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包法利夫人》是一部“新的艺术法典”?

作者&投稿:程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说 包法利夫人 是一部 新的艺术法典 ?~

在艺术上,《包法利夫人》一向被看做一部典范作品。
1在典型的塑造上,福楼拜更注重精神气质的描绘,而不是性格特点。
2在遣词造句上,这一书文字精美,名句数不胜数。如他用“向人行道一样平板”来形容包法利先生谈话的平庸。
3在叙事角度上力求变化,如“特别在用饭时间,她最忍受不了,楼下这间小厅房,壁炉冒烟,门吱嘎响,墙上渗水。她觉得人生的辛酸统统盛在她的盆子里。查理吃饭吃得慢,他不是嘎巴一咬榛子,就是支起胳膊肘,用刀尖在油布上划小道道。”这段文字从白描转到人物感受再回到白描,叙述角度几经变化。
4、在小说结构上也有新的创造。全书分成基本对称的两部分,按女主人公的经历来安排,她的发展至农业展览会形成噶超,然后走下坡路,之道结尾。这种十分均衡的配置使得全书的结构非常稳固,有别于其它小说。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著名福楼拜的代表作。作者以简洁而细腻的文笔,通过一个富有激情的妇女爱玛的经历,再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生活。《包法利夫人》的艺术形式使它成为近代小说的一个新转机。从《包法利夫人》问世以后,小说家知道即使是小说,也要精雕细琢。这不仅是一部模范小说,也是一篇模范散文。但是,《包法利夫人》也为作者带来了麻烦。许多人对号入座,批评福楼拜这部书“破坏社会道德和宗教”,他还被法院传了去:原来是有人告他“有伤风化”。这时许多读者纷纷向福楼拜表示同情和支持,甚至连一向反对他的浪漫主义作家也为他辩护。法庭上,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作家被宣告无罪——由此可见《包法利夫人》的影响。


米兰·昆德拉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大意是,直到福楼拜的出现,小说才终于赶上了诗歌。众所周知,欧洲的小说最早是从叙事长诗中分化出来的。也就是说,叙事诗中描述事件进程的部分被剥离出来,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说故事的体裁。小说的诞生使诗歌失去了“叙事”的天然权利,而较多地从事抒情。然而,与诗歌这种古老的艺术相比,小说的幼稚是毋庸置疑的。它长期以来遭受冷落与歧视也就不足为怪了。在我看来,小说的不成熟,除了它作为一门专门的艺术尚未得到充分的发育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与诗歌的关系十分暧昧,没有摆脱对于诗歌母体的依赖。它自身特殊而严格的文体上的规定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未能形成。早期小说的故事性到是大大增强了,然而诗歌也可以讲故事,而且一度讲得很好,那么小说与叙事诗的差别究竟在哪儿?甚至就连小说艺术的评价尺度,也是从诗歌那里借用过来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直到今天,我们在评价一部伟大小说时最常用的语汇仍然是“这种一部伟大的史诗”。“史诗”的风范依旧是小说的最高评判标准。这就好比说,在小说的园地里获得成就,却要到诗歌的国度去领受奖赏。


福楼拜的出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而《包法利夫人》更被认为是“新艺术的法典”,一部“最完美的小说”,“在文坛产生了革命性的后果”。波德莱尔、圣伯父、左拉等人纷纷给予这部作品极高的评价。由于这部作品的问世,福楼拜在一夜之间成为足可与巴尔扎克、司汤达尔比肩的小说大师,举世公认的杰出的文体家。福楼拜的巨大声誉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包法利夫人》无懈可击的文体成就。到了本世纪初,福楼拜的影响与日俱增,现代主义的小说家也把他奉为始祖与楷模,尤其是50年代后的法国“新小说”,对福楼拜更是推崇备至,他们认为正是福楼拜使小说获得了与诗歌并驾齐驱的地位。新小说的重要代表阿兰·罗布-格里耶为了进行所谓的文学变革,将福楼拜看成叙事艺术上真正的导师和启蒙者,甚至把福楼拜视为巴尔扎克的对立面,对巴尔扎克似的“过时的”写作方式展开彻底地批判和清算。那么,《包法利夫人》在文体和叙事上究竟取得怎样不同凡响的成就,对于小说的发展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包法利夫人》上卷的第一小结是采用第一人称来叙事故事的。从第二小结开始直至作品结束用的是第三人称。这部作品的第一行出现了这样一个句子:“我们正上自习,校长进来了,后面跟着一个没有穿制服的新生和一个端着一张大书桌的校工。”


