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详细资料大全

作者&投稿:郑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乐毅(yuè yì),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

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后因受燕惠王猜忌,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概述图片来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乐毅
  • 别名 :永霸
  • 出生地 :中山灵寿
  • 职业 :军事家
  • 主要成就 :辅助燕昭王振兴燕国
    统帅五国联军在济水之西大败齐军
    讨伐齐国,攻占齐国七十余城,几亡其国
  • 代表作品 :《报燕惠王书》(存在争议) 
  • 封爵 :昌国君→望诸君
  • 效力诸侯国 :赵国→魏国→赵国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合纵攻齐,连战连克,功败垂成,历史评价,人物评价,家族成员,轶事典故,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魏斯,魏国开国君主)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参见魏灭中山之战),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中山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所灭(参见赵攻中山之战),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 乐毅(三国志12历史武将) 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赵国曾有人举荐他出来做官。到了武灵王在沙丘行宫被围困饿死后,他就离开赵国到了魏国。 后来他听说燕昭王因为子之执政,燕国大乱而被齐国乘机战败,因而燕昭王非常怨恨齐国,不曾一天忘记向齐国报仇雪恨。燕国是个弱小的国家,地处偏远,国力是不能克敌制胜的,于是燕昭王降抑自己的身分,礼贤下士,他先礼尊郭隗藉以招揽天下贤士。正在这个时候,乐毅为魏昭王出使到了燕国,燕王以宾客的礼节接待他。乐毅推辞谦让,后来终于向燕昭王敬献了礼物表示愿意献身做臣下,燕昭王就任命他为亚卿,他担任这个职务的时间很长。

合纵攻齐

当时,齐湣王很强大,南边在重丘战胜了楚国宰相唐眛,西边在观津打垮了魏国和赵国,随即又联合韩、赵、魏三国攻打秦国,还曾帮助赵国灭掉中山国,又击破了宋国,扩展了一千多里地的领土。他与秦昭王共同争取尊为帝号,不久他便自行取消了东帝的称号,仍归称王。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湣王自尊自大很是骄横,百姓已不能忍受他的暴政了。燕昭王认为攻打齐国的机会来了,就向乐毅询问有关攻打齐国的事情。乐毅回答说:“齐国,它原来就是霸国如今仍留着霸国的基业,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可不能轻易地单独攻打它。大王若一定要攻打它,不如联合赵国以及楚国、魏国一起攻击它。”于是燕昭王派乐毅去与赵惠文王结盟立约,另派别人去联合楚国、魏国,又让赵国以攻打齐国的好处去诱劝秦国。由于诸侯们认为齐湣王骄横暴虐对各国也是个祸害,都争着跟燕国联合共同讨伐齐国。 乐毅回来汇报了出使情况,燕昭王动员了全国的兵力,派乐毅担任上将军,赵惠文王把相国大印授给了乐毅。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 齐湣王闻报,亲率齐军主力迎于济水(在今山东省济南西北)之西。两军相遇,乐毅亲临前敌,率五国联军向齐军发起猛攻。齐湣王大败,率残军逃回齐国都城临淄(参见济西之战)。乐毅遣还远道参战的各诸侯军队,拟亲率燕军直捣临淄,一举灭齐。谋士剧辛认为燕军不能独立灭齐,反对长驱直入。乐毅则认为齐军精锐已失,国内纷乱,燕弱齐强形势已经逆转,坚持率燕军乘胜追击。率军追击,果然令齐国大乱失度,齐湣王败逃。

连战连克

燕国军队在乐毅指挥下单独追击败逃之敌,一直追到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见临淄孤城难守,就逃跑到莒邑并据城固守。乐毅单独留下来带兵巡行占领的地方,齐国各城邑都据城坚守不肯投降。乐毅集中力量攻击临淄,拿下临淄后,把齐国的珍宝财物以及宗庙祭祀的器物全部夺取过来并把它们运到燕国去。燕昭王大喜,亲自赶到济水岸上慰劳军队,奖赏并用酒肉犒劳军队将士,把昌国封给乐毅,封号叫昌国君。当是燕昭王把在齐国夺取缴获的战利品带回了燕国,而让乐毅继续带兵进攻还没拿下来的齐国城邑。 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燕国前所未有的强盛起来。乐毅认为单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领了齐国,也无法巩固。所以他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对已攻占的地区实行减赋税,废苛政,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齐国的固有文化,优待地方名流等收 服人心的政策,欲从根本上瓦解齐国。

