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札趣谈·王献之

作者&投稿:驷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信札趣谈·王献之

《王献之》:王献之(344-388),东晋杰出书法家,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第七子。官吴兴太守,拜中书令,世称“王大令”。善丹青,工书。正、行、草、隶各体都能。幼学于父,嗣取法张芝,行草别创新法,用笔外拓(开廓),俊迈而有逸气,当时目为 “破体”。南朝宋、齐、梁之间,人多宗尚他的书体。唐宋以来书家多受其影响。与其父并称 “二王”。存世墨迹有《鸭头丸帖》,刻帖有《十三行》等。

“俯仰悲咽,惟当绝气耳” ——别郗氏妻

王献之的前妻是郗昙的女儿,名叫郗道芪。后来王献之因为被新安公主选中,所以不得不与郗氏离婚。这件事给他造成很深的精神创伤。此信便是他与郗氏离别后写给郗氏本人的。信的全文是:“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分别)至此!诸怀(各种情绪)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邪?俯仰悲咽,惟当绝气(断气)耳。”信里先诉说自己同新安公主的婚后生活不和谐的苦恼,尔后表白自己对郗氏深沉的思念和真诚的忏悔,缠绵悱恻,感人肺腑。以至于王献之在临终前有人问他这一生“有何得失”,他回答说“不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据《晋书》记载,献之言罢,“俄而卒于宫”。

中秋帖 王献之




信札趣谈·王献之
《王献之》:王献之(344-388),东晋杰出书法家,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第七子。官吴兴太守,拜中书令,世称“王大令”。善丹青,工书。正、行、草、隶各体都能。幼学于父,嗣取法张芝,行草别创新法,用笔外拓(开廓),俊迈而有逸气,当时目为 “破体”。南朝宋、齐、梁之间,人多宗尚他的...

翰墨趣谈·爱新觉罗·弘历
所谓 “三希”,是指王羲之的 《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 《中秋帖》 和王珣的 《伯远帖》。《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的一封行草书札,一向被称作传世珍品,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被誉为“天下法书第一”。全帖仅24字,但遒劲丰美,气势贯通,是王羲之书法的典型代表。《中秋帖》是王献之的代表...

收藏趣谈·米芾
米芾(1051~1107),初名?,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漫士等,世称“米南宫”。世居太原,后迁襄阳,晚年住润州(今江苏镇江)。北宋杰出书画家。曾任画学博士,累官礼部员外郎,知淮阳军。因个性狂放,人称“米颠”。能诗文,精鉴别,工书画。行书、草书,博取前人所长,尤得之于王献之,能自出...

信札趣谈·王薳
信札趣谈·王薳 《王薳》:王薳(1884-1944),原名世仁,字君演,改名远,字秋湄,号秋斋,别署苔香等。广东番禺人。少承庭训,后在复旦大学习法文,从事新闻及教育。毕生致力研究金石、文字、音韵学,收藏金石拓片,多方涉猎碑帖。工书法,兼擅各体,尤以章草著名。诗之造诣亦深。有《章草例》《...

信札趣谈·黄宾虹
信札趣谈·黄宾虹 《黄宾虹》:黄宾虹(1865-1955),名质,字朴存、朴岑、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庐、虹叟、黄山山中人等,祖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杰出画家。辛亥革命前,曾奔赴革命,后居上海30年。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教授。又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术学院任教。建国后,任中...

信札趣谈·曹禺
信札趣谈·曹禺 《曹禺》:曹禺(1910-1996),剧作家。原名万家宝。湖南潜江人。1928年入南开大学,后转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习。毕业后升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戏剧,不久因故中止,后到保定中学、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教书,并进行戏剧创作。抗战胜利后,与老舍一起到美国讲学。建国后,任中国戏剧家协会...

信札趣谈·洪钧
信札趣谈·洪钧 《洪钧》:洪钧(1839-1893),清外交家、史学家。字陶士,号文卿。江苏吴县人。同治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曾任出使俄、德、奥、荷等四国的大臣。在国外接触到俄国人贝勒津所译波斯人拉施特哀丁的《集史》及亚美尼亚人多桑等的蒙古史著作,因得用西方的资料补正《元史》,撰成《元史...