在这里,“我们”这个词可不是随便写写的,它的意义非同一般。诸位不妨回忆一下巴尔扎克的小说通常是如何开头的。比如说:“路易·朗贝尔于1797年生于旺代省的一个小镇蒙特瓦尔,他的父亲在那里经营着一所不起眼的制革厂”(巴尔扎克《路易·朗贝尔于》)。有人曾针对这个开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在讲述这个故事呢?是作者吗?作者的语调为什么那么不容置疑?他为什么会无所不知?当然,并不是每一位小说读者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是这种坚定、明确、无所不知的语调显示出作者凌驾于故事、读者之上,当属没有疑问。而且这种口吻尚未完全摆脱口头故事的讲述形式。如果有人针对《包法利夫人》提出同样的问题:谁在讲述《包法利夫人》的故事?答案是“我们”;讲述者是如何知道的?答案是 “我们看到了”;而且叙事者在“看到”的同时,读者也看到了。故事展开的时间与读者阅读的时间是同步的(在巴尔扎克那里,故事早就发生过了),这样一来,作者一下子把读者带入到事件的现场,相对于巴尔扎克,这里的故事显然更具有逼真的效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类似的第一人称叙事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玩艺儿,可在当时,福楼拜所跨出的这一小步,其意义却不同寻常。而且我认为福楼拜在文体上的贡献当然不只是人称的变化。在这种变化的背后,一种完全不同于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的叙事方式真正确立了起来,在福楼拜的笔下,以往全知的叙事视角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作者不再站在无所不知的立场,模仿上帝的口吻说话;不会随时从叙事中“现身”,对作品的人物、主题展开评述,提供意义;不再拥有将自己的思想和倾向强加给读者的特权。


福楼拜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要求作者退出小说,并开始在实践中成功实现这一信条的作家之一。他要求叙事排除一切的主观抒情,排除作者的声音,让事实展现它自己。他认为作者的意图和倾向,如果让读者模模糊糊地感觉和猜测到,都是不允许的;文学作品的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字句都不应有一点点作者观念的痕迹。正如他的学生莫泊桑所说的那样,福楼拜总是在作品中“深深地隐藏自己,像木偶戏演员那样小心翼翼地遮掩着自己手中的提线,尽可能不让观众觉察出他的声音”。福楼拜在给乔治·桑的信中也曾这样写到:“说到我对于艺术的理想,我认为就不该暴露自己,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大自然里露面。”法国学者布吕纳曾敏锐地指出,“在法国小说史里,《包法利夫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说明某些东西的结束和某些东西的开始。”我们从后来的罗兰·巴特、德里达等人的叙事理论中都可以清晰地听到福楼拜的声音。如果说欧洲小说文体变革的历史,可以像布思所描述的那样,被看成是作者的声音不断从作品中消退的历史,那么福楼拜无疑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关键性人物。


也许会有同学提出这样的观点:既然小说都是虚构的,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早就达成了一种默契,也就是说,读者在阅读小说之前早就预先接受了小说的虚构性这样一个事实,那么作者如何讲述这个故事(是客观化还是主观化的叙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能否打动读者,更何况,作者故意在作品中隐藏自己,并未完全放弃对读者的“引导”,只不过这种“引导”更为隐蔽、更为机巧。对一种修辞的放弃就必然意味着另一种修辞的确立,说到底,“客观化”也只能是一种修辞手段而已。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很有意思的,也很合理。坦率地说,我也是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理解福楼拜文体变革的意义的。实际上,福楼拜将自己从叙事中隐藏起来,其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显露”;对叙事视角进行限制,其目的正是为了让叙事获取更大的自由。


在全知视角的叙事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是公开进行的(在古老的说书的场合,听众甚至还可以直接向讲述者提问,或者进行讨论):作者讲述,读者阅读。但福楼拜不满足于这种公开的交流,因为交流的效果受到限制。他更喜欢一种暗中交流,也就是说,作者并不告诉读者自己的见解和倾向,而让读者通过阅读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一来,读者与作者之间交流的疆域一下子就扩大了。


