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中的默示到底该如何理解?

作者&投稿:牛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民法的世界里,理解默示这一概念至关重要,它如同一道微妙的线索,贯穿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解读之中。《民法典》中,意思表示的方式并非仅限于明示,还包括了作为和不作为的默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民法总则》将不作为的默示视为沉默,这种无声的表达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当我们探讨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时,一个常见的例子是租赁合同。承租人继续支付租金,这被视为一种默示行为,而出租人接受这一支付,也是默认的默示同意。另一个生动的案例是出租车司机在乘客上车后停车等待,这并不是法律行为的默示,而是履行承诺的体现。


关于继承,继承人未明确表示接受或放弃,这种沉默在法律上是一个微妙的地带。一些观点认为,这种沉默并不属于意思表示范畴,它可能被视为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沉默,但这种解读并不绝对。另一派观点则主张,在特定情况下,如涉及要约的不作为默示条款,沉默可能被解读为默示行为。然而,这两种观点都存在局限性,如果直接套用,可能会导致结论的偏差。


值得深入研究的是,法律界对此仍有争议。按照一种观点,如果将沉默简单视为非意思表示,可能会忽视了某些隐含的法律含义;而按照另一种观点,过于解读沉默,又可能导致法律适用的混乱。因此,对于继承人沉默的法律地位,我们需要结合具体案例和法律规定进行细致的分析,这并非简单的黑白分明,而是一道需要法律智慧去解构的谜题。


深入探讨这一复杂议题,我们参考了法学著作和专业论文,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默示在民法中的作用。无论观点如何,一个明确的事实是,沉默在民事法律行为中并非无足轻重,它隐藏着丰富的法律内涵,等待我们去揭示。




民法中的默示到底该如何理解?
在民法的世界里,理解默示这一概念至关重要,它如同一道微妙的线索,贯穿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解读之中。《民法典》中,意思表示的方式并非仅限于明示,还包括了作为和不作为的默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民法总则》将不作为的默示视为沉默,这种无声的表达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当我们探讨民事法律行为的...

民法中的意思表示的默示具体内容是什么?
根据《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的规定,默示是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代理而不作否认的,视为同意。默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1.不作为的默示即沉默,是指当事人不用口头和书面形式而是通过实施某种消极行为进行意思表示。如要约人在要约中规定:"如不同意,请予回答,不然视为同意"。默示的效力:2....

法律上的明示、默示、沉默行为如何进行区分?
在法律的范畴中,明示、默示和沉默行为是理解意思表示的三种重要方式,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征和适用条件。明示的表达,如同一道清晰的信号,行为人通过直接的行动或语言明确传达其意愿。这种表达方式是直接且明确的,无需对意图进行猜测。它强调的是“一目了然”,即意思的内容清晰、具体,让相对人能立即...

默示形式的相关法律
法律对民事法律行为的默示形式是有严格限定的。只有在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认定行为人以默示的形式表示其意思,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2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2个月内,作出...

默示是不是包含同意和拒绝两种法律后果?
默示包括作为的默示(推定)和不作为的默示(沉默)。作为的默示比较简单,即用行为表明接受。不作为的默示,即沉默则必须当事人事先具有约定或者法律有明文规定,其效力从法律规定上看,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情形。例如继承遗产时,若默示,则视为接受继承;而受遗赠时,若默示,则视为放弃受遗赠...

在法律中中国的默示制度有那些
2012年修订的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其中,新增加的“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是这次修改刑诉法取得的一个标志性进步,但是人们对它的理解——特别是其与沉默权的关系——尚存在分歧。

经济法中不作为的默示是什么意思啊
不作为形式的默示是指行为人没有积极的行为,只有消极的沉默,法官根据其消极的沉默来推断、认定其意思表示。因在不作为的默示中,行为人的内在意思不明确,为保护行为人的权益,防止审判权的滥用,法律必须对此作出严格的限定。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限定为“法律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有约定”。

在法律上默示与承认有什么区别
有区别!一般情况下默示视为认同,但有时默示视为拒绝,需具体区别。不过法律上默示视为拒绝的情况很少,在法律都有明文规定!如:继承开始后,受遗赠人对是否主张权利未作任何表示时,即视为拒绝接受遗赠!

