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张学良的评价应该有多数答案没标准答案

作者&投稿:端木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对张学良的评价~

1、政治上他在西安事变中发挥重要作用,促成了国共合作的基础,是对中华民族有功的大功臣。
2、军事上他在父亲张作霖死后,东北易帜,维护了国家形式上的统一,避免了日本趁虚而入。
3、在民族大义上,他在和红军的对抗中,采取明打暗和的态度,是共产党的朋友。

扩展资料:
1、在政治上,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在军事上,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统治东北。张作霖被炸死后一星期,以“东北易帜”的果断行动,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维持了中国领土完整。
3、在民族大义上,张学良不与红军为敌,积极与红军进行合作,1936年6月末,在中共北方局领导下,东北军内的地下党员成立了东北军内工作委员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指引下,东北军内和西北地区的地下党组织互相配合,不断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学良

伟大的爱国者。

历史,自古都是成王败寇。张学良是军阀出身,又是蒋介石部下,但他的爱国情怀,促使他兵谏蒋介石,发动的西安事变,协助了共产党。
现在是共产党胜利了,所以对他总的来说是褒扬,但因其出身,并未大事宣扬。但如果是蒋介石赢了,那张学良一定被贬为千古罪人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角度,评价标准。要想真正的品读一个人,一定要全方面的了解有关史实,至于里面的评论文字,只是个参考。
我本人对张学良是非常敬佩的。他的确是出身军阀,但他出生在那样的家庭,不是他能决定的。当时国共两党都打着救国救民的旗号,谁能看出来哪个党真的能救国啊,只能赌,而张学良赌了蒋介石,把宝压在他的身上。但当形势日渐清晰,他毅然不顾自身安全,发动了西安事变,兵压蒋介石,响应了共产党。这足以说明他是个爱国爱民的好官军。他也重情重义,他和蒋介石是有私交的,兵谏是在多次劝谏未果的情况下发动,迫不得已,但事后他还是善待蒋介石,放出了他,要不是他念私情,也不至于被关那么多年,这样的结局难道他没有料到吗。他也是个有种的人,少年事后张学良是吸食鸦片的,像他那样的公子哥,有钱有势,不愁吃穿,本来可以那么逍遥下去,可他决定了戒掉鸦片,就毅然戒掉了,试问现在有几个人有这样的魄力?
他的一生值得同情,一生搅合在政治的漩涡中,晚年在美国,多次想回过,回他的东北老家,可政治牵绊,牵涉太广,都无法实现他的心愿,就那样,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

你好:下面是从百科上摘要下来的.

张学良对中国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东北易帜。1928年,在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执掌了东北军政大权。面对日本人的步步紧逼,张学良毅然决定倒向南京,青天白日旗在东北飘起。从此,中国实现了辛亥以来的第一次统一。张学良功不可没。
九·一八事变大家都熟悉,张学良在九·一八的不抵抗,正是困扰了他一辈子的奇耻大辱。但是,让我们设身处地为少帅想想:东北易帜的目的,就是依赖全国的力量抗拒日本和苏俄。仅仅靠东北自己的力量,能同日本作战吗? 张学良打定主意服从中央。而此时的中央,根本没有对日开战的实力和准备。 不论有什么理由,不抵抗也是民族耻辱。抵抗打不过,不抵抗是民族罪人,这种两难之火,烤炙着张学良的良知。后来发动西安事变的动因,正在于此。
关于西安事变,是评价张学良的一个关键。 我个人以为,张学良洗刷自己不抵抗将军名声的因素,在事变起因中占极大比重。至于杨虎城和中共,则是出于另外的考虑。多年以后张学良在对西安事变的自我评价中,称其误长官,害朋友,毁部下,莫此为甚(见凤凰卫视专访),值得深思。关于西安事变的书籍非常多,其中《挽救危亡的史诗》(广西师大出版社《抗日战争史从书》的一种)较好,尽管该书的观点非常正统,但史料是最详实的,也是相当准确的。

