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类型和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作者&投稿:裔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原焦点团队黄静2022-2-18讲十坚持分享第947天

一、家庭类型的分类

1.权威型:有规则,有要求,有支持,有回应。

表达温暖和关爱、鼓励独立、实行公平和一致的纪律。

父母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同时也有关爱和关心,在孩子遇到困扰时温情脉脉,积极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为了实现要求和目标,对孩子很有耐心,能接纳孩子的情绪,能与孩子们平等地沟通。也给孩子充足的自由,让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失败,并做出自己的选择。

2.专断型:高控制、低回应。

温暖和关爱较少,期望高,敏感灵活性低,严厉惩罚错误。

父母很严格,重视成就、秩序、纪律和自制力。期望孩子服从,尊重他们,如果孩子不听话,就予以惩罚。不习惯解释自己的行为和理由,经常说“按我的理求做。”

在情绪和感受上,父母要么忽视,要么无法有耐心倾听,要么无法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

3.放纵型:有求必应,设有规则

很有爱心和关爱,很少或根本不想管教孩子,规则少,结构不多。

家长会照顾孩子的物质需求,比较多地顺应孩子。没有对孩子制定规则,也不期望与期待,对孩子的约束不足。有些父母会唠叨,即便扬言要加以惩罚,但不采取行动落实。经常向孩子妥协,不会对孩子说不,父母希望表现得更像是孩子的朋友。

放纵型养育,对孩子有情感上的回应,但过于溺爱,过度满足,放纵型父母往往比其他类型的父母富裕,受教育程度更高。

4.忽视型:不要求,不回应。

缺乏爱心和关爱,沟通能力有限,养育能力低,没有纪律和规则。

除了给孩子提供衣、食、住方面的支持,这类父母自身承受的压力大,或是自己忙于奔波和生计,或者养育者本人有情绪障碍,处在抑郁、焦虑状态中,无法关爱孩子的情绪和情感需求。

父母通常的情形是“撒手不管”,与孩子在情感关系上很疏离,无法在精神层面支持孩子,或者因生活和工作忙碌得相处时间很少。

二、导致儿童心理问题的两大因素

我们做的是家庭教育工作,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是活在关系中的,社会是关系的产物。有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

教育是从关系开始,向关系出发的。所以家庭教育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个是家庭的功能,一个是父母的人格。

家庭功能是指生产、生活、休息、娱乐、保护、赡养、发泄、抚养、教育等功能。

完整的人格,就是一个人会处理各种关系,会处理和自己、和社会、和他人和自然的关系。这样父母的人格就是完整的。

父母的养育功能

科胡特认为:父母对孩子的需要同调,及时给予安抚、融合、陪伴及反应,会让孩子发展出更高形式的自恋,发展出创造力、幽默,父母对孩子的积极认可,对发展出健康自尊至关重要。

客体关系学家:PS→D

“偏执-分裂位相”(PS):指较早期的心理位置

防御机制:分裂、投射、无所不能、理想化、贬低、否认等

体验到感受(缺乏现实感),如暴怒、攻击、杀戮、抛弃、羞耻、吞噬、毁灭等

“抑郁位相”(D):较成熟的心理位置

围绕着心智化的主题开展与进行探索、学习、体验与思考

导致儿童心理问题的两大因素

孩子出现的外显问题虽然不同,如:沉迷手机,厌学或是不上学,孩子拒绝和父母交流沟通,或是亲子间情绪冲突频频发生,有些孩子在医院诊断为强迫症、焦虑症、双相或是抑郁症,有的孩子则在身体上出现躯体化……梳理这些孩子的成长环境、养育过程,发现存在两方面的共性:

童年期的情感忽视

发展期的过度管控

1.情感忽视

美国爱德华·特罗尼克博士,做的心理学实验(1975年)“无表情面孔”,也叫静止脸实验,揭示了父母对孩子情感忽视带来的影响。

长期经受情感忽视的孩子会出现的特征有:

(1)持续的空虚感:一种时有时无的、无法满足的缺失感;

(2)述情障碍: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容忍甚车感受任何情绪、情感;

(3)不切合的自我评价:对自己的才能与弱点等认识不准确;

(4)对他人满怀同情,对自己毫无同情,即对自己比别人更严格;

(5)负罪感和羞耻感:无法针对自己的问题找到原因,只能责怪自己;

(6)对自己生气、自责:常对自己生气,对自己厌恶;

(7)难以关爱自己和他人;

(8)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拖延。

2.过度控制

父母或养育者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的控制,可以简单地划分为“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

行为控制是指父母管理孩子的具体行为,心理控制则是控制孩子的内心世界或精神世界。

探索养育者过度控制的原因,发现无意识中让父母过度管控孩子的有“依赖导向”和“成就导向”两种原因:

