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13——鲁国(三桓之乱)

作者&投稿:帅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三桓之乱。所谓的“三桓”,分别是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都是鲁桓公的后人。他们贵为鲁国大夫,位高而骄。

          三桓在鲁国的势力和影响都很大,这种影响由春秋延续到战国前后,持续了250多年。三桓同宗同族,在对待公事的立场上基本一致 为维护其专权地位,三家总是勾结在一起相互支援。正是由于三家密切合作,才得以长期控制鲁军与鲁国政局。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环之间就是亲如兄弟,其实自庆父、叔牙、季友起,三桓便是以手足相残而闻名。季友就曾逼叔牙饮毒自尽,逼庆父悬梁自尽。其后三家为了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一直在不断的斗争。

        三桓作乱发生在公元前517年。庆父、叔牙、季友的八世孙们视鲁君如无物。尤其是季孙氏更是对鲁昭公尽情侮辱,最终逼走了当时的国君鲁昭公。迫使流亡于其境之间有国不能归,有家不能回客死异乡。

          像三桓这样的是大幅在春秋兴盛有其原因,周天子的衰弱使得诸侯王的权利得以解放,摆脱了周天子的禁锢。但同时也失去了周天子的保护。诸侯国的王为了自强不得不加强本国卿大夫的权利。卿大夫的意见对诸侯国国君相当重要,于是春秋时期各国都形成了卿大夫掌握大权的局面,只是程度各异而己。鲁国在卿大夫执政方面比任何国家都走得更远,所以就形成了所谓的三桓专政。

        不过在三环的家族中也确实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正是由于他们的杰出贡献,才使得三桓专政有较好的执政基础,得到本国人民的拥护。赢得其他国家的赞许。三桓在鲁国的势力到战国初期即由盛转衰一次销声匿迹。好像消亡的非常的突然,但是他们内部斗争应该是衰败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我们国家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在鲁国,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之“春秋评价”
鲁太史才根据通报写作“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而与具体情况,一字不写。而且实行杀晋灵公的是赵穿,为什么太史归罪于赵盾呢?这一道理,春秋也不曾提及。同样,襄公二十五年,齐崔杼杀掉齐庄公,其中经过更为曲折,也有丑事,而齐国太史也仅仅写“崔杼弑其君”五个字。鲁国史官才根据齐国通告,补上被杀日期和...

为什么桃木能辟邪
鲁襄公13年,鲁国边境已到达现今济南长清一带,所以齐人所围之“桃”,应该是现在长清南面的肥城(今有肥城北部的齐长城作证),可见当时“桃”这个地方已经大量种植桃树了。而《左传》的作者左丘明为肥城人,则进一步证明了肥城即“桃”,“桃”即肥城之说。 以上也就是为什么桃木能辟邪,但是不同地方的桃木,有着不同...

曹刿论战
春秋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很多人都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现在一般认为《左传》非一时一人所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前4世纪中叶),是由战国时的一些学者...

曹刿论战的解释
【重点】重点写曹刿“论战”,而不是战争经过。并通过对比体现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与鲁庄王的愚昧形成对比。【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来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乡亲们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自会谋划此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

鬼为什么怕桃木?
鲁襄公13年,鲁国边境已到达现今济南长清一带,所以齐人所围之“桃”,应该是现在长清南面的肥城(今有肥城北部的齐长城作证),可见当时“桃”这个地方已经大量种植桃树了。而《左传》的作者左丘明为肥城人,则进一步证明了肥城即“桃”,“桃”即肥城之说。 那么为什么说天下只有肥城的桃木能避邪呢? 原来在旧的肥城...

左传 中人物关系
如想弄清《左传》中人物关系,建议你去看《春秋左传人物谱》(上下),详细介绍了《左传》中出现的人物关系。《左传》的体例: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记录了当事各方面的历史,共18万字。1.隐公11年(公元前722年——前712年)2.桓公18年(公元前711年——前694年)3.庄公32年(公元前693年——...