功败垂成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去,太子乐资即位,称燕惠王。燕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造谣说:“齐国城邑没有攻下的仅只两个城邑罢了。而所以不及早拿下来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怨仇,乐毅断断续续用兵故意拖延时间姑且留在齐国,准备在齐国称王。齐国所担忧的,只怕别的将领来。”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赵国把观津这个地方封给乐毅,封号叫望诸君。赵国对乐毅十分尊重优宠借此来震动威慑燕国、齐国。 齐国田单后来与骑劫交战,果然设定骗局用计谋迷惑燕军,结果在即墨城下把骑劫的军队打得大败,接着辗转战斗追逐燕军,向北直追到黄河边上,收复了齐国的全部城邑,并且把齐襄王从莒邑迎回都城临淄。 燕惠王很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致使燕军惨败损兵折将丧失了占领的齐国土地;可是又怨恨乐毅投降赵国,恐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着燕国兵败疲困之机攻打燕国。燕惠王就派人去赵国责备乐毅,同时向他道歉说:“先王把整个燕国委托给将军,将军为燕国战败齐国,替先王报了深仇大恨,天下人没有不震动的,我哪里有一天敢忘记将军的功劳呢!正遇上先王辞世,我本人初即位,是左右人耽误了我。我所以派骑劫代替将军,是因为将军长年在外,风餐露宿,因此召回将军暂且休整一下,也好共商朝政大计。不想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不融洽的地方,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将军从为自己打算那是可以的,可是又怎么对得住先王待将军的一片深情厚意呢?” 为此,乐毅慷慨地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此处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报燕惠王书》出于游士为夸张乐毅单独主谋合纵破齐而伪托),书中针对惠王的无理指责和虚伪粉饰,表明自己对先王的一片忠心,与先王之间的相知相得,驳斥惠王对自己的种种责难、误解,抒发功败垂成的愤慨,并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不为昏主效愚忠,不学冤鬼屈死,故而出走的抗争精神。 于是燕惠王又把乐毅的儿子乐间封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于赵国、燕国之间,与燕国重新交好,燕、赵两国都任用他为客卿。乐毅死于赵国。

历史评价

司马迁:“始齐之蒯通及主父偃读乐毅之报燕王书,未尝不废书而泣也。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贾谊:“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 刘向:“燕昭王用乐毅,推弱燕之兵,破强齐之仇,屠七十城,而惠王废乐毅,更代以骑劫,兵立破,亡七十城。” 夏侯玄:“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营即墨论之。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回而难通,然后已焉可也,今乐氏之趣或者其未尽乎,而多劣之。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哉,观乐生遗燕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与,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也。” 张辅:“夫以毅相弱燕,二合五国之兵,以破强齐,雪君王之耻,围城而不急攻,三将令道穷而义服,此则仁者之师,莫不谓毅为优,余以五国之兵,共伐一齐,不足为强,大战济西,伏尸流血,不足为仁。” 孙楚:“乐生诞节,寔立弘度,丹旄电麾,秦韩景附,威震济西,齐愍失据,惠之不敏,翻然高翥,栖迟一丘,以保皓素。” 王羲之:“于斯时也,乐生之志,千载一遇也,亦将行千载一隆之道,岂其局迹当时,止于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也。不屑苟得则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则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讨齐以明燕主之义,此兵不兴于为利矣。围城而害不加于百姓,此仁心着于遐迩矣,举国不谋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令于天下矣;迈至德以率列国,则几于汤武之事矣。” 刘勰:“战代任武,而文士不绝。诸子以道术取资,屈宋以《楚辞》发采。乐毅报书辨而义,范雎上书密而至,苏秦历说壮而中,李斯自奏丽而动。若在文世,则扬班俦矣。荀况学宗,而象物名赋,文质相称,固巨儒之情也。” 陈子昂:“王道已沦昧,战国竞贪兵。乐生何感激,仗义下齐城。雄图竟中夭,遗叹寄阿衡。 ” 司马贞:“昌国忠谠,人臣所无。连兵五国,济西为墟。燕王受间,空闻报书。义士慷慨,明君轼闾。间、乘继将,芳规不渝。” 邵雍:“乐毅事燕时,其心有深旨。破齐七十城,迎刃不遗矢。岂留即墨莒,却与燕有二。欲使燕遂王,天下自齐始。岂意志未申,昭王一旦死。惠王固不知,使人代其位。强燕自此衰,何复能振起。自古君与臣,济会非容易。重惜千万年,英雄为流涕。” 苏轼:“乐毅战国之雄,未知大道,而窃尝闻之,则足以亡其身而已矣。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然当时使昭王尚在,反间不得行,乐毅终亦必败。何者?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今以百万之师,攻两城之残寇,而数岁不决,师老于外,此必有乘其虚者矣。诸侯乘之于内,齐击之于外。当此时,虽太公、穰苴不能无败。然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夫以齐人苦闵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其赋役,反其田里,安其老幼,使齐人无复斗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奈何以百万之师,相持而不决,此固所以使齐人得徐而为之谋也。” 《十七史百将传》:“孙子曰:‘衢地则合交。’毅约楚、赵、韩、魏之兵以伐齐。又曰:‘城有所不攻。’毅不取莒、即墨是也。” 刘克庄:“忿怼及韩驷,荒唐入郢鞭。 乐生端可拜,宁死不谋燕。” 徐钧:“七十城收一笑间,当时气势擅强燕。 区区莒墨何难下,自是君王不永年。” 陈元靓:“桓桓昌国,乘时厉翼。干戈效用,疆埸底绩。西却秦兵,东下齐壁。完赵保燕,孔武之力。” 李东阳:“齐城下,即墨守。燕将代,昌国走。卑辞累使招不归,臣心上有先王知。先王知,心独苦。义君臣,邦父母。当时誓死却齐封,更忍还兵向燕土。终不似信要刘胥报楚。” 黄道周:“昭王宿怨,立隗招贤。乐毅闻之,求请使燕。一言既合,亚卿操权。拥韩护赵,攻齐之坚。七十余城,一旦下焉。功成怨释,君臣快然。奈何父死,子信间言。骑劫代将,前烈尽捐。仓卒走赵,情实可怜。览史三叹,是谁之愆?”“予观古人尚哲简戆,因事蝉脱,如季札、蘧瑗、晏婴、乐毅之流,皆值祸难飘然,有以自立。” 王夫之:“有良将而不用,赵黜廉颇而亡,燕疑乐毅而偾。” 唐甄:“白起、赵奢、乐毅之属,神于用兵,所向无敌。” 郑观应:“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乐毅、羊祜、诸葛亮、谢安、韦睿、岳飞等,儒将也。”