民事法律行为行为形式
默示形式则是通过事实推断行为人意图,但法律对此有严格规定,如继承法中对放弃继承和接受遗赠的默示行为,只有在法律明确指出的情况下才被承认。总的来说,选择何种形式取决于交易性质、金额、法律要求等因素,确保行为清晰、可追溯,以减少纠纷。在民事活动中,明示和默示形式相互补充,共同维护交易的公正...

法的终止分为明示终止和默示终止
法律被废止,指法律效力的消灭,或者说法律终止生效。它一般分为明示的废止和默示的废止两类。明示的废止,即在新法或者其他法律文件中明文规定废止旧法。默示的废止,即在适用法律中,出现新法与旧法冲突时,适用新法而使旧法事实上被废止。

青州市17352595601: 怎样理解民事行为的默示 -
雪竹瑞甘: 1、默示,指以明示(以语言、文字、或当事人了解其意义的符号直接作出的意思表示)以外的其他方式,间接作出的意思表示. 2、默示分为两种: (1)推定:从行为人作出的特定积极行为推知其意思表示内容.如A公司司机外出时,车坏...

青州市17352595601: 应该如何解释默示授权代理
雪竹瑞甘: 默示授权.是指被代理人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将代理权授予代理人,但是可以从某些客观情况或事实推断被代理人实际上是默认代理人以其名义进行民事活动.《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中有这样的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例如:某甲以某公司名义与某乙签订一个汽车销售合同,在这个过程中,某公司知道某甲在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但是没有作出任何否认的表示,尽管某甲事先并没有该公司的授权,但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认定某公司对某甲是默示的授权,签订汽车销售合同的行为不是无权代理,而是默示授权.

青州市17352595601: 经济法中不作为的默示是什么意思啊 -
雪竹瑞甘: 举个超级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去菜场买菜,你想买黄鱼,你不问摊主就开始挑选,摊主问你“买不买”,你不予理睬,装袋之后直接交给他称重,这边开始拿钱.这就是不作为的默示(简化版),当你装袋时,摊主已经领会,到你拿钱时,这个交易行为已经形成,其实这也是买卖契约关系.你的言语没有作为,但是你的行动得到了对方的认可,双方的合同关系马上建立.但是在正常实践中,一般都会有明确的约定,有的是公开的,有的是私下的.

青州市17352595601: 民事法律行为之核心 -
雪竹瑞甘: 一、意思表示的类型《民法通则》第56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即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发表的载体可以分为明示与默示两种形式.其意义在于若非法律特...

青州市17352595601: 法律方面的:关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与默示的民事法律行为定义以及区别~ -
雪竹瑞甘: 默示的民事法律行为 默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作为的默示即推定,是指当事人并不用口头和书面形式而是实施某种积极行为进行意思表示.不作为的默示即沉默,是指当事人不用口头和书面形式而是通过实施某种消极行为进行意思表示....

青州市17352595601: 怎样理解明示条款与默示条款? -
雪竹瑞甘: 明示条款,是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权利义务. 默示条款,是未经当事人确定而对他们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权利义务. 合同条款与单纯陈述之间的区别,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1.如果这种陈述是合同条款,则通常赋予对方以清偿权;还可能赋予对方以取消(解除)合同的权利. 2.如果这种陈述只是单纯的陈述,一般只赋予对方以取消(解除)合同的权利.

青州市17352595601: 一道关于默示的法律题 -
雪竹瑞甘: 您好: 所谓不作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否则,不能视为意思表示. 由于C中甲乙从未有过联系,更无从谈起双方有约定,因此不能视为意思表示. 希望答案对您有帮助.

青州市17352595601: 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请问为什么要视为同意而不是不同意? -
雪竹瑞甘: 涉及到默示的效力,都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主要是基于维护交易安全的考虑,一个人,如果知道他人冒自己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这种行为是对自己有害的,通常是会明确反对的,知道了还不反对,只能推论他是同意的,让交易顺利进行,否则,他一天不表态,交易的效力就一天不能确定,无益于社会经济

青州市17352595601: 什么是民法总则第171条 -
雪竹瑞甘: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七十一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