福楼拜的客观化叙事并没有完全放弃了自己“引导”读者的权利。因为从《包法利夫人》这个作品来看,作者本人的倾向、立场和意图仍然可以在阅读中被我们感觉到。另外我也不同意“纯客观”这样的说法。因为这个概念把一些本来很清楚的事实弄得一团糟。况且,《包法利夫人》并不是一个“纯客观”的作品,它与后来“新小说”的罗布-格里耶等人所谓的“物化小说”、“纯客观叙事”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也不是说罗布-格里耶的作品就一无是处,至少他的《嫉妒》相当不错),但罗布-格里耶把福楼拜在修辞上的一些趣向极端化之后,紧接着就出现了一个他本人也始料不及的问题:“非人格化叙事”也好,纯客观、物化叙事也好,作者又如何能做到这种“纯客观”呢?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作家写作当然不能离开语言文字这一工具,语言文字本来就是“文化”的产物,它既不“纯”,也非“物”,“纯客观”如何实现呢?它不是神话又是什么?后来罗布-格里耶干脆不写小说(据说最近他又从重操旧业),去搞电影了,因为他觉得摄影机更接近他的“物化”要求。在我看来,这仍然不能自圆其说。摄影机固然是物,但操纵摄影机的人当然也是“文化”的产物,他(她)有着自己的特殊的价值观和感情上的喜、憎、哀、乐,如何能够“纯客观”呢?


就《包法利夫人》而言,福楼拜的变革并未抛弃传统的叙事资源,也没有损害作品文体的和谐与完美,以及最为重要的,叙事分寸感。我们在以前曾说过像列夫·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是不太可能轻易模仿的,他巨大的才华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茨威格说他比伟人还伟大),而福楼拜的身上更具有匠人的特点。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卓越的巧匠。《包法利夫人》是一部精心制作出来的杰作,自从问世以来,即成为“完美”的象征。福楼拜对语言和文体十分敏感,创作态度更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中,作者并未随意处理任何一个细节和线索,力图做到尽善尽美。叙事的节奏,语言的分寸,速度和强度的安排都恰到好处,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的出场次序,在故事中占的比重,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关系都符合特定的比例。比如说,爱玛首先与莱昂相遇,但在爱玛与莱昂的关系急剧升温的时候,作者却让他去了巴黎,莱昂离开后留下的巨大情感空缺使她飞蛾扑火地投入鲁道尔弗的怀抱,而当爱玛与鲁道尔弗的情感冷却之后,莱昂又从巴黎回来了。这样的安排不仅使情节的发展合情合理,而且叙事亦出现跌宕和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的通病。再比如,子爵与瞎子在作品中都是象征性的人物,虽然着笔不多,但他们每次出现都会有特定的意味,似乎都预示着故事进程的某种微妙变化。爱玛的“失足”(她与鲁道尔弗坠入欲望的河流)在小说的故事中十分重要,但作者所挑选的地点既非鲁道尔弗的木屋,也非他们散步的树林和花园,而是别出心裁地安排在一次农业展览会的会议厅里。其间,鲁道尔弗对爱玛发动的语言攻势常常被大会主席的讲话所打断。虚伪的爱情誓言和表白与公牛、种子、奖章、粪池一类的话语完全并列在一起,作者未加任何说明。整个调情过程看上去既滑稽,又荒谬,而字里行间却到处弥漫着被压抑的、急不可待的欲火。不同类型话语的陈列所形成的张力使这个场景令人十分难忘。事实上,这也是我所读过的有关“调情”的最美妙的篇章。


关于语言,福楼拜在小说中有过这样一断描述:我们敲打语言的破铁锅,试图用它来感动天上的星星,其结果只能使狗熊跳舞。看来,福楼拜对语言有着特殊的敏感,对于语言在表述意义方面的巨大困难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福楼拜把语言的准确性看成是作者表述上的唯一使命;也可以理解作者对语词的甄别和取舍为什么会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有人将《包法利夫人》视为学习写作者的最好教科书,这样的评价并不过分