另外,西安事变后的谈判也充分体现了几方的不同立场。大体上,张学良不要地盘不要钱,只要抗日;相比之下,杨虎城要地盘,中共既要地盘又要钱,而且为地盘和钱几致后来的谈判破裂。这一情况,在当时的记载以及后来宋美龄、顾祝同等人的回忆中有相当详细的描述。
赤诚之言,肝胆照人,充分显示了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西安事变”发生不久,张学良就公开表示:“我们据全国人民的要求,发动这次事件,我们内心纯洁,完全是为国家着想,不是为个人利害打算。希望委员长能联合全国抗日力量,坚决抗日,以争民族生存,则学良和全国人民于愿足矣。”
张学良对赵一荻说:“若是真有不测,那我也是为抗日,为中国不亡,别说牢狱,就是刀枪相加,我也死而无悔。”
在送蒋介石上飞机时,他坚决表示:“学良主意已定,为了抗日,我万死不辞。”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献出的是一颗燃烧的赤子之心,哪怕将自己焚毁,也要遗爱于华夏的明天。果然不出所料,后来蒋介石背信弃义,一回到南京,便把张学良软禁起来,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囚禁岁月。
1954年,在“西安事变”后的第18个年头,蒋介石召见了张学良,让他在晚年总结历史,撰写《西安事变忏悔录》(《自述》)。当时张学良与赵一荻有一段对话,张学良很严肃地说:自古以来写史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秉承帝王意志,无论是非曲直,指鹿为马,以博君主欢欣;另一种呢,就是杨刚那种人,刚直不阿,秉笔直书,纵使砍头也要维护历史的真实。我当然要作杨刚,否则十年、百年之后人们来看‘西安兵谏’,岂不要掉入一个大泥潭。”
夫人赵一荻听后感叹道:“我说汉卿啊汉卿,你这个刚直的脾气看来是没法改了。”“是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张学良笑着说。
著名史学家许卓云对“西安事变”的看法是:“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从四十五年来,我们所得知的资料,我认为当时张学良先生完全是出于一片爱国心才做出挟持蒋委员长的决定。当时全国都笼罩在一片抵抗外侮抗日的气氛下,而张学良本人更有杀父失乡之痛……因此,他被逼冒死兵谏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许卓云老教授对张学良老校长的爱国热忱表示由衷的钦佩。真可谓“龄遐神龟,赤胆立巍峨”。

你好:下面是从百科上摘要下来的.

张学良对中国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东北易帜。1928年,在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执掌了东北军政大权。面对日本人的步步紧逼,张学良毅然决定倒向南京,青天白日旗在东北飘起。从此,中国实现了辛亥以来的第一次统一。张学良功不可没。
九·一八事变大家都熟悉,张学良在九·一八的不抵抗,正是困扰了他一辈子的奇耻大辱。但是,让我们设身处地为少帅想想:东北易帜的目的,就是依赖全国的力量抗拒日本和苏俄。仅仅靠东北自己的力量,能同日本作战吗? 张学良打定主意服从中央。而此时的中央,根本没有对日开战的实力和准备。 不论有什么理由,不抵抗也是民族耻辱。抵抗打不过,不抵抗是民族罪人,这种两难之火,烤炙着张学良的良知。后来发动西安事变的动因,正在于此。
关于西安事变,是评价张学良的一个关键。 我个人以为,张学良洗刷自己不抵抗将军名声的因素,在事变起因中占极大比重。至于杨虎城和中共,则是出于另外的考虑。多年以后张学良在对西安事变的自我评价中,称其误长官,害朋友,毁部下,莫此为甚(见凤凰卫视专访),值得深思。关于西安事变的书籍非常多,其中《挽救危亡的史诗》(广西师大出版社《抗日战争史从书》的一种)较好,尽管该书的观点非常正统,但史料是最详实的,也是相当准确的。

另外,西安事变后的谈判也充分体现了几方的不同立场。大体上,张学良不要地盘不要钱,只要抗日;相比之下,杨虎城要地盘,中共既要地盘又要钱,而且为地盘和钱几致后来的谈判破裂。这一情况,在当时的记载以及后来宋美龄、顾祝同等人的回忆中有相当详细的描述。
赤诚之言,肝胆照人,充分显示了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西安事变”发生不久,张学良就公开表示:“我们据全国人民的要求,发动这次事件,我们内心纯洁,完全是为国家着想,不是为个人利害打算。希望委员长能联合全国抗日力量,坚决抗日,以争民族生存,则学良和全国人民于愿足矣。”
张学良对赵一荻说:“若是真有不测,那我也是为抗日,为中国不亡,别说牢狱,就是刀枪相加,我也死而无悔。”
在送蒋介石上飞机时,他坚决表示:“学良主意已定,为了抗日,我万死不辞。”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献出的是一颗燃烧的赤子之心,哪怕将自己焚毁,也要遗爱于华夏的明天。果然不出所料,后来蒋介石背信弃义,一回到南京,便把张学良软禁起来,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囚禁岁月。
1954年,在“西安事变”后的第18个年头,蒋介石召见了张学良,让他在晚年总结历史,撰写《西安事变忏悔录》(《自述》)。当时张学良与赵一荻有一段对话,张学良很严肃地说:自古以来写史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秉承帝王意志,无论是非曲直,指鹿为马,以博君主欢欣;另一种呢,就是杨刚那种人,刚直不阿,秉笔直书,纵使砍头也要维护历史的真实。我当然要作杨刚,否则十年、百年之后人们来看‘西安兵谏’,岂不要掉入一个大泥潭。”
夫人赵一荻听后感叹道:“我说汉卿啊汉卿,你这个刚直的脾气看来是没法改了。”“是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张学良笑着说。
著名史学家许卓云对“西安事变”的看法是:“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从四十五年来,我们所得知的资料,我认为当时张学良先生完全是出于一片爱国心才做出挟持蒋委员长的决定。当时全国都笼罩在一片抵抗外侮抗日的气氛下,而张学良本人更有杀父失乡之痛……因此,他被逼冒死兵谏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许卓云老教授对张学良老校长的爱国热忱表示由衷的钦佩。真可谓“龄遐神龟,赤胆立巍峨”。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095.html#8

