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中什么原因时作者觉得“信可乐也”

作者&投稿:尤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兰亭集序里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可以说前面的“宴游之乐”是后文的渲染、铺垫,欲达到一种欲扬先抑的效果吧
而“信可乐”三字将宴游之乐渲染达至高潮,正所谓“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下段笔锋陡转,直抒胸臆。乐极生悲啊!!!

拥有开阔的胸襟,知足长乐是人生一大趣事
信可乐也
信:实在,确实

作者为什么会有此种感受?
作者产生“信可乐也”的感受的原因是:一、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二、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三、聚会时的活动雅洁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四、聚会时天气清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也可以概括为两个原因:一是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一是可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永和九年,是癸丑年,暮春三月的开初,(我们)聚会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在一起)做修禊的事情。许多贤人都到了,年纪轻的和年轻老的都聚集在一起。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还有清澈的激流,(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众人)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乐演奏的热闹,(但)饮一杯酒吟一首诗,也足以畅快地抒发内心的感情。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徐徐吹来,舒畅极了。抬头观看天地广大,低头审察物类的繁盛,这样来纵目流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呢。(本段叙聚会的时间、地点、人物,饮酒的方式。描写自然环境,抒发愉悦心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于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人们相聚在一块,周旋应付度过一生。或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或者寄情于山水,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取舍有差别,(性情有)安静和躁动的不同,当他高兴地接触所遇到的事物,一时有所自得,(就感到)高兴和满足,竟不知道老年将要到来;等到他对所向往的事物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生了。过去(自己)所喜爱(的事物),顷刻之间已经成为陈迹,还不能不因此发生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自然的变化,终于要归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哩。”岂不令人悲痛吗!(○此段告诉人们人生苦短,不能沉溺于所遇之物。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每览古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趣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每看到古人(对生死)发生感慨的原因,就像符契一样相合,未尝不面对古人的文章悲叹,心中不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本来知道把生和死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代人看今天的人,就像今天的人看从前的人一样,(想起来真)可悲啊!所以一个一个地记叙当时参与兰亭集会的人,记录他们所著述(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人们对他们)所发出的感慨(是理解的),(因为)人的情趣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也会从这些诗文中引发感慨。

因为作者可以和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再这样一个好天气里饮酒作诗 所以“信可乐也”
希望对你有帮助

心中的理想得以实现只要是你想要的就没有得不到的 伸手可得 胃口有多大心就有多大 心有多大胃口就有多大
当然只有向他们这样的人才有这样的目标 才能实现这样的远大抱负

同道相逢
环境幽雅、气候宜人
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

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老师讲过~呵呵

可以说前面的[宴游之乐"是后文的渲染.铺垫.欲达到一种欲扬先抑的效果吧
而[信可乐"三字将宴游之乐渲染达至高潮.正所谓[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下段笔锋陡转.直抒胸臆.乐极生悲啊!!!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何典故?
传说当时王羲之是沉着酒兴方酣之际,用蚕茧纸、鼠须笔疾书此序,通篇28行, 324字,凡字有复重者,皆变化不一,精美绝伦。只可惜这样一件书法珍品,到 了唐太宗手里,他爱不忍释,临死时竞命人用它来殉葬。从此后世人便看不到 《兰亭集序》的真迹了。 在兰亭里,有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内...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原文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原文,仅供参考...

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全文及翻译
拓展: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一.作家作品 1.王羲之 王羲之 (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

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悲夫 为什么悲
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先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接着写兰亭...

兰亭序产生时间、什么情况下写的、作者简介
正在众人沉醉在酒香诗美的回味之时,有人提议不如将当日所做的三十七首诗,汇编成集,这便是《兰亭集》。这时众家又推王羲之写一篇《兰亭集序》。王羲之酒意正浓,提笔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 这就是名噪天下的《兰亭序》。序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何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因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兰亭序到底讲的什么意思
综观全篇,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原文】: 兰亭集序 王羲之 〔魏晋〕 永和九年,...

什么是兰亭序 是谁的作品 对后人有什么影响谢谢了,大神帮忙啊_百度知 ...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课文剖析(2)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①,未尝不临②文嗟悼③,不能喻④之于怀。(我每次看到前人对死生发生感慨兴叹的原因,发现他们的看法像符契那样相同相合,我自己看到古人对生死抒发感慨的文章也常常为之嗟叹伤情,但往往在心里不能明白这是什么原因。①契:符契,古代一种信物,用竹木等制成,在符契上刻...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什么?
《兰亭集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城(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修禊(xì),各有诗,辑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书写序文手稿,曰《兰亭集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

遵化市13098775080: 兰亭集序中什么原因时作者觉得“信可乐也” -
标蓝高锰: 因为作者可以和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再这样一个好天气里饮酒作诗 所以“信可乐也” 希望对你有帮助

遵化市13098775080: 文章第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
标蓝高锰: 作者产生“信可乐也”的感受的原因是: 一、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二、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三、聚会时的活动雅洁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

遵化市13098775080: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为什么会“信可乐也” -
标蓝高锰: 1、来的有才华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地方风景优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 3、流觞赋诗(一觞一咏) 4、天朗气清 5、极视听之娱

遵化市13098775080: 兰亭集序 赏析 -
标蓝高锰: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群贤毕至:说明了大家高雅的情趣,及作者的号召力. 足以极视听之娱:已经到了极致, 景色美: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活动雅: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原因:有美景,好友,的陪伴自是十分快乐

遵化市13098775080: 上海高三语文《兰亭集序》的课后练习题目 -
标蓝高锰:[答案] 第一题:文章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第二题:用自己的概括课文第三段的中心问题,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为'痛'? 第三题:'一死生为.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恩,...

遵化市13098775080: 《兰亭集序》中,作者在第一段说到“信可乐也”那为什么在第二段就说“岂不痛哉”?
标蓝高锰: 第一段,写了山水之乐,引发作者之乐. 第二段,乐极生悲,想到了古人的死生大义,不禁痛心. 感情的变化是随时间变化的,乐极生悲.(小亮 个人分析)附:译文】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另解:...

遵化市13098775080: 兰亭集序中的环境描写和作者的心情之间有什么关系 -
标蓝高锰: “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因此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遵化市13098775080: 这次盛会让作者他们“信可乐也”中的,“乐”在哪些方面失误失误.高一兰亭集序第1段. -
标蓝高锰:[答案] 译文: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

遵化市13098775080: 《兰亭集序》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标蓝高锰:[答案] 原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翻译:抬头观望辽廓的宇宙,低头品察繁盛的事物,所用来放眼四望、舒展胸怀的(景观),(都)足够用来让人尽情享受视听的欢乐,实在快乐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