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骑兵者得天下,一头马的食量究竟有多“败家”?

作者&投稿:淫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民谣《企喻歌》中有诗句"前行看后行,齐著铁裲裆。前头看后头,齐著铁互鉾"。

充分描述出了古代骑兵的威猛与雄壮。骑兵在南北朝时期繁荣一时,此后朝代里也多少培养骑兵,更甚有骑兵成为了宋朝的噩梦、百姓眼中的恶魔、君臣心中岂及又视为眼中钉的破风刀。

显赫于整个古代战争的"神将"马终是为自己的"矫情"——烧钱,最终埋没于长河里,留给后辈们唯有无尽的感慨与回望。却也长存在了史料的记载中不致于当年的威风被遗忘、被抛弃、被丢进虚无中。

民以食为命,马为精粮战

俗语有言:"民以食为天"却极少人知上句"王者以民为天",旨在突出国唯有拥有真正的民心才方为国与王。而下句"食以安为民"意在展现国之有粮方养一方民,所以维护国家粮与民的军队力量骑兵,带来了希望同时亦伴随着现实的无奈。

津津有味的粮食

古代步兵的速度自然是比不上马的,因此会有骑兵的出现。而骑兵用途主要在于军事战场上,在这一前提下马的成长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顺之而下关键便落在了粮草上。马是种比较随意的生物若投喂则是喂啥吃啥,若无喂则食之树、草为主。

但马为偶蹄母动物,因此对于这类吃食的转化率低,如此一来马便不能更好的成长。进而在战场上便不能发挥出,它真正的奔腾之力与强健之劲。其中马有反刍也成为倒嚼之能,主要是指马会于半夜,对食物进行二次咀嚼。

因为马初次吃东西只是单纯的吃而已,以此提高转化率这也就是"马无夜草不肥"的由来。即便如此,也远远不能满足战场上对马高强度的要求。因此将喂养马的粗粮替换成了同百姓所食的粮食,其中是以精饲料、豆类、麦类等富含蛋白质的粮食作物为主。

一头马的食量相当于4个普通家庭,或者是4个士兵一天的食量了。可想而知若是要培养一个队的骑兵,所耗费的粮食量是有多庞大的,而对于长期处于征战状态的朝代而言无疑是在雪上加霜。

伤财劳民的物料

"人行百里,马策千里。"这是亘古的事实,所以有马传军情、骑兵踏城墙,以少胜多的战绩里也离不开骑兵的牺牲。但这些荣耀无不来源于马自身的素质。要想能够成为战场上的一匹战马,对其生存环境和适应强度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

战马一般出自于高寒地区,此地对马在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要求极强,因此才能够抵御住狂暴的战火,但这同时也就对朝廷带来了挑战。对马的培养、挑选、购买之上将花费一大笔的金银。

其次战场皆远离都城,因此对于士兵和骑兵军粮的运送,便成为了一道难题。而据种种史料记载研究不难发现,行军打仗途中军粮被敌方偷袭例子是屡见不鲜的。诸葛亮六出祁山皆为草料所败、所退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运送方面会选择牛、骆驼这一类有劲且耐长途的动物,但在民以食为天、马食之同粮的朝代里,于劳作间少了辛劳苦力之物,这庄稼又如何出产呢?如何进行收割呢?为此这对于朝廷乃至布衣都将是一笔严重的损失。

穿金戴银的战场奴

人为财死,鸟为死亡一一揭露了这现实的残酷,残酷逼迫着人类崛起、强迫着让我们看见战火纷飞。

乱场之上刀剑无眼一刀下与世绝,本着于此古代将士们为保护"昂贵"战马,以及驰骋沙场扬君威,便为它披上了战甲。而它从此也沦为了战场奴、人民亦沦为金钱的奴隶者。

伤不起的护甲

古语有云:"得骑兵者得天下"此话并非空穴来潮。古时技术并未达到如今这般强大,因此战场之上兵器大都为箭、矛、剑、刀等。到了清朝才渐渐有了火炮等重武器,这些利器不管是对人还是马都是毙命的,所以有卒将盔甲、马之战甲。

早在先秦马匹就已经披上了铠甲,《诗经》与《左传》中介马——披挂身甲的甲马,早已阐述这个事实。且随时间与经验的沉淀马的战甲也在不断的演变,它穿上了由铁所制的服装。

其中马裸露在外的部分较为多,而当时的人们为了能更好的保护它,便生产了包括腿部、脑、蹄、身躯一系列的套装。但骑兵队伍并非小至几个家庭成员,所以生产完骑兵所需的所有套装算下来所耗费的钱财是庞大的。