张少帅从未打过一场真正的仗。但被历史定义为爱国将领,就是因为西安事变让他成为历史上的正派,但也因此断送了他的一生,蒋介石临死之前都说:“不能放虎”,可想在中正眼里张学良就是一只虎,要知道当时张学良己经过了古稀之年。

看不到懂。。。张学良很爱国,但是军阀。。。还是蒋介石那边的,共产党不会大规模宣传他


历史上对张学良的评价
1、张学良在政治上因参与西安事变而扮演了关键角色,这一事件为国共两党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因此他被视为对中华民族有重大贡献的人物。2、在军事领域,张学良在父亲张作霖去世后接掌东北军,实施“东北易帜”,这一举动在形式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防止了日本趁机侵略。3、在民族大义方面,张学良在与共产...

历史上对张学良的评价
1、政治上他在西安事变中发挥重要作用,促成了国共合作的基础,是对中华民族有功的大功臣。2、军事上他在父亲张作霖死后,东北易帜,维护了国家形式上的统一,避免了日本趁虚而入。3、在民族大义上,他在和红军的对抗中,采取明打暗和的态度,是共产党的朋友。

历史上对张学良的评价
著名史学家许卓云对“西安事变”的看法是:“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从四十五年来,我们所得知的资料,我认为当时张学良先生完全是出于一片爱国心才做出挟持蒋委员长的决定。当时全国都笼罩在一片抵抗外侮抗日的气氛下,而张学良本人更有杀父失乡之痛……因此,他被逼冒死兵谏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评价张学良的?
对于“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给予张学良极高的评价。早在1937年1月1日,也就是张学良在南京被国民党军事法庭“审判”的第2天,刘少奇发表文章指出:“张学良在南京的行动,是有助于团结全国抗日,停止一切内战的方针之实行的。这不是表示张学良的无耻与投降,反而表示张学良为着团结全国抗日,停止内战而不...

对张学良的评价(最好全面细致一点)
张学良是现代爱国主义者的典范,尽管爱国主义征程中也有过挫折,但暇不掩瑜,他为祖国和平统一,为东北的建设,为抗日复土的民族解放大业所立下的丰功伟绩,以及那种心地纯洁的爱国主义和举世罕见的牺牲自我精神将永垂青史。张学良为为挽救濒临沦亡的中华民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像一颗流星,虽然转瞬即逝,...

对于“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给予张学良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对于“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给予张学良极高的评价。早在1937年1月1日,也就是张学良在南京被国民党军事法庭“审判”的第2天,刘少奇发表文章指出:“张学良在南京的行动,是有助于团结全国抗日,停止一切内战的方针之实行的。这不是表示张学良的无耻与投降,反而表示张学良为着团结全国抗日,停止内战而...

对张学良的评价(最好全面细致一点)
功大于过。张学良丢了东北是我们中国人的奇耻大辱,可是他发动西安事变的举措震惊中外,改变了中国当时的国内形势,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使中国人的枪口一致对外,说的更远一点,西安事变把抗日战争提前了至少10到20年,把深陷于水火之中的中国人民提早就了救了出来。所以,张学良功大于过,他是民族...

如何客观地评价张学良?
客观评价张学良:西安事变中的复杂抉择与历史影响 张学良与西安事变,这场看似简单的兵变,实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折。面对与蒋介石的复杂关系,张学良虽有深厚私人情谊,却在缺乏深思熟虑的情况下,面临了巨大的风险。他的行动并非出于对皇位的野心,而是东北军内部厌战情绪与个人保全实力的无奈之举。...

您好,对于张学良您怎么评价?
众合利达教育老师:张学良,中国近世史上的风云人物。如果没有他和他所做的事的话,中国的历史肯定要改写。就事实而言,对张学良的评价确实有很多人是赞扬和崇敬的,但不乏有很多人持有反面态度。很多对张学良评价消极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富家公子、纨绔子弟,做人风流等。他所执行的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名人对张学良的评价是什么?
张学良将军的功绩是不容质疑的,他是民族英雄,为中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周恩来总理说过,不要忘记我们在台湾的朋友,就是说的张将军,周总理对张学良的评价就非常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