(1)依赖导向

有分离焦虑倾向的父母(尤其母亲)往往使用此类型的心理控制,他们无法忍受孩子不断成长带来的分离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视为亲子关系的威胁,使用心理控制策略(如,爱的撤回)将子女限定在家庭中,促使他们在情感和心理上依赖父母;

父母使用心理控制策略,使孩子与父母保持心理和身体上的亲密。

(2)成就导向

完美主义人格倾向的父母更有可能对孩子使用成就导向的心理控制,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焦虑,害怕面对挫折和失败,形成一种目标取向。

表现为父母为孩子设置了高标准,使用心理控制策略要求孩子在学业和工作等方面表现完美。

过度管控的后果

(1)控制会破坏孩子的兴趣

每个人都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孩子也一样。父母对孩子的过度管控与严格要求只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掌控感,进而产生厌恶的情绪,失去热情。更严重的,可能会让孩子厌学、对生命失去兴趣。

(2)过分控制反而使孩子变得拖延。

当孩子成为了父母意志的执行者时,他就会彻底地失去热情。一个人的热情来自于有自己的说了算的权利和空间,来自于执行自己的意志。所以,孩子拖延、消极怠工,是因为彻底失了权利空间后的自我保护。

(3)控制会切断孩子与自己的感觉,失去生命的活力

凡事对孩子控制,会让孩子切断“自己”的感觉,会让孩子无法成为自己。这就是我们说的“假自体”,成年后也无法获得意义感。

心理控制的常见方式

(1)引发内疚:父母通过引发内疚感的方式迫使孩子完成自己的要求。

例如:父母常告诉孩子——我们这么忙这么累都是为了你,为了给你创造更好的教育机会,引发孩子的内疚感。

(2)爱的撤回: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取决于孩子的表现,只有当孩子达到既定的标准或完成既定的任务时,父母才会对孩子表现出应有的疼爱、关心和照顾。例如,你不听话,妈妈就生气了,不要你了。

(3)覆盖或限制孩子:用百己的需要替代孩子的,父母限制孩子表达想法和感受。

例如,当孩子要表达时,父母会打断让孩子,有些父母甚至直接覆盖。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家长提的一些问题,孩子不学习,孩子不做作业,孩子成绩不好,孩子不想上学,孩子离家……所有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养育问题”。

养育身心健康的孩子,预防大于治疗。父母对孩子的情感作出富有弹性的反应,对儿童发展出内聚性(受挫后有抗挫性)、流动性(不刻板呆滞)的自体和拥有客体爱的能力至关重要。

巴史克:母性并不是通过母亲分娩这个行为而成为自体概念中一个活化的部分,也不是通过荷尔蒙的刺激,而是贯穿在母亲与婴儿之间持续的自体客体移情的过程。


家庭类型和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有分离焦虑倾向的父母(尤其母亲)往往使用此类型的心理控制,他们无法忍受孩子不断成长带来的分离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视为亲子关系的威胁,使用心理控制策略(如,爱的撤回)将子女限定在家庭中,促使他们在情感和心理上依赖父母; 父母使用心理控制策略,使孩子与父母保持心理和身体上的亲密。 (2)成就导向 完美主义人格倾向的...

孩子有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应对方法
孩子心理有问题其实有很多表现的类型 家长们要是能够识别 就可以掌握孩子的心理发育状态 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马上解决 但是很多人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发育健康水平 长期不注意呵护 那么心理的负面影响就会越来越明显 不利于宝宝的价值观形成 129300 思维狭窄 紊乱心理问题表现有思绪狭窄...

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有哪些
一、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 1、儿童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一组以恐惧与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13%的儿童和青少年患有焦虑障碍,而且患病年龄比20年以前提前,多见于女孩。儿童焦虑症有三种类型:其一是分离性焦虑,儿童与依恋对象、家庭或其他熟悉环境分离时出现过分焦虑;其二是社交性焦虑,儿童与陌生人接触时出现...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四大因素
在现代大多数核心家庭中,由父母间形成的家庭人际关系和由 父母与孩子之间构成的家庭教育关系(育人态度与方式方法等)所支配的家庭气氛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十分重 大的影响,往往父母的眼神、语言交流、行为举止、性格表现、作风习惯和对儿童的态度都能无形地给儿童心 理以极大的刺激和启示,并在其适应过程中,形成他们自己...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1. 家庭和家庭环境问题:儿童和青少年经常体验到父母之间的婚姻问题,如离婚、对抗和争吵。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家庭环境本身可能也有问题,如家庭暴力、滥用药物等。2. 学业压力:学业压力是儿童和青少年面临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成绩...