有宋朝噩梦"关宁铁骑"总数达三万人,这支骑兵当时可谓魔鬼般的存在,最后的陨落与灭亡还是由于火炮的重击。足以展现出骑兵身上铠甲的牢固,亦意味着对此投资的成本之高。

多种装备的折磨

伤口上撒盐对肉体的折磨、心灵上的破缺对精神无形的煎熬,而战马上必须存在且完好的配置,是对国家钱财的磨折。沙场上战马纵有铠甲护体然没有攻击之物何以杀敌扬名?因而在生产铠甲时经过多方、多次场上交战经验的研究,而研制出马匹应当配置的装备。

于金国时期后世有言到:"金人不满万,满万无人敌",它的无敌源于骑兵的铁浮屠以及表面所绑长矛,如此一来敌人便不能轻易伤害马。但当骑兵数量达万或上不过万下不至百,所需要的长矛便多如毛毡,那么需要资金、材料亦随之增加。

加之粮草、铠甲、人力的开支下,配置压得国家喘不过气来。装备除此之外还有马鞍、绳子,且由于骑兵适宜远距离的攻击,常需要配备2米左右的骑枪,刀、弓或弩。

而各类武器、铠甲需时常保养以保持它的锋利或最佳状态,这笔开支宛如车辆的保养探不到前方的尽头,不断揉磨金库。

总结

谚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应用于古代骑兵身上是毫无异议的,骑兵的强大源于国家财力的支撑,反之它的衰败也有金钱不足之由。似乎两国之战其本质是在燃烧钱。"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在战场上的耗费展现了它的价值,却将人民带进了深渊里,与此同时亦阐明钱于沙场、生存的独特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骑兵》

2、《中国古代骑术和骑兵考源》

3、《游牧骑兵的噩梦:中国古代的弩》



培养一个骑兵是要花很多很多的精力的,从各个方面都可以体现。一头马的食量就可以相当于4个步兵的粮食,所以培养一个骑兵是要花费大量的资源。

主要是因为马吃得比较多,一匹马的食量相当于4个人的一天食量,可想而知有多废粮食,再加上那时候粮食本来就比较少,所以就觉得马很败家。


提到古代战场的第一大杀器为何应当是骑兵排在首位
提到古代战场的第一大杀器,应当算是“古代装甲兵”之称的骑兵了。由于蒙古铁骑曾经纵横亚欧大陆,可谓所向披靡、天下无双,因此很多人认为,骁勇善战的骑兵都源自草原戈壁、民风剽悍的游牧民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很多战史也湮没于浩渺岁月之中。追寻前人...

文言文翻译在线翻译项羽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

霸王别姬文言文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 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没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

李陵传的翻译?
翻译:李陵字少卿,被授为骑都尉,带领五千精兵,在酒泉、张掖教习箭术以防卫匈奴。天汉二年,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在天山攻击右贤王。武帝召见李陵,想让他为李广利的军队运送粮草。李陵向武帝叩安请求说:“我所率领的人,都是荆楚勇士、奇才、剑客,可用力掐住老虎,射箭必中,希望能自成一...

关于项羽的故事文言文加翻译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

蒙古骑兵纵横天下,成吉思汗是如何组建他们的?
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纵横天下,他是如何组建起来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纵横天下,是世界上最强悍的部队,他们靠个头不高的战马,以及锋利的弯刀,神出鬼没,驰骋天下无敌手。那么,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到底是...

蒙古骑兵为何天下无敌?远战进攻都是一把好手
随着战车的没落和铠甲等防御性武器的发展,以勾啄为主要攻击方式的戈逐渐被长矛取代。枪作为矛的变体,虽然枪头变短了许多,没有了“扫”和“劈”的功能,但和骑兵战术结合起来,则获得了更强大的灵活性和刺杀力。蒙古军队装备的枪上有一个钩子,意大利主教约翰·普兰诺·加宾尼在其著作《出使蒙古记》中...

乌有先生传全文翻译
跟随在后面的大约有几十个骑兵,一百多个步行的士兵紧随他们身后。(他们)全都穿着铠甲,手拿武器。其中一人大声吼道:“我们大王在此,为什么不下跪!”乌有先生想快步躲避已经来不及了,最终束手就擒。领头的人跳下马来,坐在大石上面,直伸两脚,手握剑柄,直瞪着他,声音像小老虎一样吼道:“你给我过来!我是这山寨...

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为何天下无敌?
下面我们就着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为何天下无敌这个话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正式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随即,蒙古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扩张。金国作为蒙古曾经的压迫者,最先受到蒙古的打击,曾经不可一世的女真在蒙古的铁蹄下节节败退,大片土地被蒙古人划为牧场。1219...