《包法利夫人》是“客观性艺术”的典范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 希望对搂主有帮助

8: 《包法利夫人》被誉为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其它名著包括司汤
9: 达的《红与黑》和巴尔扎克的《幻灭》。这三部法国小说都是批判现实
10: 主义的杰作。司汤达的现实主义表现在他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分析
11: 上;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表现在他对当时法国社会的细致描绘上。但他
12: 们的作品都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司汤达写的是体现时代精神的英
13: 雄,超群出众的人物,用的是判断性的概括或推论式的心理分析方法;
14: 巴尔扎克写景物是现实主义的,写人物就掺杂了浪漫主义的因素,写事
15: 件却几乎全是浪漫主义的手法,用的是夸张的修饰语和最高级形容词。
16: 《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楼拜和他们不同:他写的是平庸的人物和平淡
17: 无奇的生活,但他用的艺术手法却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他通过
18: 个性化的语言来描写人物,用浪漫主义的语言来展示浪漫主义的个性,
19: 使浪漫主义也成为现实主义的一部分了。
20: 《包法利夫人》的故事取自现实。夏尔.包法利的原型是欧解·德拉
21: 玛,一八一二年生,一八三四年前,在福楼拜父亲主持的卢昂医院实习,
22: 同年九月十八日取得行医执照,但不得动大手术;一八三六年和三十岁
23: 的寡妇(小说中改为四十五岁)结婚,寡妇死后,又于一八三九年八月
24: 七日和十七岁的农家女德尔芬·库蒂丽叶 (包法利夫人艾玛的原型)结
25: 婚。德尔芬长得很美(卢昂博物馆有她的画像),曾在卢昂一家修道院
26: 学习,但她生性风流,喜欢交男朋友。据她婚后的女佣人奥古斯汀·梅
27: 娜吉 (小说中的费莉西)说:她们两人同岁,无话不谈,常常同读小说,
28: 羡慕贵族夫人生活,模仿她们,每星期五在家中开招待会,邀请公证人
29: 事务所的年轻朋友参加,但却没有人来赴约。德尔芬自恃很高,说起话
30: 来声音清脆如玉,对平凡的婚后生活不满,又不信教,搞了两次婚外恋,
31: 邻居看见过她在花园中吻抱情人。一八四八年三月六日,她搞得倾家荡
32: 产,服毒自尽。
33: 这种婚外恋的风流艳事,法国文学史上不乏先例,如卢梭的 《新爱
34: 洛绮丝》和普莱沃的《曼侬·勒斯戈》。福楼拜怎么超越前人呢?前人
35: 写的都是浪漫主义的才子佳人,福楼拜写的却是现实主义的庸人和浪漫
36: 主义的怨妇。庸人满足于现状,怨妇却向往未来。包法利的外形笨拙,
37: 智力低下,性格软弱,毫无理想;结婚前唯母命是听:母亲为他选择职
38: 业,选择行医地点,选择婚姻配偶;和寡妇结婚后又唯妻命是听:“他
39: 在人面前应该这样说,不能那样说,要顺着她的意思穿衣服,按照她的
40: 吩咐催促病人还账”;他并不爱寡妇,但在寡妇死后,他也不感到如释
41: 重负;他向艾玛求婚,却又不敢开口,还是岳父作主,才成好事;他对
42: 艾玛更加唯命是听,艾玛要和他保持距离,他不敢越雷池一步,并不感
43: 到难堪,也不觉得痛苦。而艾玛却是一个充满了浪漫主义思想的少女,
44: 虽然生在农村,却不甘居人下,梦想着要过贵族夫人的爱情生活,结果
45: 嫁了一个才貌平庸的丈夫,现实距离理想太远,所以婚外恋就合乎情理
46: 了。
47: 这种婚配不当的喜剧,法国文学史上不乏先例,如博马舍的 《塞维
48: 勒的理发师》。但福楼拜却没有把夏尔·包法利写成一个喜剧人物,而
49: 是渗进了悲剧的因素。夏尔虽然平庸,可是温顺、善良、正直、忠厚、
50:
