就想把它偷去.可这钟太重,没法背走,他就取来一个铁锤,想敲碎后一块块偷走.可是还有一个问题,用铁椎砸钟会发出很大的声音,肯定会被人抓做的.他转念一想:钟一响耳朵就能听见,可是如果把耳朵蒙起来,就什么都听不到了! 掩耳盗铃:比喻蠢人自己欺骗自己. 《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

徐闻县18813994670: 不常见的成语故事100篇150字 -
姚秦胆宁: 1、拔苗助长【拼音】bá miáo zhù zhǎng 【典故】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公孙丑上》 【释义】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徐闻县18813994670: 叶公好龙成语故事200字 -
姚秦胆宁: 春秋时,有位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他家的屋梁上、柱子上和门窗上都雕刻着龙的图案,墙上也绘着龙. 传说天上的真龙知道此事后很受感动,专程到叶公家里来,把头从窗口伸进屋子里,把尾巴横在客堂上.叶公看到后,吓得面无血色,魂...

徐闻县18813994670: 7个成语故事,每个20字左右 -
姚秦胆宁:[答案] 照葫芦画瓢 【成语故事】宋朝初年,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他劝宋太祖重视文字工作.赵匡胤以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说是依样画葫芦. 【 ②这是因为原经字小模糊,伪造者照葫芦画瓢地临摹,虽力图作到形似,但笔画已距真迹甚远. ...

徐闻县18813994670: 五年级成语故事200字 -
姚秦胆宁: 精卫填海 夏朝以前,国家还没有形成,那时候的帝王,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享有许多特权;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只有尽义务的份儿.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公主之类的特殊称呼,身份也尊贵不起来,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样.炎帝...

徐闻县18813994670: 关于成语写出历史故事的成语,(10个).并选出其中一个用200字简述 -
姚秦胆宁:[答案]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

徐闻县18813994670: 求超短的成语故事200字左右 -
姚秦胆宁:[答案] 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 (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刻舟求剑 ...

徐闻县18813994670: 成语故事200字有点太少了! -
姚秦胆宁:[答案] 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