蒙古骑兵天下无敌,为何被明军迅速灭掉?
骑兵有两个优势,速度和打带跑战术。蒙古帝国初期,大宋缺乏战马,无法克制这两个优势,只能以步兵方阵对敌,再配合先进的武器,这才能与蒙古抗衡。欧洲则因为骑士文化,使战马的速度和耐力受限,难以对蒙古骑兵造成打击。蒙元中期,由于统治者以良田牧马,使起义军可以轻易获得战马,蒙古骑兵的优势不在。再...

曲麻莱县18718344226: 霍去病:问个简单的问题,霍去病是骑兵作战的天才,请问他骑得马有马镫吗? -
成股丁舒: 开始时是没有的,在先秦时期,战争中骑兵不占主要,主要是车战.没有马蹬,士兵要靠双手控制马,不利作战,且容易摔倒.马蹬最早见于三国,可能曹操军团率先使用马蹬.到了南北朝、隋唐时期马蹬就普及了.不过史书还讲到是匈奴人发明的马蹬,所以他们的骑兵战斗力强大,机动灵活,汉朝一开始被动挨打.但是到汉武帝时期,为了对付匈奴,汉军是向匈奴人学习骑术经验的.不少匈奴的降将担任汉军教练.而到了漠南之战,卫青率领的骑兵已经和匈奴主力骑兵的单兵素质不相上下.汉朝怎么可能舍弃马蹬这种及其方便的工具不学习呢?所以汉军很可能也使用马蹬了.但由于没有相关证据的出土,所以我们还不敢妄下结论.

曲麻莱县18718344226: 伊索寓言:蚊子与狮子全文 -
成股丁舒: 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那里,说:“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多少.你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是用爪子抓,还是用牙齿咬?仅这几招,女人同男人打架时也会用.可我却比你要厉害得多.你若愿意,我们不妨来比试比试.”蚊子吹着喇叭,猛冲上前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最后终于要求停战.蚊子战胜了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料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被吃掉的时候,悲叹道:“我已战胜了最强大的动物,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所消灭.” 这故事是说,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有些人虽击败过比自己强大的人,也会被比自己弱小的

曲麻莱县18718344226: “骐”字的意思 -
成股丁舒: 一、骐的释义: 青黑色的马:~骥(骏马). 二、骐的组词: 骐麟、驷骐、骐驎、骐骝、骃骐 秀骐、骐騄、游骐、素骐、骐雄 三、骐的笔顺: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小篆、楷体 二、异形字: 三、相关组词: 1、骐馵[qí zhù] 身有青黑斑纹而左足白的马. 2、秀骐[xiù qí] 骏马. 3、骐驎竭[qí lín jié] 药名.又名血竭.麒麟竭木的树脂,状如干血,色黄而赤,味微咸甘,似栀子气.可研作粉,入丸散中用. 4、素骐[sù qí] 白马. 5、骐雄[qí xióng] 马名.

曲麻莱县18718344226: 唐太宗治国策略唐太宗说:“凡事皆需务本,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简静乃可致耳.若兵弋覆动,土木不息,... -
成股丁舒:[答案] 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要百姓安居乐业的,就是不要经常战争,要让百姓得到安稳的生产,这样就路不拾遗,就天下大治了

曲麻莱县18718344226: 骡子耐力远胜于马,古代骑兵为何不骑骡子作战? -
成股丁舒: 虽然骡子的耐力远胜于马匹,但是骡子在其他很多方面都不能与马匹相比较,所以古代的骑兵基本上都不使用骡子作战.其实骡子这种生物,不仅耐力比较好而且还比马匹好养活.骡子不仅对吃的东西没有马匹那样讲究,而且骡子的身体还不像...

曲麻莱县18718344226: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400字 -
成股丁舒: 两篇任选一篇即可 1 感动——读《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象性格温顺,是人们的伙伴,但它只是动物.不过, 在读了《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后却让我感受到,动物身上也有着人类的情感. 这是一头“怀旧”的战象.嘎羧原本是得去祖祖辈辈...

曲麻莱县18718344226: 30万石粮食到底有多少在古代战时够吃多久,3万正规步兵5000?
成股丁舒: 按在古时物价定律与单位换算后粮食的平均一石为:90公斤.30万石换算率值为2700百万(5400万斤),人口人均口粮军中人士是平等阶级划分,士兵长到上将军为一次...

曲麻莱县18718344226: 古代战争骑兵所用马匹需要精粮喂养,那么北方少数民族 -
成股丁舒: 北方少数民族上来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人家的马都是放养的,脚力好、体质也强,比南方精粮喂养的好多了.

曲麻莱县18718344226: 王亥驯马、九方皋相马和指鹿为马的典故 -
成股丁舒: 王亥驯马:马,原是一种野生动物,最早叫“火畜”.在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人们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传说有一次,黄帝的部下捕获了一匹野马,每当人们接近它时,它就前蹄腾空,昂头嘶鸣,或把后腿崩起,但它并不伤害人和其它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