51:
52:
53: 大方,比起艾玛的两个婚外恋人来,一个损人利己,一个胆小怕事,都
54: 是见死不救,冷酷无情;而夏尔却爱屋及乌,甚至在艾玛死后,宁可负
55: 债累累,也不肯变卖她房里的东西,反而要盛葬亡妻;相比之下,不是
56: 有天渊之别吗!夏尔发现了艾玛的婚外恋后,非但不怪艾玛,反恨自己
57: 不是她的婚外恋人,直到死前,手里还拿着艾玛的一绺头发。这不成了
58: 一个浪漫主义的情痴吗!夏尔的悲剧在于:艾玛不是一个值得痴情的妻
59: 子。据说福楼拜写艾玛死时的夏尔,把自己在妹妹卡罗琳去世时的痛苦
60: 和悲哀都倾注进去了。无怪乎圣·佩韦说:夏尔是个“可怜的好人”,
61: 经过艺术加工,可以塑造出“一个高尚、动人的形象”。
62: 福楼拜后来写了一部小说 《情感教育》。其实,《包法利夫人》也
63: 可以说是《浪漫主义教育》。在艾玛的浪漫主义思想影响之下,只生活
64: 在现实中的夏尔也变得浪漫化了;而艾玛自己的思想却越来越向庸俗化
65: 的方向发展。在修道院学习的时候,她受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梦想
66: 着海阔天空的爱情生活;但和平庸的夏尔结婚后,开始感到梦想破灭。
67: 在沃比萨舞会上见到子爵,觉得现实生活中真有自己梦想的人物,但是
68: 可望而不可及,于是生了一场大病。迁到荣镇之后,她认识了年轻漂亮、
69: 也有浪漫主义思想的实习生莱昂,两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她破灭了
70: 的梦想又死灰复燃;但是莱昂比她年轻,胆小怕事,错把她当成可望而
71: 不可及、冷若冰霜的贤妻良母,放过了机会,到巴黎去了,于是她梦想
72: 的天地也缩小到了巴黎。在她灰心、失望之际,情场老手罗多夫乘虚而
73: 入,投其所好,说些浪漫主义的花言巧语,艾玛错把他当成自己梦寐以
74: 求的情人,开始半推半就,继而难分难解,最后要求私奔,反倒被他抛
75: 弃,而为了私奔,她已经开始借债了。梦想再一度破灭,她又大病了一
76: 场。病后为了消愁解闷,夏尔陪她去了卢昂剧院,恰巧碰到从巴黎实习
77: 回来的莱昂,他经过巴黎酒店女郎的熏染,已不是当年含情脉脉、羞羞
78: 答答的少男了。两人旧情复萌,每周在卢昂旅馆幽会一次 (就是福楼拜
79: 和露意丝·柯勒寻欢的地方)。艾玛梦想的天地又缩小到一个旅馆房间
80: 了。日久天长,情妇的生活也变得像夫妻生活一样平淡无奇,但她已经
81: 债台高筑,再不偿还,就要扣押财产。她求莱昂帮忙,甚至暗示要他盗
82: 用公款,这就沦落到了犯罪的边缘。她还向公证人借钱,但却不肯为了
83: 金钱出卖爱情,这说明她心里还残存了一点浪漫主义精神。她也不肯向
84: 她丈夫低头,因为她不爱他,所以不愿在他面前失去尊严。在走投无路
85: 的情况下,她决心服毒自杀。就这样,她由一个农家少女,成了乡镇医
86: 生的妻子,子爵的舞伴,莱昂眼中的情人,罗多夫的情妇,最后堕落成
87: 为一个罪人。她的一生展示了一个浪漫主义梦想的破灭。
88: 《包法利夫人》不单是批判了庸俗的浪漫主义,而且也揭露了庸俗
89: 的资产阶级人物,如药剂师奥默。比起他来,夏尔的形象反而显得高大
90: 了。夏尔虽然平庸,但是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忠厚,从不口是心非,既
91: 不损人利己,也不嫁祸于人。奥默却是自私自利的典型:他吹嘘自己一
92: 知半解的科学知识,打击神甫,抬高自己;他吹嘘自己乐善好施,救济
93: 穷人,实际上却剥削药房的小伙计;他送消炎膏给乞丐,也是为了钓名
94: 沽誉,一旦膏药无效,有损他的名声,他就要置乞丐于死地;他劝跛脚
95: 的旅店伙计动手术,如果成功,他也可以沾光,结果失败,他就让医生
96: 一个人挨骂。这样一个小人,最后却得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十字荣誉勋章,
97:
98:
99:
100: 这真是对资产阶级的绝妙讽刺。

