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谈容娘作品鉴赏

作者&投稿:漳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古代中国,一种名为《踏摇娘》的歌舞剧在南北朝时期兴起,尤其在唐代广受欢迎,有时也被误称为“谈容娘”。这种戏剧源自崔令钦的《教坊记》记载,其中讲述了一个苏姓男子因其酗酒暴力对待妻子的故事。表演者装扮成妇人,边走边唱,歌中“踏摇和来,踏摇娘苦和来”表达了对主角不幸遭遇的同情。后来,角色名称改为“阿叔子”,并加入典库元素,失去了原有的寓意。诗人常非月虽籍籍无名,但他的西河尉诗作因其独特的选材和细腻刻画,成为《踏摇娘》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踏摇娘》剧中的主角是一位才艺出众却遭遇不幸的女性,她的丈夫丑陋暴躁,她则被迫在艺术中寻求慰藉。诗篇以她美丽动人的形象开场,通过“锦筵”和动作描绘她的技艺精湛。热闹的看场场景,马围和人群的拥挤,体现出表演的盛况和观众的热情。


诗歌中,“歌索齐声和,情教细语传”揭示了歌舞剧的表演技巧,主角唱段后,群声和应,观众情绪被调动,细语道白则传达出主角的苦情。苦戏在中国文化中因其能引发深沉的同情而备受关注。最后,诗人借梁陈诗人之言,以“不知心大小,容得几多怜”概括《踏摇娘》的悲情魅力,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效果,让人深感红颜薄命的哀婉。


扩展资料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一个成功之处,即它不止着眼于描写表演本身,而适当地涉及了剧场的环境氛围的描写。这不仅给戏剧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就诗论诗,也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此外,写表演的诗句,被分割于首联与颈联,且各有侧重。这样写,时空处理极为灵活,增大了诗的容量,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咏谈容娘》原文及鉴赏
《踏摇娘》是起源于南北朝时代的一种歌舞性戏剧表演,盛行于唐代,俗又讹称为“谈容娘”。崔令钦《教坊记》载之甚详:“北齐有人姓苏,鼻包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妻含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表演这故事),丈夫着妇人衣,徐步入场行歌,每一叠,旁人齐声和之云...

《咏谈容娘》常非月古诗鉴赏
马围行处匝,人压看场圆。歌索齐声和,情教细语传。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常非月诗鉴赏 《踏摇娘》是起源于南北朝时代的一种歌舞性戏剧表演,盛行于唐代,俗又讹称为“谈容娘”。崔令钦《教坊记》载之甚详:“北齐有人姓苏,鼻包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妻...

咏谈容娘作品格律
容娘的诗词作品展现了独特的艺术格律,每一句都如精心编织的锦绣画卷。她巧妙运用音韵,如"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生动描绘了舞者的优雅动作,平仄相间,韵脚分明。韵脚的布局别具匠心,"●●●○△,○○●●△"和"⊙○○●●,⊙●●○△"的重复出现,如同音乐的旋律,富有节奏感。马蹄踏过处...

咏谈容娘作品鉴赏
最后,诗人借梁陈诗人之言,以“不知心大小,容得几多怜”概括《踏摇娘》的悲情魅力,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效果,让人深感红颜薄命的哀婉。

学者对于《踏谣娘》的分析是什么?
益为悲惨,但净丑对旦之调弄,无非滑稽甚至低级趣味。在此种场面下,观众不免哄笑,将原悲剧情绪冲淡甚至使其全消。”(任半塘《唐戏弄》)也就是说《踏谣娘》由开始的苦情戏发展成为后来的滑稽戏弄,又名《谈容娘》,这种变化应出现于晚唐。当然,其中的载歌载舞是始终没变的。

谈容娘的诗词谈容娘的诗词是什么
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曲名。即《踏谣娘》。2.唱《踏谣娘》曲调的歌女。唐常非月有《咏谈容娘》诗。亦省称"谈娘"。二、引证解释⒈曲名。即《踏谣娘》。引《新唐书·郭山恽传》:“工部尚书张锡为《谈容娘舞》。”亦省作“谈娘”...