信札趣谈·张国淦
信札趣谈·张国淦 《张国淦》:张国淦(1876-1959),字乾若、仲嘉,号石公。湖北蒲圻人。幼年随父居安徽。曾任北洋 *** 的国务院秘书长、教育总长、农商总长、司法总长等要职。后脱离政界,移居天津,从事学术研究,又成为中国方志学的 “学科带头人”。抗战爆发后迁往上海。抗战胜利后出任《文汇报》董...

信札趣谈·谢稚柳
信札趣谈·谢稚柳 《谢稚柳》:谢稚柳(1910-1999),江苏常州人。原名谢子棪,又名谢稚,室名壮暮堂,号壮暮翁。著名画家、鉴赏家。早年从师钱名山。1929年结识张大千。1934年随张去敦煌研究莫高窟艺术,共同临摹壁画。1943年,应徐悲鸿之邀,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并先后在重庆、成都、昆明、西安、上海...

白下区13849652052: [求助]王献之是哪个朝代的? -
菜容噻奈: 晋·王献之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山东临沂人.王羲之的第七子.曾做过州主簿、秘书郎、长史,累迁建武将军、吴兴太守,征拜中书令,故人称“大令”.在书法史上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白下区13849652052: 《王献之》翻译 -
菜容噻奈: 原文 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殆,风流为一时之冠.年数岁,尝观门生樗薄,曰:“南风不竞.”门生曰:“此朗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献之怒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尝与足徽之...

白下区13849652052: 谁知道王献之? -
菜容噻奈: 王献之(344-386) 东晋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中,最显赫的要算王氏家族了,而书法成就最卓著的也当之无愧的属于王氏一族.王氏家族书法家最多.在这个书法世家里,有父子争胜,兄弟竞较,还有夫妻比试,姻亲相学等,互相传袭,...

白下区13849652052: 《晋书·王献之传》中的节选《少有美誉》的翻译,拜托拜托 -
菜容噻奈: 王献之字子敬.很小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名气,超然洒脱,即使终日在家闲居,举止容貌也不懈殆,他的风流洒脱成为当时之冠.在他几岁大的时候,曾经看门人玩樗蒱,说:“南风不竞.”(这局不行了)门人说:“这小孩是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白下区13849652052: “桓温尝使扞王献之呴书扇”如何译成现代文 -
菜容噻奈: 以上出自:《晋书·王献之传》:“桓温尝使扞王献之呴书扇,笔误落, 因画作乌驳牸牛,甚妙.” 意思是:桓温(东晋的权臣)曾经让王羲之(著名的书法家)为他在扇子上题字.王羲之不小心下错了笔,就顺着墨迹画了一条黑色的小牛,十分巧妙. 成语:笔误作牛就出自该典故,后因以“笔误作牛”喻随机应变,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

白下区13849652052: 王献之是那个朝代的
菜容噻奈: 晋朝 王羲之的儿子

白下区13849652052: 东晋时期二王? -
菜容噻奈: 王羲之、王献之两父子!王羲之的其他六个儿子书法造诣都很高.著名的有兰亭集序,额头贴等等

白下区13849652052: 管中窥豹 的意思和典故? -
菜容噻奈: 管中窥豹 ( guǎn zhōng kuī bào )解 释 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有时可以和略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

白下区13849652052: 王羲之 王献之父子的草书为什么好 -
菜容噻奈: 献之始学父书,正体乃不相似.至于绝笔章草,殊相拟类,笔迹流怿,宛转妍媚,乃欲过之.羲之书,在始未有奇殊,不胜庾翼、迨其末年,乃造其极. ——南朝·宋虞《论书表》宋明帝《文章志》曰:“献之善隶书,变右军法为今体.字画秀...

白下区13849652052: 王羲之的草书贴有哪些 -
菜容噻奈: 有很多,传世著名者有摹本《初月帖》、《寒切帖》、《行穰帖》、《上虞帖》,还有刻本《十七帖》、《王略帖》等 但这些均为今草书.虞龢《论书表》中说右军:“尝以章草答庾亮,亮以示翼,翼叹服,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张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