人物评价

唐朝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定武庙,它以周朝开国丞相、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 上元元年,唐肃宗将吴起等历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燕王国昌国君乐毅”便是其中之一,同时代被列入“十哲”的只有吴起、白起而已。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乐毅。

家族成员

  • 先祖:乐羊;
  • 子:乐间;
  • 孙:乐叔;
  • 宗人:乐乘;
  • 后人:有乐瑕公、乐臣公等。

轶事典故

乐毅树 战国时期,燕大将乐毅伐齐,兵囤乐陵境内,发现此地的枣与众不同,特别甜脆爽口,想是水土之故,便命士兵从燕国移来千余棵枣树,栽种于此。历经战乱洗劫,所存无几,唯此树仍枝繁叶茂,据传,它正是当年大将军乐毅所栽,故称此树为“乐毅树”。




毅这个字有几画 毅字取名好不好?
带毅字的取名大全毅裕、毅婷、毅岚、毅柯、毅殊、毅君、毅田、毅晗、毅臻、毅皓、毅飞、毅娜、毅珍、毅苹、献毅、县毅、

毅的组词大全(约50个) 毅的词语解释_毅是什么意思?
毅的拼音 毅的解释 毅是什么意思 1、毅字的拼音是yì ; 2、 毅字的解释:(形)坚决:~力|刚~|沉~。 精选部分毅组词的词语造句及词语的拼音和详细解释: 1、毅力造句:有一半的节食者因缺乏毅力而半途而废,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说他们之所以放弃是因为过于严格的饮食“规定”让他们...

乐毅详细资料大全
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哉,观乐生遗燕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与,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也。” 张辅:“夫以毅相弱燕,二合五国之兵,以破强齐,雪君王之耻,围城而不急攻,三将令道穷而义服,此则仁者之师,莫不谓毅为优,余以五国之兵,共伐一齐,不足为强,大战济西,伏尸流...

邓姓毅字名字吉祥好听名毅字辈名字龙年
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如下好名字 邓毅聪 、 邓鸿毅 、 邓正毅 、 邓毅恺 、 邓灏毅 、 邓卓毅 、 邓毅谦 、 邓毅轩 、 邓毅铠 、 邓钧毅 、 邓麟毅 、 邓峻毅 、 邓俊毅 、 邓弘毅 、 邓嘉毅 、 邓毅宸 、 邓梓毅 、 邓毅鸿 、 邓宏毅 等,希望帮助您快速起到称心如意的好名字!邓姓毅字名字吉祥...

