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作者&投稿:拓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持戒对修行很重要

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如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修学者必须依佛戒,戒为无上菩提本。如依佛戒,则不论参禅、念佛、讲经,无一不是佛法;若离佛戒,纵参禅、念佛、讲经,亦与佛法相违,入于外道。

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发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戒而修三昧者,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亦落邪魔外道。」 可知道持戒的重要。

持戒的人,龙天拥护,魔外敬畏;破戒的人,鬼言大贼,扫其足迹。从前在罽宾国近著僧伽蓝的地,有条毒龙时常出来为害地方。有五百位阿罗汉聚在一起,用禅定力去驱逐他,总没法把他赶跑。后来另有一位僧人,也不入禅定,仅对那毒龙说了一句话:「 贤善远此处去。 」 那毒龙便远跑了。众罗汉问那僧人什么神通把毒龙赶跑?他说: 「 我不以禅定力,直以谨慎于戒,守护轻戒,犹如重禁。 」

我们想想,五百位罗汉的禅定力,也不及一位严守禁戒的僧人。或云:六祖说:「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

我请问你的心已平直没有?有个月里嫦娥赤身露体抱着你,你能不动心吗?有人无理辱骂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心吗?你能够不分别冤亲憎爱、人我是非吗?统统做得到,才好开大口,否则不要说空话。

持戒的用心处

佛虽说种种法门,无论大小乘戒,皆以三归五戒为根本。务使受持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依之立身齐家治国,则人道主义尽。且苦因既息,苦果自灭,解脱三涂苦,生人天中,易入佛乘,则学佛主义亦尽。故三归五戒,是导世之良津,拔苦与乐之妙法。

欲脱生死黏,去烦恼缚,非五戒不为功。故云:「 五戒不持,人天路绝。 」 夫 「 戒 」 者,生善灭恶之基,道德之本,超凡入圣之工具。以从戒生定,从定发慧,因戒定慧,方由菩提路而成正觉。故才登戒品,便成佛可期,故曰:「 戒为无上菩提本 」 也。

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摄心。妄心若摄,分别不起,爱憎自无。种种恶业,何由而生?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 当知 「 摄心 」 二字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断除贪瞋痴,则诸恶不起,自能众善奉行。故 「 摄心 」 二字,岂独挽救人心,维持世道;果能摄心一处,无事不办,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现在的佛法比较盛行的,是净土与禅宗。但一般僧众,都忽略了戒律,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 」 三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这是我们每个学佛的人,应特别注意的。

持戒从十善开始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总要步步立稳脚根,远离妄想执著,便是无上菩提。

古德所谓:「 平常心是道。 」 只如孔子之道,不外 「 中庸 」 。约理边说:不偏是谓中,不易之谓庸。约事边说:中者中道,凡事无过无不及。庸者,庸常,远离怪力乱神,循分做人,别无奇特。

佛法也是一样,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婬、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六祖说:「 心平何劳持戒。 」 是为最上根人说。上根利智一闻道法,行解相应,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善相且无,何有于恶。若是中下根下,常被境风所转。

「心平 」 二字,谈何容易?

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名为八风。行人遇着利风,便生贪著;遇着衰风,便生愁懊;遇着毁风,便生瞋恚;遇着誉风,便生欢喜;遇著称风,居之不疑;遇着讥风,因羞成怒;遇着苦风,丧其所守;遇着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

曷若恒时步步为营,从事相体认:举心动念,当修十善。事相虽末,摄末归本,疾得菩提。




佛教问题。对各宗的理解?
【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故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二) 严持戒律 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生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戒而修行三昧,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

为什么消灾延寿药师佛好像很少人念,而大多数人都是念阿弥陀佛,这是为什...
【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故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二) 严持戒律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生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戒而修行三昧,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

刚刚皈依佛门的应该看什么佛经
(二) 严持戒律 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生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戒而修行三昧,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亦落邪魔外道,可知道持戒的重要。 持戒的人,龙天拥,摹外敬畏。破戒的人,鬼言大贼,扫其足迹。从前,在罽宾...

禅定 出体
最好的办法劝你可以多念诵心经,心经中有句话“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等很有能量的语句能够帮助你很快入定,虽然嘴巴在念但人可以马上入定。要比彻底追求自我轻松愉快的禅定要好也更安全,同时那张嘴巴也在造善业。两全其美。念诵心经以前多念几遍大悲咒,晚上最好不要念心经。

我想用业余时间学佛我可通过什么途径去学?
我告诉你一个途径,多看书,多思考,身边没有明白的师傅就多看书,佛经中金刚经,地藏经,无量寿经要熟记,法华经、楞严经、六祖坛经要学,各种开示也要多看,先从因缘入手,把万法因缘生,缘尽法还灭这个事情想明白,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自己确信无疑了,体会楞严经及六祖坛经,然后时时刻刻保持就好...