求翻译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的一小段节选
《春秋》的人,鲁国史书的名字了。记事的人,以事系天,以太阳系月,以月系时,因 为当时系年,用来纪念远近、别同异的。所以史书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季,所以错 举认为所记的名字啊。《周礼》有史官,负责全国各地的事,通达四方的志向。各国诸侯也都各自有自己的国史。大事记在策略,...

知伯不悛,赵襄子由是_知伯,遂丧之翻译
内容提要:《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全书六十卷,以《春秋》为纲,并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珍贵史料...

春秋左传事类年表四库提要
春秋左传事类年表是由清朝学者顾宗玮编撰的。顾宗玮,字廷敬,是吴江人。他的著作独具特色,每一年的内容都被分为十个部分,用半页纸来呈现,分别是:一为周朝历史,二为鲁国记述,三为列国篇章,四为自然灾害与异象,五是关于郊祀的记载,六是朝见与外交活动,七是会盟事件,八为战争记录,九是城市...

曹刿论战翻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进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如何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眼光短浅,未必能深谋远虑。”于是上朝拜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什么跟齐国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些(用来)养生的...

白塔区17238194730: 颜回是谁?!身份?!性格?! -
友晏博德: 概述 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 颜回所处的时代,已是中国的春秋末期,不但周天子的王权继续衰落,而且各诸侯国的公室也衰落了,由春秋初期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进而变为“礼乐征...

白塔区17238194730: 孔子的生平事迹简介 -
友晏博德:[答案] 孔子生平事迹 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鲁襄公二十二年(前 551 )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

白塔区17238194730: 孔子的高足颜回是怎么死的?
友晏博德: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481 年)夏历八月二十三日,一代儒学宗师颜子先孔子而去世... 孔子 宋真宗 生平简介 颜回(前523~前490年)春秋末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字子...

白塔区17238194730: 鲁国与齐国的关系 -
友晏博德: 关系是两个相邻的封国. 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两个重要阵地.因为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

白塔区17238194730: 孔子介绍 -
友晏博德: 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人.家中排行第二.是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古文献整理家——相传曾修《诗》《书》,订《礼...

白塔区17238194730: 孔子基本资料 -
友晏博德: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

白塔区17238194730: 夹谷之会翻译 -
友晏博德:[答案] 鲁定公十年春天,鲁国同齐国讲和. 夏天,鲁定公和齐景公在祝其会见,祝其实际上就是夹谷.孔子担任傧相.齐国大夫犁弥对齐景公说:“孔丘懂得礼仪,但是没有勇气,如果派莱人用武力劫持鲁侯,一定能够如愿.”齐景公听从了犁弥的话.孔子带着...

白塔区17238194730: 历史上鲁国是怎么灭亡的?
友晏博德: 鲁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都城曲阜,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东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苏、安徽三省之一隅.鲁国也是孔子的故乡.伯禽下传九代到武公九年时,鲁国发生变故,直到后来周宣王立鲁孝公为止.孝公下传两代到隐公、桓公时,鲁国再次发生政变.桓公之后到鲁庄公时期,鲁国多次与齐国发生战争.庄公儿子愍公、厘公时期,鲁发生庆父之乱.厘公下传两代到宣公时,襄仲杀嫡立庶,从此三桓强盛.宣公下传三代到昭公时期,三桓发兵攻击鲁君,鲁国公室从此名存实亡.昭公之后的定公、哀公都是被三桓逼到国外流亡死去的.鲁悼公以后鲁国渐渐衰落,到第33位国君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是,鲁国被楚国灭亡

白塔区17238194730: 《左传》的介绍 -
友晏博德: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儒家六经之一的《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对于这部经典,今天的人往往不易通读,为此推荐现代人: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沈玉成的《左传译文》两书,均是由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的,也是目前最据权威的两部参考书.

白塔区17238194730: 《左传》原文及翻译: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 -
友晏博德: 原文: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於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