101: 对于宗教,福楼拜也揭穿了教会的形式主义,这体现在布尼贤神甫
102: 身上。神甫的职责是了解教民的精神生活,拯救他们的灵魂;布尼贤却
103: 只会念经,背诵教义,不会联系实际。艾玛在婚外恋之前,精神万分痛
104: 苦,来找神甫忏悔。神甫既不了解她,也不会安慰她,反叫她去找医生。
105: 相形之下,不信教的艾玛却显得有一颗虔诚的心了。这又是对教会的无
106: 言指责。无论是指责批评,或是揭露讽刺,福楼拜都不直接发表个人的
107: 主观意见,而只作客观的描述,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问题。因此,《包
108: 法利夫人》成了“客观性艺术”的典范。
109: 福楼拜的“客观性艺术”还表现在他对人物景色的描绘上。例如最
110: 后一章写夏尔之死:
111:
112: 第二天,夏尔走到花棚下,坐在长凳上。阳光从格子里照进来;
113: 葡萄叶在沙地上画下了阴影,茉莉花散发出芳香,天空是蔚蓝的,
114: 斑蝥围着百合花嗡嗡叫,夏尔仿佛返老还童,忧伤的心里泛滥着朦
115: 胧的春情,简直压得他喘不出气来。
116: 七点钟,一下午没见到他的小贝尔特来找他吃晚餐。
117: 他仰着头,靠着墙,眼睛闭着,嘴巴张开,手里拿着一股长长的
118: 黑头发。
119: “爸,来呀!”她说。
120: 以为他是在逗她玩,她轻轻地推了他一下,他却倒到地上。原来
121: 他已经死了。
122:
123: 第一段客观地描写夏尔的所作所为(走进花棚,坐下),所见(阳
124: 光,阴影,葡萄叶,百合花等),所闻 (鼻闻茉莉花的芳香;耳闻斑蝥
125: 的嗡嗡声),所感 (返老还童,春意朦胧,喘不出气),而不是作者所
126: 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知。
127: 第二段写他女儿的所作所为;第三段写她的所见;第四段写她所说;
128: 第五段写她所感、所为、所见、所知。全是客观的、现实主义的白描。
129: 但福楼拜在描写浪漫主义的人物个性时,他的语言也会带上浪漫主
130: 义的色彩。如第一部第六章回忆艾玛在修道院的生活:
131:
132: 她头几回多么爱听这些反映天长地久、此恨绵棉的浪漫主义的悲
133: 叹哀呜呵!……过惯了平静的日子,她反倒喜欢多事之秋。她爱大
134: 海,只是为了海上的汹涌波涛;她爱草地,只是因为青草点缀了断
135: 壁残垣。她要求事物投她所好;凡是不能立刻满足她心灵需要的,
136: 她都认为没有用处;她多愁善感,而不倾心艺术,她寻求的是主观
137: 的情,而不是客观的景。
138:
139: 重情轻景的心理,就不是艾玛的回忆,而是作者判断性的概括了。
140: 福楼拜说过:“包法利夫人,就是我!”的确,他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141: 分析,都熔铸在包法利夫人的形象中。但是艾玛不倾心艺术,所以成了
142: 庸俗的浪漫主义的牺牲品;而福楼拜却凭借现实主义的艺术,超越了浪
143: 漫主义的自我,写出了《包法利夫人》。关于现实主义的艺术,他曾对
144:
145:
146:
147: 莫泊桑说过:“某一现象,只能用一种方式来表达,只能用一个名词来
148: 概括:只能用一个形容词表明其特性,只能用一个动词使它生动起来,
149: 作家的责任就是以超人的努力寻求这唯一的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简
150: 而言之,他认为艺术要为内容寻求最完美的形式。
151:
152: 四十年代后期,译者在巴黎大学攻读文学,《包法利夫人》是研究
153: 法国语言、文学的必修课。一九四六年开课的是亚赞斯基教授,他出版
154: 了一本《法国文学史》,有很多新见解,讲课时注重分析书中人物的性
155: 格特点,使译者得益匪浅。一九四七年开课的是布鲁诺教授,他是法国
156: 著名的语言学者,讲课时对福楼拜的语言艺术作了精辟的分析,解决了
157: 译者不少疑难。一九四八年开课的是莫罗教授,他是巴黎大学最受学生
158: 欢迎的文学教授,也是译者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他讲课时深入浅出,
159: 注重分析《包法利夫人》的篇章结构,指出福楼拜善用对比的手法,例
160: 如第一部写了艾玛的结婚行列,第三部又写她的出殡行列;第一部实写
161: 了舞会上的子爵,第三部又虚写教堂前的子爵;这样前后呼应,使人今
162: 昔对比,感慨系之,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九九一年我在普鲁斯特
163: 国际会议上见到巴黎大学米利教授,才知道莫罗教授已经去世,谨在本
164: 书中表示译者对四十年前指导教师的怀念。