孩子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1. 营造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是首要任务。家庭氛围的和谐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2. 建立健全的学校教育体系,确保孩子有一个可以适当表达情绪的环境,并有人倾听他们的心声。3. 学校和相关单位应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教育家长如何更好地理解和管教孩子。认识到孩子心理问题的各种表现类型,家长就能...

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及疏导(单亲儿童心理健康突变)
单亲家庭儿童在第二反抗期阶段,父母离异极容易让孩子出现心理亚健康现象。 单亲儿童因为不能和父亲或母亲一起生活,使情绪变得焦虑不安。 对于孩子们来说,从小就有一种对爸爸和妈妈的心理依赖,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他们的全部世界。可是突然有一天,爸爸和妈妈离婚了,在这个家里只留下了爸爸或妈妈与自己一起...

孩子有哪些心理问题是容易被忽视的?
1、经常情绪低落、总是表现得很悲观;2、不愿意过多与人沟通;3、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什么也不想做;4、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对自己产生怀疑;5、经常失眠,食欲降低。二、学习障碍。其实孩子厌学逃课,考试成绩跟不上,不一定是态度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学习障碍。学习障碍是指在接受正规教育的...

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都有哪些
常遇到的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自闭症、多动症、还有口吃,还有语言发育障碍,还有学习技能发育障碍、焦虑、抑郁都是儿童常见的。 还有我们常看到的就是偏食,还有睡眠障碍,还有异食癖,那么儿童他的这些心理疾病,他又分为非精神性心理异常,也称为心理偏移。那么比方说就愿意吃土,异食癖,还愿意咬手...

幼儿心理问题有哪些
常见幼儿心理问题:1、抗拒入园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因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园的一切感到陌生,加上有些家长平时的溺爱或娇纵,对外交往过少,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群体生活等。这些都会使幼儿对入园感到陌生和不适应,有些幼儿甚至会对新环境感到恐惧。2、孤独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部分幼儿有可能...

中站区15860327574: 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 -
丁坚天仲: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人的心理主要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然而,人的心理发展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统计调查及临床观察,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确实具有血缘关系.同时,遗传上的易感性在一些人...

中站区15860327574: 家庭治疗师十大观察:儿童心理问题从哪来? -
丁坚天仲: 欣赏孩子的欢笑和爱,也接纳孩子的眼泪和怒火,亲爱的父母就给孩子创造了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在这片天空下,孩子真实的自我才能生根、发芽、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但现实往往不够完美,往往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让整个家...

中站区15860327574: 小孩子为什么会有心理疾病? -
丁坚天仲: 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孩子才那么点大,他能有啥心理疾病?其实从孩子的情绪上就能看出来,孩子如果情绪上表现极端,攻击性比较强或者喜欢独自玩耍,这样的孩子上学之后会表现的更明显,家长不及时关注孩子的极端情绪,等孩子性格成形...

中站区15860327574: 儿童心理有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丁坚天仲: 小孩的问题大部分是来自家长的教育问题

中站区15860327574: 为什么说孩子的心理问题原因出在家长? -
丁坚天仲: 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原生家庭,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除了这些原因还有成长经历,创伤经历等等

中站区15860327574: 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 -
丁坚天仲: 环境,家庭,情感,情绪,行为,事物,意识,认知等都是可以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

中站区15860327574: 问题家庭类型有哪些 -
丁坚天仲: 1家庭关系不融恰 2家长自身的行为心理素质水平差教育水平低,缺乏家庭教育知识, 3家庭的过贫过富或家长的社会地位过高或过低时,教育不当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4家长过于溺爱孩子 5暴力家庭 6家长有不良嗜好的家庭

中站区15860327574: 关于小孩子的心理问题 -
丁坚天仲: 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较为常见,家长们如不注意孩子的心理卫生保护,将会导致孩子在学龄期发生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等对学校适应不良的现象,个别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目前情况看,造成学龄前儿童心理障碍的社会原因主要...

中站区15860327574: 儿童心理问题有哪些?
丁坚天仲:(1)儿童焦虑症:焦虑症是指一组以恐惧与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13%的儿童和青少年患有焦虑障碍,而且患病年龄比20年以前提前,多见于女孩.儿童焦虑症有三种类型...

中站区15860327574: 心理问题的成因 -
丁坚天仲: 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儿童时期的心理阴影,外界的刺激,一些不健康的书籍,影视,网络带来的不正确的导向,还有就是家庭暴力纠纷,被侵犯的痛苦记忆,还有比如说失恋,失业,亲人的离去带来的刺激,还有不被重用,不被社会承认的空虚感,还有面临的压力过大会造成心理障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