“鬼言大贼,扫其足迹。”是什么意思?我看到说是虚云大师开示的_百度知 ...
“破戒的人,鬼言大贼,扫其足迹。”我个人这样理解“破了戒律的人,就连鬼怪也敢对你说你是一个有大危害(对于佛教有大危害)的人,并且要清除掉这类人所留下的不净痕迹。”

本命佛是虚荣藏菩萨 想佩戴这个吊坠 但是每晚念心经 和灭定业真言?可以...
【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故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二) 严持戒律 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生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戒而修行三昧,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

请问什么是修行佛法?
行为非常之多,佛家将我们所有行为,归纳成三大类。第一、身体的造作,称之为「身业行为」;第二、言语,称为「口业行为」;第三、心思,也就是思想、见解,称为「意业行为」。身、口、意三类,即可包括我们一生无量无边的行为。我们的行为有了错误,譬如身体做错事,言语说错话,心里念头不正,均...

今天闻得佛法 才知生命真谛 但却心里不安
生命无常。但是却要有情对待。与佛有缘,但是佛在哪里?佛就在你心里。你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悲伤。其实,我们能有机会闻法,就是最大的幸运。能够得到指点,那是真的非常不易。当你看到佛经所说,其实,就好比我们是一块石头,在经过打磨,打磨的过程,是闻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见性成佛的过程。你...

一个无信仰的人,经常谩骂学佛修佛的人,尤其是行菩萨道的人在家佛弟子...
这个果报非常重。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地藏本愿经》只要你毁谤佛法,或者毁谤学佛的人最轻的都是现世眷属斗争报。 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地藏本愿经》。如果谤佛的人不悔过,果报成熟的时候就会堕到地狱里面长劫受苦 ,...

青州市18622814745: 祖师语录:虚云禅师说无论修什么法门都要以 -
衅霞达吉: 《虚云和尚全集》:“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如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楞严》二十五门,各证圆通,故云'方便有多门,归源无二路'.自己择一门为正行,余者为助行.须福慧双修,单福则属人天有漏,单慧则为狂徒.” 注:虚云禅师(1840~1959),近代禅门巨擘,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以一身系五宗法脉.虚云禅师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经历无数磨难,自云:“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历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虚云禅师弘法一生,随缘开示,引导无数众生皈依三宝,其影响遍及海内外.

青州市18622814745: 佛家入门经书? -
衅霞达吉: 以戒为师学佛到底应该怎样学,这是我们最常听到的问题.很多的朋友学佛看着三藏经典,无从着手.面对着禅、净、唯识等等宗派,无所适从.佛法广博,如同浩瀚的海洋,我们怎样能够在这里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快捷的道路,以便今生...

青州市18622814745: 如何禅定? -
衅霞达吉: 因戒生定 以戒为师 学佛到底应该怎样学,这是我们最常听到的问题.很多的朋友学佛看着三藏经典,无从着手.面对着禅、净、唯识等等宗派,无所适从.佛法广博,如同浩瀚的海洋,我们怎样能够在这里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快捷的道路...

青州市18622814745: 修行之人都是如何修行的? -
衅霞达吉: 《楞严经》 中说:【 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戒定慧就是原则,就是我们学佛的方向.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就是我们学佛的宗旨.掌握自己的心不犯恶业,奉行善业...

青州市18622814745: 何谓修行? -
衅霞达吉: 何谓「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行为非常之多,佛家将我们所有行为,归纳成三大类.第一、身体的造作,称之为「身业行为」;第二、言语,称为「口业行为」;第三、心思,也就是思想、见解,称为「意业行为」.身、口、意三类,即可包括我们一生无量无边的行为.我们的行为有了错误,譬如身体做错事,言语说错话,心里念头不正,均属错误行为.行为有了错误,必须立刻修正,此为「修行」真正的定义.所以千万不要误会,以为只有在佛堂面前敲著木鱼念经、礼拜,才是修行;当然这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可是修行真正的意义,在於修正我们自己错误的思想、见解、行为.

青州市18622814745: 佛弟子可以念数字咒吗 -
衅霞达吉: 首先要弄懂什么是数字咒.这个我现在还没听说过.应该是佛教经典中所没有的吧.再者就是您是否是佛弟子.佛弟子是指真正皈依三宝的弟子才可以称之为佛弟子.否则是不可以称为佛弟子的.佛弟子有两种,一种出家,一种在家.日常说的佛弟子多数指的就是在家的俗家弟子.无论在家还是出家的佛弟子,在三皈依的时候都已经发过誓言,宁可舍去自己的生命也不会去皈依学习外道的典籍以及外道法门.也就是说,如果数字咒不是佛法,那么佛弟子就不可以学习更不要说修行了.

青州市18622814745: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 -
衅霞达吉: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

青州市18622814745: 学佛学来学去,为什么学得堕地狱了 -
衅霞达吉: 先不说地狱了吧,其实我也是在身边遇到过种种现象,就现世而言..一个朋友也和我谈佛法,说自己在欲望里对淫欲比较有克制力,可这不,这几天就谈上恋爱了,搂抱起来了. 淫心不除不能出轮回啊.当然希望他能守好夫妻之道.毕竟他还小...

青州市18622814745: 有哪些佛经是劝人戒色的? -
衅霞达吉: 《楞严经》里有一章叫《四种清净明诲》有一大段专门是说淫欲的危害,劝修行人要断除.引部分经文:“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 另外,劝人...

青州市18622814745: 佛学中有哪些对两性的名句? -
衅霞达吉: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