评价《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是一部精心制作出来的杰作,自从问世以来,即成为“完美”的象征。福楼拜对语言和文体十分敏感,创作态度更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中,作者并未随意处理任何一个细节和线索,力图做到尽善尽美。叙事的节奏,语言的分寸,速度和强度的安排都恰到好处,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的出场次序,在...

对于包法利夫人人生选择的看法,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福楼拜塑造这一形 ...
居斯塔夫.福楼拜的传世之作《包法利夫人》的遭遇,就是典型的一例。 《包法利夫人》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女性因不满夫妻生活的平谈无奇而通奸,最后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这样一个桃色事件,无论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在向来的爱情小说里,都是司空见惯的。何以经福楼拜写出来,便惊动了帝国政府...

读《包法利夫人》有感
于是当她在父亲的安排下嫁给夏尔.包法利这个乡村医生之后,因为丈夫老实木讷,缺乏情调,导致包法利夫人对于婚姻彻底绝望,先后与两个情夫偷情出轨,并欠下巨额外债,最后无力偿还,服毒自杀。读完整个故事,这个原本应该让人唾弃,嗤之以鼻的包法利夫人,不但没有让我憎恨,反而引发了我的同情和怜悯。我相信...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1000字
那她一定是最幸福的人了,如果她不这样认为,也只能说明她有眼无珠。所以说找女千万不要找像包法利夫人那样外表漂亮但缺乏智慧的头脑,乐于幻想的女人;找男一定要找像包法利先生一样的男人。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位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发表于1856年,当时正是法兰西第二帝国时代,巴黎是世界金融中心,社会上层的贵族与资产阶级群体沉醉于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之中,而中产及无产阶级人民却因此在生活与工作中处处受限碰壁,只能在文学与艺术中寻找生活的慰藉。 消极浪漫主义文学也因此在这一类人群中流行起来,以满足他们内心对于上层社会的生活交际...

我读包法利夫人
艾玛,包法利夫人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儿,母亲早逝,父亲抚养他长大,她接受过修道院教育,又受到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那是她最初的爱情母本。 夏尔,包法利先生迟钝愚昧、却善良敦厚,他接受母亲给他安排的工作,婚姻大事也听从母亲安排。他最初和寡妇在一起生活,寡妇死去他也未感到如释重负。他和艾玛的婚事都是岳父为...

浅读《包法利夫人》获得出的人生启示
当我在读《包法利夫人》的时候,有时候也会认为艾玛很“坏”,她背叛她的丈夫和家庭,违反了世俗的道德标准,实在是让我很难接受。但也有时候我也会理解艾玛,因为站在我这个现代人角度来看,一个人生下来不仅是为这个社会,家庭等而活,而是也要为自己而活,当一个人的所要及追求得不到、欲望不能...

福楼拜为什么要写《包法利夫人》?
表面上看来,《包法利夫人》符合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体裁惯例。但是,前文的分析表明,这种判断至少是不够准确的。在叙述主体和接受主体两个层面上,福楼拜总是先按照常规划出了一条轨道,然后又不断煞费苦心地偏离这条轨道。与其说这是福楼拜的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不如说这是他有意布设的叙述圈套——...

《包法利夫人》:一个女人要死多少次,才会明白出轨的疼?
错误的价值观制造了无数的包法利夫人,然后榨干她们,让她们去享受这物欲纵横的世界。艾玛是每个女人的投影,对于理想爱情的渴望,对于上层生活的遐想,追逐物质享受等这些欲望,并不是包法利夫人所独有的,这些或多或少地在每个女人的心中存在过。爱玛的影子,在现今生活也不少见。有“愿意在宝马里哭”的女孩,有吃一个月...