唐代歌舞戏《踏谣娘》展现了怎样的场景?
”常非月《咏谈容娘》之诗就略去情节,集中笔墨勾画了她的形象: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马围行处匝,人压看场圆。歌要齐声和,情教细语传。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由此可看出《踏谣娘》在民间广场演出的情况。同时,宫廷教坊也上演此节目,而且高官贵族宴集时也有表演。“时中宗数引近臣及...

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描写的是什么的表演
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谈容娘的舞姿和美貌,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她的艳丽和迷人。此诗用简练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唐代女子的美态和舞姿,以及她们在宴会上的表演。通过描写谈容娘的唱歌、舞蹈和美感,诗中透露出了浓厚的生活氛围和时代特色。这首诗词通过对娘子容貌和表演的描写,让读者...

学者是如何评论《踏谣娘》剧情的?
益为悲惨,但净丑对旦之调弄,无非滑稽甚至低级趣味。在此种场面下,观众不免哄笑,将原悲剧情绪冲淡甚至使其全消。”(任半塘《唐戏弄》)也就是说《踏谣娘》由开始的苦情戏发展成为后来的滑稽戏弄,又名《谈容娘》,这种变化应出现于晚唐。当然,其中的载歌载舞是始终没变的。

常非月《咏谈容娘》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谈容娘原文: 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马围行处匝,人压看场圆。歌要齐声和,情教细语传。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 诗词作品: 咏谈容娘 诗词作者:【 唐代 】 常非月

青海省18243735390: 咏谈容娘如何翻译?谢谢了
生亲复方: 标题 咏谈容娘 作者 常非月 年代 唐 内容 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马围行处匝,人压看场圆.歌要齐声和,情教细语传.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免费 注释 【注释】:

青海省18243735390: 鉴赏插花艺术 -
生亲复方: 中国古代对插花艺术的鉴赏独具特色,别有风趣.概括起来有三大特点:其一是讲究排场及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其二是追求多层次的美.上面概括的是历代插花作品鉴赏共有的特点,但各朝代又有其独自的审美情趣.隋唐时期的插花,讲究在...

青海省18243735390: 古人怎么论美女(一):清初卫咏《悦容编》 -
生亲复方: 古代评判美女标准:眉目口齿般般入画女性的美色第一在肌肤,而以肤色白为最难得.妇人本质,惟白最难.常有眉目口齿般般入画,而缺陷独在肌肤者."生为黄种人的汉民族,自先秦以来就以肌肤白嫩为美,到明、清时代,这种"一白遮百...

青海省18243735390: 曹植的七步诗是六句《七步诗》对还是四句的《七步诗》对 -
生亲复方:[答案] 七步诗 七步诗 曹 植 煮 豆 燃 豆 萁, 豆 在 釜 中 泣. 本 是 同 根 生, 相 煎 何 太 急? [注释] 1.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2.煎:煎熬,隐喻迫害. -------------------------------------------------------------------------------- [简析]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

青海省18243735390: 汪遵原文 - 翻译及赏析 -
生亲复方: 汪遵原文_翻译及赏析(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

青海省18243735390: 卢纶《山中咏古木》原文及翻译赏析 -
生亲复方: 山中咏古木原文:高木已萧索,夜雨复秋风.坠叶鸣丛竹,斜根拥断蓬.半侵山色里,长在水声中.此地何人到,云门去亦通. 诗词作品: 山中咏古木 诗词作者:【 唐代 】 卢纶

青海省18243735390: 写净慈寺的诗句 -
生亲复方: 1. 关于净慈寺的诗句(咏出净慈寺诗句)关于净慈寺的诗句(咏出净慈寺诗句) 1.咏出净慈寺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

青海省18243735390: 急求!纳兰容若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赏析!拜托拜托!上课要用的! -
生亲复方: 这首词,有人认为是悼亡之作,但至少表面看上去也像一首咏物词,至于咏的是什么,说不大清. “林下荒苔道韫家”.“林下”是谢道韫的一则轶闻,说:一个尼姑评价谢道韫,说谢妹妹神情散朗,有林下之风.“林下之风”是说像竹林七...

青海省18243735390: 咏怀类诗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
生亲复方: 一、 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