毅雅带毅字的聚财起名毅字公司名字大全
服务尚佳,能够受人赞扬,客源不断,财运旺盛,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极好的。带毅字的公司起名大全 毅凡 毅佳 毅思 毅信 毅欧 毅驰 毅雅 毅驰 毅超 毅曼 毅佳 毅润 毅亿 毅万 毅娇 毅邦 毅开 毅奇 毅环 毅泰 毅江 毅事 毅界 毅祥 毅泰 毅飞 毅界 毅和 毅基 毅汉 ...

李皓毅名字含义寓意,李皓毅这个名字怎么样?
李皓毅名字含义 李皓毅名字的含义为硕果累累、受益匪浅、春华秋实、浩然正气、高风亮节、光明磊落、雷厉风行、百折不挠、顶天立地之义。李皓毅名字含义具体解析如下:李读lǐ;李字音调为:上声;李字声母为:L;李字韵母为:ǐ;简体笔画:7画;李字五行为:木;李字含义:李字指桃李、李子、李花...

毅字取名适合虎宝宝吗健康名字大全
招福名字参考毅德 该名字十分适合给孩子们使用,毅:毅指意志坚定、坚决,与此同时也是男士所面具备的一种品行,作为人名喻指坚强不屈、毫不相让、自信心之义;德:原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发展,和人们客观现实去办事。不违反自然法则发展趋势去发展趋势社会发展,提高自己。遵循天性、初心,顺乎自然...

王姓毅字辈字大全什么名字好听
王毅伟

司马懿(游戏《真·三国无双》人物)详细资料大全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司马懿 其他名称 :冢虎、死蚂蚁、狼顾之鬼、司马爸爸 配音 :第一任:泷下毅(已故) 第二任:置鲇龙太郎(7代帝国开始) 登场作品 :《真三国无双》系列 《无双大蛇》系列 性别 :男 身高 :177cm(官方设定) 角色设定,基本资料,本传中,猛将传中,...

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详细资料大全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

金水区15721705953: 乐毅的简介有哪些呢?
戢慧羧苄: 24、乐毅战国时期赵国人,燕国名将,出仕于燕国对齐国展开大举进攻,一举占领了齐的七十几个城池,围困齐国最后两个城之一的即墨城,在这儿有后面要提到的田单,田单使用离间计离间了燕王和乐毅,后来田单一举收复之前沦陷的城池

金水区15721705953: 乐毅是哪个大学的老师 -
戢慧羧苄: 你问的是司法考试培训的那个吗.如果是他,那就人民大学.

金水区15721705953: 乐毅的资料和田单的资料 -
戢慧羧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65a8590100azsn.html

金水区15721705953: 弱小燕国逆袭上位,乐毅是如何带领燕国以小吞大的呢? -
戢慧羧苄: 乐毅受到昭王极为隆重的礼遇,大为感动,主动融入燕国,为燕国苦心经营.燕国起依靠的是深厚的国力.

金水区15721705953: 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翻译. -
戢慧羧苄:[答案] “乐毅智谋过人,进攻齐国,一口气攻 克七十余城.现在只剩两座城,不是他的兵力不能攻下,之所以三年不攻,就是他想倚仗兵威来收服齐国人心,自己好南面称王而已.

金水区15721705953: 战国四大名将为什么没有乐毅 -
戢慧羧苄: 不是吴起、乐毅两位著名的军事家没能名列战国四大名将.原因是因为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功劳比他们两位大,军事上可能吴起、乐毅更有才能.但白起领军攻韩,魏,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大破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俘敌大将公...

金水区15721705953: 管乐之才出自何处,劳烦详细解释一下意思 -
戢慧羧苄: 管仲是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 http://baike.baidu.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2810.htm乐毅,生卒年不详,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http://baike.baidu.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2799.htm管乐,就是指管仲和乐毅

金水区15721705953: 详细介绍苏秦 -
戢慧羧苄: 苏秦,字季子,东周(公元前317年前)洛阳轩里人.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 苏秦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

金水区15721705953: 乐羊与乐羊子不是同一人么?帮忙介绍详细些.谢谢~ -
戢慧羧苄: 乐羊,中山国人,战国时魏国魏文侯时期的大将.是乐毅先祖.乐羊初为魏相国翟璜门客,中山国君姬窟发兵犯魏,翟璜举荐了乐羊.可是乐羊之子乐舒是中山王的将领,而且曾杀死了翟璜之子翟靖.但是翟璜深知乐羊为人,不计恩怨,力保...

金水区15721705953: 废土行动新手怎么玩 前期快速发育攻略 -
戢慧羧苄: 1、在将我们家中的地图资源收集完成后我们可以通过移动走到我们的区域地图,初始的区域地图主要有矿山和森林,以及空投和监狱遗址等等.我们作为新手首先选择矿山和森林中的最简单的地图进行资源收集和升级,当然如果想要不劳而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