《包法利夫人》如果是你,你又会选择哪一个?
木心就说过:“人类是包法利,艺术家是包法利夫人。”可是终其一生,包法利夫人不过是在以理想、浪漫和艺术的名义作死。她的理想因为空有艺术家的个性而无艺术家的天赋和热忱最终沦为了幻想,她苍白空洞的浪漫主义在丑恶残酷的现实面前不但弱小而且可笑。与许多最终都将走向毁灭的文学形象不同,面对自己肉体...

彭州市19176379996: 《包法利夫人》的历史地位? -
官胃尤力: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著名福楼拜的代表作.作者以简洁而细腻的文笔,通过一个富有激情的妇女爱玛的经历,再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生活.《包法利夫人》的艺术形式使它成为近代小说的一个新转机.从《包法利夫人》问世以后,小说...

彭州市19176379996: 包法利夫人 书评
官胃尤力: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作者以简洁而细腻的文笔,通过一个富有激情的妇女爱玛的经历,再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生活.《包法利夫人》的艺术形式使它成为近代小说的一个新转机.从《包法利夫人》问世以后,小说家知道即...

彭州市19176379996: 《包法利夫人》的简介 500字 以下 -
官胃尤力: 《包法利夫人》被视为是“新艺术的法典”,一部“最完美的小说”. 书中主角爱玛·鲁奥是一位农庄的女孩,美丽但不文静,因为父亲腿骨折受伤而认识了平凡的小镇医生夏尔·包法利,包法利为她的美貌而倾倒,向她求婚,在成为包法利夫...

彭州市19176379996: 《包法利夫人》是一部什么样的杰作?
官胃尤力: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 产阶级妇女因为不满足平庸的生活而逐渐堕落的过程.主人公爱玛为了追 求浪漫和优雅的生活而自甘堕落与人通奸,最终因为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而 身败名裂,服毒自杀. 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着眼点不在写她的爱情故事,而在写她从纯真 到堕落,从堕落到毁灭的前因后果,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残害人性,腐蚀人 的灵魂,甚至吞噬人的罪恶本质.包法利夫人毁灭的原因,正是资本主义 下的教育制度.作者尖刻的讽刺、有力的批判,使《包法利夫人》成为继 《红与黑》和《人间喜剧》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又一部杰作.

彭州市19176379996: 新的艺术法典指的是福楼拜的那部小说? -
官胃尤力: 福楼拜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家.他出生在卢昂的医生家庭,幼年在医院里度过.1840年赴巴黎学习法律,后因病辍学.1846年开始,在卢昂附近的克罗瓦赛别墅定居,过着简单的生活,直至去世.福楼拜的主要作品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

彭州市19176379996: 包法利夫人简介.500字.是内容的简介. -
官胃尤力: 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作者以简洁而细腻的文笔,通过一个富有激情的妇女爱玛的经历,再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生活.《包法利夫人》的艺术形式使它成为...

彭州市19176379996: 对西方文学的认识 -
官胃尤力: 众所周知,从古希腊到现在,西方的文学演变,虽然各民族、各国之间有区别;但其发展过程及趋向大体上是一致的.它们经历了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以及各种现实主义等发展阶段.但不论是哪个时代...

彭州市19176379996: 一部优秀的作品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福楼拜创作《包法利夫人》时,有一天,扶桌痛哭以致昏厥倒地,用人救醒他,问他碰上了什么伤心事,他哽咽着说:... -
官胃尤力:[答案] 是在作画者放松又相对紧张,同时有激情,兴奋的状态下产生的

彭州市19176379996: 《包法利夫人》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官胃尤力: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写实主义的泰斗福楼拜的代表作.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爱玛因为不满足平庸的生活而自甘堕落的过程.作品虽然写的是一个很常见的桃...

彭州市19176379996: 如何评价包法利夫人 -
官胃尤力: 包法利夫人的形象前后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的她热情美丽纯洁,是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弱女子,农村姑娘,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后期的她却变成腐化生活的追求者,最后走向毁灭,是一个为社会所毁灭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 :“爱玛”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